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割手密光合特性及其与原生长地海拔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144份不同原生长地甘蔗割手密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割手密无性系光合特性差异较大;原生长地海拔与蒸腾速率呈显著线性关系与其它光合特性无相关性;原生长地海拔与割手密无性系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含量呈反抛物的线性关系,与叶绿素a/b值呈显著正相关;在割手密无性系各光合特性间,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呈显著的直线关系,其余各光合特性之间无显著关系。由此认为:原生长地不同的割手密无性系间在光合特性方面存在丰富的多样性特征;其光合特性与海拔密切相关;海拔一方面影响叶绿素的含量,另一方面调节气孔和蒸腾速率,进而影响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2.
陆地棉高光合速率与高叶绿素含量新种质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测试了25份陆地棉资源材料在盛蕾期、盛花期、盛铃期的叶绿素含量、单叶光合速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这25份材料3个重要时期叶绿素含量、单叶净光合速率存在差异,叶绿素含量和单叶净光合速率平均值最大的材料为ZX1789,最小的材料为E563;25份材料的叶绿素含量与其光合速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聚类分析将25份材料聚为两大类。筛选出ZX1789、ZX69、ZX242等高光合性能种质资源,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在盛蕾期、盛花期较高,盛铃期下降缓慢,可以作为高光效育种的新种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茶树秋梢成熟叶片为供试材料,测定了茶树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测色值和净光合速率。通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茶树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与叶片测色值(L、b、Cab、Hab)存在密切相关,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量与单叶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含量对单叶净光合速率的效应主要是直接作用,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对单叶净光合速率的效应主要是通过叶绿素而起作用。叶片测色值中,只有叶片亮度(L)与单叶净光合速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不同棱型大麦品种旗叶光合性能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不同棱型大麦品种的光舍差异,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和分光光度计对10个大麦品种旗叶光合性能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各棱型大麦旗叶在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花后均呈下降趋势.且棱型与光合性能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二棱大麦旗叶在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四棱大麦,且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在开花后下降缓慢.  相似文献   

5.
以汕优63为对照,对4个C两优系列杂交稻组合生育后期剑叶SPAD值、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净光合速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了分析。C两优系列杂交稻组合的产量比汕优63高16.7%~20.2%。C两优系列杂交稻组合在生育后期剑叶SPAD值、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含量较低;SOD和POD活性齐穗7d后显著高于对照且下降速率缓慢;剑叶叶绿素荧光参数ΦPSII值和qP值随生育进程呈下降趋势,但高于对照,而qN值则随生育进程呈增加趋势,且低于对照;生育后期剑叶净光合速率高。C两优系列杂交稻组合生育后期剑叶衰老缓慢,光合生产能力较强,可能是其高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茶树叶片功能性状及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8个茶树品种(系)为研究对象,测量了茶树叶片的叶面积、叶形指数、比叶面积、干物质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及其比值、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及光合特性,并分析了叶片功能性状和光合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茶树叶片叶形指数、干物质含量、气孔导度的变异系数低于10%,其余11项指标的变异系数为15.08%~43.22%,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水平;比叶面积与干物质含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叶形指数和叶面积与其他叶片功能指标均无显著相关;干物质含量与光合色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且气孔导度与胞间CO_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茶叶光合速率主要受气孔限制的影响;净光合速率与干物质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光合色素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光合色素含量高的品种具有更强的光合能力和干物质积累能力;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与叶片功能性状之间相关性不显著。14号茶树品种比叶面积相对较低,同时具有较高的干物质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属于抗旱性较强、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品种,可作为抗旱性强、高光效的茶树品种进一步选育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T-DNA插入水稻突变体库的叶绿素和净光合速率变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从T-DNA插入的水稻(Oryza sativa L. subsp. japonica)中花11突变体库中挑选21个叶色表型发生明显变异的株系,在孕穗期测定了其倒2叶的叶绿素含量及其光合速率。结果表明突变体间叶绿素含量差别较大,有两个突变体的叶绿素b含量非常低,其他突变体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间呈线性相关。而且,叶绿素含量与叶色有关,多数表现出色浅的叶绿素含量低,色深则叶绿素含量高;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普遍较对照低,并且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没有相关性,但叶色浓的突变体,净光合速率相对高些,叶色偏淡的材料,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极大。矮秆突变体的净光合速率比较低。最后讨论了这些突变体在生理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甘蔗新品种(系)种性与光合特性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6年间,对种植在广西甘蔗研究所内的14个甘蔗品种(系)进行了光合特性与品种(系)种性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测定期间,各品种(系)间的净光合速率(Pn)有差异。平均净光舍速率(Pn)与甘蔗平均月伸长速度、单茎重、平均蔗糖分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与有效茎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甘蔗伸长期的9月初的净光合速率(Pn)与甘蔗平均月伸长速度有显著正相关,工艺成熟期的11月底的净光合速率(Pn)与后期蔗糖分也有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原生长地不同的71份斑茅无性系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及其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原生长地斑茅无性系间的净光合速率存在丰富的变异;原生长地海拔与斑茅无性系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呈抛物线的变化关系,与蒸腾速率无显著性相关关系;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无显著相关关系,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细胞间隙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原生长地海拔的变化引起斑茅光合特性的变化,叶绿素含量、胞间CO2浓度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直接因子。  相似文献   

10.
再生稻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3个杂交稻组合为材料,分析了再生季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水稻灌浆期和成熟期光合速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再生稻灌浆期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成熟期,且灌浆期不同组合间的差异大于成熟期。不同组合间在同一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再生稻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成熟期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则呈显著负相关。此外,灌浆期净光合速率与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试验测定了移栽驯化过程中姜试管苗叶绿素吸收光谱、光合速率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姜试管苗在移栽驯化过程中叶片叶绿素吸收光谱向两边变宽,即叶绿素a/b比值增加,同时叶绿素含量、表观量子产额、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加,说明移栽驯化可以提高试管苗的光合自养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研究甘薯种质资源的光合特性。对23份来自不同地区的甘薯种质资源进行光合性状测定,通过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23份种质资源7个光合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高光效种质材料。结果表明,23份甘薯种质的7个光合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7个光合指标参数的变异系数范围为7%~18%,其中,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最高,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相关性分析中,净光合速率与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蒸腾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光合因子、气孔因子与叶绿素含量3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达95.511%。聚类分析将23份甘薯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群的7个光合指标综合表现突出,且净光合速率高,因此,第Ⅰ类群可作为适合育种需要的高光效甘薯种质。  相似文献   

13.
史振声  王虹 《玉米科学》2015,23(1):69-72
以沈爆3号为对照,对2个爆裂玉米组合在5个密度下对其产量、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叶向值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密度的增加一直呈上升趋势,在8.25万株/hm2密度下沈爆1273产量最高,为5 596.0 kg/hm2,两个组合分别比沈爆3号增产22.5%和11.1%,表现出高度耐密性和良好的丰产稳产性;两个组合的叶面积指数较大、最大叶面积指数维持时间较长;叶绿素含量尽管随密度增加而下降,但下降幅度均较小;不同组合间净光合速率存在较大差异,且下降速率对密度的反应因组合而不同;组合间的叶向值存在较大差异,在高密度下其叶向值的自动调节能力在组合间也表现不同。产量最高的组合沈爆1273,具有叶面积指数较大和最大叶面积指数持续时间较长,较强的株形自动调节能力特征,使其在高密度下维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在高密度下维持较高光合速率的能力是其高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武夷岩茶光合特性及品质成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肉桂、金毛猴、铁罗汉、奇丹和雀舌5个福建省茶区主栽武夷岩茶品种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化成分进行研究,分析武夷岩茶不同品种的光合生理特征及其品质的差别。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铁罗汉、奇丹和金毛猴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表现出较高的光合性能和生产潜力,光合特性优异;各品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光补偿点均较低,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金毛猴和奇丹具有较高的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和PSII反应中心潜在活性;不同品种的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从光合特性角度考虑,铁罗汉、奇丹和金毛猴适宜在福建茶区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粉垄耕作下甘蔗光合生理特性与甘蔗高质高产的相关性,阐明粉垄条件下甘蔗光合生理特性的响应,以‘桂糖42号’为供试品种,设常规耕作(CK)和粉垄耕作(粉垄)共2个处理,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结果表明:甘蔗伸长期,粉垄甘蔗的叶绿素含量、苹果酸脱氢酶(NADP-MDH)活性、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活性分别比常规耕作甘蔗提高5.4%、18.6%、23.5%和30.9%,差异均达显著。此外,粉垄甘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在伸长期和成熟期也显著大于对照。粉垄耕作下甘蔗单茎重、茎长、茎径、有效茎与理论产量等农艺性状均达到显著差异,单茎重提高32.7%,茎长增加13.1%,茎径增加17.6%,有效茎数量提高5.3%,理论产量增加20741 kg/hm 2;纯度、锤度、蔗汁糖分和甘蔗糖分等工艺品质也均达显著差异,分别提高5.2%、9.0%、14.5%和13.4%。粉垄耕作能提高甘蔗伸长期光合作用相关的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提高了光合作用,促进甘蔗生长,提高甘蔗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籼粳稻亚种间重穗型组合Ⅱ优6078和对照汕优63生育后期剑叶中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P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硝酸还原酶(NR)活性、内源激素(ZT、GA3、IZZ)含量。结果表明,Ⅱ优6078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高,光合能力强,且叶片衰老缓慢,内源激素含量高,是Ⅱ优6078获得高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遮阴处理后不同光照强度对谷子和花生某些光合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有所降低;在弱光下,净光合速率和光—光合曲线的最初斜率增大;尤其是相对光合速率的增高更为显著。同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含水量增多,叶片厚度变薄,光合生产量下降。另一方面,它们的光饱和光合速率对遮阴的反应却显然不同,谷子减低,花生几乎没有变化。由此可见,谷子  相似文献   

18.
新老大豆品种叶片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了解大豆品种叶片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我们对跨越70多年的4个老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和4个新大豆品种的光合特性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品种产量比老品种提高了91%,新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也不同程度高于老品种,其中以净光合速率增加最多(17.3%),而胞间CO2浓度却低于老品种。在盛花期和盛荚期,新老大豆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其它光合特性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不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叶片氮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净光合速率的关系,对吉林省1923年-2004年间育成的21个大豆品种的叶片氮含量和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片氮含量与育成年代在R2期和R6期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但在R4期呈不显著负相关。在R2期和R6期,大豆品种间叶片单位叶面积氮含量增长率明显大于净光合速率增长率,导致了氮素光合利用效率与育成年代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在R4期,现代品种叶片单位叶面积氮含量低于老品种,而净光合速率仍高于老品种,导致了氮素光合利用效率与育成年代呈显著正相关。叶片氮含量高,叶绿素含量就高,净光合速率也高,但氮素光合利用效率却低;可将R4期氮素光合利用效率作为高产品种选育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0.
适制乌龙茶品种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田间条件下适制乌龙茶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六个供试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各不相同,福鼎大白茶〉铁观音〉毛蟹〉肉桂〉本山〉黄Yan。而净光合速率大小顺序为:黄Yan〉本山〉肉桂〉毛蟹〉福鼎大白菜〉铁观音。经回归分析表明,不同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不相关。叶片未成熟时,叶片净光合速率随着叶龄的增长和叶绿素含量的逐渐增加而增加,回归分析表明同一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叶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