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究中国甘蔗生产的时空变化及区域优势,基于1985—2018年全国各省(不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及各县的甘蔗生产数据,分析我国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量化种植面积、单产及互作等因素对甘蔗产量的贡献率,同时评估全国甘蔗生产的优势度。结果表明:1)1985—2018年,中国甘蔗种植面积先增加后下降,产量和种植面积变化趋势一致,主要集中在桂中南、滇西南、粤西和琼北等区域;2)在我国甘蔗种植区域内,近50%的县种植面积和产量降幅均>50%,42%的县单产增幅>50%;3)中国甘蔗产量贡献长期表现为种植面积主导,2010—2018年单产主导比例下降约5%;4)2010—2018年,中国甘蔗的生产优势地区一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和广东省。2001—2018年,国内原料蔗生产的高成本和国外进口食糖的低价格造成我国食糖供给失衡、企业亏损,严重限制了甘蔗产业的发展。因此,应合理布局甘蔗种植面积、提高甘蔗单产、积极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等,以降低甘蔗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主导农业经济产业发展状况,通过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获取广西甘蔗、柑橘、蚕桑、香蕉产业2011—2021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数据,计算不同产业单产量,基于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研究不同产业发展变化情况。统计分析发现,甘蔗、柑橘和蚕桑茧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榜首,甘蔗种植规模呈下降趋势,甘蔗单产逐年增产,柑橘种植规模呈增长趋势,柑橘单产稳步提高,桑树种植规模呈先增后减趋势,桑蚕茧单产较平稳;香蕉种植面积排名全国第三,产量及单产位列全国第二,种植规模缩减趋势明显,单产逐年提高。虽然广西主导农业经济产业取得较好成效,但仍存在产业发展不平衡、技术落后、缺乏自主品牌、产业链短等突出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政府扶持引导、加强科技创新、加强技术培训、加强企业培育,以促进广西主导农业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5/16榨季,全球食糖产业处于减产周期,国际糖价先震荡探底后明显上涨。2015/16榨季中国糖料种植面积约138.27万hm~2,同比下降12.40%。其中,甘蔗种植面积明显下滑,甜菜面积稳中略升。由于甘蔗种植的比较收益不高,甘蔗种植意愿及田间管理程度下降,导致甘蔗单产水平不高、种植面积下降,由此国内食糖产量大幅下滑20.03%,至870.19万t。受糖价上涨刺激,2015/16榨季国内制糖企业或实现盈利或大幅减亏,食糖产销率提高2个百分点至93%。由于进口糖数量减少,2016年5月后中国食糖去库存进度加快。展望2016/17榨季,预计种植面积将小幅回升,国内食糖产量估计为980万~1 000万t。  相似文献   

4.
2016/17榨季全球食糖产业处于减产的第2年,国际糖价震荡下行,国内糖价先涨后跌。受甘蔗种植面积下滑影响,2016/17榨季中国糖料种植面积略降,但由于甘蔗种植比较收益回升,农民种植意愿、田间护理增加,中国食糖产量增长6.75%。2016/17榨季,因糖价上涨,农民收入增加,制糖企业普遍盈利;在贸易保障措施下进口糖有所减少,中国食糖去库存进度加快,但走私糖形势日益复杂。展望2017/18榨季,预计种植面积小幅回升,中国食糖产量估计为1000万~1 020万t;在贸易保障措施下,正规进口糖大致可控,单产、走私糖、替代品与储备政策等将对国内食糖产业格局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消费大国近期马铃薯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消费旺盛,加工业迅猛扩展,对外贸易活跃。展望未来,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加工水平持续提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贸易格局将朝着利于发挥中国比较优势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竞争力,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广西蔗糖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法]以2002~2013年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统计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甘蔗种植、生产及食糖市场竞争力3方面对广西蔗糖产业发展竞争力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广西甘蔗种植无论与区外甘蔗主产区相比还是与区内其他农作物相比,均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但由于受效率优势影响,其虽具有综合优势,但与规模优势相比差距较大;广西甘蔗相对出糖率及蔗糖分均未能位列全国首位,虽然高于广东和海南两省,但均低于云南省;广西蔗糖产业发展区位优势突出,蔗糖生产与运输综合成本在国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广西蔗糖产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冲击逐步加大.[建议]应推进甘蔗规模经营,提高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甘蔗蔗糖分和出糖率,加强蔗糖产业宏观调控,以巩固广西蔗糖产业大区地位.  相似文献   

7.
探讨如何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稳定元江甘蔗种植面积,提高甘蔗单产和质量,实现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实现蔗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的,对振兴元江蔗糖产业作了思考:充分调动山区群众种植糖料甘蔗的积极性;建立糖料甘蔗种植重点区;合理布局糖料甘蔗生产与各种粮经作物协调发展;强化科技措施,增强生产性服务,实施低产蔗园改造,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合理流转土地,稳定糖料基地.  相似文献   

8.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大国,多年以来马铃薯产量和种植面积一直居世界首位,但单产不及世界平均水平,还有提高的潜力。当前,国家加大了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同时与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相比,马铃薯在面积、单产和生产效益方面的优势明显,这均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数据等为基础,分析了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产业发展优势,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甘蔗产业得到了空前发展.通过甘蔗良种选育、合理密植、覆膜栽培、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增加种植面积和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农业综合措施,总产量和单产都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但直到2001年,全国甘蔗平均单产仍在60t/hm2左右徘徊.  相似文献   

10.
甘蔗产业跨境合作伙伴评价研究,对发现具备甘蔗生产和贸易潜力的合作伙伴,确定我国甘蔗产业未来合作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以南亚东南亚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模糊聚类等多元分析方法,综合分析贸易流通、种植现状、发展潜力、研发能力、经济发展等14个指标,确定中国甘蔗产业跨境优先合作国家。结果表明:2012—2019年,我国甘蔗产量下降,进口量增加了1.08倍;甘蔗进口存在结构性问题,高度依赖缅甸和老挝;南亚东南亚地区潜在耕地资源丰富,当前耕地面积仅占可耕地面积的3.5%,耕作适宜程度在70%以上的土地面积占84.5%,开发潜力巨大;按合作潜力将南亚东南亚18个国家分为4类,其中,印度在甘蔗生产、研发方面最具优势,为最优考虑的甘蔗产业跨境合作对象;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甘蔗出口国际竞争力较强,与中国甘蔗贸易互补性最好,也是中国开展甘蔗产业跨境合作优先考虑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