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最佳工艺,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对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复方中草药生产工艺进行优化。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对复方中草药进行发酵,以复方中草药多糖含量为检测指标,在接菌量、含水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4个单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对发酵效果影响较大的关键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来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4个单因素中,含水量、接菌量和发酵时间对发酵效果影响较大,为关键因素,经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后得出最佳条件为含水量为51.50%,接种量为3.60%,发酵时间为2.7 d,此条件下测得复方中草药多糖含量平均值为19.59%,与响应面预测值19.78%接近,相较于未发酵复方中草药中12.70%的复方中草药多糖,发酵后复方中草药多糖含量提高了55.75%。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黑水虻幼虫为主要原料,以多肽含量为指标,应用响应面法对菌酶协同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菌液接种量、菌液接种比例、加酶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5个主要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菌酶协同发酵工艺,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菌酶协同发酵条件为植物乳杆菌和芽孢杆菌混合菌液接种量2.0%,发酵温度39℃,发酵时间62 h,在该条件下多肽含量为11.78%,实际值与理论值偏差较小,说明该模型能较好的预测黑水虻幼虫蛋白肽最佳制备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法优化冰糖橙皮固态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响应面法对冰糖橙皮固态发酵产菌体蛋白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2水平设计的Plackett Burman法分析7种因素对橙皮固态发酵产菌体蛋白的影响,确定培养基含水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为影响发酵的主要因子,然后通过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利用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条件:发酵时间4.56 d、温度30.43℃和含水量51.79%。考虑试验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4.5 d、发酵温度30.5℃和含水量52%。优化后真蛋白含量由19.93%提高到23.85%,提高19.67%。  相似文献   

4.
选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和响应面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酵母菌CGMCC2.119发酵玉米加工副产物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发酵产物中酵母菌数。首先通过二水平PB设计对影响酵母菌发酵的6个因素进行筛选,得出影响发酵产物菌数最大的3个因素:发酵时间、接种量和初始pH;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3个因素,得到最优发酵条件:发酵时间60 h、接种量7.93%和初始pH为7.42。经过试验验证:其发酵产物中酵母菌数达1.90亿个/g,比理论预测值高1%。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丁酸梭菌和嗜酸乳杆菌固态发酵豆粕为研究对象,以多肽含量为指标,应用响应面法(RSM)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首先对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确定了三个显著性因素,分别是接种量、接种比例和水料比。经过Box-Behnken设计试验,建立二次回归模型,得到最佳发酵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丁酸梭菌与嗜酸乳杆菌的接种比例为1∶1,水料比为0.8∶1,接种量为12.2%,发酵时间为48 h,发酵温度为37℃。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发酵豆粕中多肽含量为9.64%。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B-5菌株发酵产黑豆肽的能力,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对B-5菌株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采用DPPH法对优化后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测定。从单因素试验的相关结果得出蔗糖含量、黑豆蛋白含量和接种量为影响B-5菌株发酵产多肽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Box-Benhnken设计原理,建立以肽转化率为响应值的回归方程模型,利用Design-Expert得到最优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当蔗糖含量为2.1%,黑豆蛋白含量为11.4%,接种量为7.2%时,该菌株发酵的肽转化率为(67.921±0.81)%,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72.61%,且优化后发酵产物DPPH的清除率为79.12%,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51.25%。本试验优化了发酵条件,提高了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性能,为高效利用黑豆蛋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啤酒酵母固态发酵苜蓿粉工艺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啤酒酵母固态发酵苜蓿粉,以提高苜蓿粗蛋白质含量为目标,优化发酵工艺参数。通过对料水比、发酵温度、接种量及发酵时间等单因素进行试验优化,在此基础上对料水比、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啤酒酵母固态发酵苜蓿粉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料水比1:1.52,发酵时间为122.6 h,发酵温度为28.3℃。模型极其显著(P0.01),拟合度好。在此条件下,苜蓿蛋白质的含量为26.65%,比未经发酵的苜蓿蛋白质含量22.37%提高了19.13%;纤维素含量为15.73%,比未经发酵的苜蓿纤维素含量19.30%降低了18.50%。试验研究结果为啤酒酵母固态发酵苜蓿制备苜蓿蛋白粉及苜蓿肽工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金樱子饲料添加剂的最佳工艺。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对枯草芽孢杆菌发酵金樱子生产工艺进行优化。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对中草药金樱子进行发酵,以金樱子多糖含量为检测指标,在碳源、氮源、含水量、接种量和发酵时间5个单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对发酵效果影响较大的关键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来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5个单因素中,含水量、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发酵效果影响较大,为关键因素,经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后得出最佳条件为:含水量为53.79%、接种量为5.74%、发酵时间为2 d,此条件下测得金樱子多糖平均值为15.47%,与响应面预测值15.36%接近。相较于未发酵金樱子中10.49%的金樱子多糖,发酵后金樱子多糖提高了47.47%。此发酵工艺简单易操作,发酵效果显著,可为安全绿色饲料添加剂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装料量、温度、接种量、接种比、发酵时间、接种方式对白腐菌与产朊假丝酵母混菌固态发酵三七渣生产蛋白质饲料的影响,本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发酵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三七渣固态发酵过程受发酵工艺条件的影响较大。接种比、接种量、接种方式三个因素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这三个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试验结果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接种量交互作用接种比接种方式。优化的发酵工艺条件为:白腐菌与产朊假丝酵母接种比1∶2,接种量10%,白腐菌发酵2 d后再接入产朊假丝酵母,发酵时间6 d,发酵温度30℃,装料量10 g,在此条件下,发酵培养物的真蛋白质含量可达22.81%。  相似文献   

10.
以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Tu-115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葡萄糖含量4%,黄豆饼粉含量1.5%,接种量4%,温度35℃,发酵时间72 h,装瓶量75 m L/250 m L;确定葡萄糖含量、黄豆饼粉含量和接种量对Tu-115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最显著。根据Box-Benhnken设计原理设计试验,建立以CMC酶活力为响应值的回归方程模型,利用Design-Expert得到最优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当葡萄糖含量4.7%,黄豆饼粉含量1.1%,接种量3.2%,温度35℃,发酵时间72 h,装瓶量75 m L/250 m L时,供试菌株相应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达到最高,为(18.43±0.91)U/m L。与最初发酵条件对应的(0.67±0.01)U/m L相比,发酵条件优化后该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提高26.5倍,优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以牛乳和紫薯作为原材料,制作紫薯奶酪,并分析发酵工艺对膳食纤维含量变化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紫薯粉添加量、发酵温度与发酵时间,通过国标方法对采用最佳发酵工艺制备的紫薯奶酪中的营养成分及膳食纤维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制备紫薯鲜奶酪的最优工艺参数为紫薯粉添加量4%、发酵温度42 ℃、发酵时间8 h;该条件下制成的紫薯鲜奶酪的蛋白质含量为19.79%、脂肪含量15.62%、水分含量46.75%、霉菌总数2.97 CFU/g、滴定酸度78.03 °T,均符合国家标准,膳食纤维含量为0.106 mg/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对醋糟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以Van Soest法测定醋糟中纤维素含量并将其作为考查指标,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法优化影响醋糟发酵的主要因素。[结果]优化后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6℃、pH值6.5、水分42%;在该条件下,发酵后的醋糟纤维素含量为19.58%,与碱化未发酵醋糟的纤维素含量(27.43%)相比下降了7.85%。[结论]响应面法拟合性良好,可用于醋糟发酵条件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指标,选取影响菌株B10发酵牛血能力的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3个因素进行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利用MATLAB7.0软件对发酵后牛血氨基酸态氮含量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解逆矩阵分析。结果表明:在发酵时间为53h、温度为40℃、接种量为3%的条件下,发酵后牛血氨基酸含量最高,最大预测值为45.75mg/100g,实测值为45.15mg/100g,两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柴云雷  王鹏  张晟  刘丽美  郭丽 《中国饲料》2022,1(11):138-143
梨废渣(包括梨皮和梨核)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却常作为废物丢弃,造成资源浪费。为进一步开发菌体蛋白的生产原料,本研究以梨废渣为原料,酿酒酵母为菌种进行发酵试验,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生产菌体蛋白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菌体蛋白含量为响应值,对尿素添加量、接种量、搅拌次数和发酵时间4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优化,分析各因素及其相互间的交互作用对菌体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梨废渣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尿素添加量8.4%,接种量6%,搅拌次数3次,发酵时间3.35 d,在此条件下菌体蛋白含量为5.62%。 [关键词] 梨废渣|菌体蛋白|酿酒酵母|响应面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当归补血汤液体发酵的最佳工艺,本试验采用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液体发酵工艺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和蛋白胨添加量、菌液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再以此为基础,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法,选取葡萄糖添加量、蛋白胨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时间为发酵优化的4个因素,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设计4因素3水平的试验方案并进行响应面分析,以确定各因素与响应值多糖提取率的关系。结果显示,各因素对多糖提取率变化的贡献大小依次为葡萄糖添加量、蛋白胨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利用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蛋白胨添加量与接种量和发酵时间、接种量和发酵时间的交互作用较为显著,最终确定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0.95%,蛋白胨添加量1.52%,接种量2.92%,发酵时间35.8 h。该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到9.23%,与未发酵组(4.62%)相比,多糖含量提高近2倍。该工艺对液体发酵当归补血汤产多糖优化效果显著,为发酵当归补血汤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段伟伟  陈建保 《饲料研究》2022,(14):100-103
试验旨在提高马铃薯渣的饲用价值,降低养殖中的饲料成本。试验使用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汉逊酵母、多孢木霉等量混合作为主要发酵菌剂,以马铃薯渣为饲料原料进行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考察发酵时间、温度与微生物接种量对蛋白含量的影响以获得混菌固态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分析显示最佳发酵时间处于60~84 h,适合微生物增殖代谢的最适温度为32~34℃,最佳微生物接种量为2.5%~4.5%。利用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将最优工艺参数调整为发酵时间79.9 h、发酵温度33.6℃、微生物接种量3.3%,在此条件下蛋白质含量为23.74%。研究表明,在最佳工艺参数下混菌固态发酵可以高效生产蛋白饲料,提高马铃薯渣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当归补血汤液体发酵的最佳工艺,本试验采用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液体发酵工艺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和蛋白胨添加量、菌液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再以此为基础,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法,选取葡萄糖添加量、蛋白胨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时间为发酵优化的4个因素,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设计4因素3水平的试验方案并进行响应面分析,以确定各因素与响应值多糖提取率的关系。结果显示,各因素对多糖提取率变化的贡献大小依次为葡萄糖添加量、蛋白胨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利用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蛋白胨添加量与接种量和发酵时间、接种量和发酵时间的交互作用较为显著,最终确定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0.95%,蛋白胨添加量1.52%,接种量2.92%,发酵时间35.8 h。该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到9.23%,与未发酵组(4.62%)相比,多糖含量提高近2倍。该工艺对液体发酵当归补血汤产多糖优化效果显著,为发酵当归补血汤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棉籽粕多菌种固体发酵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接种量、发酵温度以及发酵时间为自变量,游离棉酚含量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游离棉酚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最终确定棉籽粕固体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13%、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76 h。在此条件下,游离棉酚可以下降到(82.03±3.14)mg/kg,实际测定值与理论计算值能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优化酿酒酵母和植物乳杆菌固态发酵葡萄皮渣蛋白饲料的条件。选取发酵时间、接种比例、接种量、料层厚度、pH值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PB试验挑选出对发酵产物中真蛋白含量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分别为发酵时间、接种比例和pH值。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采用3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建立二次回归模型,以真蛋白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佳发酵参数。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72 h、接种比例(酿酒酵母∶植物乳杆菌) 1.5∶1.0、pH值为6.0,在此条件下发酵葡萄皮渣中的真蛋白含量为15.03%,比发酵前葡萄皮渣真蛋白含量(10.45%)提高了43.83%。研究表明,响应面法优化酿酒酵母和植物乳杆菌对葡萄皮渣进行固态发酵,可以提高葡萄皮渣的营养价值,对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青年猪空肠粘膜筛选的枯草芽孢杆菌YZ-11。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无机盐、碳源等对菌株发酵豆粕产大豆多肽含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发酵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玉米粉2.0%,大豆粕35%,KH2PO4 0.8%,含水量40%,接种量8%,发酵温度37℃,培养时间72h。发酵产大豆多肽含量为23.04%,提高了1.71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