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青海东部农区高产优质燕麦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青海东部农区种植的优质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以8个当地主栽燕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开花期8个燕麦品种的饲草产量及品质从高到低依次为青海444>青海甜燕麦>青燕1号>青引1号>加燕2号>白燕7号>青引2号>林纳,其中青海444饲草产量最高,达39091.29 kg·hm^-2,青海甜燕麦排名第2,且两者纤维含量低,适口性较好;青燕1号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较高。因此收获饲草建议种植青海444、青海甜燕麦和青燕1号。成熟期8个燕麦品种的种子产量及饲草品质综合评价从高到低依次为白燕7号>青海甜燕麦>青燕1号>林纳>青海444>青引2号>加燕2号>青引1号,白燕7号粗蛋白含量(3.74%)最高,但白燕7号的种子产量(5528.01 kg·hm^-2)低于林纳(5888.69 kg·hm^-2),青燕1号种子产量较低,因此以种子高产为目的建议种植白燕7号、青海甜燕麦和林纳。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日喀则市推广种植的燕麦品种,试验取10个燕麦品种(以其中青引2号作为对照)进行种植,从物候期、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燕麦品种均能在种植区域正常生长;其中青引1号、青海444、白燕7号、领袖燕麦、甜燕麦、加燕2号、青引3号的干、鲜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0.05),青海444、领袖燕麦和青引1号的鲜草产量超过了50 000 kg/hm~2,青引1号、青海444和白燕7号的干草产量超过了20 000 kg/hm~2;除领袖燕麦和青燕1号外,其余品种植株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0.05),干鲜比白燕2号、青燕1号和甜燕麦高于对照品种(P0.05)。综合各项指标说明青海444、青引1号、领袖燕麦、白燕7号可以作为日喀则地区饲草生产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在呼伦贝尔地区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测定10个引进燕麦品种(青燕1号、青海444、加燕2号、青引1号、林纳、青海甜燕麦、青引2号、莫妮卡、青莜3号、骏马)的田间农艺性状、饲草产量、营养成分及籽粒产量,使用相对饲喂价值(RFV)和粗饲料分级指数(GI)对饲草品质进行评价,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各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供试燕麦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早熟,生育周期73~88 d。青海444株高最高,达到113.22 cm(P<0.05);且其开花期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最高,分别为36623.3和9990.5 kg·hm-2P<0.05)。各品种燕麦的鲜、干草产量与生育周期、株高、旗叶长、旗叶宽、茎粗、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叶茎比和干鲜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籽粒产量最高的是青引1号,达到5348.85 kg·hm-2,与加燕2号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籽粒产量与生育周期、株高、茎粗、穗长、轮层数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小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粗脂肪含量最高的是乳熟期青燕1号(P<0.05),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抽穗期青引1号(P<0.05),粗灰分含量最高的是抽穗期青燕1号(P<0.05),干物质最高的是抽穗期青引2号(P<0.05)。GI与RFV饲草等级划分总体趋势相同。综合分析得出,青引1号、加燕2号和青海444的生产性能、营养品质及饲喂价值表现较好,综合排名靠前,具有作为优质燕麦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推广种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川西北高寒地区6个燕麦品种生长特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在川西北地区种植的优良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对国内外6个燕麦品种(青海444、青引1号、林纳、定燕2号、讴歌、莫妮卡)的生育期、株高、茎粗、产草量、鲜干比、茎叶穗构成及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除定燕2号外,其余5个燕麦品种均能完成生育期,其中青海444和青引1号生育期最短,分别为130和133d。供试燕麦的株高在81.53~90.54cm,品种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莫妮卡的茎粗最大,为4.35mm;青引1号最小,为3.32mm。林纳干草产量最高,达到10 448.52kg·hm-2;而青引1号最低,仅8 554.81kg·hm-2。青海444和青引1号鲜干比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林纳的叶和穗重量占总干物质量的比例最高。林纳粗蛋白含量最高,为7.82%;定燕2号最低,为5.83%。青引1号粗脂肪含量最高,为2.93%;讴歌最低,为2.48%。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高的品种是青海444,分别为4.60%、35.57%和63.27%;含量最低的定燕2号则分别为3.76%、32.00%和54.47%。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品种林纳和莫妮卡最适宜在该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丰富高寒地区饲草资源,本试验通过对8个小黑麦品种(资源)进行品比研究,从物候期、株高、叶长、叶宽、鲜重、干重、茎叶比、干鲜比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257与1640的鲜草产量最高,分别为54500kg·hm~(-2)和50433kg·hm~(-2);干草产量最高的是1640,为12891kg·hm~(-2);1257的干鲜比最大,为27.13%;3297与828株高最高,分别为144.34cm和148.87cm; 3241旗叶最宽,为16.33mm; 1640旗叶长最长,为23.74cm。综合分析发现1640可作为优质饲草在高寒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6.
对6个燕麦品种的生育期、株高、茎粗、产草量、鲜干比、茎叶穗构成及营养品质、种子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宜在攀西地区冬闲田种植的燕麦品种。结果表明,6个品种均能完成整个生育过程,其中天鹅、胜利者的生育期最短,为159d,所有品种中只有巴燕1号倒伏。供试燕麦的株高为118. 06~158. 54cm,品种间差异显著(P0. 05),青海444的株高最高,为158. 54cm,天鹅最低,为118. 06cm。参试燕麦的茎粗为4. 11~8. 29mm,青燕1号的茎粗最大,为8. 29mm,天鹅的茎粗最小,为4. 11mm。不同品种的株分蘖数为1. 55~4. 55个,胜利者和巴燕1号的分蘖数最多,为4. 55和4. 33,天鹅的分蘖数最少,为1. 55。不同燕麦品种的茎叶比为1. 87~3. 01。6个燕麦品种的干草产量为15 395. 81~23 227. 90kg/hm~2,干草产量最高的是天鹅,为23 227. 90kg/hm~2,其次是胜利者,为21 844. 74kg/hm~2,再次是青燕1号,为19 333. 74kg/hm~2。不同燕麦品种的粗蛋白含量为6. 89~8. 74%,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胜利者,为8. 74%,其次是青海444,为8. 26%。各燕麦品种的RFV为83. 91~122. 92,RFV最高的是胜利者,为122. 92,其次是天鹅,为101. 35。参试燕麦的种子产量为3 280. 66~7 229. 91kg/hm~2,产种量最高的是天鹅、胜利者和青燕1号。综合评价得出天鹅、胜利者、青燕1号、青海444是适宜在攀西地区作为饲草生产,实现高产优质的燕麦品种。天鹅、胜利者既可用于饲草生产又可以进行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西藏河谷区种植的燕麦品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9个燕麦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参试的燕麦品种为阿坝燕麦、青引1号、青引2号、青海444、青燕1号、林纳、边锋、加燕2号和青海甜燕麦,于2016年5月8日播种,小区面积为3 m×4 m,设3次重复。对9个燕麦品种抽穗期、孕穗期和成熟期的鲜重、干重、干鲜比、株高和叶茎比以及成熟期的营养品质[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ADL)]进行测定。成熟期的地上部干重结果表明,青燕1号、林纳、边锋和加燕2号的产量均大于26000 kg·hm~(-2),青引1号、青引2号、青海444和青海甜燕麦产量为22000~26000 kg·hm~(-2),阿坝燕麦产量低于22000 kg·hm~(-2)。9个燕麦品种的CP、EE、Ash、ADF、NDF、ADL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5%~7.2%、21.7%~57.3%、4.5%~5.7%、24.9%~35.4%、58.2%~80.5%和30.6%~42.0%,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青燕1号、青引2号和加燕2号的C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边锋的N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青海甜燕麦含量最高;青海444的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方法对9个燕麦品种的产量与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青海444、青燕1号和阿坝燕麦较其他燕麦品种更适宜在该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不同水平的施肥量对参试的6个燕麦品种的鲜草产量有一定的差异,在施肥量为磷酸二铵(含N64%)120kg/hm~2、尿素(含N46%)90kg/hm~2时,青引1号产量为15600.00 kg/hm~2,高于其它参试品种;在施肥量为磷酸二铵(含N64%)150 kg/hm~2、尿素(含N46%)120 kg/hm~2时,白燕7号、青引2号、青引1号产量分别为:13866.65、14000.00、14133.55 kg/hm~2,高于其他参试品种;在施肥量为磷酸二铵(含N64%)180 kg/hm~2、尿素(含N46%)150 kg/hm~2时,加燕2号、白燕7号产量分别为:18000.00、16133.35 kg/hm~2,高于其它参试品种。  相似文献   

9.
对青引1号燕麦(Avena sativa cv.Qingyin No.1)采用不同施钾处理,探讨不同施钾对其种子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并对产量性状和产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找出最佳的施钾量,为青海省燕麦种子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钾肥能显著提高青引1号燕麦各产量性状的增加。在施N54.75kg/hm2和施P2O551.75kg/hm2的基础上,当施K2O分别为10~20 kg/hm2、20~30kg/hm2、50kg/hm2、30~40kg/hm2、30kg/hm2和60kg/hm2时,青引1号燕麦小花数、单序籽粒数、单序籽粒重、粒长、粒宽、千粒重达到最大,分别为2.7个、86.7个、2.56 g、1.604 cm、0.318cm和33.50 g。青引1号燕麦在施K2O40kg/hm2时,种子产量及蛋白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6425.3kg/hm2和864.9kg/hm2,其种子产量与施K量间可用ys=5164.65+49.94 K-0.52 K2预计,蛋白产量与施K量间可用yp=618.29+7.00 K-0.050 K2预计。青引1号燕麦种子产量与各产量性状间的数量关系可用ys=-19268.1-519.2 Fs+780.6 Ns-219.1 Li-2035.1 Swi+665.5Lg+19047.6 Wg表示。小穗数、粒长、粒宽对种子产量的增加直接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0.
草畜平衡对于西藏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和畜牧业的高效生产非常必要,为了筛选出适宜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种植的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缓解过度放牧对天然草地的压力,本研究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艾玛岗草原站对8个燕麦品种的干重、株高、叶茎比、穗长、穗重和千粒重以及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木质素指标进行综合评比。生产性能结果表明,青引1号的干草产量最高(12 406.95 kg·hm–2)、穗重最大(3.67 g),青引3号的穗长最长(25.60 cm)、株高最高(159 cm),林纳的千粒重最大(43.94 g);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青引2号的粗蛋白含量最高(6.40%),青燕1号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28.55%),林纳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52%),青引1号的粗脂肪含量最高(52.7%),青燕1号的灰分含量最高(4.97%),青引2号的木质素含量最低(24.18%)。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燕麦的产量与营养品质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青引1号、青引3号和青引2号适宜在西藏日喀则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黑龙江省寒地黑土区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并对优质燕麦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试验选择林纳(Avena. sativa L.cv. Lena)、青海444(Avena. sativa L.cv. Qinghai No.444)、青引1号(Avena. sativa L.cv. Qingyin No.1)、青引2号(Avena. sativa L.cv. Qingyin No.2)和甜燕麦(Avena. sativa L.cv. Qinghai) 5个燕麦品种进行单播处理,分别测定其株高、小穗个数、籽粒个数、茎叶比、千粒重和干草产量,并对5个燕麦品种的6个生产性能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优质燕麦品种。其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林纳燕麦进行单播和混播试验,单播试验设置了4个播种量(90,135,180,240 kg/hm~2),分别测定其干草产量;混播试验采用林纳燕麦与箭筈豌豆进行混播组合,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100%林纳燕麦,播种量为180 kg/hm~2),75%燕麦+25%箭筈豌豆、50%燕麦+50%箭筈豌豆、25%燕麦+75%箭筈豌豆,行距均为30 cm,分别测定其干草产量。结果表明:各品种的株高随燕麦生长逐渐增加,青海444在生长末期(2016年7月26日)时株高最高,在蜡熟后期达到123 cm;各品种的小穗个数差异不显著;林纳的籽粒个数多于其他4个品种;甜燕麦的茎叶比、千粒重、干草产量比其他4个品种均具有优势;灰色关联度表明甜燕麦林纳青海444青引1号青引2号,但甜燕麦倒伏情况较为严重,说明林纳燕麦更适宜在寒地黑土区种植。不同播种量处理下随着播种量增加林纳燕麦的干草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适宜的播种量为180 kg/hm~2,干草产量达到8 136.76 kg/hm~2;林纳燕麦和箭筈豌豆最佳的混播组合为75%燕麦+25%箭筈豌豆,混播中林纳燕麦干草产量为8 551.05 kg/hm~2,比对照(100%燕麦)干草产量提高了5.09%,比单播播种量为135 kg/hm~2(75%燕麦)的林纳燕麦干草产量提高22.67%。综合各品种燕麦的农艺性状和燕麦单播及混播试验结果,说明林纳燕麦是最优的燕麦品种,单播的适宜播种量为180 kg/hm~2,最佳的混播组合为75%燕麦+25%箭筈豌豆。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西藏河谷区种植的燕麦品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9个燕麦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参试的燕麦品种为阿坝燕麦、青引1号、青引2号、青海444、青燕1号、林纳、边锋、加燕2号和青海甜燕麦,于2016年5月8日播种,小区面积为3 m×4 m,设3次重复。对9个燕麦品种抽穗期、孕穗期和成熟期的鲜重、干重、干鲜比、株高和叶茎比以及成熟期的营养品质[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ADL)]进行测定。成熟期的地上部干重结果表明,青燕1号、林纳、边锋和加燕2号的产量均大于26000 kg·hm-2,青引1号、青引2号、青海444和青海甜燕麦产量为22000~26000 kg·hm-2,阿坝燕麦产量低于22000 kg·hm-2。9个燕麦品种的CP、EE、Ash、ADF、NDF、ADL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5%~7.2%、21.7%~57.3%、4.5%~5.7%、24.9%~35.4%、58.2%~80.5%和30.6%~42.0%,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青燕1号、青引2号和加燕2号的C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边锋的N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青海甜燕麦含量最高;青海444的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方法对9个燕麦品种的产量与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青海444、青燕1号和阿坝燕麦较其他燕麦品种更适宜在该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和燕1号’燕麦(Avena sativa)的栽培措施,挖掘其高产潜力,本研究在甘肃省和政县进行了不同播量和不同行距的试验,探讨了播量和行距对‘和燕1号’农艺性状、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和行距对‘和燕1号’的农艺性状、干草产量及种子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干草产量在行距30 cm+播量300 kg·hm~(–2)时最高,达9 059.73 kg·hm~(–2);种子产量则在行距20 cm+播量300 kg·hm~(–2)时最高,达2 728.40 kg·hm~(–2)。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株高、分蘖数、干草产量、种子产量与行距极显著正相关(P 0.01),茎粗、叶长、有效分蘖数与行距显著正相关(P 0.05);种子产量与播量显著正相关(P 0.05),分蘖数、茎粗、叶宽与播量显著负相关(P 0.05),其中穗长与播量极显著负相关(P 0.01);种子产量与株高、干草产量极显著正相关(P 0.01);株高对干草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影响‘和燕1号’株高、有效分蘖数、叶长、茎粗等指标来挖掘该品种产量潜力,做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改造利用好萨迦县高海拔区域的中低产田,本研究以6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为材料,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18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生产性能较好的燕麦品种,为该地发展营养体农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除‘青海444’能进入蜡熟期外,其余品种均处于乳熟期,且仅‘青海444’和‘青引1号’株高达130 cm以上,与其余品种差异显著(P<0.05);‘青引1号’第一茎节、第二茎节长度,叶长均最大,其第一茎节长度与除‘甜燕麦’外的其它品种差异显著(P<0.05),第二茎节长度与‘加燕2号’和‘甜燕麦’差异显著(P<0.05),叶长与其余5个品种差异显著(P<0.05);‘青海444’的茎最粗,‘甜燕麦’的叶茎比最高,二者根系较为发达;‘青引2号’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49 850.21,13 928.25 kg·hm-2,但6个品种间干草产量无显著差异。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序,萨迦县高海拔区域中低产田上最适宜种植的燕麦品种是‘青引1号’和‘青引2号’。  相似文献   

15.
燕麦品种在甘肃陇西县二阴山区的引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陇西二阴山区,对13种燕麦(Avena sativa)的农艺性状及营养价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的13种燕麦品种种子均能饱满成熟,其中,株高低于100 cm有5种;101~110 cm有5种;111 cm以上有3种。‘青海甜燕麦’(16100 kg·hm-2)和‘冀引1号’(15600 kg·hm-2)的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巴彦3号’(4500 kg·hm-2)干草产量最低。成熟期‘白燕2号’、‘冀引1号’NDF高于其他品种。‘青永久307’ADF最高,‘黄燕麦’ADF最低。‘TCO燕麦’CP最高,‘青引1号’最低。综合分析表明,‘青海甜燕麦’、‘青引1号’、‘欧洲316’、‘青永久307’是甘肃陇西县二阴山区建植燕麦草地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6.
在川西北红原县通过对7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的产量、茎叶比、株高、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及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草产量和营养成分比较,青引1号、青海444和青海甜燕麦优于伽利略、林纳、加燕2号和阿坝燕麦。建议川西北牧民选择青引1号、青海444和青海甜燕麦作为燕麦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7.
施磷水平对青引1号燕麦饲草产量和蛋白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引1号燕麦采用不同施磷处理,探讨不同施磷对其饲草产量和蛋白产量的影响,找出最佳的施磷量,为青海省燕麦饲草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青引1号燕麦在不同施磷处理下,总分蘖数、株高无显著变化。在施磷量90kg/hm^2时有最大有效分蘖数(2.00个/蘖),在施磷75kg/hm^2时有最大茎粗(0.584cm)。青引1号燕麦在施磷量60kg/hm^2,乳熟期收获时可获得较高的饲草产量(29855.0kg/hm^2)。青引1号燕麦在施磷量75kg/hm^2,开花期收获可获得较高的蛋白产量(2177.2kg/hm^2)。各时期饲草产量和蛋白产量(Y)与施磷量(P)的数量关系均可用Y=a+bp+cP^2表示。  相似文献   

18.
不同N、K水平对青引1号燕麦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N(0、50、75、100 kg/hm2)、K(0、75、105、135 kg/hm2)施肥量对青引1号燕麦Avena sativa cv.Qingyin No.1生产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N、K施用均可提高燕麦株高、叶面积、小穗数、穗长、单株穗粒质量、千粒重和有效分蘖数,增加其牧草和籽实产量。在N75K105时,燕麦各生产性能指标均达较高值:株高157.8 cm、叶面积11.5 cm2、有效分蘖数2.5蘖/株、穗粒数38.8粒/穗、穗长20.6 cm、穗粒质量2.9 g/穗和千粒重34.6 g,种子产量最高达6 778 kg/hm2。在处理N100K135水平下,鲜草产量最大,为63 404 kg/hm2。在燕麦生产实践中,应考虑N、P、K配施及其比例,以发挥K对N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施氮水平对燕麦产量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青引1号燕麦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燕麦产量与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燕麦的穗数、穗长、穗重、穗粒数、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氮肥用量为75kg/hm~2时,穗数、穗长、穗重、穗粒数、草产量和种子产量达最大值,分别为626.84个/m~2、17.54cm、2.95g/穗、31.31粒/穗、20.71×10~3kg/hm~2、6.49×10~3kg/hm~2;燕麦植株氮、磷、钾含量随生育进程呈下降趋势,同一生育期氮、磷、钾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的农学效率、生理效率和当季回收率均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岸杂1号狗牙根牧草在广西地区的适宜性,并测定其不同时期的产量及营养价值,探索出最适刈割时期。本试验在斜坡的山地上,通过岸杂1号狗牙根种植观察,测定生物产量、株高、分蘖、常规营养价值等指标。结果表明,岸杂1号狗牙根适宜在广西地区种植,且在株高80cm时,较其他种植高度的鲜草产量高,一茬达22.68 t/hm~2,风干物质的粗蛋白为15.8%,绝干物质的粗蛋白为17.19%,是最佳的刈割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