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湿地作为陆地生态和水生态的过渡地带,强调了湿地内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对湿地资源保护的全新形式,有机地将湿地生态系统与城市文化和城市功能融为一体,在保护湿地资源的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好的休闲娱乐方式。  相似文献   

2.
湿地公园被称为城市的后花园,同时又兼具收纳城市雨水,改善水体水质的功效。作为城市家具的一种,合理地布置园林植物,营造引人入胜的园林景观是衡量湿地能否作为公园向公众开放的关键。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应利用或恢复原有自然湿地内的生态系统,植物作为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视觉景观的构成要素,是湿地公园生境创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子,直接影响湿地景观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的城市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也对城市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绵城市中的生态景观是一种新型的景观设计,将其应用到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发展理念。本文主要结合镇江协信太古山项目对"海绵城市"城市湿地景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湿地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城市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等综合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湿地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且缺乏对湿地公园内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标准,再加上功能区划分较为混乱,致使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为此,本文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现状,进而详细探究了当前城市湿地公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技术投入、创设协调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城市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松北城市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湿地具有其他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松北区是哈尔滨市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的主要拓展空间.松北地区湿地资源丰富,属于典型的城市湿地,区域的开发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湿地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城市发展中,一些不合理的湿地开发行为导致城市湿地功能退化.该文在松北城市湿地资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松北区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以及影响服务功能稳定性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永志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7):122-124
根据三门峡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现状,结合《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和三门峡市城市发展的战略构想,探索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实现湿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规划思路,提出了可持续的渐进性保护与湿地连贯性等原则,按照"一心两翼"进行全园布局,形成一个集天鹅观赏、湿地保护、生态旅游、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湿地逐渐受到吞食,城市湿地的生态功能往往被破坏或丧失。从城市开发与湿地的保护、利用出发,通过城市湿地相关概念的辨析及原则制定,采用实地调研、生态设计、景观规划等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针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景观特色、生态功能,规划设计了城市酒店湿地景观,构建了人工生态湿地水循环系统,为同类酒店的设计提供了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8.
当下,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追求的日趋提高,园林景观正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集观赏价值和绿色生态价值于一体的湿地公园建设也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力量,在这种背景下,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应运而生。本文以潍坊白浪绿洲湿地公园(国家4A级景区)为例,围绕如何对湿地公园内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进行探讨,结合多年绿化养护经验,以寻求一条适合城市湿地公园发展的养护之路。  相似文献   

9.
李莉莉  程璜鑫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41-1042,1077
城市发展与城市湿地建设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城市湿地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系统。而城市发展正是对城市湿地的利用和改造过程,世界上几乎任何较发达的城市都难以再找到建城初期那种原始的天然湿地。城市和湿地构成的混杂景观,在空间结构上遥相呼应,教育的互补,文化的传承,经济效益的双赢,塑造了具有特色的城市和湿地环境。  相似文献   

10.
围绕着"一心、一环、一点"的总体布局,充分利用各种湿地植物、石材、木亭、卵石、木板、欧式亭等元素,运用模拟自然湿地景观的设计手法,将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湿地园建设成人工湿地,以利于城市生态的保护和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城市人们提供一个科研、科普和文化活动的一块城市中的"湿地",达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1.
健康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作为大绍兴城市中的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对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分析了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特征,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沈阳湿地的主要类型、功能以及沈阳市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分析沈阳市湿地资源现状和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湿地资源治理与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大庆作为著名的石油产地,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建设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快速城市化也为这个有着"百湖之城"之称的城市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针对城市快速发展之下,大庆城市湖泊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大庆城市湖泊保护与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城市湿地公园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石轲  刘红玉  王翠晓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65-7467
在对城市湿地和城市湿地公园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对城市湿地公园展开多尺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分析其不同尺度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探讨城市湿地公园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实现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目标及可持续保护和利用,使城市-湿地-人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现状及修复方法探讨——以九江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对城市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九江市城市湿地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九江市城市湿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陆源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的干扰日益强烈,研究滨海湿地陆源人类活动影响规律对于滨海湿地资源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我国三大沿海城市群(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围海造地(直接因子)和流域污染物(营养盐、非点源无机污染物)输入(间接因子)表征1990-2000年间滨海湿地的陆源人类活动影响强度及规律.研究发现,虽然围海造地仍然以农业用地为主(>50%),但城市建设用地比例随人口城市化率增高而增加,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最高;在环渤海湾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超过60%的滨海湿地面积受到高或中等污染物输入强度影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则有44.7%的滨海湿地面积处于中等污染物输入强度及以上.通过叠加围海造地和污染物输入双重陆源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强度表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平均强度指数达到0.79,且处于中等及以上影响强度区域面积比例达到78%,均高于其他两个城市群滨海湿地区域.空间分析结果表明,陆源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的强影响区域多集中分布于河流人海口、较为发达城市滨海区以及海岸线附近.  相似文献   

17.
曹娓  马珂  王渊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224-7225,7228
分析了城市湿地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以及城市发展对城市湿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鹤壁市故县湿地公园景观生态规划方案为例,阐述了资源型城市采煤塌陷区景观生态规划的相关理论,分析了鹤壁市利用采煤塌陷区建设湿地公园的重要意义。从生态恢复、生态农业规划、复合景观设计等核心内容入手,提出鹤壁市故县湿地公园建设的理念和措施,使其达到优化鹤壁老城区景观结构、改善周边生态环境、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目的,最终实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衡水湖保护区为一片天然湿地,本文从保护、科研监测、教育培训、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旅游等方面对该自然保护区提出了一些建议,并探讨了建立统一管理机构、进行区域划分、贯彻生态系统管理及多渠道筹集资金等实施有效管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