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秸秆低温降解复合菌系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加快北方高寒地区玉米秸秆降解速度,筛选低温条件下具有良好降解玉米秸秆的复合菌系。【方法】以富含纤维素的腐烂物为菌源,通过滤纸崩解初筛、酶活和秸秆降解率为指标复筛进行玉米秸秆降解菌系的筛选,并对其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腐烂的树叶和高原锯末中筛选到两组玉米秸秆降解复合菌系1号和8号。1号和8号复合菌系在玉米秸秆培养基中,15℃培养15 d,玉米秸秆分解率分别达到30.21%和32.21%;1号复合菌系包含木霉和多种细菌,8号复合菌系含青霉和多种细菌;两组复合菌系优势细菌均为梭菌属和芽孢杆菌属菌种。【结论】筛选到的菌系在低温(15℃)实验室条件下能降解玉米秸秆,菌系主要组成是木霉、青霉、梭菌属(Clostridium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和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 sp.)的细菌。  相似文献   

2.
从长期施用多菌灵的葡萄园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对多菌灵降解效能高的菌株2-1。试验研究表明,该菌降解多菌灵的最适pH值为4.0~9.0,最适温度为25~30℃。该菌在培养温度30℃,pH7.0,摇床转速200 r/min条件下培养64 h,对多菌灵(200 mg/L)的降解率达100%。  相似文献   

3.
以烟碱为惟一碳源,从湖北省襄阳市烟草种植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烟碱降解菌,为蒙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nteilii)SCUEC2。在30℃下,180 r/min摇床培养,烟碱质量浓度为1.00 g/L时,发酵10 h后烟碱降解率达到88.80%。在30℃下,180 r/min摇床培养48 h,烟碱质量浓度为6.00 g/L时,烟碱降解率为82.59%;烟碱质量浓度为7.00 g/L时,烟碱降解率和菌株生长呈下降趋势,烟碱降解率为18.94%。SCUEC2菌株发酵液经HPLC检测,结果显示,烟碱的保留时间为5.25 min左右,在培养到16 h时,烟碱峰峰面积明显减小,并在保留时间为11.79 min左右处出现一个新色谱峰,表明有中间代谢产物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适合我国北方冬春季秸秆降解的高效低温纤维素降解菌株。[方法]在低温地区采集土壤,10℃初筛耐低温菌株,通过刚果红染色液法进行复筛,利用DNS法测定CMC酶活性。将筛得菌株和实验室自存菌株结合拮抗试验构建复合菌系,测定复合菌系CMC酶活性,测定秸秆降解率,并对代表性菌株进行产酶条件优化,对最终确定的复合菌系中的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10℃低温培养初筛得到55株耐低温菌株,刚果红染色法复筛得到8株具有明显水解圈的单菌株,其中包括细菌3株、真菌2株、放线菌3株,其中纤维素酶活性最高达到47.0 U/mL;根据拮抗试验构建了2个复合菌系,其纤维素酶活性分别达到31.0和53.0 U/mL;秸秆降解试验中,实验室和沙袋法的复合菌系2对秸秆的降解率分别达31.8%和45.1%,显著高于复合菌系1和对照组;对JGDZTX3进行产酶条件优化,确定最佳氮源为牛肉膏,培养温度为10℃,培养时间为4 d,初始pH为7,在此条件下CMC酶活性达到66.5 U/mL,这4个条件对产酶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复合菌系2的4个未知菌株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分别为白蚁菌、葡萄球菌、长柄...  相似文献   

5.
石油污染土壤中苯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了更有效地处理石油污染土壤中的苯系物,实验以苯为惟一碳源和能源进行室内富集培养,对从大庆油田某油井附近的土壤进行分离筛选,得到一株苯降解菌(记为DQ0306),并进一步研究了该菌株的降解特性。通过对其群体和个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降解率为35.7%。该菌株的生长曲线和降解生化曲线形状相似,都在大约20h进入指数增长期,约44h后进入衰亡期。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温度、pH值、接种量、摇床转速、培养时间5个因素对苯转化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0℃,pH6.5~6.7,接种量10%,摇床转速为180~220r.min-1,培养时间为32h。本次筛选的苯降解菌为强化难降解石油组分中苯系物的去除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李辉 《农业与技术》2023,(16):112-116
为了筛选出高效降解毒死蜱的菌株,从喷洒过毒死蜱农药的农田中采集土壤样品,采用稀释梯度法分离纯化降解毒死蜱的菌株,共分离筛选出3株能够降解毒死蜱的细菌,其中菌株x1对毒死蜱的降解率达到77%以上,经16S rDNA测序结果比对发现,该菌株与KF719303.1 Paenibacillus sp.WP18菌株序列相似度达到99.9%,初步鉴定该菌为类芽孢杆菌属。为了提高降解率,由单因素试验可知,该菌最适的培养温度是30℃,培养液初始pH是7.0,最适培养转速是180r·min-1;为获得最优的降解条件,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分析,确定毒死蜱初始浓度为24mg·L-1时,3个因素对菌株x1降解毒死蜱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培养液的初始pH值>培养温度>培养转速;其最优降解条件为培养温度30℃、初始培养液pH值7.0、培养转速178r·min-1。毒死蜱理论降解率可达79.005%。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科学》2013,(6):55-57
本文对异噁草酮的降解菌W2菌珠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筛选实验确定降解菌W2的摇瓶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8、摇床转速180 r/min、摇瓶装液量25 mL/250 mL、培养温度25℃,接种量10%。  相似文献   

8.
联苯菊酯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杨凌某农药生产厂的下水道污泥中分离出一株联苯菊酯降解菌.根据形态、生理生化分析,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属,并命名为LBX3.该菌可以联苯菊酯为唯一碳源生长.试验结果表明,LBX3降解联苯菊酯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30℃.在pH为7的基础盐培养基中,150 r/min摇床培养第5天,LBX3对200 mg/L的联苯菊酯的降解率达到72.5%.  相似文献   

9.
翅碱蓬根系降油细菌的筛选及其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适用于沿海滩涂石油污染的翅碱蓬-细菌复合修复技术,对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 Kitag根系及其土壤进行常规细菌分离,并采用柴油为唯一碳源的平板,从中筛选具有降油性能的菌株并对筛选的菌株进行降油性能测定,研究其在不同作用时间(3、5、7 d)时对柴油的原始降解率,选择在3个时间段中降油性能均较高的菌株作为目的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DNA序列分析,测定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试验中共分离纯化出28株细菌,其中具有降油性能的细菌有7株,编号分别为S1、G3、G4、G9、G10、G11、G12;7株细菌对柴油的原始降解率,作用3 d时分别为34.21%、3.68%、18.40%、18.95%、0.52%、9.47%、21.05%,作用5 d时分别为44.06%、3.19%、23.90%、24.70%、31.47%、25.90%、46.22%,作用7 d时分别为41.09%、1.49%、14.36%、28.22%、14.36%、29.70%、31.68%;S1、G11和G12菌株对柴油具有较高降解率;S1属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与Microbacterium saperdate的相似性为98.7%,G11和G12均属于刘志恒菌属Zhihengliuella,与Zhihengliuella halotolerans的相似性均为99.8%,3株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均为15~30℃,最适生长盐度分别为0、20、20,最适生长p H分别为5、7和7。  相似文献   

10.
利用正交法分离鉴定苯胺降解菌及对其降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雅楠  陈鸿汉  刘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02-9005
[目的]利用正交法分离鉴定苯胺降解菌,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在某印刷厂排污口周围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3株苯胺降解菌,测定其生理生化特性,并对其1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考察不同温度、pH、摇床转速、培养时间及苯胺浓度对一株高效苯胺降解菌降解率的影响,并以苯胺降解率为指标,选择温度、pH、摇床转速、培养时间及苯胺浓度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该菌株对苯胺的降解条件。[结果]3株苯胺降解菌AN-Y、AN-B和AN-H分别鉴定为Pseudomonas sp.、Acinetobacter gerneri和Delftia sp.;生长和降解效果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0,并可分别在苯胺浓度为3 300、2 000和3 000 mg/L基础培养基上生长;耐受能力最强的降解菌AN-Y其最佳降解条件为温度35℃、pH 8.0、苯胺浓度2 000 mg/L、摇床转速160 r/min、培养时间72 h;方差分析表明,苯胺浓度对降解菌降解苯胺的效果影响最为显著。[结论]研究结果为苯胺降解菌的培养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