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流域生态补偿选择性激励机制——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日益严重的流域生态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流域各利益主体从个体理性的角度博弈的结果。基于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为了走出流域生态“囚徒困境”的制度安排。为达到这种集体理性,可以建立流域生态补偿的选择性刺激机制,在公共选择理论的基础上,从短期和长期的角度出发,借助博弈论这一手段,在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时,通过建立上游地区做出生态保护的诱使机制和下游地区主动做出生态补偿的迫使机制,实现流域内的集体理性。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作为典型的公共品具有很强的外溢性,而且其外溢性具有单向流动的特征,围绕水资源生态补偿引发的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间矛盾日益突显。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析我国跨区域上下游地方政府的博弈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达成合作的局面长期内主要受上游地方政府惩罚值、下游地方政府惩罚值、下游地方政府对上游地方政府的补偿收益以及上游地方政府保护水资源的成本等四个方面因素影响,而与下游地方政府因水资源受到保护而获得生态收益无关。高层级政府解决水资源补偿问题时,不能仅考虑下游地方政府获得生态收益,而应该综合考虑上游地方政府惩罚值、下游地方政府惩罚值、下游地方政府对上游地方政府的补偿收益以及上游地方政府保护水资源的成本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3.
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标准初探——以官厅水库流域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重点和难点,研究以官厅水库流域上游的河北省张家口市部分地区和下游的北京为例,初步探讨了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标准,目的是将张家口地区为保持官厅水库水资源的质量所做的贡献用货币的形式加以量化。研究应用影子工程法、市场价值法等环境经济学的方法,计算了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中包含的上游地区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林地的建设与维护、污水处理厂运行等方面的投入,研究了上游地区林地发挥的涵养水源、减少水库泥沙淤泥等生态服务的价值,得出了流域下游的北京市应承担的生态补偿费用,即官厅水库下游的北京市应每年支付5.9亿元给上游的张家口市,可以增加稳定优质的水资源约1.5×109m3,减少上游地区直接排入河流的污水约1.02×109m3。  相似文献   

4.
针对小流域生态补偿实践中管理体制与机制不健全,补偿交易成本高,补偿标准、补偿主体、范围难以确定,补偿方式单一等弊端,以安徽境内秋浦河为例,采用系统研究、模型研究、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方法,运用系统理论,构建了其生态补偿实施体系.结果表明:秋浦河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框架,由驱动力、法规保障、管理与运行、监督等子系统构成.政策与社会基础、流域上下游对水质、水流调节的供求关系是生态补偿的驱动力;制定生态补偿法规、成立生态补偿委员会是实施补偿的基础;构建多元融资与支付机制、多元补偿方式机制、协商、调解为主的补偿途经机制、监督机制、科学确定补偿标准等是实施补偿的关键.基于秋浦河流域上游提供的生态服务及保护生态受损的发展成本,估算了2009年实际补偿金额为40553.66万元.秋浦河流域生态补偿有利于协调流域不同群体的环境与经济利益,有利于流域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可为我国小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慧玲  余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257-12259
研究了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必要性,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了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引入惩罚机制,生态补偿可以矫正博弈双方背离集体理性的行为,达到理想的博弈均衡;在长期,博弈双方是否有进行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积极性取决于双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必须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征收补偿费用支持石羊河流域经济的发展,缩小流域内以及流域与全国经济发展的差距,并最终使收入水平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6.
汉水流域生态补偿的特殊性在于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与流域内生态补偿并存,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离不开对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主体的科学界定.现行法律及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对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主体的界定存在诸多不足.在综合考虑公平与效率、环境权与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冲突与协调等因素的基础上,方能对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主体进行准确界定.  相似文献   

7.
在生态环境危机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的大背景下,流域生态补偿己成为恢复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钱塘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涉及诸多方面,文章从税制、生态补偿定价机制、投资融资机制三方面着手,探讨钱塘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配套机制,提出建立流域性补偿基金并完善生态补偿定价制度,进行环境税制改革,建立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融资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流域生态补偿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域生态补偿是综合多角度、多层面的问题,最具有生态补偿的代表性.但目前对流域生态补偿认识模糊的状况,不利于生态补偿的展开、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对国内外生态补偿的内涵、逻辑思路、原则和理念等理论整理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采用经济激励手段实现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做法进行比较,揭示了中国在政府主导下的流域生态补偿特点和国外在流域环境服务付费机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为进一步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生态补偿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为有效解决渭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从全流域的角度出发,将整个渭河流域特别是横跨陕甘宁3省的渭河流域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构建一个综合、全面、系统的流域生态补偿法律规范,通过建立流域内各行政区域利益的共赢和共享补偿机制,促进流域内政府、企业、公民互动协作治理,实现全流域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指以通过对流域上破坏生态环境,占用生态资源的行为进行管理和收费或者对保护流域水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这一思想为基础,建立的一种奖惩机制,以达到保护流域水环境的目的。在湘江流域水资源环境遭到破坏,重金属污染严重的背景下,文章探究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和流域重金属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结合湖南湘江流域的特点,对构建湘江流域重金属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1.
沭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沭河流域的污染情况并根据国外的生态补偿的成功案例对沭河流域水资源进行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针对已经存在的问题,沭河流域的生态补偿应加强市场补偿力度,减轻政府在生态补偿所占比重,政府补偿制度应增强创新意识,市场补偿制度逐渐成熟,生态补偿体系有待完善,配套相关法律制度来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2.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流域及生态补偿等概念分别作出界定的基础上,对流域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及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对目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确立"受益者补偿、保护者受偿"的基本原则,以水质、水量、水生态服务功能作为补偿标准依据等完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为我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受益补偿标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受益补偿标准是由省级政府依靠科层制的权威确定的,因而缺乏对流域生态的科学计价。本文运用生态重建成本分摊法,测算了闽江下游福州市对上游南平市的生态补偿标准,并且认为该方法在我国现阶段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可行性和普遍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建龙  王月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807-6810,6827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是生态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生态脆弱区塔里木河流域中游段为研究对象,提出构建多层次、多尺度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即基于乡镇(农场)体系的农业生态安全、基于县城(场镇)体系的绿洲城市生态安全、基于干旱区流域体系的流域生态安全的3个不同层次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克服了传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在研究尺度、层次方面上,从乡镇到整个县域再到整个流域,从小尺度过渡到大尺度,具有生态完整性以及层次性;而从研究类型上,分别研究了农业、城市、流域不同类型的生态安全,其评价指标适宜于所对应的研究区域,从而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基于多层次、多尺度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旨在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绿洲生态环境建设、干旱区资源开发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旅游形象与区域旅游吸引力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青海黄河上游沿岸旅游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认为,青海黄河上游沿岸发展旅游业优势突出,面临很好的机遇,运用旅游形象设计系统(TDIS),对青海黄河上游水上游览带旅游形象进行了塑造。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保护生态补偿标准量化研究——以渭源县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定渭河流域各省(区)需向渭源县支付的水资源保护补偿量。[方法]分析了生态补偿的核心以及运行机制,计量了渭源县保护水资源所付出的成本,并根据受益者的支付能力、取水量和排放污水量确定其补偿分担系数,最后得出受益区应向渭源县补偿的额度。[结果]2005年,甘肃、宁夏和陕西应向渭源县支付的水资源保护补偿额分别为7642.21万、2878.73万和28318.88万元。[结论]该研究为建立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石羊河流域水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分析,阐述了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威胁该流域水安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进行结构性调整、水权制度与水价体制改革、引进虚拟水和生态补偿等对策.针对石羊河流域经济落后、行政区划涉及面小、相对封闭性的特点,认为生态补偿初期应以国家补偿为主,社会补偿和自身补偿为辅.水价体制改革应打破按亩征收水费的惯例,采取按方收费到户,实行少用低价、超用加价和节约归己的弹性水价政策,调动农户节水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The forest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different area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udanjiang Ci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of...  相似文献   

19.
滨河旧区景观生态补偿性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城市滨河旧区的重新开发利用为研究对象,对滨河旧区的常规设计与生态补偿性设计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通过大量的国内外实证研究,对比分析方法,提出滨河旧区生态补偿性设计三大策略:(1)河道生态补偿。采用工程措施补偿河道自然形态,采用分层法补偿河岸生态缓冲带,自然原型护岸补偿生态河岸带从而恢复生物栖息地、生物保护措施补偿河道湿地系统;(2)历史文脉补偿。历史文物性建筑保护和动态功能置换、传统旧建筑 “立面主义”保护、当地风俗补偿;(3)交通设施完善。总之,应用生态补偿性设计策略,应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并对于滨河旧区的景观设计给予全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