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鲁秀梨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的累积方式,为确定其适宜采收期与销售期提供依据。【方法】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鲁秀梨可溶性总糖主要由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组成。从果实生长发育中后期至采收期,可溶性总糖含量是逐渐增加的。其中,前期的增加主要与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增加有关,其在花后100 d时含量达到最高;后期的增加主要与蔗糖在成熟前快速累积有关,山梨醇含量在整个测定时间变化幅度较小。采后贮藏至30 d时,可溶性总糖依旧呈上升趋势,但随后逐渐下降。有机酸主要是由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奎宁酸组成。总体上,苹果酸含量高于其他种类有机酸,为苹果酸优势型。因此,尽管柠檬酸含量在果实生长发育中后期是增加的,但有机总酸含量变化与苹果酸一致,即随着果实生长、成熟而降低。在贮藏期,有机酸含量呈继续下降趋势。【结论】鲁秀梨在果实发育中期和贮藏后期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相对较高,而在果实采收时及贮藏前期蔗糖在总糖的占比较其他时期为高;整个测定期内,苹果酸含量始终高于柠檬酸含量,为苹果酸优势型果实。果糖、蔗糖和苹果酸可能是鲁秀梨果实特有风味的主要贡献因子。  相似文献   

2.
杏果实糖酸组成及其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仪分离测定了10个杏品种果实中的糖酸组分, 并对新世纪杏与凯特杏不同发育时期糖酸组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各糖组分及总糖含量在品种间都存在较大差异, 但均以蔗糖含量最高, 果糖含量最低; 苹果酸和柠檬酸在品种间差异显著, 根据有机酸组成不同, 可将杏品种分为柠檬酸型和苹果酸型; 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 两个品种果实中总糖含量及各组分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糖和蔗糖的含量一直在增加, 而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变化不大。新世纪杏中总酸和苹果酸含量变化趋势完全一致, 都在较高水平上缓慢增加, 而柠檬酸的含量始终很低; 凯特杏中柠檬酸在果实发育前期含量很低, 硬核期结束时含量急剧上升, 成熟前略有下降, 呈“S”型变化曲线, 而苹果酸的变化规律正好与柠檬酸相反, 总的变化趋势呈现反“S”型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3.
以20个枣品种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枣果实中的主要糖和有机酸组分进行了测定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并揭示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枣果实中主要的可溶性糖为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其中蔗糖含量最高,其次是果糖和葡萄糖,属蔗糖积累型;总糖及各组分糖的含量在不同品种果实间存在显著差异,所测品种中‘新郑灰枣’总糖含量最高;随着果实的发育,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不断积累,在果实发育前期主要是果糖、葡萄糖的积累,白熟期之后以蔗糖积累为主。枣果实中的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奎宁酸和琥珀酸,其中苹果酸含量最高,属苹果酸优势型;总酸及各组分酸的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彬县晋枣’总酸含量最高;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总酸及苹果酸、奎宁酸和酒石酸含量不断增长,柠檬酸含量在不同发育时期间无显著差异,琥珀酸含量在白熟期低,且与脆熟期和完熟期差异极显著,而脆熟期和完熟期之间无显著差异。糖、酸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酸与苹果酸和奎宁酸,总糖与蔗糖,果糖与葡萄糖,苹果酸与总糖和蔗糖之间都呈极显著正相关。柠檬酸与果糖和葡萄糖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总酸与果糖、酒石酸与熊果酸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玉露香’梨果实发育中糖、酸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糖、酸组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玉露香’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总糖含量呈"慢—快—慢—快"的上升趋势;总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幼果期果实中的糖以山梨醇为主,酸以苹果酸为主;成熟果实中的糖以果糖为主,酸仍以苹果酸为主,成熟时果糖含量占总糖含量的43.07%,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占总酸含量的71.9%。蔗糖含量从坐果到花后60 d内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从花后60 d开始迅速上升,直到成熟期其含量上升了3.81倍。山梨醇含量从坐果到花后75 d,含量逐渐上升并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结论】‘玉露香’梨为高果糖型果实;按照苹果酸型、柠檬酸型和酒石酸型三大果实类型分类,属苹果酸型。  相似文献   

5.
以日韩梨华山、圆黄为试材,进行了物候期、新梢生长和果实发育研究。结果表明,2个梨品种除成熟期差异较大外,其他物候期都很接近;新梢加长生长过程中,圆黄有两个生长高峰,华山则有1个生长高峰,加粗生长趋势相同;果实纵横径生长均呈“S”型曲线,分别在幼果期和成熟前出现1个生长高峰;果实中总糖、果糖的变化趋势一致,有两个增长高峰,葡萄糖和蔗糖则只有1个增长高峰;可滴定酸含量变化总体为逐渐下降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总体上升趋势,硬度则呈总体下降趋势。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均可作为判断成熟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不同原产地杏种质果实糖酸组分含量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91份杏品种(华东地区11份、华北地区25份、西北地区18份、西南地区12份、东北地区13份、中南地区3份,欧洲3份,美洲3份,大洋洲2份,朝鲜1份)的果实糖酸组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杏果实中可溶性糖和有机酸主要是蔗糖和苹果酸,约占总可溶性糖的74%和总有机酸的66%:果实中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华东地区品种果实蔗糖平均含量较高,朝鲜品种则较低:美洲品种果实葡萄糖和果糖平均含量均较高,朝鲜品种则较低;中南地区品种果实苹果酸和总酸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原产区。另外,果实蔗糖含量与总糖、山梨糖醇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与山梨糖醇和总糖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葡萄糖含量与果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山梨糖醇含量与总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苹果酸含量与总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苹果酸含量与柠檬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柠檬酸含量与奎宁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酸含量与苹果酸和奎宁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樱桃5号为试材,研究不同含盐量[0.05%(CK)、0.15%(T1)、0.30%(T2)、0.45%(T3)、0.60%(T4)]土壤条件下樱桃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及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樱桃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各阶段果实果糖含量均高于对照;葡萄糖含量大体上随果实发育进程逐渐升高,且在进入破色期后均高于对照;蔗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除T1处理红熟期果实外,其他处理蔗糖含量均高于对照;柠檬酸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转色期、红熟期T2处理柠檬酸含量最高,且在红熟期显著高于对照;苹果酸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而对照苹果酸含量则持续降低。表明盐胁迫能够促进樱桃番茄果实中葡萄糖、果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等物质的积累。低浓度盐胁迫(含盐量0.15%)下樱桃番茄植株生长正常,且单果质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高浓度盐胁迫(含盐量0.60%)下植株生长显著受抑制,单果质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核桃果肉发育过程中糖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普通核桃为试材,研究了核桃果肉发育过程中糖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总糖含量呈现逐渐增长趋势,在果实油脂转化期(约花后90 d)达到极大值;淀粉含量呈波动状态。各种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各异,果糖在果实发育前期含量最高,后期有所降低;葡萄糖含量变化不大; 蔗糖含量前期极低,后期逐渐增加。酸性转化酶和淀粉酶前期活性很强,后期降低;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和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前期弱后期强。  相似文献   

9.
研究金都一号和越南白肉火龙果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淀粉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旨在为火龙果果实品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金都一号和越南白肉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7个发育时期的果实中淀粉、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等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金都一号和越南白肉火龙果果实淀粉含量均呈单峰型变化,二者均从花后5 d开始迅速积累淀粉,分别于花后20 d和15 d达到峰值,之后淀粉含量迅速降低,成熟期淀粉含量较少。金都一号火龙果蔗糖含量在花后10 d和30 d分别出现2个高峰值,而越南白肉火龙果的蔗糖含量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二者蔗糖含量均在花后30 d达到最高。2个品种从花后5~15 d期间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波动较小,花后20 d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急剧增加。金都一号火龙果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在花后30 d和35 d达到最高,而越南白肉火龙果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分别在花后30 d和35 d达到最高。相关性分析发现,金都一号火龙果果实淀粉与蔗糖含量变化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越南白肉火龙果的淀粉含量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火龙果果实淀粉降解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存在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为探讨火龙果果实中可溶性糖积累与淀粉降解机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5个桃品种可溶性糖与有机酸组分进行检测,解析各桃品种糖、酸、甜味组成和相互关系以及风味特点。结果表明:5个桃品种果实中均含有蔗糖(甜味)、葡萄糖(甜味)、果糖(甜味)、苹果酸、柠檬酸、奎尼酸、草酸和莽草酸,同一品种中不同物质占比不同;可溶性糖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蔗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2种糖,属于蔗糖积累型;甜味强弱依次为蔗糖甜味>果糖甜味>葡萄糖甜味,蔗糖甜味极显著强于其他2种甜味,属于蔗糖甜味型;不同品种各有机酸组分含量有很大差异,大久保和京玉属于苹果酸优势型,早凤王和中油8号属于柠檬酸、苹果酸、奎尼酸优势型,红珊瑚属于奎尼酸、苹果酸、柠檬酸优势型;糖酸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红珊瑚>大久保>中油8号>京玉>早凤王,甜酸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红珊瑚>中油8号>大久保>京玉>早凤王,相互间差异不显著。中油8号蔗糖、果糖、可溶性糖、柠檬酸、奎尼酸和有机酸含量最高,甜味最强;京玉葡萄糖、苹果酸含量最高;早凤王草酸和莽草酸含量最高;红珊瑚糖(甜)酸比值最高。可溶性糖含量与甜度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均与蔗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机酸含量与柠檬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个蓝莓品种果实中糖酸组分及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日光温室内栽培的4个蓝莓品种果实中糖、酸的组分及含量。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可获得分离良好的色谱图,糖的回收率为98.85%~101.90%,有机酸的回收率为100.08%~101.20%;果实中的糖包括木糖、果糖、蔗糖、葡萄糖、麦芽糖,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果糖含量17.38~31.29 mg/g,葡萄糖含量16.94~31.87 mg/g;果实中有机酸包括草酸、苹果酸、柠檬酸和酒石酸,以柠檬酸为主,其次是苹果酸,柠檬酸含量4.669~7.446 mg/g,苹果酸含量0.218~1.170 mg/g。  相似文献   

12.
以塞外红苹果为试材,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成熟度果实在常温贮藏过程中的糖酸组分及含量,分析其动态变化和相关性,为合理贮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塞外红果实的果糖和蔗糖占比最大,二者共可占总糖的60%以上;最主要的有机酸是苹果酸,占总酸的97%以上,其次是柠檬酸。在贮藏期间,七成熟塞外红果实的糖组分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九成熟果实除了蔗糖含量和山梨醇含量呈下降趋势外,葡萄糖含量和果糖含量呈上升趋势,这可能是因为山梨醇和蔗糖在果实成熟期间转化为果糖和葡萄糖;除七成熟果实柠檬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外,其他有机酸含量在不同成熟度果实中均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发现,葡萄糖含量和苹果酸含量分别与总糖含量和总酸含量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分别为0.866、0.998,二者构成塞外红果实糖酸的最重要部分。综合分析认为,九成熟塞外红果实食用最佳货架时间是9 d,而七成熟果实在货架12 d左右食用最佳。  相似文献   

13.
以大果型、枣刺退化型、早熟型、普通型4个类型灵武长枣果实为试材,测定了4个类型果实中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探讨不同类型灵武长枣果实糖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4个类型灵武长枣果实糖积累类型均为糖直接积累型,快速膨大期以积累葡萄糖和果糖为主,成熟期以蔗糖迅速积累为主,在发育过程中蔗糖含量均呈递增趋势,果糖和葡萄糖的积累量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类型灵武长枣果实酸性转化酶、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活性随果实成熟、蔗糖积累而下降,中性转化酶、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变化各有不同;果实所积累糖的含量和比率的不同是不同类型灵武长枣果实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圆黄梨果实纵径和横径的生长曲线相似,均呈"双S"型。果实发育期主要营养成分(糖、酸、维生素C、淀粉等)含量呈规律性变化,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呈不断下降趋势,维生素C含量为"降-升-降"变化趋势,淀粉含量变化呈"抛物线"型,随着果实的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增加,果实硬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以晚熟的艳丰一号桃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和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果实生长发育早期,果实和叶片中的可溶性糖主要是还原糖,中后期,还原糖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非还原糖大量积累;在整个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果实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显著地高于叶片,而叶片中山梨醇和淀粉含量则显著地高于果实;叶片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和果实中山梨醇含量较稳定,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差异较小;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间蔗糖在果实中持续积累,尤其是在成熟前急剧增加,果实内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在生长发育前期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后期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叶片中山梨醇含量在生长前期下降,之后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在整个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果实中果糖含量与NI、SS和SDH活性及葡萄糖含量与SS和SDH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叶片中葡萄糖含量与SDH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且果糖含量与SS和ADPGPPase活性呈显著负相关,此外叶片中蔗糖含量与SP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但果实中蔗糖含量与SPS不存在任何相关性。因此认为各主要糖的合成与转化在叶片和果实中可能存在着不同的酶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西瓜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总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西瓜不同糖的变化规律,旨在为西瓜品质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西瓜果实总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幼果期较低,随后缓慢积累,果实膨大期有所下降,成熟过程迅速积累,完熟期到达峰值,过熟期含量开始下降;西瓜果实蔗糖含量基本呈"S"型曲线变化,幼果期含量较低,随后缓慢积累,果实膨大期迅速积累,完熟期达到峰值,过熟期含量开始下降。西瓜果实中总糖、果糖、葡萄糖在授粉后33d左右达到峰值,蔗糖含量在授粉后30d左右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7.
以山东省珍稀地方名产珍珠油杏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其果实的糖酸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珍珠油杏果实含有3种糖组分:果糖、葡萄糖、蔗糖;5种有机酸组分:草酸、苹果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糖组分以蔗糖含量最高,占糖总量的70.53%,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口感番茄风味优于普通番茄的原因,以2个口感番茄品种和2个普通番茄品种为试材,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含量,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指标,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口感番茄和普通番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可溶性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从绿熟期开始迅速积累,且可溶性糖含量在半熟期达到最高值,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在完熟期达到最高值,完熟期口感番茄果实可溶性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比普通番茄高43.70%~53.58%、57.98%~96.57%和47.35%~86.59%,其中果糖含量在可溶性糖含量中的占比最高;蔗糖含量从幼果期即开始下降,此时期口感番茄果实蔗糖含量比普通番茄高18.30%~63.03%。口感番茄果实发育前期的糖代谢与积累主要受蔗糖合成酶(SS)调控,后期主要受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调控。口感番茄和普通番茄果实可滴定酸均从幼果期开始积累,完熟期口感番茄比普通番茄高73.89%~101.05%;口感番茄果实中的有机酸以柠檬酸和苹果酸为主,且含量均显著高于普通番茄。完熟期,口感番茄果实的糖酸比为5.17~5.64,显著低于普通番茄;可溶性...  相似文献   

19.
毛花猕猴桃‘华特’果实采后糖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毛花猕猴桃果实采后在常温和低温贮藏下果肉与果心的糖代谢特性。【方法】以毛花猕猴桃新品种‘华特’为材料,将采后果实分别在常温(20℃)和低温(1℃)贮藏28 d和56 d,检测果肉和果心的淀粉、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淀粉酶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华特’果肉和果心均以积累己糖为主,两者总糖含量相近,但不同糖的分配存在差异,特别是果心的蔗糖含量极显著高于果肉的含量。果肉和果心的淀粉和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淀粉伴随着淀粉酶活性的升高迅速降解,果糖和葡萄糖快速积累,而蔗糖含量逐渐下降。果肉和果心糖含量的差异变化是蔗糖代谢各种酶协同作用的结果。果肉和果心的蔗糖分解酶活性,即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高于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使蔗糖含量逐渐下降。【结论】‘华特’果实采后果肉与果心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变化表现差异,果肉具有较高AI和NI活性,及较低SPS活性是导致其蔗糖含量显著低于果心的重要原因。低温贮藏有效降低了果实淀粉酶、AI、NI、SPS和SS活性的变化幅度,从而缓解了果肉和果心蔗糖和淀粉的降解,也延缓了果糖和葡萄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杏F_1代群体果实糖酸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科学选配亲本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杏品种‘串枝红’和‘驼驼黄’为亲本进行杂交,亲本及F_1代群体果实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采用离子色谱测定,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结果】杂交后代果实中可溶性糖以蔗糖为主,含量(ω,后同)范围为43.55~100.85 mg?g~(-1)。糖酸组分(除柠檬酸)、总糖和总酸含量均呈正态分布,说明它们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而柠檬酸含量主要集中在低酸区域,表现为偏正态分布,表明其遗传可能存在主效基因。各糖酸组分含量在杂交后代中均出现广泛分离(变异系数均超过20%),后代酸含量的变异系数均高于糖,表明糖比酸的选择潜力更大。杂交后代蔗糖、柠檬酸和总酸含量低于亲中值,表现为衰退变异。杂交后代糖酸性状的广义遗传力(H~2)差异不明显,均在0.70以上,其中蔗糖含量的H~2高于葡萄糖、果糖和总糖,柠檬酸含量的H~2高于苹果酸,表明糖酸性状的变异主要来自遗传效应,不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结论】在‘串枝红’ב骆驼黄’杏F_1代中,蔗糖、葡萄糖、果糖、苹果酸含量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而柠檬酸含量可能是主效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在杂交后代中易获得高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低柠檬酸含量的单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