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无籽西瓜以其优质、口感好、食用方便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西瓜无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除了现在生产上推广的三倍体无籽西瓜外,还利用弱X射线照射的花粉授粉产生二倍体无籽果实,使用外源激素诱导西瓜单性结实,射线照射使西瓜染色体易位,利用现代转基因技术等多种途径获得无籽或少籽果实。  相似文献   

2.
无籽西瓜以其优质、口感好、食用方便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西瓜无籽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除了现在生产上推广的三倍体无籽西瓜外,还利用弱X射线照射的花粉授粉产生二倍体无籽果实,使用外源激素诱导西瓜单性结实,射线照射使西瓜染色体易位,利用现代转基因技术等多种途径获得无籽或少籽果实。  相似文献   

3.
侯坤  杜绍印  李宗华 《蔬菜》2000,(1):26-2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无籽西瓜以其高产、优质、耐贮运、效益好、食用方便、风味独特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在生产上,常有些农户对三倍体无籽西瓜的生育特点及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了解不够,致使西瓜产量不高,影响了瓜农的种植积极性。现...  相似文献   

4.
不同染色体倍性西瓜对枯萎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8个同基因型不同染色体倍性西瓜品种的苗期枯萎病抗性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同基因型的二倍体植株最先进入发病期,同源四倍体和同源三倍体对枯萎病的抗性优于同源二倍体,这些结果将为诱导西瓜四倍体和三倍体无籽西瓜抗病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无籽西瓜同普通西瓜(二倍体西瓜)相比,种子需经人工破壳才能发芽;幼苗期生长缓慢,后期生长迅速,易徒长;由于无籽西瓜为三倍体西瓜,自交不能结实,需配植二倍体西瓜作为授粉品种。近年来,笔者在生产上结合塑料大棚无籽西瓜的生长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外育种家就无籽西瓜育种进行过多方面的探索,但最常用且可行的技术仍然是用二倍体西瓜诱变出四倍体后再与二倍体杂交形成三倍体无籽西瓜.目前选育四倍体西瓜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二倍体西瓜诱变四倍体,其方法有物理的(包括各种射线、异常温度、高速离心、高压等)和化学的(利用药剂如秋水仙素、吲哚乙酸、有机砷制剂等).  相似文献   

7.
西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是西瓜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培育和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此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西瓜抗枯萎病育种以来,已培育出一批抗病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但主要集中于二倍体西瓜,在三倍体无籽西瓜育种方面几乎没有涉及,因此无籽西瓜生产中缺少抗枯萎病品种。生产上对无籽西瓜枯萎病的防治主要是采用嫁接,防病的效果也较为理想,但嫁接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存在不亲和、果实品质降低等问题。目前无籽西瓜生产面积正在逐年扩大,适时开展无籽西瓜抗枯萎病育种是满足生产需要、有效防治病害的根本途径。本试验采用NCⅡ杂交设计配制了部分无籽西瓜组合,鉴定双亲及F1的枯萎病抗性并进行配合力分析,以初步了解无籽西瓜抗枯萎病组合双亲选配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8.
无籽西瓜无性系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籽西瓜是由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而成的。由于三倍体西瓜不能正常的进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因而种子败育,西瓜无籽,含糖量高,品质好,商品价值高。但是,三倍体西瓜制种过程复杂,种子价格高,同时种子瘦小,发芽率不稳定,种苗前期生长缓慢;这些问题限制了三倍体西瓜的发展。近十几年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在兰花等园艺植物上已进行工厂化育苗(罗士书,1978)。但对无籽西瓜的离体繁殖,去年才有报道,Barnas等(1979)报道了利用组织培养来加速西瓜幼苗的繁殖。他用二倍体西瓜为材料获得成功,并认为这种方法可以用在无籽西瓜的繁殖上。在国内许志宏等(1979)报道了用组织培养法繁殖无籽西瓜,得到了试管苗。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三倍体西瓜种子发芽率低问题,试验以三倍体西瓜品种‘黑帝’为材料,探讨了由Ca Cl2、GA、2,4-D、PVA 4种化学物质组成的浸种液对三倍体西瓜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组合剂浸种处理8 h能显著提高三倍体西瓜的发芽率、发芽势,分别达到了87.7%,83.0%,与不破壳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23.5%、20.3%,与破壳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时间的浸种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浸种液的电导率;浸种处理4、8 h提高了TTCH的含量,以处理8 h后含量最高,达到169.87μg·m L-1。因此,该组合剂浸种处理8 h有利于三倍体西瓜种子的萌发,在生产上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用3个性状差异较大的二倍体授粉品种对12个三倍体西瓜品种或组合进行授粉,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三倍体西瓜的坐果指数、产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着色瘪子等影响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I、冒乔评再曲移栽 因为无籽西瓜为三倍体,种子本身质量差。存在以下问题:(1)种仁发育不良,子叶小而畸形,贮藏的营养物质少;(2)种皮厚,无籽西瓜种子脐部的种皮厚度为普通西瓜的2倍,其他部位的种皮厚度约为普通西瓜的1.5倍。木栓化程度高,吸水困难,长出种壳阻力大;  相似文献   

12.
用营养钵温室育苗,对蜜枚二倍体、四倍体和三倍体西瓜幼苗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苗高、成苗率、鲜重、干重和全氮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0~0.108g/钵水平下,二倍体和四倍体西瓜幼苗所测指标基本上随氮素水平的增高而提高;在0~0.054g/钵水平下,三倍体西瓜苗所测指标与二倍体表现出同样趋势。二倍体、四倍体超过0.108g/钵,三倍体超过0.054g/钵后,除全氮外,西瓜幼苗其余各项测定指标均随氮素水平不断增高而下降,三倍体降幅最大。在适量氮素水平下,生长量和成苗率表现为M2X>M4X>M3X。高氮对不同倍性西瓜苗均产生不利影响,表现为M3X>M4X>M2X。  相似文献   

13.
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奥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西瓜都是有种子的。炎热的夏季,当人们吃着味甜多汁的西瓜消暑解渴时,却不得不频繁地吐出瓜籽,实有着急和厌烦之感。人们渴望吃到无种子的西瓜。20世纪40年代西瓜无籽的奇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但是在有些人的脑海里问题还是1个接着1个。世界各国都有无籽西瓜吗?无籽西瓜有几种?哪!种无籽西瓜最好?三倍体西瓜真的无籽吗?如何培育?如何传宗接代?……  相似文献   

14.
二倍体授粉品种对三倍体西瓜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文革 《果树科学》1998,15(4):336-339
用3个性状差异较大的二倍体授粉品种对12个三倍体西瓜品种或组合进行授粉,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三倍体西瓜的坐果指数,产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着色瘪子等影响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张剑 《吉林蔬菜》2007,(2):14-14
无籽西瓜属高档优质西瓜,食用方便且优质高产。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籽西瓜的市场需求增长很快,相对的无籽西瓜制种的面  相似文献   

16.
不同倍性西瓜花粉形态观察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刘文革  王鸣  阎志红 《园艺学报》2003,30(3):328-330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倍性西瓜12个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二倍体花粉多为近长球形,极轴/赤道轴(P/E)值为1.283,具3孔沟,花粉整齐一致;四倍体花粉为圆球形,P/E值为1.111,有3孔沟,4孔沟,多孔沟,其中有异形花粉、粘连花粉和空瘪花粉等;三倍体花粉全部为空瘪花粉。从孢粉学角度阐述了四倍体花粉萌发率低,三倍体花粉不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以6个四倍体西瓜材料做母本,10个二倍体西瓜材料做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统计每个三倍体杂交组合F0的单瓜可育种子数量、着色秕籽数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瓜质量,结合父母本的部分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不同父母本组合对三倍体无籽西瓜单瓜可育种子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倍体西瓜F0代单瓜可育种子数量与四倍体西瓜母本可育种子数量、着色秕籽数量和三倍体西瓜F0代单瓜质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0.32、0.72;三倍体西瓜F0单瓜着色秕籽数量与四倍体西瓜母本单瓜可育种子数量、单瓜着色秕籽数量和三倍体西瓜F0代的单瓜质量、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72、-0.36、0.33。不同杂交组合三倍体西瓜F0代可育种子数差异显著,父、母本的效应均显著。  相似文献   

18.
西瓜多倍体育种新方法:利用组织培养诱导四倍体西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组织培养手段诱导四倍体西瓜,并通过组织培养微体扩繁获得四倍体,从而可加速四倍体育种进程的新方法。实践证明:这将极大地缩短育种周期,加速四倍体和三倍体无籽西瓜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9.
<正>三倍体西瓜因其无籽受消费者青睐,经济效益也高。但其母本的四倍体西瓜的生产效率低,严重限制了三倍体西瓜的生产。传统获得四倍体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西瓜幼苗茎尖生长点或浸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个利用组织培养手段诱导四倍体西瓜,并通过组织培养微体扩繁获得四倍体,从而可加速四倍体育种进程的新方法。实践证明:这将极大地缩短育种周期,加速四倍体和三倍体无籽西瓜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