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日益丰富,文献检索越来越便捷,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基础。因此,利用电子文献资源库进行文献检索,是科研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渔业水产学科涉及面广、杂,从水产、养殖、生态、生物、遗传、育种、病害、加工到渔业工程与装备、渔业信息等众多方面[1]。渔业水产文献资源又分散在不同的电子文献资源库中,导致科研工作者查找学术资源比较费事费力。本文主要介绍渔业、水产学科常用的电子文献资源及其检索方法,旨在为渔业水产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在水产养殖业发展潜力、水产养殖品种、饲料、加工、消费和贸易、渔业管理机构、法律法规、科研、技术推广与教育等方面对菲律宾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概况进行研究分析,并就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和中菲水产品贸易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渔业科研试验基地是开展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水产遗传育种、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加工流通与质量安全、渔业装备与工程等重点研究领域科技创新、研究示范、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一线平台,承担了我国主要海域和江河流域经济类、珍稀类、濒危类渔业生物资源保护、品种繁育、开发利用的重要使命,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现代渔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基础。本文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阐述了渔业科研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现代化的内涵,分析了渔业科研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现代化建设的不足,提出了有关建议,以期为我国渔业科研试验基地设施装备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水产养殖行业的新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水产养殖专业技术人才是水产大专院校所面临的新挑战。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水产养殖专业人才,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探讨了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相关农业院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浅谈广东省水产种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从水产良种体系框架、科研创新能力、水产种质资源、水产种业企业等方面总结了广东省水产种业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了水产种业存在的准入"门槛"低、良种覆盖率低、科学研究薄弱等问题,并根据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政策的导向,从进一步夯实科研创新、加强广东省水产原种和良种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现代水产种业企业、制定有利于水产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广东省水产种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文献信息在教育和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文献信息的发展变化对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为教育和科研服务、如何发挥馆员的主观能动性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怎样提高文献信息在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服务潜能是本文阐述的宗旨。  相似文献   

7.
随着水产业的发展,水产业相关的技术也在蓬勃兴起。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水产技术近十年的发展现状、水产技术发展热点与前沿研究领域,文章基于CNKI数据库中2005年-2015年该领域收集到的相关文献数据,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从作者、机构、关键词和合作关系等方面绘制知识图谱,通过对水产技术相关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加直观的揭示当前中国水产技术的发展现状、前沿和热点,提高追踪科学研究前沿的效率,更加有效地获取相关信息,为日后相应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促进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单概述了国内外水产加工基础研究现状,剖析了我国水产加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水产品综合加工利用的未来趋势进行了概况,就水产品加工过程亟待解决的科研难题进行了归纳,为后续水产品加工开发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湛江水产学院图书馆是个小型的高校图书馆。三年来,我们克服馆藏文献少、人员不足、经费紧张等困难,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扬长避短,积极为科技兴农和本校的教学、科研提供高层次的优质服务,取得广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1编辑专题资料集,及时传递实用信息湛江水产学院图书馆位于南海之滨,这里地处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极为丰富。几年来,我们馆从这一地理位置和专业特色出发进行藏书建设,全面收藏有关热带、亚热带水产养殖业的书刊。我们利用自身拥有的优势,编辑专题资料集,将那些适用的科技情报信息及时而有效地传…  相似文献   

10.
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为依据对《水产学报》进行分类。结果发现,《水产学报》2009年发表文献全为学术类。水产渔业类文献132篇,占当年发表文献总量的85.7%,其余学科文献均较少,因此应将该刊归类为水产渔业类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渔业资源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各时间段的研究热点、关注问题及其变化趋势,为我国渔业资源研究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文献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功能,对其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来源出版物、合作网络以及研究现状和热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文献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自2017年以来发文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美国、中国、加拿大、日本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研究机构和作者占据主要地位,且形成以Mark N Maunder、Yong Chen、Andre E Punt、Xinjun Chen以及U Rashid Sumaila等为核心作者,作者和机构间合作密切;研究涉及的主要学科类别为渔业、海洋淡水生物学、海洋学、环境科学及生态学等。研究热点与前沿主要有:重视对渔业资源评估方面的研究;注重对渔业管理方法、实践以及管理对渔业的影响等方面研究;针对软骨鱼类、硬骨鱼类以及经济头足类的渔业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对渔业资源或鱼类的影响。研究认为,未来渔业资源学研究应重点开展以下工作:1)通过学科交叉创新渔业生物学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摸清重要经济种类的生物学特性;2)创新渔业资源评估新技术,实现对重要经济种类资源量及可捕量的准确估算;3)创新渔业资源管理与养护的新方法,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4)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渔业资源研究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渔业种群认识和研究的深入,以及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发展,未来渔业资源研究将会向更细、更广、更深等层次拓展,并把人与渔业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综合考虑,从传统的单鱼种-多鱼种-生态系统,发展到生态社会经济系统,实现人-自然系统中渔业资源的最优产出,以及渔业资源长期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渔业重大工程聚焦渔业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科技目标,承担了孕育颠覆性科学技术、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的使命,是促进渔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实现关键领域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我国现代渔业快速发展的利器。本文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重大工程为例,总结了渔业重大工程谋划建设的一些思路和经验,阐述了渔业重大工程谋划建设路径,提出了加强渔业重大工程谋划建设的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渔业科研单位重大工程谋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河流域淡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养殖业发展一直很稳定,其在渔业经济中的地位不可取代,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养殖环境和条件也随之发生变化,出现了许多妨碍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文章就塔里木河流域淡水养殖业的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从加强养殖环境整治和养殖容量研究、实施良种工程和科技兴渔战略、建设病害防治体系、严格规范养殖行为等方面,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技术是水产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已成为渔业生物资源量估算的重要手段,其中鱼体声散射模型的建立是核心技术。为此,本文概括论述了渔业资源声学评估技术,梳理了基准和非基准两大类别的10种常见声散射模型的理论基础和适用范围,重点回顾了声散射模型在单体鱼及鱼群目标强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鱼种分类识别研究中声散射模型的应用。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通过鱼群声散射建模、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实测数据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可在宽频探鱼声呐获取鱼群信息的基础上,构建更加精确、完善的声学评估技术,为合理估算及开发渔业资源提供可靠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5.
  云a  何龙飞a    洁a  b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2):2122-2125
【目的】提出适合广西北部湾海洋渔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科技组织与服务有效模式,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分析广西北部湾海洋渔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广西北部湾海洋渔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的发展策略。【结果】广西北部湾海洋渔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存在主要职责划分不清、组织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渔业科技服务组织运行机制不完善、渔业科技组织与服务资金投入不足、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滞后、渔业推广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等问题。【建议】应构建适应广西北部湾海洋渔业发展的科技组织与服务体系新模式、设置科学的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拓宽渔业科技组织与服务投资渠道、加强宣传力度、建立发达的渔业资讯网络,以促进广西北部湾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之后,在渔业资源开发、管理、评估及保护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渔业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简要概述了国内外HSI研究现状、理论和方法,以及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概括提出HSI研究和应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的问题有:(1)充分了解研究对象生活史过程及其生物学特性和所处的环境;(2)针对不同生长阶段和外部环境,选择合适的环境因子;(3)开展数据源合适时空标准的研究,建立环境因子等数据的规范;(4)根据历史资料和专家知识赋予各因子的合适权重;(5)针对不同目标(保护区、中心渔场、生物量估算等),来选择备选的HSI模型;(6)通过各种模型的比较分析,选择合适的HSI模型;(7)利用实测数据和最新资料,对模型进行不断改进与修正,以提高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从绿色渔业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绿色渔业的资源条件、技术基础、组织保障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贵州省今后在绿色渔业的研究和发展及推动其产业化方面的设想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对乌伦古湖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有土著鱼类7种,引种移植和引水入湖后增加到22种,其中经济鱼类18种,优势种由土著鱼类贝加尔雅罗鱼(Leuciscus leuciscus baicalensis (Dybowski))转变为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as (Pallas)),鱼类区系组成由2个增加到6个。40多年来,年鱼产量在800—4400t之间波动。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水域环境发生变化,鱼类资源失衡,尤其特优土著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显著。为此采取加强依法管渔,科技兴渔即降低捕捞强度、保护渔业水域环境、改变仅依靠自然繁衍来补充资源的局面、科学对待引种移植、充分利用渔产潜力、建设优质鱼类种质资源库、重视加工保鲜业、发展休闲渔业等对策,可达到该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乌伦古湖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乌伦古湖鱼类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有土著鱼类7种,引种移植和引水入湖后增加到22种,其中经济鱼类18种,优势种由土著鱼类贝加尔雅罗鱼(Leuciscus leuciscus baicalensis (Dybowski))转变为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as (Pallas)),鱼类区系组成由2个增加到6个。40多年来,年鱼产量在800—4400t之间波动。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水域环境发生变化,鱼类资源失衡,尤其特优土著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显著。为此采取加强依法管渔,科技兴渔即降低捕捞强度、保护渔业水域环境、改变仅依靠自然繁衍来补充资源的局面、科学对待引种移植、充分利用渔产潜力、建设优质鱼类种质资源库、重视加工保鲜业、发展休闲渔业等对策,可达到该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相关对策探讨。[方法]分析了我国水产业发展的现状,并从水产业发展水平、国际竞争力和出口水平3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水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从政府、质量监管部门、渔业行会、生产和加工企业等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结果]我国水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处于上升趋势,但仍存在药物残留超标、超水体负荷养殖、产品附加值低以及名优特品种较少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水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强产业竞争力,以进一步推动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相关质量监管部门应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督和管理,积极防范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冲击;渔业行会以及各种渔业研究机构应加强对水产品养殖和加工的技术支持;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应更多地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指导。[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推动我国水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