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牦牛GHR基因exon 10片段SNP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牛GHR exon 10(Genebank登录号AM161140.1),青海泽库高原型牦牛GHR基因exon 10含SNP多态位点8个,第267位G(GG/AG),第336位T(TT/GT),第650位A(AA/AC),第702位T(C/C型),第730位A(A/G型),第755位C(T/T型),第810位T(C/T型),第989位T(C/C型);SNP多态位点共形成4种基因型,GG/GT/AA/CC/AA/TT/CT/CC (基因型Ⅰ)1头、GG/TT/AC/CC/AG/TT/TT/CC(基因型Ⅱ) 5头、GG/TT/AA/CC/AA/TT/TT/CC 12头(基因型Ⅲ)、AG/TT/AA/CC/AA/TT/TT/CC (基因型Ⅳ)2头,各基因型占比为1∶5∶12∶2,其中GG/TT/AA/AA/TT为优势基因型。4种基因型间各乳成分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牦牛GHR基因exon 10各SNP均为同义突变,未造成泌乳性状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生长激素受体基因是泌乳性状重要候选基因,研究牦牛GHR基因SNP多态性是开展牦牛乳用性能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的重要基础。本试验对牦牛GHR基因exon 10-2片段SNP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牛GHR exon 10 (Genebank登录号AM161140.1),本试验青海泽库高原型牦牛GHR基因exon 10-2含SNP多态位点5个,AM161140.1-10第702位T(C/C型),该碱基编码的氨基酸为半胱氨酸(C),本群体所有样本该SNP位点编码氨基酸均为精氨酸(R)。第730位A(A/G型),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由丝氨酸(S)变成甘氨酸(G),第755位C(T/T型),该位点碱基突变并未造成氨基酸的变化,为同义突变。第810位T(C/T型),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由脯氨酸(P)变成丝氨酸(S)。第989位T(C/C型),碱基T编码的氨基酸为酪氨酸(Y),本群体所有样本该SNP位点编码氨基酸均为组氨酸(H);相对于本试验群体,共含SNP多态位点2个(第730位A,第810位T),且2个SNP多态位点共形成3种基因型,AA/CT共1头,基因型频率为4.35%,AG/TT共7头,基因型频率为30.43%,AA/TT共15头,基因型频率为65.22%,AA/TT为该群体优势基因型.  相似文献   

3.
生长激素受体基因是泌乳性状重要候选基因,本试验对牦牛GHR基因exon 5片段进行了SNP检测,该结果表明牦牛GHR基因exon 5含SNP多态位点1个,第82位T,形成C/C和C/T两种基因型,且该SNP为非同义cSNP,碱基C/T的转换导致了编码氨基酸精氨酸/半胱氨酸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对牦牛GHR基因部分片段进行SNP检测,并结合各乳成分(乳脂肪、乳蛋白、非脂乳固体、密度、冰点、盐、电导率)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牦牛GHR基因片段1、exon 8未发现SNP多态位点,片段2发现SNP多态位点1个,第82位T,形成C/C和C/T两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乳成分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CC基因型和CT基因...  相似文献   

5.
猪β-防御素1(PBD-1)基因在猪的先天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由该基因编码的肽是一种抗菌肽,对大多数微生物具有直接活性,在猪口腔中形成第一道抗菌屏障。试验旨在分析猪(大白猪×约克夏猪×Ankamali猪)PBD-1基因外显子1、2的多态性。选取100头猪,采集血样,苯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分光光度计测定DNA质量及浓度,对PBD-1基因外显子1、2进行PCR扩增及SSCP分型。结果发现,PBD-1基因外显子1、2各存在3种基因型,外显子1的SNP位于5′-UTR区,外显子2的SNP位于成熟肽编码区。PBD-1基因外显子1的GG、G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7、0.30和0.03,所有品种中GG基因型均为优势基因型,但在大白猪×约克夏猪群体中未检测到TT基因型;PBD-1基因外显子2的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0、0.27和0.23,在大白猪×约克夏猪群体中AA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在Ankamali猪群体中GG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结果表明,PBD-1基因存在一个明显的遗传变异位点,进一步研究将着重于建立免疫猪群的基因分型PCR方法。  相似文献   

6.
FATP1和TBC1D1基因在禽类糖类代谢和脂肪代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家禽选育过程中可作为影响屠宰性能的候选基因。为了提高鹌鹑的屠宰性能,本试验选择145只鹌鹑作为试验材料,通过非探针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的方法对其进行FATP1和TBC1D1基因分型,并与屠宰性状(活重、屠体重、腿肌重、胸肌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胸肌率、腿肌率)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FATP1基因有一个多态位点存在AA、AG、GG 3种基因型,AA基因型鹌鹑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和胸肌重显著高于AG、GG基因型(P0.05),且AA基因型鹌鹑的屠宰性能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类型的鹌鹑;AG、GG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AA基因型鹌鹑的胸肌率高于AG基因型和GG基因型,GG基因型腿肌率高于AA基因型和AG基因型,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TBC1D1基因在变异位点处存在TT、TG和GG 3种基因型,TT基因型鹌鹑的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和胸肌重均显著高于TG基因型(P0.05);TT基因型鹌鹑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和胸肌重均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TT基因型鹌鹑的腿肌率、胸肌率均高于TG基因型和GG基因型,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AA、TT基因型有可能是影响朝鲜鹌鹑屠宰性状的主效基因型,在选种中可作为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生长素(GHRL)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黄杂鸡体重、体尺性状的相关性,试验采用DNA混池测序的方法检测了GHRL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分析其多态性与黄杂鸡体重和体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GHRL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上游197位存在一个SNP位点(c.-197AG),三种基因型分别为AA、GG和AG,AG的基因型频率(0.750)最高,AA的基因型频率(0.087)最低;基因型与体重和体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显示,AA基因型个体的体重、龙骨长和胫围均显著高于AG和GG基因型个体(P0.05),其余体尺指标在三种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GHRL基因启动子区SNP c.-197AT与黄杂鸡体重和体尺指标(龙骨长和胫围)密切相关,该SNP位点可作为黄杂鸡生长发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的一个重要候选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MBL-C-exon6-A296G和DUSPI-exon4-C308T2个SNP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性的影响.首先从猪的尾组织及血液中提取DNA,然后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llele specific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技术和SAS(9.1)软件在98头大约克猪和166头长大猪群体中进行上述2个SNP位点多态性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BL-C基因突变位点与DUSP1基因突变位点在两个群体中都存在3种基因型,分别为AA、AG、GG和CC、CT、TT基因型.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大约克群体中MBL-C基因位点AG基因型发病风险可能只有GG基因型的0.37倍(P=0.039);在长大群体中该位点AA基因型发病风险可能只有GG基因型的0.11倍(P=0.04),并且在该群体中的初生死仔率方面(含木乃伊、死胎),这3种基因型的差异虽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是AA基因型的平均数初生死仔率(0.14)低于AG基因型(0.45)和GG基因型(0.44).DUSP1基因SNP位点各个基因型在两个群体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性及产死仔率均没有显著的影响.本研究认为MBL-Cexon6-A296G这个SNP位点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抗性有影响且A等位基因可能为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催乳素(PRL)基因多态性与籽鹅部分生长和产蛋性状的相关性,试验采用克隆测序结合PCR-RFLP的方法,分析籽鹅PRL基因5'调控区的多态性,同时分析了PRL基因多态性对体重、体尺及产蛋指标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PRL基因5'调控区经BstYⅠ酶切后可检测到GG、GT、TT3种基因型,其分布差异显著(P0.05);TT基因型比GG基因型、GT基因型的年产蛋数多,且差异显著(P0.05);TT基因型10周龄的骨盆宽显著高于GG基因型、GT基因型(P0.05),TT基因型第6,7,10周龄的体重显著低于GG基因型、GT基因型(P0.05);GT基因型的体斜长显著高于TT基因型、GG基因型(P0.05),GT基因型的蛋纵径长度显著高于TT基因型、GG基因型(P0.05)。  相似文献   

10.
杜洛克FUT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能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RFLP方法对杜洛克FUT1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杜洛克FUT1基因开放阅读框307位点经Hin6Ⅰ酶切后,检测到AA、AG和GG3种基因型,AA基因型的频率为0.157,A基因的频率为0.353。分析这3种基因型与杜洛克产仔性能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抗性纯合子AA基因型的个体1~5胎每个胎次的产仔数均值均高于AG和GG基因型,且第1胎和第4胎的产仔数均值显著高于AG和GG基因型(P<0.05),AA基因型对产仔性能而言是有益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促卵泡激素受体(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基因多态性与拜城油鸡产蛋性状、蛋品质及孵化性能的关系,为选育高生产性能的种鸡提供新的分子标记。【方法】以129只拜城油鸡为研究对象,利用DNA混池重测序技术筛选SNPs位点,采取Sequenom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进行相关位点分型,通过SPSS 26.0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进行FSHR基因多态性与拜城油鸡生产性能的关联分析。【结果】FSHR基因外显子1上存在2个SNPs位点:SNP1(g.7640519 C>A)、SNP2(g.7640639 T>C);外显子4和5上分别存在1个SNP位点:SNP3(g.7692270 C>T)、SNP4(g.7698478 A>G);外显子10上存在3个SNPs位点:SNP5(g.7716725 G>C)、SNP6(g.7715900 A>G)、SNP7(g.7716470 T>C),除SNP6外,检出率均在90%以上。SNP1位点仅检测到2个基因型:CC和CA,CC为优势基因型;SNP2、SNP3和SNP7位点均存在3种基因型:TT、TC和CC;SNP4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AA、AG和GG;SNP5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CC、CG和GG。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NP2位点CC基因型个体开产日龄极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1),显著高于CT基因型(P<0.05);TT基因型个体蛋重显著高于CT基因型(P<0.05),入孵蛋死胚率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SNP3位点TT基因型个体蛋壳厚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SNP5位点CG基因型个体300日龄总产蛋量极显著高于CC和GG基因型(P<0.01),300日龄平均蛋重和开产蛋重均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开产体重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GG基因型个体蛋壳厚度显著低于CC和CG基因型(P<0.05)。SNP7位点TT基因型个体开产蛋重和个体蛋重均显著高于CC和CT基因型(P<0.05),蛋白高度和蛋黄重均显著高于CT基因型(P<0.05),哈氏单位值极显著高于CC和CT基因型(P<0.01)。【结论】FSHR基因SNP5(g.7716725 G>C)位点CG基因型可作为影响拜城油鸡产蛋性能的标记基因型,SNP7(g.7716470 T>C)位点TT基因型可作为影响拜城油鸡蛋品质的优势基因型。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寡腺苷酸合成酶1(oligoadenylate synthase 1,OAS1)基因多态性与松辽黑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性,试验选取130头松辽黑猪母猪为研究对象,利用Sanger直接测序法测序查找OAS1基因外显子1~8的SNP位点,使用SPSS 19.0软件分析OAS1基因SNP位点与松辽黑猪繁殖性状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在松辽黑猪OAS1基因外显子2、3和6上共检测到33个突变位点;其中在外显子2的110 bp处存在1个SNP位点(G110C),存在3种基因型:GG、GC和CC;在外显子3的176 bp处存在1个SNP位点(C176T),存在3种基因型:CC、CT和TT;在外显子6的145 bp处存在1个SNP位点(C145T),存在3种基因型:CC、CA和AA;在166 bp处存在1个SNP位点(G166A),存在3种基因型:GG、GA和AA;在206 bp处存在1个SNP位点(A206G),存在3种基因型:AA、AG和GG。卡方适合性检验结果显示,松辽黑猪OAS1基因G110C突变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C176T、C145A、G166A和G206A位点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群体遗传参数分析结果显示,各SNPs位点遗传杂合度均位于中等水平,为中度多态(0.25<PIC<0.5)。关联分析结果发现,G110C位点GC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断奶仔猪数均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P<0.05);C176T位点CT基因型个体断奶仔猪数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P<0.05);C145T位点CC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G166A位点GA基因型个体断奶仔猪数显著高于GG基因型个体(P<0.05);A206G位点GG基因型个体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结果表明,OAS1基因外显子区存在突变位点,对松辽黑猪部分繁殖性状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多态性与泸宁鸡生长性状的关联性.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泸宁鸡MyoG基因5'调控区的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泸宁鸡MyoG基因5'调控区存在4个多态位点(A153G、A267G、A446G和C612T).在153 bp处存在A/G突变,形成3种基因型(AA、AG和GG),其中AA基因型肝脏重显著高于AG、GG基因型(P <0.05).在446 bp处存在的A/G突变,形成3种基因型(AA、AG和GG),该位点GG基因型屠宰率显著高于AA、AG基因型(P <0.05),AG、GG基因型胸肌率显著高于AA基因型(P <0.05).以上结果显示,MyoG基因5'调控区的多态性与泸宁鸡肝脏重、屠宰率、胸肌率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作为泸宁鸡相应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雌激素相关受体β(ERRβ)基因的突变位点,分析鸭产蛋量性状的潜在的遗传标记。以雷州鸭为研究对象,PCR扩增ERRβ基因目的片段,直接测序检测扩增片段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使用SPSS13.0软件分析与雷州鸭产蛋性能的相关性。结果发现:雷州鸭ERRβ基因的内含子中存在3个突变位点,在检测群体中,I2-110 AC存在AA和AC基因型,其中,AA基因型个体的产蛋量显著高于AC型(P0.05);I2-165 GA存在GG、AG和AA基因型,I2-190 AG存在AA、AG和GG基因型,这两处突变与产蛋量并未出现显著相关性。本研究为提高雷州鸭产蛋量提供了相关分子标记,为雷州鸭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黔北麻羊解耦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以期为黔北麻羊的育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以200头6月龄黔北麻羊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黔北麻羊UCP2基因的SNP位点,并将其与黔北麻羊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UCP2基因在黔北麻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UCP2基因存在4个SNPs位点,分别为:g.29614172 AG、g.29619320 GT、g.29619721 CT和g.29620037 AG,均产生3种基因型,其中g.29619320 GT和g.29620037 AG为错义突变,g.29619320 GT突变导致甘氨酸(Gly)变为半胱氨酸(Cys),g.29620037 AG突变导致苏氨酸(Thr)突变为丙氨酸(Ala)。多态信息含量显示,4个SNPs位点均表现为中度多态(0.25PIC0.5)。χ~2检验结果表明,g.29614172 AG、g.29619721 CT和g.29620037 AG突变位点在黔北麻羊群体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g.29619320 GT突变位点极显著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g.29619320 GT和g.29619721 CT位点具有强连锁效应。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UCP2基因在黔北麻羊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在肺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脾脏、肝脏和心脏,其余组织表达量较低。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g.29614172 AG位点AG和GG基因型个体体重、体斜长、胸宽、胸深、胸围及管围均显著高于AA基因型,g.29619320 GT位点TT基因型个体胸深、胸围及管围均显著高于GT和GG基因型,g.29619721 CT位点CT基因型个体体高显著高于CC和TT基因型,g.29620037 AG位点GG基因型个体体重、胸深及管围均显著高于AG和AA基因型个体(P0.05)。本试验结果初步揭示UCP2基因对黔北麻羊部分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发现的4个SNPs位点可作为黔北麻羊经济性状选择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6.
实验旨在分析KPNA7基因多态位点在地方猪种中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选择90头健康经产松辽黑猪母猪,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KPNA7基因的SNP位点,SPSS 26.0软件分析KPNA7基因的SNP位点多态性与松辽黑猪母猪繁殖性状的相关性。在松辽黑猪KPNA7基因第9外显子和第4、8内含子共发现6个SNP位点,其中在KPNA7基因第4内含子的g.385302 T>C发现TT、TC、CC 3种基因型,g.385256G>A和g.385248G>A存在连锁突变,均检测到2种基因型:GG、GA;在第8内含子的g.372731A>G发现3种基因型:AA、AG、GG,g.372629C>T处检测到3种基因型:CC、CT、TT。KPNA7的突变位点均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多态信息含量(PIC)计算显示,KPNA7的突变位点均为中度多态(0.25C.位点TT基因型个体的3周龄重、断奶重显著高于TC、CC基因型个体,TT、CC基因型个体的乳头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中国草原红牛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4,PDK4)基因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关系。【方法】 挑选120头中国草原红牛为研究对象,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PDK4基因第1~11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析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及群体遗传参数等。利用SPSS 21.0软件对中国草原红牛PDK4基因SNP位点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熟肉率、肉嫩度、失水率、pH、滴水损失、肌内脂肪含量、初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在中国草原红牛PDK4基因外显子8和外显子11上共检测到3个SNPs;PDK4基因第8外显子57 bp处存在1个SNP位点(G57C),且引起编码氨基酸的改变,存在GG、GC和CC 3种基因型;PDK4基因第11外显子在330和389 bp处存在2个SNPs位点(G330T和C389T),在G330T位点上存在GG、GT和TT 3种基因型;在C389T位点上存在CC、CT和TT 3种基因型。卡方适合性检验结果显示,中国草原红牛第8外显子G57C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第11外显子的G330T和C398T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群体遗传参数分析发现,第8外显子G57C突变位点属于低度多态性位点(PIC<0.25),等位基因数为1.1429,表明其在中国草原红牛中的变异较小;第11外显子G330T和C398T属于中度多态性位点(0.25<PIC<0.5),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6431和1.6447,说明该遗传标记能够提供遗传信息。关联分析结果表明,PDK4基因第8外显子中G57C位点GG和CC基因型个体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GC基因型(P<0.05);第11外显子G330T位点GG基因型滴水损失和初水分量显著高于GT基因型(P<0.05);GG基因型肉嫩度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GT基因型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C389T处CT基因型失水率显著低于TT基因型(P<0.05)。【结论】 PDK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草原红牛肉质性状相关,可作为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对苏太猪F18+大肠杆菌抗病育种基础群α-(1,2)岩藻糖转移酶基因1(FUT1)M307位点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与部分生长发育性能的相关性。苏太猪F18+大肠杆菌抗病育种基础群FUT1基因M307位点经Hin6Ⅰ酶切后,产生AA、AG和GG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35、0.609和0.156,群体极显著的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总体上AA基因型的个体生长发育优于AG和GG基因型的个体,其中AA基因型个体的60 kg体长显著高于AG和GG基因型的个体(P<0.05),断奶重显著高于GG基因型的个体(P<0.05),体高和后躯宽显著高于AG基因型的个体(P<0.05)。试验结果表明,苏太猪抗病育种基础群中FUT1基因第307位点的AA基因型不仅对仔猪断奶后水肿病和腹泻病具有抗性,而且具有较高的早期生长发育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娟珊牛LOX-1基因的多态性与产奶量的相关性,试验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分析娟珊牛LOX-1基因内含子4和3'非编码区的多态性,统计不同基因型娟姗牛305 d的平均产奶量,然后分析娟姗牛LOX-1不同基因型与产奶量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娟珊牛LOX-1基因内含子4检测到2个SNPs,均有3种基因型,分别为CC、CT、TT和AA、AG、GG,但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305 d平均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3'UTR区检测到1个SNP,有CC和AC 2种基因型,其中CC型为优势基因型,其频率为0.909 1,且其个体的305 d平均产奶量高于AC型(P0.05)。基因型组合效应分析发现CTAGCC为优势组合基因型,但不同的组合基因型间305 d平均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鸡apoB基因T123G多态位点与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森  石慧  李辉 《畜牧兽医学报》2006,37(12):1264-1268
载脂蛋白B(apoliprotein B,apoB)在能量的转运和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研究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以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腹脂双向选择品系第8世代仔鸡为试验材料,对鸡apoB基因进行SNP检测,探讨npoB基因与生长和体组成性状(尤其是体脂)的关系。本研究通过测序的方法在apoB基因26外显子上发现SNP(T→G),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突变位点对1周龄体重、3周龄体重、7周龄腹脂重和腹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于1周龄体重,基因型为GT的个体显著高于GG个体;而3周龄体重,基因型为TT和GT的个体显著高于GG个体;对于腹脂重和腹脂率,TT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GT和GG基因型个体(P〈0.05)。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该位点的基因型在两系间差异显著(P〈0.05)。因此初步推断apoB基因可能是控制生长发育、腹脂沉积的主基因或与主基因紧密连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