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备母猪是猪场生产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旺 《猪业科学》2006,23(12):88-91
后备母猪越来越重要了,不单纯是猪场每年需要40%的后备猪补充,更在于后备猪的问题数不胜数,给生产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猪场的成败往往决定于对后备猪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2.
二胎母猪淘汰率高、 断奶后乏情、 二胎母猪产仔数低等是困扰生猪养殖、 阻碍养猪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猪的体况与品种、 后备猪和头胎猪营养、 后备猪的选育、 后备猪的饲养管理、 后备猪的驯化以及头胎猪妊娠期和哺乳期饲养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如何饲养好后备猪及头胎母猪,保证后备猪和头胎猪健康发育,为解决二胎母猪综合征提供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后备猪群在猪场和猪群管理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对于后备猪的选定、饲养管理、免疫和驯化方面详细介绍了后备猪培育的内容和疾病健康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后备猪群在猪场和猪群管理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对于后备猪的选定、饲养管理、免疫和驯化方面详细介绍了后备猪培育的内容和疾病健康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后备猪是指育仔阶段结束初步留作种用到初次配种前的青年公母猪。后备猪培育的目标是获得发育良好、体格健壮、具有品种典型特征和高度种用价值的种猪。后备猪分为纯种后备猪和二元杂种后备猪。纯种后备猪是准备替代原种猪场纯种猪的后备力量,二元杂种后备猪是准备替代商品猪场繁殖猪群的生力军。后备猪一般占保种猪场或商品猪场猪群的25%~30%,是保持种猪群以青壮年种猪为主体结构比例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6.
袁振国  潘永杰  张茂 《养猪》2007,(2):60-60
选育好后备母猪,及时淘汰繁殖性能低的母猪是猪场常年性的工作,也是养猪场维持高生产水平的关键。现结合本场多年饲养大白、长白等的实践经验,介绍纯种瘦肉型后备猪的选育措施如下。1后备猪的选留标准  相似文献   

7.
种猪的饲养和合理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后备种猪 70日龄至初次配种前的猪称为后备猪。生产中要求后备猪在8~10月龄时达到配种体重,瘦肉型猪100-120kg左右。  相似文献   

8.
1选留(购)优秀的后备种猪 根据种猪生产的目标和标准,再结合当地的气候、经济等条件,严格做好后备猪2月龄、4月龄、6月龄和初配前等时期的多次选择,而且尽可能多选择春产的后备猪。  相似文献   

9.
<正>后备种猪作种用繁殖后代任务重一、工作目标:后备母猪使用前合格率在90%以上,后备公猪使用前合格率在80%以上。二、本舍实行"全进全出",当一批猪全部转出后,立即对猪舍内外进行卫生打扫、积粪清除、沟渠疏通并消毒,消毒后至少闲置、净化2 d后才能进猪。三、从保育舍进入本舍的后备母猪(70~75日龄),需经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选育和检疫合格后方能入舍,待到种猪出售或初配日龄(8月龄左右)时离开本舍。四、后备种猪适合平地圈养,每个猪舍不宜超过10头,猪群进入本舍时,应按个体大小、体质强弱以  相似文献   

10.
于利 《吉林畜牧兽医》2014,35(11):37-37
<正>1后备猪的选择选择好后备种猪是规模化养猪场维持高生产水平的关键,因此,无论是选择后备公猪还是母猪,都要符合本品种特征,并且生长发育良好、健康无疾病。1.1选择后备公猪的条件每窝猪的产仔数达到10头以上,至少有8头以上断奶,体型长且臀部丰满,四肢健壮,行走自然,睾丸大小适中。1.2选择后备母猪的条件体质和四肢良好,否则将会影响以后的正常配种、分娩和哺育功能。后备母猪必须要有正常  相似文献   

11.
随着猪肉价格的进一步攀升,许多养殖场(户)都在扩群,这就涉及到后备猪的选留与培育,本文就瘦肉型猪如何选留后备猪,阐述了具体的原则、要求及注意事项,就怎样培育后备猪,提出了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牛桂玲  张家峥  施萍 《养猪》2007,(2):59-59
近年母猪繁殖障碍疾病十分严重,因此做好后备猪主要繁殖障碍疾病的免疫接种,是保证猪安全生产的关键,现就后备猪的免疫接种问题做一简述。1后备猪良好免疫力的产生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后备猪选育工作对猪场的意义重大,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足够重视。本文详细介绍了后备猪在隔离舍2周时间的管理要点,在7周的驯化过程中应采取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公猪诱情的要点和不同阶段后备猪适宜的饲养密度、膘情控制的营养措施等。  相似文献   

14.
<正>后备猪的优劣决定了一个猪场的未来,只有培育出或引进优秀的后备猪,才能保证猪场持续的生产能力。培育优秀的后备猪是一个技术含量相当高的工作,要求具备良好的育种设施、专业育种知识丰富且操作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那么,不具备上述条件的猪场就需要引进优秀的后备猪,从有实力、讲信誉的种猪场引进后备猪后,再根据本场条件对后备猪进行驯化,最终保证本场后备猪生产潜力的最大化发挥。本文通过对后备种猪引进的各个环节包括引种目标场的筛选、考察,后备猪的选择,种猪的  相似文献   

15.
对断荣昌猪Ⅰ系零至五世代后备公猪共134头的生长发育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表明:新荣昌猪Ⅰ系后备公猪早期生长强度大,生长速度快,其世代变化趋势是体长随世代增加而逐渐变长,胸围相对缩小,逐代向瘦肉型猪体型转变。  相似文献   

16.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整个种猪群的生产潜力显得十分重要,因后备猪的饲养管理不仅影响头胎的生产成绩,而且影响第2胎、第3胎,甚至更长。猪场疾病的控制也应从后备猪开始,这样就可以为以后疾病的控制和净化节省大量药费,控制好源头’对控制整个猪群的疾病来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饲养管理好后备种猪是提高和挖掘猪场生产潜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对于提高整个种猪群的生产潜力十分重要,因为后备猪的饲养管理不仅影响头胎的生产成绩,而且影响以后几胎的生产成绩。猪场疾病的控制也应从后备猪开始,这样就可以为以后疾病的控制和净化节省大量药费,控制好源头对控制整个猪群的疾病来说,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  相似文献   

18.
1后备母猪的引进后备母猪是一个猪场的未来和希望。引种前应考查引种场近年来的品种更新情况。一个猪群建立,新猪群的引入,猪与猪之间的接触,是猪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除了提倡种源  相似文献   

19.
后备猪是指育仔阶段结束初步留作种用到初次配种前的青年公母猪。后备猪选留的目的是获得发育良好、体格健壮、具有品种典型特征和高度种用价值的种猪。后备猪分为  相似文献   

20.
黄毅 《当代畜牧》2013,(14):69-70
<正>近几年我场从后备猪的选留,母猪的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断奶以及公猪的饲养管理各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显著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效率,具体措施如下:1种猪的饲养管理1.1后备母猪选择1.1.1后备母猪的选留选留体形标准、产仔数多、泌乳性能好的母猪后代,小母猪要求发育正常、四肢健壮,体型标准,六对乳头以上。1.1.2后备母猪的饲养后备猪喂给全价日粮,日粮中的营养水平视后备母猪的生长阶段不同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