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学海家住东宁县绥阳镇柳毛村,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养鱼业,在31亩池塘中,他钻研技术、苦心经营,在经济收入上芝麻开花节节高。在养殖方式上先后采取了粗放粗养、常规养鱼、模式化养鱼、驯化养鱼等方式;在养殖品种上他先后引进建鲤、松蒲鲤、异育银鲫、彭泽鲫、红鲫等名优品种。由于他着眼于市场,紧跟渔业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2.
宾县糖坊镇文平养鱼合作社社员王文平是糖坊镇胜利村农民,他经营的渔场坐落在胜利村,池塘面积120亩,全部实行高密度驯化养殖.2016年总产商品鱼11.8万kg,总销售额108.66万元,平均亩产达980kg,创亩产值9055元(鲤鱼售价10元/kg、鲢鱼6.4元/kg、鳙鱼8.6元/kg),扣除养鱼各项费用亩纯收入1396元,获得了较高的效益.让我们说说王文平的养鱼经.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本市池塘养鱼大面积高产高效和均衡发展,1988~1989年在实施“4万亩池塘养鱼大面积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课题时,对鱼种放养季节、品种结构、规格档次、饲肥结构、鱼病防治、捕捞制度等六大主要养殖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研究。1989年40921.6亩试验鱼池,共产鱼2431.08万公斤,平均亩产594.1公斤,总产值9408.28万元,总利润2654.29万元,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驯化养鱼技术在我市得到大面积应用推广,池塘养殖产量不断上升,但经济效益稳中有降,投入产出比一般在1:3左右。驯化养鱼由于饲料的大量投入,水体中鲤鱼吃剩的饵料残渣不断增多,造成池水的污染和饵料的浪费,在池塘中套养澎泽鲫鱼种,利用其食性广,抗病力强,市场上价高畅销等优点,达到降低养鱼成本和增产增效的目的。1999年试验养殖面积50亩,产澎泽鲫鱼1 340.5kg,总增加效益6 036元,经试验结果看,池塘驯化养鱼套养澎泽鲫的效果较好。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鱼池:试验池塘三口,1号池面积20亩,2号池面积15亩,3号池面积15亩,底质平坦,池底淤泥厚度15cm,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饲料原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驯化养鱼成本不断增加,利润日益下降,甚至亏损。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水产养殖科研和生产的实践经验,在进行高产池塘的驯化饲养时,采取以下措施,不仅提高了池塘鱼产量,而且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提高了驯化养鱼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1增加养殖品种与我国传统养鱼相比,驯化养鱼有养殖品种较少的缺点,导致以下两方面的不足:在池塘水体空间利用方面,鲤鱼栖息于池塘水体底部,鲢、鳙鱼栖息于池塘水体上层,缺少栖息手池塘水体中层的鱼,便池塘水体空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6.
我市尚志镇红光村农民程德发精心钻研养鱼技术,结合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摸索出一种投资少、风险小、产量高、效益好的驯化养殖二令鱼的模式。即把一令小规格鱼种养成成鱼越冬,翌年春天卖大规格鱼种。他已连续几年收入稳定在4~5万元,1997年,他经营的30亩池塘,投入一令小规格鱼种500kg,产量7500kg(除去越冬减重),平均亩产250kg,预计纯收入5.09万元,亩纯收入1691元。投入产出比为1:1.30,其主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清整池塘,石灰消毒:每年4月25日左右卖完  相似文献   

7.
马旭洲 《内陆水产》1996,(12):10-11
养殖品种搭配方式对驯化养鲤产量的影响马旭洲(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150070)驯化养鲤作为一种池塘高产养鱼方式,在北方地区被普遍推广。但目前推广的以鲤为主体鱼的驯化养鱼模式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养殖品种较单调,不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与饵料资源。我国传统养鱼...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探索北方高寒地区讷河市大面积池塘驯化养鱼高产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我们承担了市政府下达的《大面积池塘驯化养鱼高产试验》项目。这项试验是结合生产进行的,从改变过去传统养殖方式入手,积极引进推广驯化养鱼新技术。共落实试验池面积800亩,对照池面积230亩,经过151天精心饲养,试验池共生产商品鱼355520kg,平均亩产达444.4kg,亩盈利1336.20元;对照池共出鱼27830kg,平均亩产121kg,亩盈利248.71元。试验池比对照地亩多增收入1087.49元,不仅获得了大面积高产量、高效益,而且初步总结出了一套在北方高寒地区使用颗粒饲料驯化养鱼的综合技术措施和经验,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标。现将试验情况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987年以来,我省从北京引进颗粒饲料驯化养鱼技术后,相继在哈尔滨、密山、绥化、肇东等市、县逐步推广。实践证明,采用颗粒饲料驯化养鱼,比传统养鱼方法在产量和效益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是一项受养鱼群众欢迎的先进适用断技术。为了大面积推广和应用这项新技术,1992年,我们对绥化市太平川镇西太平村的390亩池塘进行了颗粒饲料驯化养鱼试验。经过一年的实践,390亩池塘共产鱼13.3万kg,其中商品鱼8.85万kg,鱼种4.45万kg,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市池塘养鱼业突飞猛进的向前发展,池塘养殖成鱼面积达3万亩,驯化养鱼面积发展到1.8万亩,商品鱼养殖产量1.25万吨。面对大量的商品鱼大部分集中秋季上市,造成市场销售不畅,鱼价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商品鱼均衡上市是目前解决池塘养殖商品鱼秋季集中上市销售难的最快捷的途径;同时也是养鱼场户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办法。为了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驯化养鱼是北方地区主要水产养殖模式,为渔民增产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近些年来,鱼价持续低迷,驯化养鱼效益下滑,有的渔民甚至亏损,严重挫伤了渔民的养殖积极性,甚至一些渔民把池塘改成了稻田,放弃了养鱼。那么,在当前的水产品市场和养殖形势下,怎样才能提高驯化养鱼效益呢?我认为应从多方面入手,采取多项综合措施才能提高驯化养鱼  相似文献   

12.
驯化养鱼做为一种池塘高产养鱼方式,在北方地区被普遍推广。但目前推广的以鲤为主体鱼的驯化养鱼模式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养殖品种较单调,不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与饵料资源。我国传统养鱼特点为立体养鱼,即根据鱼类的栖息习性,不同水层饲养不同种类鱼,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空间和天然饵料资源。但由于北方人喜食鲤鱼,这就使传统养鱼在北方地区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把传统养鱼与驯化养鱼相结合,进行以鲤为主体鱼,多品种混合搭配的驯化养鱼试验。通过分析多品种混合搭配对驯化养鲤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确定驯化养鲤的适宜放养模式,进一步提高驯化养鱼产量,并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水产“丰收计划”项目是以高产高效为原则,以丰富居民“菜篮子”为目的,把水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新经验、新方法通过培训、指导、咨询等方式以点带面进行指导性生产,最终达到大面积连片发展的技术推广项目。我市自1988年开展“丰收计划”项目以来,先后实施了全价配合颗粒饲料驯化养鱼技术、节粮型肥水养鱼技术、稻田养鱼技术、高产科技示范园区、名特优新品种养殖技术等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我市池塘养殖业的龙头,直接促进了我市池塘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省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0℃,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不足3℃。自50年代末开始养鱼以来,池塘养鱼生产发展较快,到1990年全省池塘养鱼面积达到81.21万亩,平均亩产鱼88kg,其中精养池塘平均亩产140余kg。特别是1988年开始,我省实施农业部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对过去传统养殖方式进行了改造,部分池塘实行了配合颗粒饵料驯化养鱼,使精养池塘单产又有了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新沂市埝头乡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5万亩,其中精养鱼池3200亩,围栏养殖5810亩,池塘养殖1140亩,稻田养鱼5210亩。年水产品产量4500吨,产值2680万元。水产养殖已成为该乡的骨干产业。1995年稻田养鱼面积3150亩,1997年在原有的基础上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形成了5210亩稻田养鱼基地。其中稻田养蟹2210亩,稻田养虾1000亩,稻田养鱼1000亩,稻田鱼虾混养1000亩,单此一项,全乡人均可增收300元。为促进稻田养鱼的健康发展,乡党委、政府决定对全乡稻田养鱼推行五项承诺,农口8个单位带头承包搞示范。他们的做法是:一、稻田养鱼推…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水产》2002,(1):39-39
肇源县新站镇发展村老牛口渔场刘强,2000年试验在二亩池塘中养殖河蟹获得成功,2001年他扩大河蟹养殖面积100亩,共产优质商品蟹7500kg,总收入40万元,纯获利30余万元,是池塘养鱼效益的5倍以上,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具体养殖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肇东市合居乡安全村养鱼专业户张文富1994年承包了村里45亩鱼池。几年来,他潜心钻研养鱼新技术,使鱼的产量逐年有所提高,但近两年他看到鲜鱼市场疲软,对原有的鲤鱼,鲢鱼等品种有些滞销,他就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了名、特、优、新品种,按鱼的比例和池塘的特点,养殖了经济效益好的鲫鱼、鲶鱼、鳊花等名优新品种,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去年生产成鱼1.8万kg,平均亩产400kg,创产值28.8万元,获纯利润12万元,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德国镜鲤是池塘驯化养殖的优良品种,它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容易驯化,商品性好等特点,现已在方正县大面积推广。德国镜鲤驯化养殖的面积占全县驯化养鱼总面积的65%,是我县驯化养鱼的主养品种。为了加快渔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渔民收入,推广德国镜鲤高密度驯化养殖技术,成为加快我县渔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德国镜鲤高密度驯化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9.
宝清县鱼种场始建于1974年,现有养鱼水面330亩,职工24名。1990年以前,该场一直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养鱼单产一直徘徊在100—150ka/亩,效益200元左右,有的职工养鱼基本亏损,职工生活水平难以提高。为了改变养鱼单产低、效益差的局面,自1991年起,我场引进驯化养鱼新技术,当年推广驯化商品鱼面积45亩,平均亩产达250kg,亩盈利600元。  相似文献   

20.
《内陆水产》1989,(3):37-37
安乡县于1986年元月至1988年12月先后进行了10033亩、11957亩、25000亩、连片池塘养鱼高产综合技术试验。1987年经省水产局、省水科所、常德市科委、市农业局、县科委等.六个单位的专家对三种不同类型池塘采取测产和现场验收,总产鲜鱼4846.5吨,亩玉405公斤,总收入1066.33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