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应用模糊可变综合评价方法评价葠窝水库的水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葠窝水库水质污染严重。为避免单指标评价结果不够准确,采用模糊可变综合评价方法,依据葠窝水库兰河断面2006年的水质资料,对葠窝水库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水库水质为Ⅳ级。该方法使得水质评价结果更具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现代旅游业历经数十年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活动范围日益扩大,以滨海、湖泊、水库、温泉等为代表水体旅游已成为21世纪的主要旅游目的地。水库带给人类的好处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保护等各种效益。笔者建立了水库旅游和谐度评价指标体,该体系包括状态层、和谐层、趋势层3个评价综合层,其中又包含旅游资源概况、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者满意度等多个评价项目层。采用因子分析与投影寻踪的模糊评价法,以西安市汉城湖水库为例,从静态和动态2个方面对汉城湖水库旅游和谐度进行评价,得出水库目前处于旅游和谐发展中期,针对不和谐影响因子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水库旅游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模糊评价法在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一种新的模糊评价法,并运用此方法对杭州西湖、青山水库和千岛湖的水体富营养化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营养水平相符。与其它评价方法相比,该评价方法具有计算简单、分辨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在综合考虑社会、生态环境和经济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黄河干流梯级水库补偿效益方案的指标体系,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突变评价法对6种黄河干流梯级水库补偿效益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2种方法所得结果完全一致,表明AHP和突变评价法可以用于多准则决策。  相似文献   

5.
孟成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897-11899,12046
基于集对分析原理,选取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指标中的10个指标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北京市10大湖泊水库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10大湖泊水库的水质较好,基本满足水质功能的要求;除密云水库、海子水库外,其余水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官厅水库、沙河水库水质最差。该评价结果与单因子评价法、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和SVM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采用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评价模型对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辽河石佛寺水库蓄水引发浸没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恩宏  冷特  潘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208-2210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石佛寺水库蓄水产生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进行评价。利用模糊数学的理论,综合分析影响水库浸没产生条件,建立浸没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值,利用层次分析方法计算评价指标对浸没程度的影响权重。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库内布井抽水的解决方案,最终达到控制浸没现象,同时抽上来的地下水为沈阳提供水源,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对石佛寺水库浸没的研究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了科学可行的依据,研究中浸没程度评价因子的选取、评价标准的制定对类似问题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为浸没程度的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混凝土重力坝安全监测分析评价理论为基础,完成监测数据的在线分析、整编和综合健康趋势评价模型的开发,并将其应用到了观音阁水库安全监测评价系统中。该系统实现了评价体系的构建、指标权重的计算和指标隶属函数的建立及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功能,使得观音阁水库大坝安全的评价更加直观、方便。  相似文献   

8.
张俊华  高承恩  陈南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1,(5):2876-2878,2916
以燕山水库为例,选取能够反映水库生态环境的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水土流失等7个显著影响因子,综合分析水库建设对库区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燕山水库生态环境影响效果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判断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这不仅对维护库区周围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其他水库的生态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结果表明,燕山水库的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小的正面影响,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9.
从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角度出发,以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基础指标(水质安全、水量安全、生态安全)和安全管理指标两个方面,构建了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表明:A省B城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C水库综合评价为基本安全,说明运用该评价体系可以得出准确、客观的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开县大中型水库(鲤鱼塘水库、三汇水库、龙安水库)的营养状态。[方法]利用2011~2013年鲤鱼塘水库、三汇水库、龙安水库3个水库的监测数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3个水库的营养状态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三汇水库和龙安水库部分年份轻度污染,鲤鱼塘水库全年水质均为营养状态良好;龙安水库和三汇水库总氮和总磷均有部分年份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有些年份满足Ⅴ类水质标准。[结论]该研究为政府制定污染物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区域发展的载体,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成为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如何科学评价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及其变化,成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的关键内容.针对三峡库区土地资源的特点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的综合指标评价法,对库区2003~2006年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库区土地生态安全总体情况基本稳定,但总体上处于不安全阶段,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了解安吉县赋石水库流域内河流水质状况。[方法]2010年7月对该流域河流中15个点进行监测取样,采用室内测试分析和模糊数学综合分析法,分析了各测点DO、CODMn、NH4+-N、TN和TP 5项指标。[结果]构建了评价因素和评价等级的论域,计算了各监测点评价因子的关系矩阵,确定了监测因子的权重,并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各监测点的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流域河流水质为V类水,主要污染物为CODMn和TN。[结论]2010年7月以后该流域水质出现恶化,主要污染因子为CODMn和TN,需要加强对面源污染的管控。  相似文献   

13.
生态水库建设是水库管护与营运新的发展方向。笔者以深圳一级水库为例探讨了环境建设与水库营运的有机结合,支撑水库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运作模式。指出了影响水库稳定发挥作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水库生态建设和管理方法。认为可以通过水源涵养保护林建设工程、截污工程等建设工程改造来保持水土提高水库水质水平;在处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汇流处理、消落带等问题上,提出了实施多层次综合生态水库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发挥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探究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质量。以安徽省宿州市建成区为例,将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与城市绿地综合效益相结合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宿州市建成区绿地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估,估算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价值。结果显示:宿州市建成区绿地系统的综合评价的值为0.665,说明宿州市建成区绿地系统建设整体水平处于Ⅱ级,从综合评价值来看,规划定量>社会效益>景观格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说明建成区规划定量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成区绿化存在着很大的潜力。研究结果可补充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综合评价体系,为研究同类型城市绿地系统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塔中Ⅰ号气田缝洞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在衰竭式开发下采收率低,需要采取注水注气方式来提高采收率。首先,运用离散裂缝方法针对不同储层类型的理想模型建立了相应概念的地质模型;其次,根据不同储层类型及不同油气藏特征而采取注水或注气开采方式下的采收率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进行综合对比,得出适用于不同凝析油含量和不同储层类型情况下的合理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原理,建立了水库渔业生产性能评价的一般方法和程序,本着说明方法的使用过程和作为应用的例证,对湖北省的若干个水库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移土培肥工程”(一期)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移土培肥”工程在我国是1项全新的工程项目,对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工作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三峡水库重庆库区“移土培肥工程”的背景和概况,阐述了其必要性,分析评价了工程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燕山湿地库区水质监测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燕山湿地库区水质部分指标的监测,采用单项标准和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评价了水库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燕山湿地库区水质符合国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体标准。  相似文献   

19.
李江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4):360-362
以元江县磨房河水库库区植被恢复为对象,分析了库区植被恢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通过划定自然保护区、实施工程造林及搬迁库区人口等措施,库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89.2%,森林土壤的涵水能力大大加强,库区泥沙淤积明显减少,取得一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针对当前库区植被恢复所面临的投资大、见效慢、经济与生态不相协调、造林树种单一等问题,提出今后应加强库区综合开发工作,重视乡土树种的利用,大力推广造林新技术,以促进库区植被恢复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评价也变得至关重要,而环境评价的关键问题是评价方法的选择。尤其是在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由于水电工程项目涉及到众多的复杂现象及多种因素的作用,因此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比较复杂,并且目前尚未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本文以某水电工程项目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环境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在水电工程评价中存在的大量的模糊概念及模糊现象问题,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