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分析了龙眼52个品种(类型)的过氧化物酶与多酚氧化酶同工酶酶谱。确定了分析取样的最佳部位与时期是展叶后21天龄以上的成熟叶片。根据龙眼同一品种同工酶在不同梢期、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树龄植株上的稳定性,认为同工酶可以作为龙眼品种分类和早期鉴定的依据。各种酶谱显示具有共同的龙眼种的特征谱带,依酶谱差异将供试品种分成3组13类。  相似文献   

2.
巨峰葡萄实生苗阶段发育过程中几种同工酶酶谱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三年生巨峰实生苗阶段发育过程中不同节位木质部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超氧物歧化酶同工酶谱带。结果表明:不同节位木质部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一条谱带,从茎基部到首次出现卷须的部位其活性增强,随后便消失。在休眠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不存在阶段发育的酶谱差异性;在生长期则随着葡萄蔓阶段发育程度的提高酶带数增多,活性增强。超氧物歧化酶同工酶,不论是休眠植株还是活跃生长的植株,其酶谱保持不变,但休眠期酶带多、活性高。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多酚氧化酶同工酶酶谱类型一致。  相似文献   

3.
陈年来  胡敏  代春艳  杨世梅 《园艺学报》2010,37(11):1759-1766
以甜瓜抗白粉病品种‘银帝’和感白粉病品种‘卡拉克赛’为材料,研究诱导抗性处理对其叶片酚类物质代谢的影响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苯丙噻重氮(BTH)和水杨酸(SA)处理以及接种白粉菌均可显著诱导甜瓜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绿原酸、总酚、类黄酮含量升高,但纳米硅(SiO2)诱导无效。经诱导和接菌后,甜瓜抗病品种叶片PAL、POD、PPO活性和总酚、绿原酸、类黄酮含量高于感病品种。BTH和SA诱导甜瓜抗病性增强的原因之一是提高了叶片次生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增加了叶组织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双孢蘑菇分解基质能力退化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PAGE)技术,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菌株0214及其分解基质能力退化菌株0214-3、0214-5在4种不同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体的酯酶(esterase,EST)、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 COD)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部分培养基中3个菌株的EST和PPO同工酶表型有明显差异,且2个退化菌株的同工酶表型变异一致,说明双孢蘑菇分解基质能力的退化与EST和PPO同工酶活性存在相关性.各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中的COD同工酶酶谱表型一致.  相似文献   

5.
根据同工酶酶谱对核桃属十个种分类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核桃属种及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淀粉酶、酸性磷酸酶、酯酶、儿茶酚氧化酶。根据同工酶酶谱 供试有10个种和1个种间杂交种,其中10个种被分为三组(组的划分与地理分布有关)证实麻核桃是普通核桃与核桃楸的天然杂交种;采自国内不同地区的84个核桃品种(类型)间同工酶酶谱差异较小,而与保加利亚类型酶谱差异较大,这可能与地理起源不同有关;支持将普通核桃与新疆野核桃列为一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雄性不育两用系可育株与不育株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作者对大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Rupr)雄性不育两用系可育株与不育株的全生育期进行了有关的生理生化比较分析,结果表明:DNA与RNA的含量在整个生育期两者之间无明显的差异;过氧化物酶及细胞色素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开花前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开花后,不育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明显地高于可育株,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酶谱则刚好相反;随着生育期的进行,可育株中蛋白质种类逐渐多于不育株,特别是在开花期表现更为突出,脯氨酸的含量在开花前两者的叶片中无明显的差异,但在开花期,可育株的花苞中含量高于不育株,然而这时在叶片中仍无差异;糖分的含量在初期两者无明显的差异,接近抽薹期直到开花期,不育株中非还原糖的含量低于可育株,而淀粉酶的活性又高于可育株;呼吸强度是开花前可育株高于不育株,开花后则相反;而抗氰呼吸在开花前两者之间无差异,随着生育期的发育,不育株的抗氰呼吸有增高的趋势,但在开花期的花苞中其抗氰呼吸强度急剧下降,而可育株的花苞中的抗氰呼吸强度逐渐升高,结果导致两者之间的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同工酶为分析鉴定植物杂交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1988年,罗美中等报道:甘蓝叶片的过氧化物酶酶谱和细胞色素氧化酶酶谱相一致.品系间杂种的酶谱完全决定于亲本.亲本酶谱相同,杂种酶谱也没有变化,亲本酶谱有差异,杂种则出现互补.上述试验结果,为我们研究同工酶鉴定大白菜杂交种奠定了基础.1992年,在采收85C60大白菜杂交种过程中,我们发现杂种F_1在荚内发芽率高达20%左右.特请青岛海洋大学生物系利用同工酶作杂种真伪鉴定,取得了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藤稔葡萄喷施不同浓度腐胺(Put),研究了腐胺对葡萄果皮色素及相关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Put都起到了延缓叶绿素降解的作用,影响花色素苷合成和色泽表现.Put影响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合成途径中苯丙氨酸氨解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3个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新疆主要葡萄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新疆葡萄28个地方品种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1)过氧化物酶具有器官特异性和阶段特异性,功能叶酶带丰富,分离清晰,品种间有一定差异。(2)证实了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的功能叶具有相似而稳定的酶谱,采样时间可持续到落叶前。(3)用各品种的功能叶进行酶带叠加,得到了新疆葡萄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基本酶谱,酶带数为15条,共分4个区。(4)通过扫描得出了各品种每个酶区的活性及所占比率。  相似文献   

10.
几种结球甘蓝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某些生化和遗传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ata)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一般具有两条主要酶带,其中,PX_3非常稳定,不随品系而变,PX_2则具有明显的品系间差异,在迁移率0.193到0.265的范围内显示出三种酶带类型:PX_2~s、PX_2~m、和PX_2~f。对PX_2~s、PX_2~m、PX_2~f和PX_3各酶带的分子量进行了测定。甘蓝叶片的过氧化物酶酶谱和细胞色素氧化酶酶谱相一致。品系间杂种的酶谱完全决定于亲本。亲本的酶谱相同,一代杂种的酶谱也没有变化;亲本的酶谱有差异,一代杂种则出现互补。对R_1萝卜胞质不育甘蓝及其轮回亲本的研究表明,R_1萝卜胞质不育甘蓝的酶谱随其轮回亲本而变。  相似文献   

11.
双孢蘑菇褐变的酶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凝胶电泳等生化技术 ,对菇体本身的褐变作了详细的研究 ,结果发现 ,多酚氧化酶 (PPO)是蘑菇采后引起褐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同的双孢蘑菇菌株具有不同的PPO酶活性和不同的PPO同工酶谱 ,双孢蘑菇不同的组织部位具有不同的PPO酶活和PPO同工酶谱 ,在蘑菇生长内的整个时期 ,表现出不同的PPO酶活力和不同的PPO同工酶谱  相似文献   

12.
以甜瓜品种“DQ122”(感白粉病)和“DQ21”(抗白粉病)为试材,研究了2个甜瓜品种苗期受白粉病侵染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等多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受白粉病菌侵染后,抗病品种“DQ21”能使细胞内SOD酶活性、CAT酶活性和MDA含量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其自我调节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能力显著大于感病品种“DQ122”;感病品种的POD活性要强于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具有保持较高PPO酶活性的能力;感病品种的电解质渗透率明显高于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3.
西瓜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POD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西瓜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不同器官的POD(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育株与可育株主要差异在雄花蕾,表现为不育株较可育株多2条活性强的酶带;其他器官差异小,仅表现为酶谱带强弱不同。并对POD同工酶与雄性不育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香菇病毒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香菇菌丝体中,分离出的带毒菌株SLV-3的纯培养,通过对带毒菌株(含34nm的球状病毒颗料)与正常菌株(不含34nm的球状病毒颗粒)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的比较分析,认为酯酶同工酶酶谱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比较分析可以作为香菇菌种是否带毒的早期快速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状电泳和琼脂糖凝胶板状电泳,研究不同生长发育期,不同组织、不同培养基或栽培条件,对双孢蘑菇8种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电泳表型的影响,发现酯酶、多酚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乙醇脱氢酶和可溶性蛋白的主要活性区带存在与否,在营养菌丝生长阶段或子实体发育阶段的相同组织中不受上述各因素的影响,并发现不同类型菌株的电泳表型具有不同的活性区带。把这类活性区带命名为标记区带。把这类活性区带命名为标记区带。以标记区带对同工酶表型进行分类,发现酯酶同工酶是双孢蘑菇生化鉴定或遗传分析的最适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苹果抗轮纹病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建中  盛炳成 《果树科学》1996,13(2):103-104
采用了矣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不同抗病苹果品种鸡冠、富士、国光、抗病富士侵当染苹果轮纹病菌后果皮、枝皮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差异,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果实均比枝条缺少h酶带,果实PO同工酶的k带、b带和枝条的j带与抗病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芭蕉属果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国内外芭蕉属Musa果树品种101个,在苗期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获得33种酶谱类型。从芭蕉属品种的起源、演变分析,野生蕉和香蕉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类型最多;大蕉次之;粉蕉、龙牙蕉的酶谱较少。比较野生蕉、大蕉、粉蕉和香蕉种类的酶谱,均具有各自特有的酶带,通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可予以区分,这种依据酶谱表现的分类与 Simmonds的15个性状评分的分类基本一致,并且比从外部性状分类法优越。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蕉类品种的亲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绵腐病是金针菇栽培中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致病菌为异型葡枝霉(Cladobotryum varium)。为了探究其抗性机制,以L3002、L3003、L3005为材料,通过测定同一时期不同品种金针菇子实体接种与未接种病原菌子实体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4种防御酶活性变化,为研究金针菇品种对绵腐病的抗病性差异及筛选优良菌株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接种病原菌处理后,各品种金针菇子实体内PAL、PPO、POD和SOD活性变化不同。金针菇L3005品种4种酶活峰值最高,其次是L3002和L3003,说明4种防御酶对金针菇抗绵腐病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0个苜蓿品种的根和叶作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器官酶谱带数目、迁移率(R)、酶活性及分布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不同品种间酶谱带有较大差异,初步探讨了10个品种间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0.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对6个孔雀草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并观测了其主要观赏性状,初步探讨了两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孔雀草品种间的POD同工酶酶谱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同一品种不同器官的POD同工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分析了6个品种的主要观赏性状,雪域的综合表现最好;主要观赏性状与POD同工酶酶谱间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