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植物NO_3~-积累的生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概述了植物对NO_3~-的吸收、运转和同化的生理机制,阐述 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植物(尤其是蔬菜作物)NO_3~-积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刺梨实生苗对硝态氮、铵态氮的吸收与利用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对NO_3~-、NH_4~+的吸收动力学特性及其利用差异,探究不同供氮浓度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刺梨对NO_3~-和NH_4~+的吸收特性,为刺梨氮肥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贵农5号’刺梨品种实生苗为材料,采用耗竭法和砂培试验的方法,测定了供给不同形态及配比的氮素后刺梨实生苗对NO_3~-和NH_4~+的吸收动力学参数及氮素的吸收量与利用效率,研究不同供氮浓度及温度变化和不同硝铵比氮素条件下刺梨实生苗对NO_3~-和NH_4~+的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刺梨根系对硝态氮、铵态氮及总氮的吸收规律均符合Michaelis-Menten酶动力学方程。在不同浓度的NO_3~-、NH_4~+条件下,刺梨根系对NO_3~-的最大吸收速率、亲和力及在根系中的流速始终高于NH_4~+。在硝态氮与铵态氮不同配比的供氮条件下,根系对NO_3~-、NH_4~+的最大吸收速率和NO_3~-、NH_4~+在根系中的流速都随着硝、铵比例的增加而增大,硝铵比为3∶1的供氮条件下,刺梨根系对总氮的吸收速率和总氮在根中的流速最大,最有利于刺梨对氮素的吸收,刺梨实生苗的生物量、总氮的吸收量和氮的利用效率最大。介质的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降低刺梨根系对NO_3~-和NH_4~+的吸收,显著降低NO_3~-、NH_4~+的最大吸收速率和NO_3~-、NH_4~+在根系中的流速;无论温度如何变化,刺梨根系对NO_3~-的最大吸收速率和NO_3~-在根系中的流速始终比NH_4~+高。在20~25℃有利于刺梨对NO_3~-和NH_4~+的吸收。【结论】刺梨具有偏好吸收硝态氮的特性,在单纯供给硝态氮或混合供给硝铵态氮硝铵比1∶1及以上的条件下,刺梨实生苗根系对NO_3~-的最大吸收速率、亲和力和NO_3~-在根系中的流速始终比NH_4~+高,刺梨偏好硝态氮的特性不会因介质中NO_3~-和NH_4~+的浓度及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介质温度20~25℃有利于刺梨对氮的吸收,供给硝铵比3∶1的氮肥最有利于刺梨实生苗的生长,生物量、氮素吸收量最大,氮素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以‘新泰密刺’和‘津优1号’黄瓜种子为试材,采用培养皿发芽方式,研究了添加纯化腐植酸PHA(添加浓度0、25、50、100、150mg·L~(-1))对NO_3~-胁迫下(75mmol·L~(-1))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芽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O_3~-胁迫使黄瓜种子发芽率、主根长、侧根长、侧根数、下胚轴长度和粗度以及幼芽鲜质量明显减少;添加PHA处理使2个黄瓜品种的上述项目值都明显增加,表明部分缓解了NO_3~-胁迫。黄瓜种子发芽过程中,由于NO_3~-胁迫,幼芽的电解质渗漏率显著增加、子叶中α-淀粉酶活力下降、胚根脱氢酶活力增加;胚根和胚轴中丙二醛(MDA)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增加。添加PHA后,幼芽的电解质渗漏率显著减小,随PHA浓度的增加,减小的差值变小;子叶中α-淀粉酶活性和胚根脱氢酶活性增加,添加PHA浓度高时呈下降趋势;胚根和胚轴中MDA含量减少,添加PHA浓度高时又有增加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添加PHA浓度高时显示下降趋势;SOD、POD、CAT活性均呈下降趋势。黄瓜种子发芽受到NO_3~-胁迫时,都因PHA的添加而表现出不同程度对NO_3~-胁迫的正向缓解,使幼芽趋于正常。黄瓜种子发芽在NO_3~-胁迫添加PHA后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也表现出品种和器官不同的感受性差异。该试验表明,以PHA添加100mg·L~(-1)处理对胁迫NO_3~-下黄瓜种子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着眼于叶菜硝酸盐(NO_3~-)污染现状及其给人体健康及国家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对目前国内外普遍存在的叶菜NO_3~-控制方法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按照合理施肥(养分调控)、环境调控、使用硝化细菌抑制剂、确定适宜的收获期及土壤间作栽培等五大类方法展开讨论,明确现有方法的共性特征,分析各类方法的特点及存在的弊端。最后从生态系统安全与食品安全角度,探讨未来叶菜NO_3~-控制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探讨枳橙对氮素吸收利用机制,为柑橘生产上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枳橙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在Hoagland配方的基础上进行调节,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枳橙幼苗硝酸还原酶(NR)活性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幼苗叶片及根系NR活性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叶片NR活性高于根系。其中2号(NO_3~-∶NH_4~+=7∶3)和3号(NO_3~-∶NH_4~+=5∶5)处理的叶片酶活最高;1号(NO_3~-∶NH_4~+=10∶0)和2号(NO_3~-∶NH_4~+=7∶3)处理根系的NR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进一步研究NR相关基因表达情况表明:3个基因(CitNia1、CitNia2、CitNia OA)在不同处理的枳橙幼苗体内均有表达,其中CitNia1和CitNia2分别是根系和叶片NR相关主效基因,2者均受到NO_3~-、NH_4~+配比诱导,且3号处理(NO_3~-∶NH_4~+=5∶5)下表达量最高。【结论】枳橙幼苗硝态氮代谢的主要部位为叶片,且CitNia2是主效基因,通过调节铵硝比例可以促进其表达。  相似文献   

6.
汤丹丹  刘美雅  范凯  阮建云 《园艺学报》2017,44(9):1759-1771
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_3~-)是茶树吸收利用的两种主要氮素形态,且茶树具有对NH4~+偏性利用的特点,其对NH4~+的吸收利用效率明显高于NO_3~-,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茶树对NH4~+、NO_3~-吸收、同化机制的差异。从代谢途径来看,茶树对NH4~+、NO_3~-的吸收利用均首先需要通过对氮素的转运,然后再参与谷氨酰胺合成酶/谷酰胺–α–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GS/GOGAT)同化过程。系统地综述了茶树氮素利用的营养特性及对参与氮素吸收、同化过程所涉及关键基因的研究现状;同时重点关注氮素同化中限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编码基因家族成员的相关研究,为解析茶树氮素偏性利用机制提供新的研究点。  相似文献   

7.
糖和氮对山楂组织培养新梢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敞口山楂组培新梢研究糖和无机氮源对不定根形成的影响,含有高水平蔗糖的培养基比低水平蔗糖的培养基新梢生根率高。新梢对糖的这种反应与糖代谢和物理渗透都有关,用甘露醇作为渗透代替剂在低浓度蔗糖存在下无作用,当蔗糖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86.64mmol·1~(-1))能影响新梢的生根率。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NO_3~(-)-N或NH_4~(+)-N作为唯一氮源,或是在MS培养基中加入NO_3~-/NH_4~+比率为标准的混合氮源,在测试范围(0~120mmol·1~(-1))内均降低新梢的生根率,三者对生根的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依次为NH_4~+>NO_3~(-)-NH_4~(+)-N>NO_3~(-)-N.NO_3~-/NH_4~+的比率影响生根。NO_3~-/NH_4~+比率与生根之间呈直线正相关。糖/氮比值高有利于生根。插穗中碳、氮的绝对量及碳/氮比率可作为山楂新梢生根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外源蔗糖对NO3-胁迫下叶用莴苣碳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意大利生菜(Lactuca sativa L.‘Yidali’)为试材,采用水培方法,以常规营养液(7.5mmol/L NO_3~-)培养,以叶面喷施清水作为对照(CK),在75mmol/L NO_3~-胁迫下,通过叶面喷施0mmol/L(T1)、3mmol/L(T2)的蔗糖,测定地上部鲜重、干重、硝酸盐、铵态氮(NH_4~+)、可溶性糖、蔗糖、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全氮含量及全氮积累量等指标,研究外源蔗糖对NO_3~-胁迫下叶用莴苣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期,T1处理叶用莴苣的生长受到显著的抑制,外加蔗糖处理可以缓解NO_3~-胁迫对叶用莴苣生长的抑制,其中在第3、4次取样时缓解作用较明显;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用莴苣中可溶性糖、蔗糖含量,提高了SS、SPS的活性,并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在第3、4次取样时表现较明显;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显著提高了全氮的积累量,在第3次取样时表现较明显;在第4次取样时显著提高NR活性,降低了硝酸盐、NH_4~+含量;同时,外源蔗糖略提高了植株中GDH和GS活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瓜菜》2019,(8):237-238
<正>目的与意义:氮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元素,其主要以硝酸根(NO_3~-)的形式被植物所吸收。嫁接作为克服土传病害,消除连作障碍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在西瓜生产上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关于嫁接西瓜氮效率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南瓜砧木为材料,研究砧木对西瓜接穗氮利用效率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氮肥对青花菜体内氮素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已经知道,硝酸在地下水以及作物体内的大量积累,对人类的健康是有害的。为此,农业生产上也高度重视如何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减少氮肥的流失和在自然环境中的积累。在温室栽培青花菜时,施用不同配比的NO_3~-:NH_H~ 的氮肥,对青花菜品质造成差异,而且导管液中的氮素分配也随肥料配比不同而变化。本试验采用5种不同的NH_4~ NO_3~- 比例进行.调查产量和导管液、筛管淮中氮素的组成,并对硝酸的积累能力进行评价。 试验按Hoagland方法进行,浇施液肥中全N量为18mMM,用NH_4Cl和XaNO_3配制.其使用比例分别为 100:0.75:25,50:50,25:75,0:100,等5种处理。 从产理结果看;以只施用NH_H~ -N肥的,产量最低,且茎秆细,叶片小,而施用 25%NO_3~--N肥的产量最高。另外,干物质含量,随肥料中NO_3~--N的比例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 人们已经能采用水平分层和垂直分层等几种不同的根系分层技术,来研究根系分布在不同的盐土内对植物生长、水分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如果只有部分根系生长在高盐区,而其它根区为低盐区,那么不会对整株产生不良影响。当盐化作用一致,Nacl浓度为-0.8MPa时,不影响棉花对N~(16)的吸收,但是,渗透压达到-1.2MPa时确实影响了N~(15)的吸收,然而,盐份对水分吸收和植物生长的影响比对N~(15)吸收的影响大的多.盐份一般能减少水分吸收(渗透影响)或造成特定离子毒害(离子影响)。但是,研究已经表明,盐份的胁迫和水分胁迫对吸收NH_4~+—N的影响类似,但是,水分胁迫较盐份胁迫更能抑制N O_3~-—N的吸收,这表明应当考虑养分的流动性,因为NO_3—N类的移动性养分,需借助水分的流动才能供给植物根系。  相似文献   

12.
黄瓜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生食、熟食或腌渍,是广大群众喜欢的主要蔬菜之一。随着黄瓜种植面积的扩大,大棚黄瓜的施肥也显得日益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主要元素对黄瓜的生理作用。氮对调节黄瓜生长,提高产量起着主要作用。黄瓜喜硝态氮(NO_3~-)肥;磷能促进幼苗生长,根系发育,提高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含  相似文献   

13.
以西葫芦品种"碧绿"为供试作物,以单施化肥和鸡粪配施化肥的农民传统施肥为对照,研究了生态有机肥不同用量及其与化肥配施对日光温室西葫芦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栽培年限6年的高龄温室中,与鸡粪配施化肥的传统施肥方式相比,单施生态有机肥可获得与其相近的较高的产量,生态有机肥用量37.5t/hm~2时,产量提高5.4%;大量施用生态有机肥并配施化肥,产量降低。不同的品质指标对施肥方式的反应存在差异。生态有机肥用量56.3t/hm~2与化肥配施,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传统施肥方式增加了果实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单施化学肥料果实的NO_3~-含量最高,生态有机肥单施或与化肥配施均可有效降低NO_3~-含量。从施肥方式对果实品质的综合影响分析,生态有机肥用量56.3t/hm~2并配施化肥,可获得较高的果实品质。除单施生态有机肥18.8、37.5t/hm~2分别可产生0.66万、0.15万元/hm~2的纯收益增量外,其它生态有机肥处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生产的纯收益,这与生态有机肥生产过程中附加了二次加工的成本有关。  相似文献   

14.
叶面喷施硼钙营养对葡萄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妃玫瑰"葡萄为试材,于幼果期叶面喷施0.3%H_3BO_3、0.5%Ca(NO_3)_2、0.3%H_3BO_3+0.5%Ca(NO_3)_2、0.5%氨基酸钙、0.3%H_3BO_3+0.5%氨基酸钙和清水CK处理,分析叶面喷施硼钙营养对葡萄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交互作用。结果表明:B、Ca营养对各指标的影响程度不同,Ca(NO_3)_2和氨基酸钙处理的叶片生物积累量(干质量、鲜质量)、叶片Ca、K含量、叶绿素a及a/b值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其中Ca(NO_3)_2处理的叶片Ca、K含量分别提高了7.2%和23.0%,叶绿素a含量增加了16.4%;B处理的叶片具有较高的P含量,是CK的1.74倍;而H_3BO_3+Ca(NO_3)_2和H_3BO_3+氨基酸钙处理在增加叶片干物质比例,降低叶片含水量,提高叶片B、N、Mg含量和叶绿素总量上具有明显效果,其中H_3BO_3+Ca(NO_3)_2处理的叶片B、N、Mg含量分别增加了343%、111%和19%,叶绿素总量提高了21.2%。钙素化合物形态对抗氧化酶活性影响较大,氨基酸钙处理的SOD活性较高,H_3BO_3+Ca(NO_3)_2和Ca(NO_3)_2处理的POD、CAT活性则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综上,B、Ca营养配合施用的综合效果较好,但由于外源B、Ca影响葡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程度存在差异,B与不同钙化合物联合应用对葡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上也略有不同,因此建议在葡萄生产上可根据树体管理的需要,合理的施用B、Ca营养。  相似文献   

15.
以"中蔬4号"番茄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栽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硒(Se)对75mmol·L-1 Ca(NO_3)_2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0.010mmol·L-1的外源硒通过提高Ca(NO_3)_2胁迫下番茄叶片根系活力、光合色素含量和活性氧清除能力、降低膜脂过氧化,保护膜结构的完整性,从而有效缓解了Ca(NO_3)_2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和伤害;0.200mmol·L-1的高浓度硒处理显著降低了Ca(NO_3)_2胁迫下番茄叶片根系活力、光合色素含量,从而加剧了Ca(NO_3)_2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而过高的外源硒浓度(0.500mmol·L-1)则直接导致了番茄幼苗植株的死亡。  相似文献   

16.
中国菠菜硝酸盐累积和含量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引自中国南北廿个省、市的30个菠菜地方栽培种的No_3~-和No_2~-。其中属于无刺型和有刺型的各为15个。在田间试验条件下,新鲜菠菜的No_2~-一般均在1mg/kg以下,No_3~-均值含量无刺型1928mg/kg、有刺型1992mg/kg,统计检验无明显差异。但在各地栽培种种间,其No_3~-含量水平有明显差别。根处No_3~-的变异,经聚类分析处理,30个地方栽培种被划分为四大类群。No_3~-含量在2.0%(干重)以上的地方栽培种,共有22个,占总数73%,说明中国各地菠菜的卫生品质,大有改进的必要性。No_3~-含量在1%的第三群,其产量亦较高,似为最佳群。砂培等氮量试验证明了这些栽培种含No_3~-水平的高低,与各地栽培种具有的生理特性有关,为筛选低富集No_3~-品种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对辣椒幼苗根、茎、叶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究日光温室土壤盐分胁迫对辣椒幼苗植物组织解剖结构的影响,以"亮剑"辣椒为主要研究对象,比较研究0~200 mmol/L不同浓度的KNO_3、K_2SO_4及其混盐(1:1)对辣椒幼苗根、茎、叶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浓度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下,叶片变薄,细胞排列结构变得不规则,细胞间隙变大;低浓度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下,叶片显著变厚,栅栏细胞拉长且排列紧密;低浓度KNO_3及混盐胁迫下,叶片厚度变化不明显。(2)SO_4~(2-)离子比NO_3~-离子对叶片解剖结构影响更大。(3)盐胁迫使叶片叶绿体膨胀变圆,且改变了原有的排列顺序,特别是K_2SO_4盐的影响更为显著。(4)高浓度KNO_3、K_2SO_4及其混盐胁迫,加速了根尖0.5 cm和1.0 cm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的分化,木质部导管数增加;茎木质部导管孔径显著变小、壁加厚;叶脉维管束面积加大,维管束上面的机械组织加厚。  相似文献   

18.
正土壤盐碱化是全球范围内农业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统称,盐土主要以积累Na~+、Cl~-、SO_4~(2-)离子等为主,而碱土中除了上述离子,还包含HCO_3~-和CO_3~(2-)。以往关于植物适应中性盐胁迫的研究已取得较大的进展,而关于植物对碱性盐胁迫耐性的调控研究较少。褪黑素是近几年广受关注的生长调节物质,在调控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适应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2019年7月,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史庆华团队在《PlantCell Physiology》发表了题为"Using  相似文献   

19.
硝酸钙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温室专用黄瓜品种"津春2号"和"津春4号"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a(NO_3)_2胁迫对营养液水培黄瓜幼苗生长、膜脂过氧化和有机渗调物质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耐盐黄瓜新品种选育及设施黄瓜抗盐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Ca(NO_3)_2胁迫浓度提高,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根长、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及植株干质量、鲜质量和含水量均不同程度降低,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增加-降低"的规律,质膜透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说明Ca(NO_3)_2胁迫通过渗透胁迫造成了细胞水分亏缺,并通过氧化胁迫破坏了细胞膜结构,严重抑制了黄瓜幼苗的生长,但供试的2个品种对Ca(NO_3)_2胁迫的耐性并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以甜瓜品种"金辉1号"(耐盐型)和"一品天下208"(盐敏感型)为试材,采用深液流水培栽培,研究了不同频率(每天、每2d、每3d喷1次)喷施50mmol/Lγ?氨基丁酸(GABA)对80mmol/L Ca(NO_3)_2胁迫下甜瓜幼苗生长、可溶性总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a(NO_3)_2胁迫显著降低了甜瓜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鲜重、根系干鲜重、叶片和根系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提高了脯氨酸(Pro)含量,严重抑制了甜瓜幼苗的生长;Ca(NO_3)_2胁迫下,外源喷施GABA可明显增加甜瓜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鲜重、根系干鲜重和可溶性总糖含量,降低叶片和根系脯氨酸(Pro)含量,对Ca(NO_3)_2胁迫引起的甜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有所缓解,且喷施频率为每2d1次时,这种缓解抑制作用的效果最佳;同时,试验研究发现,外源喷施GABA对盐敏感品种"一品天下208"的盐胁迫缓解效果更好。由此表明,每2d叶面喷施1次50mmol/L GABA最有利于提高甜瓜幼苗对Ca(NO_3)_2胁迫逆境的适应能力,且对盐敏感品种"一品天下208"缓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