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据《青年参考》2007年12月26日报道,中国监察部、国土资源部12月10日联合举行土地违法违规典型案件查处情况新闻发布会,强调严厉打击和惩治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 1996年,国家提出要对耕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政策,以服从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同时,提出了占一亩耕地补一亩耕地的“占补平衡”原则。然而,从1996年到2002年,我国耕地从19.5亿亩缩减为18.89亿亩,平均每年减少千余万亩。而到了2006年,全国耕地面积已减少到18.27亿亩,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59亩(2003年数据)骤降为1.39亩,形势日益严峻。当前,离18亿亩的红色警戒线已是咫尺之遥,耕地减少的趋势却仍在继续。由此形成的数千万失地农民也给社会带来隐忧。  相似文献   

2.
珂辑 《新农业》2006,(11):1
2006年3月,国土资源部出台52号文件强调:一定要警惕一些地方打着新农村建设的旗号,趁机圈占土地,冲击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国仍将继续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据统计,我国的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2005年全国耕地减少到18.31亿亩,人均1.40亩。到201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要恢复到5亿吨以上,到2030年要达到6亿吨左右。作为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必须保持在较高水平上。为保护耕地,国家要重点查处三种违法用地行为。  相似文献   

3.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耕地保护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绝不能有闪失.中央明确要求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坚持标准化、精细化原则制定耕地保护清单,是加强耕地保护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重要的生产要素。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土地问题仍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主要问题,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仍是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首要问题。"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文章介绍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现在耕地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式,并对未来耕地保护工作提出了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5.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研讨会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刻理解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永不动摇指示的深刻内涵,由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中国土地学会资源分会和我校土地利用与管理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研讨会于2007年4月28日在我校举行,会议就保护我国现有耕  相似文献   

6.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18亿亩耕地是未来五年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本文针对磐石市耕地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磐石市保护耕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  相似文献   

8.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随着经济增长压力的加大,“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一最根本的土地政策正在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半月谈记者最近在河北、安徽等地采访发现,各类“隐性土地流失”正频频敲响耕地资源保护警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耕地保护形势显得十分严峻,耕地数量的逐年锐减,粮食安全问题也切切实实摆在了国人面前。因此,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严格地保护耕地,科学、高效、集约利用土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已成为我国建立社会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农地是重要资源,它关系到粮食生产安全,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在推进城镇现代化过程中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提高保护农田耕地的思想认识。必须从贯切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对侵占农田、破坏耕地的种种现象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法律监督、政策订执行的力度,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  相似文献   

11.
信息短波     
《农业质量标准》2007,(2):52-52
坚决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1.2亿hm2)这条红线。  相似文献   

12.
张浩 《吉林农业》2013,(4):10-10
耕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工作,是吉林省松原市土地工作的重中之重。目的是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这对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坚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核心是守住18亿亩耕地的持续增产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是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国土资源部门的重要职责。今年以来,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们始终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紧扣耕地红线,坚定不移地实行“五抓五促”,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实现了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双保”目标,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4.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资源,尤其耕地资源是构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耕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强调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要采取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虽然峨眉山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保护主体责任,节约集约用地,落实占补平衡,严守耕地红线,但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笔者以峨眉山市为例,结合耕地保护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改进措施,构建完善的应对策略,更有效地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15.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党中央明确要求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四川省仪陇县是粮油生产大县,而新政镇属仪陇县政府驻地,镇域面积广,耕地面积多,因城市建设、经果产业发展、农业比较效益偏低、违规占用耕地进行非农设施建设等原因造成耕地面积减少、耕地撂荒等情况比较严重,全镇耕地保护难度较大。从筑牢耕地保护意识、严格落实《土地管理法》、培育农业新型主体、严格发放补贴、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面提出耕地保护对策,旨在有效保护全镇耕地,以点带面为全县乃至耕地保护欠佳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仿效18亿亩耕地红线保护政策,构建了草地面积红线保护制度。实行了草地总量控制,严格执行了草地面积增减挂钩制度,通过实行占补平衡、先补后占政策,有效确保了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将保护耕地作为土地管理的首要任务,全面强化规划统筹、用途管制、用地节约和执法监管,加快建立共同责任、经济激励和社会监督机制,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耕地实有面积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为严格补充耕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从2009年起,除国家重大工程可以暂缓外,我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将全面实行“先补后占”。  相似文献   

19.
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2006年提出的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一约束性指标,为耕地数量迅速下滑趋势踩住了"急刹车",然而,耕地保护不仅是个数量概念,也是个质量概念。耕地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农产品的产量,而且影响到农产品的品质。目前,防止耕地"隐性流失"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刘华  宁波 《北京农业》2009,(6):25-26
<正>保证粮食安全,首先要守住耕地保有量18亿亩、粮食播种面积15.8亿亩以上的"红线""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自主解决吃饭问题。"2009年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