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吉林省粮食产量排名历来位于我国各省前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以及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城市群、产业集群的发展,吉林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缩发展趋势,凭借自身的农业原材料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以期能带动自身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打破区域经济发展的僵局。本文基于区位商理论,研究分析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及其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制约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优化升级的四大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对吉林省未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1客观地分析吉林省农业的优势与机遇,增强农业"走出去"的信心吉林省发展农业对外合作和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的优势如下:(1)主要农产品产量大;(2)农产品质量好;(3)特色产品丰富;(4)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3.
王勇  高阳 《安徽农学通报》2013,(15):132-134
概述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和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现状,阐述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历程、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城市和市民,沟通城乡,亦工亦农,是吉林省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量。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吉林省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稳中有进,在科技创新、品牌建设、融合发展方面亮点频现,成绩喜人。  相似文献   

5.
以东北三省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耦合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GWR模型等方法分析了1999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4个时间截面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县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时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体上呈现出持续攀升态势,另外辽宁省在2个领域的综合水平明显高于吉林省与黑龙江省;东北三省县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常年处于一般协调阶段,但协调程度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东北三省县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集聚特征逐渐突显,主要表现为南部地区的高-高集聚与北部地区的低-低集聚,且集聚区数目呈现“增加—减少—增加”曲折波动特征;产业结构、规模经济水平、收入水平及人力资源投入是影响东北县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因素。总体表现为东北三省县域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高发展时空差异明显,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二者的耦合协调度。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2):131-132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得出,城市化水平、人口规模、出口和规模经济是促进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其中城市化水平对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水平提高4.26个单位;其次是人口规模,人口规模每增加一个单位,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水平提高1.1个单位;出口和规模经济与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水平均呈现正相关关系;产品交易费用、交通条件、外商直接投资和研发支出与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水平均呈现负相关关系。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存在一定的集聚现象,但是集聚水平并不高。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0):142-143
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和E-G指数两种方法对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集群水平进行测度,实证分析得出,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存在一定的产业集群现象,但处于低度集群水平,近五年来,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水平呈现不断递增的趋势。研究成果对于充分认识现阶段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所处的发展阶段,进一步采取措施推进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其建成吉林省的支柱产业,这在吉林省已经形成共识,但在农产品加工业内部应着重发展什么,本文应用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对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主导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科技支撑条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科技支撑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具体内容,探讨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科技支撑体系运行机制和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发挥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对推动吉林省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作用,准确反映行业运行情况,引导新业态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布局向集群发展转变,本文对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运行情况评价监测与分析工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最大的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通过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分析,剖析其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问题,发现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整体呈现稳步向前的发展态势,但各区域发展尚不平衡,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有待提高。鉴于此,从政策引领、标准体系、各地特色与优势和科技创新4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探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如何突破制约和瓶颈,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近年发展速度较快,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广西农产品加工业仍存在加工规模小和加工率低,龙头企业实力不强、知名品牌少,原料生产分散,产业链条较短,以及政策和信贷扶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文章使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12个子行业2009—2017年的TFP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技术进步是推动TFP增长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对影响因素研究的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水平、企业规模、外商投资能够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加工业是构成北京市轻工业的主要部分,对就业和产值增长的贡献比较大,但总体不具有竞争优势.个别行业如医药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构成了农产品加工业的主导产业,但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显著,说明北京市要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15.
运用SWOT分析法,对新发展阶段驻马店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优势(S)、劣势(W)、机遇(O)和风险(T)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应重点考虑增长型策略(SO)和应对型策略(ST),同时也应结合扭转型策略(WO)和防御型策略(WT),综合确定驻马店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具体提出了培育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加工产业规模、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发挥平台载体拉动能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天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产值和规模企业两方面阐述了天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并结合数据总结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特点,最后对产业未来发展提出几点措施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梳理了阜平县扶贫产业发展现状,立足其发展优势及特色,按照“绿色安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产业发展根本定位,围绕林果、畜牧业、休闲旅游产业进行产业布局及发展方向分析,分析了阜平县扶贫产业的重点发展区域与产业格局,以规模化、产业化为发展方向,以期实现阜平县扶贫产业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荆州市小龙虾养殖-物流-加工-餐饮全产业链造成了严重冲击,短期内恢复难度大,企业、新型经营主体信心不足。经历了连续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在疫情影响下,小龙虾产业呈现出新的变化:一是养殖面积趋于稳定,稻田养殖将回归理性,由“大养虾”向“养大虾”转变;二是小龙虾储藏和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三是线上消费模式将越来越被接受。基于调查研究,提出了小龙虾产业恢复生产与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养殖端要从产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加工、服务端要开发新产品、发展新消费模式,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大引导、监管力度,政府要从政策、金融、宣传等方面加强扶持,共同引导产业升级,打造区域品牌。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武清区农产品加工物流业发展思路与重点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津市武清区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针对现阶段存在的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加工物流用地受限、加工物流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结合武清区建设国家农业示范区的机遇,提出武清区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发展思路、目标、定位和发展布局及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推进农产品加工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柱产业。文章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加工科研和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对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加工的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对我国传统食品工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加强高新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应用的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农产品循环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与成果转化等促进农产品加工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