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东京城林业局落叶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东京城林业局落叶松林的调查,运用数量化理论Ⅰ,根据贡献值排序筛选出主导立地因子为海拔、土层厚度和坡向。用3个主导立地因子把样地划分为16个立地类型区,构建落叶松立地质量评价模型,用这一模型对东京城地区落叶松立地质量进行数量化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6个立地类型可区划分出优、中、差3个等级;经模型检验表明,模型精度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2.
伊春市落叶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伊春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的调查资料,按不同的坡向和坡位分成六个立地类型组,分别建立立地质量数量化模型,并对伊春林区的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立地类型进行立地质量评价。不同的立地类型组的数量化模型,确定了各立地类型组中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及各因子的得分贡献。  相似文献   

3.
立地质量评价有利于林地的生产经营。以广西斯道拉恩索林业有限公司广西南部桉树林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方差分析小班平均树高与海拔等立地因子的相关性,以对林分平均高有显著性影响的因子为因变量,小班平均高为自变量建立模型。通过模型求解理论小班平均高以评价林地的立地质量,立地质量为一般的地块占8.83%,立地质量为良的地块占57.65%,立地质量为优的地块占33.51%。  相似文献   

4.
选择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类型、坡度、坡位等立地因子,采用免疫进化算法建立投影寻踪无林地立地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以年龄和投影寻踪的投影值为自变量建立马尾松人工林地位指数模型,实现了无林地和有林地的立地质量评价的有机统一,为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立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立地质量是立地条件对主要树种适宜程度和利用价值的指标。立地质量评价是对立地的宜林性或潜在生产力进行判断和预测的基础, 对于营林、育林以及构建经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有着重要作用。文中综述了国内外立地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 从数据采集、因子选择、建模结构确定和模型评价等方面概括立地质量评价的核心技术, 并讨论立地质量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概况。主要介绍了立地指数导向曲线模型法和基于遥感技术的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并结合两种方法作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基于林分潜在生长量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林分潜在生长量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为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首次严格定义潜在立地生产力概念,推导出潜在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的模型和计算方法,提出立地元素-林分元素-林分生长类型-现实生产力和潜在生产力模型-落实到地块的立地质量制图技术流程,并以吉林省针阔混交林为例,利用4期一类清查固定样地数据,基于林分潜在生长量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开展案例研究。【结果】影响吉林省林地立地质量的主要立地因子包括地貌、海拔、坡位、坡度、土壤类型和腐殖质层厚度;采用立地类型约束的树高生长分级法,将6个因子组合的立地类型分为5个等级,针阔混交林不同立地等级的林分平均高、断面积和蓄积量生长模型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意义和统计可靠性,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1 8、0.986 6和0.984 2; 5个立地等级的潜在蓄积生产力在3.6~5.8 m~3·hm~(-2)a~(-1)间,并给出了立地潜在生长量对应的合理林分密度。【结论】基于林分潜在生长量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适用于纯林和混交林,可以回答一定立地的最大生产力及现存林分通过密度调控可以提高多少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红松大径材林立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科技》2021,46(2)
对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的红松大径材人工林进行林分调查和立地因子调查,运用数量化理论Ⅰ对样地进行数量化分析,选择坡向、海拔高度、坡位作为主导因子,将东京城地区红松大径材林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组和17个立地类型。建立红松优势高与立地因子的关系模型,对东京城地区红松大径材林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东京城地区50%的立地质量评价为优,50%的立地质量评价为良,无差评。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长收获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分生长收获模型系统是由预测林地生产潜力、林分生长过程和林分收获量的所有模型构成的系统。它是建立经营模型的基础 ,是准确进行经济评价、确定合理轮伐期和研究优化栽培模式的前提。生长收获模型系统由立地指数预测模型 (优势高生长模型 )、胸径生长模型、直径分布模型、树高曲线方程等几个部分组成 :立地作为林木生长的载体 ,立地质量的评价结果 (立地指数或优势高 )是贯穿整个系统的主要变量 ,因此对立地质量的准确评价和优势高生长的预测是建立生长收获模型的根本保证 ;胸径生长模型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林分结构模型 (直径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10.
对徂徕山不同立地条件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进行调查,并进行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评价。利用回归分析和数量化理论Ⅰ确定了徂徕山刺槐生长的主导环境因子为坡向、坡度和土层厚度;构建了徂徕山刺槐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Y=1.677+0.251X4+0.019X2+0.033X3。利用这一模型将徂徕山立地分6类,并对立地质量数量化评价:得分值大于16.698 1的立地适宜发展刺槐,而得分值小于16.698 1的立地则不适宜刺槐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在近期昆明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资料基础上进行补充调查,从坡度和土壤厚度2方面对昆明市林地立地质量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市立地质量较好的林地资源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的58.22%,适宜发展商品林:其余的41.78%为立地质量较差的林地资源,主导利用方向为以防护为主的公益林.林分质量分析结果,昆明市各林分立地条件类型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大小反映了不同立地质量林地的林木生长水平差异.建议根据林地立地质量和林分质量进行合理布局,制定昆明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2.
宫伟光 《林业研究》1994,5(2):29-36
1NTRODUCT1oNMaoerMountainliesintheeasternpartofnortheastChinamountainareawithinthenaturalgeographicaldistributionrangeofavaluabletimberspeciesofKoreanpine(PinusKoraiensis).Foraboatmorethanlooyears,cuttinganddestroyingcontinued;f9wnaturalprimaryKoreanpineforestsleft.AlargeareaofKoreanpineplantations,nevertheless,has'grownupastimegoing.Itisapressingproblemforushowtocultivatethemwell,andtorecoveranddevelopthemraPidlyinourforestproductionandscientificresearch.FortheKoreanpinetree,peopledid…  相似文献   

13.
在同一立地条件下,实现不同树种地位指数之间的转换,建立地位指数互导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本文采用SPSS12.0对雪峰山地区324块同时具有杉木和马尾松地位指数值数据的样地进行11种方程的模拟分析,并进行误差分析,最终得出最优的杉木、马尾松地位指数互导模型。  相似文献   

14.
《Southern Forests》2013,75(4):217-227
The aim of site quality assessment of Pinus radiata plantations is to determine the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of the growing stock at different sites. It provides a useful indication of the site productivity to assist in the allocation of optimum thinning and fertiliser regimes and the scheduling of silvicultural operations. The predominant stand height (PDH) at a specific reference age, also known as site index (SI), is often used for site quality assessment of Pinus radiata plantations in Australia, as it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site productivity. However, measuring PDH in the field can be a time- and resource-consuming task.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use of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data to estimate PDH for assessing the site quality of Pinus radiata. LiDAR provides highly accurate digital elevation and surface data that can be used to build a canopy height model (CHM). In this study, the state-of-the-art image segmentation technique, marker-controlled watershed segmentation, was employed for identifying locations of individual trees and estimating their heights from a CHM. Using an empirically derived SI equation, PDHs with reference age 11 years (SI11) were estimated from the tallest trees identified in each forest stand, and were then used to determine the site quality class for each stand. The comparison of LiDAR-derived tree heights with field measurements produced an RMSE value of 0.42 m. The maximum horizontal distance between the field-measured locations of individual trees and the LiDAR-detected locations of their treetops was 1.87 m. Site quality classification was conducted in terms of 0.05 ha gridded plots, which revealed more detailed spatial variations of site quality across the study area than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management plots.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LiDAR provides an effective and accurate method for site 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Pinus radiata.  相似文献   

15.
森林立地分类及质量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菲 《林业科技情报》2010,42(1):12-12,14
森林立地类型分类及立地质量评价,对了解经营范围内的立地条件,提高造林和经营水平,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森林立地分类的发展历史、研究方法及其发展趋势并对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研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立地质量的树种代换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骆期邦  肖永林 《林业科学》1989,25(5):410-419
我们以杉木和马尾松为对象,研究了在相同立地类型中的树种代换评价方法。结果表明,由于不同树种对立地条件及其综合功能的反应不一,直接用地位指数建立配对代换方程的方法,不能取得正确结果;而通过数量化方法和多元分析技术,建立起以立地因子为依据的地位指数代换模型,并进而将地位指数转化为标准蓄积量,这样就能从生态基础上解决多树种的代换评价问题,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不同立地条件杉木、马尾松造林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敏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4):27-29,82
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马尾松经济指标与地位指数的相关关系都是紧密的 ,显著性F检验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杉木与马尾松的产值、盈利率、纯收入、期望价等 4项经济指标与地位指数呈正相关 ,说明地位质量愈好的造林地 ,其产值、盈利率、纯收入、期望价也愈大 ,反之则愈小 ,同时其产值、纯收入、经济临界点随地位质量愈好变化愈缓慢 ,愈差变化愈强烈 ;不过 ,当地位指数相同时 ,树种不同其各项经济效益亦不同  相似文献   

18.
19.
对冷杉林分的生长过程、形成原因和功能特征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冷杉低质低效林综合等级的判别函数 ,将林分划分为4种类型 :极低质低效型、生长潜力型、低质型、综合低质低效型 .对林分立地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在其分布区域内 ,影响冷杉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除了海拔和坡向外 ,依次为土壤名称、土层厚度和坡位 ,而坡度对其影响较小 .它们的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立地条件类型 .根据对各等级的林分生长过程及其立地特征的分析 ,提出了划分冷杉低质低效林的技术参数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