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作为猪饲料原料,除能量比玉米略低外,其他营养指标均优于玉米。小麦虽含有抗营养因子是阿拉伯木聚糖,但经研究表明,小麦日粮添加复合酶能消除其抗营养作用,提高小麦饲料营养价值。据报道,在小麦占40%的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可使猪日增重提高7.4%,小麦日粮添加木聚糖酶,猪的生长速度可提高9.2%。相关试验结果也显示,  相似文献   

2.
小麦作为猪饲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小麦日粮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阿拉伯木聚糖,表现为增加动物消化道食糜黏度,使小麦在畜禽日粮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木聚糖酶可有效降解猪日粮中的木聚糖,缓解或消除木聚糖的抗营养因子,稳定饲料品质,提高养分消化利用效率,改善动物生产性能,使小麦日粮在木聚糖酶的作用下达到玉米日粮的效果。本期华南农业大学冯定远教授就木聚糖酶的作用机理,对猪生长性能、消化系统发育、饲粮中养分消化利用的影响进行系统阐述,希望对行业能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麦作为主要能量作物之一在粮食工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在饲料工业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但其含有的抗营养因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小麦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是阿拉伯木聚糖,而向小麦型基础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是消除其抗营养特性的有效办法。文中介绍了小麦型基础日粮中木聚糖的抗营养特性及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负面影响,木聚糖酶的作用机理及在肉鸡小麦型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的作用效果,以期为小麦合理地应用于肉鸡日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麦作为畜禽饲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小麦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是阿拉伯木聚糖 ,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动物消化道食糜粘度。日粮中添加以木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 ,可有效消除其抗营养作用 ,提高猪的生产性能。本试验通过生长肥育猪高比例小麦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 ,观察其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为小麦大量用作猪饲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杜×长×大三元杂交猪96头 ,分为12组 ,统计检验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共设6个处理 ,每个处理2个重复 ,分别为正对照、负对照和处理Ⅰ、Ⅱ、Ⅲ、Ⅳ。正对照为典型玉米—豆粕日粮 ,负对照为小麦替代日粮中…  相似文献   

5.
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对肉鸡十二指肠及空肠SS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日粮中添加以木聚糖酶为主的复合酶可以提高鸡的表观代谢能和养分消化率,降低食糜粘度,钝化或消除阿拉伯木聚糖的抗营养作用。因此,木聚糖酶已广泛地应用于以小麦为基础日粮的肉鸡生产。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我国饲料工业中最常用的传统能量饲料,近年来,玉米因燃料乙醇工业的发展出现了较大的供需缺口,价格不断上涨,因此价格相对较低的小麦替代玉米成为研究应用的热点.但是小麦中富含木聚糖,而木聚糖具有较强的抗营养作用,试验旨在研究低代谢能小麦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木聚糖酶在低代谢能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小麦在肉鸡日粮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复合酶制剂在黄羽肉鸡玉米小麦豆粕型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小麦生产大国,但目前畜禽能量饲料主要是玉米,小麦应用较少,尤其在肉鸡日粮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麦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非淀粉多糖(NSP)。其中水溶性NSP会提高食糜粘度,降低消化酶与底物的结合速度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速度,提高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厌氧发酵;导致消化道中有害微生物数量增加,引起消化道疾病和降低营养物质利用率(Bedford&Classen,1992)。在小麦型日粮中添加以木聚糖酶和B一葡聚糖酶为主的NSP复合酶制剂可有效消除抗营养作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MathlouthisNm,2003)。  相似文献   

8.
木聚糖酶对于消除植物性饲料的抗营养作用至关重要,是家禽和猪饲料的重要添加剂,但是目前国内木聚糖酶产品的应用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试验通过对国内外共7个品牌的木聚糖酶进行模拟消化液耐受性评价,发现不耐受胃酸及胃蛋白酶是限制国内品牌木聚糖酶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所考察的7个样品中,潍坊康地恩生物的酸性木聚糖酶A和国外产品G及F经过胃酸和胃蛋白酶处理后酶活残留率达到90%以上,而其他公司木聚糖酶产品残留率均不到40%,甚至有的产品完全失活。  相似文献   

9.
小麦中的阿拉伯木聚糖(NSP)造成肉鸡肠道食糜黏度,降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明根·朝格图,1996)。木聚糖酶通过水解小麦中的木聚糖,消除其抗营养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同时伴随着饲料代谢能的提高(卢铮,张日俊,1997)。  相似文献   

10.
小麦可以用作猪日粮中玉米的替代品,但在使用之前应对小麦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彻底的评估。用小麦替代玉米配制猪饲料时,应该考虑其和玉米之间营养成分上的差异。通过使用基于木聚糖酶的热稳定性酶制剂产品,可以降低小麦的粘度,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营养利用率。同时,利用预测性软件可以使酶制剂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木聚糖是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之一,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可为畜禽生产带来良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可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明显改善饲料品质,降低饲料消耗,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并有效降低胃肠疾病的发生等。而生物技术在木聚糖酶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研究和应用前荣非常广阔、本文综述了饲用木聚糖酶的营养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小麦、黑麦和小黑麦等麦类日粮中含有阿拉伯木聚糖等抗营养因子,木聚糖酶通过对植物细胞壁中木聚糖的降解作用,将胞内养分释放出来,从而增加肠道有效养分吸收,刺激机体内源性消化酶分泌,提高家禽等动物的生产性能,降低动物肠道食糜黏度和水分含量,减少动物呼吸系统和腿部疾病,提高动物福利,同时可减少未吸收营养物质的环境排放量,缓解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的压力。木聚糖酶在动物营养上的应用效果已有预测,都因其本身的优缺点而使其应用范围受限。冯定远教授就木聚糖酶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影响因子与阿拉伯木聚糖酶的应用效果的相关性分析、数学预测模型进行总结性论述。数学模型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预测模型中将木聚糖酶作用过程各环节纳入考虑范围,这样得出的预测数据将会更加精准。  相似文献   

13.
小麦代替猪日粮中的玉米,可节省能量饲料的用量,同时降低饲料成本。比较了小麦与玉米的营养组成,分析了小麦在猪饲料中替代玉米的可行性与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饲料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各种原料在饲料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各种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往往被坚韧的细胞壁所包围,使消化作用变得困难,而且一些原料中含有抗营养因子。其中小麦虽然已经成为肉仔鸡饲料中的主要能量原料之一,但是小麦就含有抗营养因子一戊聚糖,一种非淀粉多糖  相似文献   

15.
日粮中小麦比例和添加复合酶对猪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作为一种玉米的可替换能量饲料资源,在实践中常作为饲料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选择性方案。但小麦的非淀粉多糖含量高,直接导致动物肠道的黏性增加,使养分的有效性和饲料的代谢能降低。近年来,复合酶制剂在猪饲料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高效利用小麦等日粮提供了有效途径。但含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的复合酶在不同日粮中的应  相似文献   

16.
木聚糖酶已被广泛应用于单胃动物饲粮中,木聚糖酶高效水解木聚糖的作用效果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在肉鸡的小麦基础饲粮中,旨在改善动物肠道健康。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就木聚糖的抗营养特性以及木聚糖酶对肉鸡的促生长和改善肠道健康等作用效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木聚糖酶是一类降解木聚糖的复合酶系,在降解木聚糖的抗营养作用、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等方面效果显著,被认为是抗生素的有效替代产品的成分之一.同时,木聚糖酶对仔猪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以及肠道健康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作用机理以及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进展,为木聚糖酶在...  相似文献   

18.
小麦营养价值很高,但由于其富含具有抗营养作用的阿拉伯木聚糖等非淀粉多糖(NSP),从而降低了小麦中营养物质在家禽中的利用率。NSP主要通过增加动物消化道食糜黏度,阻碍消化酶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降低饲料利用率,导致动物生产性能下降。在麦类饲粮中添加NSP酶,可有效消除其抗营养作用。论文主要介绍了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非淀粉多糖酶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饲用木聚糖酶制剂可以为畜禽生产带来良好的效果和经济效益,可以有效降解木聚糖—动物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之一。木聚糖酶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市场前景广阔。介绍了木聚糖酶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饲用效果及目前木聚糖酶的性质和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目前木聚糖酶工业生产菌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诱变选育高产热稳定性木聚糖酶菌种方面的研究概况;同时,展望了运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方法等其他途径开发木聚糖酶。  相似文献   

20.
半纤维素主要由木聚糖和甘露聚糖组成,是饲料中的关键抗营养因子,可阻碍营养成分消化,降低动物生长性能。半纤维素酶为复合酶系,主要包括木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其功能是降解半纤维素,消除抗营养性。主要介绍了饲用半纤维素酶中的木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并对其来源及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