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川 《广西林业》2011,(8):22-22
广西的国有林场素有广西林业半壁江山之称,是广西林业的优质资源、优质资产。全区现有国有林场174家,拥有总经营面积约2200万亩,森林蓄积量约7400万立方米。近年来,全区国有林场依托大量的森林资源和广阔的林地空间,  相似文献   

2.
红枫 《国际木业》2010,(12):37-37
根据广西自治区十一五期间的计划,每年大约1万hm^2的农田将被转换为其他土地用地。其中有6000hm^2必须转换成森林。据报道,第十个五年期间计划将39万hm^2的森林转化为住宅区。然而,由于广西林业部门采取了措施,森林覆盖率年净增长率为1.25%。在2009年,广西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为58%,在我国排第三位。  相似文献   

3.
广西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山岭起伏,河流纵横,很适宜竹类生产,是我国主要产竹地区之一,现我区有竹类面积244.8万亩,其中毛(楠)竹122.4万亩,丛生竹122万亩。广西发展竹类生产潜力很大,是广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应提倡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西林业》2005,(2):50-51
在被称为“花卉王国”的云南,花卉种植面积只16万多亩,产值却达42亿元,平均亩产2.6万元,出口创汇达2824万美元;与广西相邻的广东有花卉36万亩,产值38亿元,平均亩产超万元;到2001年浙江的花卉发展到51万亩,平均亩产值7800元。而广西,2003年底23万亩花卉平均亩产只有3900元,总产值9亿多元,占全国的3.2%。  相似文献   

5.
对广西经济林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经济林建设现状广西地处南亚热带,有经济林树种46科、81属、116种。建国以来,广西经济林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特别是1994年林业部唐山会议以来,广西在完成造林灭荒任务实行林业建设重点转移后,每年以150万亩的速度快速发展。至1997年,全区有经济果木林面积20万亩,年产200万t产品,年产值29.53亿元。其中经济林面积和年产值分别占全区森林面积和林业年产值的17%和27%。主栽品种有油茶、油桐、八角、玉桂、龙眼、荔枝、芒果、柿子、柑桔、白果、板栗、柚子、茶叶等20多种。广西经济林面积已居…  相似文献   

6.
绿染八桂山和水──广西生态建设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值冬季,但是在广西,记者所到之处,不管是山区、平原、还是沿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树葱茂,碧草如茵,江水如蓝,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有林面积从1987年的7840万亩增至现在的1.6亿多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由2.4亿立方米增至3.1亿多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22%提高到39.26%,实现了全区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双增长”的良性循环。林业已成为广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让山常青水常绿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普遍开展了林业“三定”,稳定山林权属。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植树造林,…  相似文献   

7.
发展林下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庆阳市地处陕甘宁交汇处,境内山、川、塬兼有,沟、梁、峁相间,760万亩的子午岭纵贯东部。全市总土地面积4067.85万亩,人口262.43万,共有林地1399.83万亩(集体林地1184.97万亩);经过历时两年多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将1184.97万亩集体林地全部确权到户,进一步明晰了经营权属,使农民成为林地的主人。但是林地到户后,如何才能提高林地  相似文献   

8.
广西花卉业的现状及发展条件花卉业是广西一项新兴的高效产业,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进入花卉产业建设的起步阶段,仅区内林业系统就有40多个企事业单位从事花卉的研究与生产,生产面积1000多亩,年产值gn多万元。估计全区的花卉生产面积在5000亩以上。广西林科院成立了园林花卉研究所,组建了园林绿化规划设计部,并获建设部二级设计资质证书,近年来承担了多个国家、林业部或区林业局的花卉研究和引进项目,收集国内外花卉品种200多个,年生产花卉种苗和组培苗50万株以上,建立了花卉生产示范基地,为广西花卉产业建设作出较大…  相似文献   

9.
2011年10月9日至10日,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在南宁召开。这足以说明,近几年广西林下经济发展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肯定。广西是全国第一个制定林下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省区。在这个规划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未来5年广西林下经济的发展目标。首先,林下经济产业综合效益将大幅度提高。到2015年,全区新增林下经济面积242.35万公顷(5000万亩),年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即平均每亩年产值1000元。  相似文献   

10.
广西是我国南方主要林区之一,全区林业用地1.98亿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5.64%,其中宜林地为1.53亿亩。全区自然条件优越,植物种类资源丰富,林业在这里是一个优势产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西林业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区有林面积从1981年的4000多万亩上升到1990年的903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9年的22.01%上升到25.34%。1992年,全区完成荒山造林面积1220.5万多亩,为年计划的149%;完成封山育林1706.7万亩,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有生态林业示范区面积4万亩,镇党委、政府按照“以林为主、多种经营、以短养长”的工作思路,号召群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目前,示范区已发展林下苗木1万亩、林下西瓜4000亩、林下中草药1000亩、林下养鸡、养蜂等200多亩。  相似文献   

12.
广西土地山林资源的基本情况是人均土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全区土地总面积23.76万平方公里,2000年全区总人口4744万人,人均土地面积7.5亩,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数11.25亩的67.0%,世界平均数33.90亩的23.O%。在森林(含林木)资源方面,广西的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广西有151个国有林场,其中隶属自治区14个(含代管1个),隶属地级市9个,隶属县(市)128个。至1998年底,全区国有林场经营面积1684万亩,  相似文献   

13.
广西桉树发展势头迅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0年以来,广西桉树速丰林基地建设突飞猛进,每年以100多万亩的速度向前发展,到2004年达620多万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桉树丰产林基地,为推进了广西林浆纸一体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罗兆生出生在融水县四荣乡南团村。从小立志改变家乡面貌,2002年,辞去城市教师工作,回到家乡追寻致富梦想。一次偶然机会,他发现灵芝可以发财。2007年以来,他建了灵芝菌种厂,成立合作社,带领乡亲们在林下种植了6000多亩灵芝。从2014年起,他每年销售20多万个灵芝菌种,销售灵芝干品20吨,销售收入1100多万元,利润达30%  相似文献   

15.
广西是我国林业大省区,拥有集体林地2亿多亩,居全国第3位。白2009年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以来,目前广西99.1%的集体林地已完成勘界确权,95.1%的集体林地完成登记发证,已完成集体林地主体改革任务。受林改带动,当地林下种植、养殖等“林下经济”发展呈现活力。集体林地改革工作向来被视为“老大难”问题,广西是如何推进的?林改下一步在哪里?  相似文献   

16.
投资360万元,规划总面积7000亩,由区林业居负责投资并直接组织实施,钦廉林场和合浦县林业局负责落实体地和协助项目实施的区林业局绿色工程示范林基地建设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造林近6000亩,并开始进入全面管护阶段。6月9日,区林业局长管炳六、副局长廖培来、罗永魁带领局机关各处室以及区森防站、速丰站的负责人,冒雨来到位于南北公路合浦县乌家镇路段,长12公里,两旁各宽1公里范因的示范林现场,检查工程造林进展情况,并参加了植树。广西区林业局绿色工程示范林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7.
一、成效广西自治区造林绿化快速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据统计,全区"十一五"期间完成人工造林1442万亩,封山育林240万亩,年均营造林300多万亩,森林面积由2005年的18787万亩提高到2010年的20290万亩,增加1503万  相似文献   

18.
在广西天峨县下老、燕来、向阳、坡结4个乡镇境内,原来有条连绵200多公里、面积15、7万多亩的荒山秃岭地带,10多年来,经过当阳林场干部职工的巧手打扮和描绘,如今层林尽染,万山披绿。据去年底统计,该场界定生态公益林面积12.6万亩,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119,007亩,自治区级生态公益林6993亩,仅生态公益林面积就占全场总面积的77.2%,每年享受上级拨给的生态补偿资金58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北海市位于广西南部的北部湾畔,是广西唯一的滨海平原城市。全市有林业用地173.78万亩,有林面积168.77万亩,四旁绿化面积27万亩,绿化程度达92%,森林覆盖率为32%;有4个国有林场,一个国有苗圃,2个林业科研所,5家林业企业,5家桉木片加工厂(年加工能力可达10万绝千吨),一个自治区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和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凭借有利的经济发展条件,自1988年开始,北海全市开始了大规模的造林绿化工作,市属各县(区)均于1989年获林业部南方平原绿化先进县称号。全市于1992年消灭宜林荒山,1997年实现了绿化达标。全市宜造林的海岸…  相似文献   

20.
迁西县位于燕山南麓,总面积1439平方公里,人口39万。林地面积达到13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2%。是"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和著名的"中国板栗之乡"。全县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面积83万亩,林果专业村200多个,年果品总产量6000多万公斤,总产值9.5亿元,农民人均林果业收入2000多元,林果业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迁西县通过大力发展林下旅游观光、绿色食品种植、林下产品采集和特色养殖等林下经济,走出一条经济林产业和林下经济循环相生,"树上生‘金’、树下增‘银’"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2012年全县林下经济总产值4.1亿元,相当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