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渭南地区的华县、富平、潼关等县发现了毁灭性的柱干害虫——黄斑星天牛。由于气候变化异常,冬、春季节雨雪稀少,气温偏高,有利于该虫潜伏越冬、大量繁殖,致使黄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肆无忌惮地吞噬着我区的杨树,造成大批成材树木千疮百孔,失去了利用价值。全区受害总面积达30.47万亩,被害株率达62.5%,株均虫口密度12.6条,平均每年损失木材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以来,以黄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为主的蛀干害虫群在我省迅速蔓延,猖獗危害。发生面积94万亩,关中5地市50个县(区)640多个乡镇遭到危害,平均被害株率51%。大批成材树木千疮百孔,失去利用价值,年损失木材生长量12.6万立方米,经济损失达5000余万元。就连原来没有杨树天牛危害的榆林地区也陆续发现天牛虫源点,杨树天牛危害在我省构成南北夹攻之势。  相似文献   

3.
杨树天牛类害虫主要是星天牛、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桑天牛、云斑白条天牛等。其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nobllsGan-glbauer)是陕、甘、宁三省(区)杨树毁灭性的害虫。70年代以来,黄斑星天牛曾多次造成西北地区防护林体系中的主体树种一杨树的毁灭,严重影响着“三北”防护林建设工作的进行。仅1990年调查,甘谷县有杨树4400hm2,黄斑星天牛成灾面积2167hm2,平均有虫株率58.3%。关于黄斑星天牛的防治,曾采取过多种措施,但防效一直不够理想。主要是黄斑星天牛卵、幼虫在树体内营隐蔽生活,防治难度大,防治效果差;其次是杨树栽植分散,难于采取集中防治措施;再次是防治技术实用性差,难干奏效。黄斑星天牛成虫羽…  相似文献   

5.
根据青海省独特的生态与气候环境,提出了青海省治理黄斑星天牛应重点做好监测、检疫和普查工作,坚持治早治小、拔点除源、加大生物防治力度,辅以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的营林措施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黄斑星天牛化学防治区和对照区建立临时标准地,调查树下黄斑星天牛死亡成虫数、刻槽数、3龄以下活幼虫数、3龄以上活幼虫数、羽化孔数等,进行黄斑星天牛化学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树干注药+树冠喷药"有机结合的防治措施可使树下黄斑星天牛死亡成虫率达到52.1%,刻槽减退率达到89.1%,3龄以下幼虫减退率达到94.3%,且防治效果不受限于天牛重度、中度、轻度发生区。  相似文献   

7.
黄斑星天牛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斑星天牛属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星天牛属,是我国毁灭性林木蛀干害虫,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新疆自从2002年在和静县城的庭院和行道树上首次发现黄斑星天牛疫情后,截止目前我区发生面积约达47 km~2,在南北疆发生区内危害严重,轻者使树木枝枯叶黄,重者整株大面积死亡,并降低木材价值,严重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从2006年至2009年在焉耆县和伊宁市对黄斑星天牛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方面进行观察及研究,为黄斑星天牛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噻虫啉微胶囊剂在河西地区防治黄斑星天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保 《甘肃林业》2010,(6):40-41
黄斑星天牛在河西地区发生防治概况1、黄斑星天牛危害状况黄斑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危害杨属、柳属、榆树和槭树,是西北地区危害杨树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以幼虫蛀食韧皮部后钻入木质部危害,严重时破坏树木束导组织,切断了养分的传输,导致树木死亡。在河西地区2年1代,  相似文献   

9.
在新疆焉耆县的黄斑星天牛危害区域营造了4种混交试验林,以观测研究不同混交林(纯林)对黄斑星天牛的抗性。结果表明:多树种混交林比纯林对黄斑星天牛危害的抗性强;在几种混交林中新疆杨与箭杆杨混交林抗虫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天敌防治黄斑星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控制黄斑星天牛的为害,通过释放花绒寄甲和肿腿蜂2种天敌昆虫,开展了黄斑星天牛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肿腿蜂释放应选择气温在25℃左右、相对湿度70%的晴朗天气进行;花绒寄甲应选择本地培养的成虫和卵进行投放,可提高天敌防治黄斑星天牛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杨树天牛主要指黄斑、光肩星天牛,系K—对策昆虫,幼虫营钻蛀为害。遭受天牛为害的杨树种群为一特殊的植物生态系统,它不同于短周期、集约经营的农田生态系统,是一种人为的特殊生境下的植物群落(农田防护林、行道树、成片林等)。加之黄斑、光肩星天牛对寄主树种的适应和选择,增加了该虫的防治难度,为此必须从黄斑、光肩星天牛  相似文献   

12.
杨树天牛,为蛀干性害虫,其生活隐蔽,常见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等。当涂县以光肩星天牛和桑天牛危害为主。光肩星天牛在江南多为一年1代,极少两年1代。11月在树干隧道内或皮下越冬,并于翌年4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杨树天牛危害的成因,主要的种类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青杨天牛等,天牛的治理区域、治理保障措施、治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黄斑星天牛危害的林间投放花绒寄甲卵卡和成虫进行黄斑星天牛防治试验,通过开展花绒寄甲寄生率调查研究防治效果,通过花绒寄甲越冬情况调查,判断花绒寄甲能否在敦煌越冬。结果表明:投放花绒寄甲可有效防治黄斑星天牛危害,花绒寄甲的寄生率为7.88%,黄斑星天牛的虫口减退率为79.35%;越冬调查时发现花绒寄甲成虫和蛹共计3头,表明花绒寄甲可以在敦煌地区越冬。  相似文献   

15.
浅谈黄斑星天牛扩散蔓延原因及检疫刘玲玲据1992年统计,我省已有9个地(州、市)47个县不同程度地遭受黄斑星天牛为害,面积达73.2万亩,比1980年增加了276%,每年创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亿元。为什么黄斑星天牛防治花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仍然得不到有...  相似文献   

16.
浅议黄斑星天牛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青海省的林业生产实际,结合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的发生发展规律,总结多年来的治理经验,提出了严把监测预报、检疫、营林和工程治理等“四个环节”的工作思路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黄斑星天牛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斑星天牛危害与防治刘浩宁黄斑星天牛是杨树重要蛀干害虫之一。它广泛发生于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主要危害大关杨、箭杆杨、小叶杨、欧美杨、青杨等常导致毁灭性灾害。危害特点:黄斑星天牛以幼虫蛀食树干。成虫产卵时在树皮上咬一马蹄形刻槽,产卵于树干刻槽皮层下...  相似文献   

18.
老灾区的变化──谷县黄斑星天牛防治纪实张友甘谷县是黄斑星天牛的老灾区,重灾区。50-80年代初朗,先后有三代杨树被毁,给全县林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扑灭天牛灾害,经过12年的坚持不懈努力,黄斑星天牛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杨树的有虫株率下降到4....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武威市黄斑星天牛的调查,对其危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武威市黄斑星天牛危害直接经济损失为36098.415万元,间接生态经济损失为38.481亿元.  相似文献   

20.
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很多,其中危害主干类的主要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青杨虎天牛等,危害枝梢类的主要有青杨天牛、锈斑楔天牛等。常用的防治措施有四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