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文青 《种子科技》2016,(9):119-120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玉米产量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应该注重能够提升玉米产量措施的研究和应用。在杂交玉米的增产措施中,将带叶去雄措施应用在制种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产量。以试验为依据,对杂交玉米带叶去雄制种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张春庆  李岩  吴承来 《种子》2016,(8):118-120
去雄是玉米杂交制种的重要环节,研究明确去雄叶片数对制种产量的影响,对于指导机械化去雄具有重要意义.以郑58、昌7-2、Lx 9801三个自交系为材料,研究去雄带1~5片顶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雄带1片叶产量最高,随着去叶片数的增多产量开始明显降低,不同材料对去叶片数产量反应不同.去掉叶片数大于1片叶时,去掉叶片数每增加1片,在新疆单位面积产量减少5.52%,在甘肃减少6.77%.去叶片数(x)与单位面积产量(y)的关系方程,在新疆为:y=-51.161x2-175.77 x+9 545.9(R2 =0.978 7**);在甘肃为:y=-124.55 x2 +228.48 x+7 935.5(R2=0.954 9**).机械化去雄时,适当增加密度是减少机械去雄对产量影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去雄带叶对玉米制种产量的影响杨小平,赵玉梅(沈阳市农业科学院110034)生产上为了保证制种质量,普遍采用去雄带叶,这样做似乎相对保证了制种质量,但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不仅影响制种产量,同时对种子饱满度及发芽势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给玉米生产带来损失。为……  相似文献   

4.
玉米制种带叶去雄是降低自交率,提高种子纯度,缩短去雄时间,节省劳动力,促进雌穗早吐丝、早受粉、早成熟,有利降水的有效措施。带叶去雄对玉米制种授粉结实及产量是否有影响?我们以铁单8号制种田为对象调查了两个村,取样进行了分析。铁  相似文献   

5.
杂交玉米制种的去雄时间与方法是否适当,直接影响杂交种子的纯度和质量.通过对超前去雄时间与方法进行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超前去雄比常规去雄可以显著增产,去雄最适宜的时期与方法是带1~2片叶扒苞去雄.  相似文献   

6.
玉米制种含苞带叶超前去雄好处多辽宁省灯塔县种子公司李宏传统的去雄方法是以玉米的雄穗露头未散粉、手能握住去掉为原则。但这种去雄方式对保纯工作不是太理想,尤其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个别农户制种面积大,劳动力相对紧张,去雄工作一疏忽就会造成自交结实,降低种子纯...  相似文献   

7.
玉米制种含苞带叶去雄技术探讨辽宁省朝阳市种子管理站那淑媛,景毓萍,刘素珍玉米杂交种子的纯度直接影响下一年种植生产田的增产效果。在现行条件下,影响玉米杂交种子纯度的主要因素是制种田母本雄穗处理不当。过去常规去雄的方法是“见蓼去雄”。由于有的品种如玉米自...  相似文献   

8.
杂交玉米制种含苞带叶去雄技术辽宁省铁岭市种子公司(112000)张淑玉多年来,玉米制种采用“见蓼去雄”的方法,一直延续至今。经种植鉴定,去雄较好的田间自交苗仍有4%~5%,去雄不好的则高达10%左右。而推行含苞带叶去雄技术,不仅能提高制种质量,还能增...  相似文献   

9.
在番茄制种过程中,对番茄单株各果位花蕾进行有计划地去雄授粉,既可以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又能大幅度地提高劳动效率。试验表明,中果型番茄制种的合理坐果部位为S、Ⅰ、Ⅱ三蔓第1、2花序1~4果位和第3花序1~3果位、第4花序1、2果位  相似文献   

10.
在番茄制种过程中,对番茄单株各果位花蕾进行有计划地去雄授粉,既可以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又能大幅度地提高劳动效率。试验表明,中果型番茄制种的合理坐果部位为S、I、Ⅱ三蔓第1、2花序1 ̄4果位和第3花序1 ̄3果位、第4花序1、2果位。  相似文献   

11.
杂交玉米制种捏苞带叶去雄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玉米制种去雄方法已延续多年,现已被淘汰.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采用捏苞带叶方法去雄,既是提高玉米制种质量的有效方法,又是提高种子产量和发芽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怎样做好玉米制种摸苞带叶去雄工作山西省榆次市种子公司(030600)刘文胜吴天鹏摸苞带叶去雄是在玉米制种田母本挑旗、雄穗未抽出时就摸苞带叶提前把雄穗拔掉。这项技术不仅克服了传统去雄方法易造成自交结实,影响种子纯度的弊端,而且可以缩短去雄时间,节省劳动...  相似文献   

13.
王长英  武芳 《种子》2000,(1):72-73
在玉米制种工作中,某些自交系如“478”、“8112”等,按常规去雄法,很难保证制种质量,采取带1~片顶叶超前抽雄技术,能使种子纯度上90.51%提高到98.84%,提高9.2%,制量提高2%~10%,而且超前去雄比常规去雄易于操作,因此,超前去雄是一项简易有效值得大力推广的玉米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种子试验的进一步深入,统计方法的应用愈来愈显得重要。正确的试验结果往往给农业生产以指导或促进作用,但如果选用统计方法不当或资料分析有误,易得出不妥乃至相反的结论。《种子通迅》1991年第2期发表了杨永智的《玉米制种带叶去雄对产量的影响》一文,该文用两个样本t测验方法研究了玉米不同带叶去雄处理对穗粒数和穗粒重的影响。估且不论结果的准确性,笔者以为,仅其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玉米杂交制种工作中,推广了带叶去雄经验,即在母本雄穗生成末抽出前,带互~2个顶叶拔除,这一措施能够充分保证种籽的纯度。但叶片是光合器官,种籽产量的多少,决定于有多少有效叶面积在工作。玉米植株的上部叶片,叶龄最轻,生理机能最旺盛,而且通风、光照条件都比中、下部叶片好,试验证明带叶去雄比抠心去雄减产3%-5%。据黑龙江嫩江地区农科所刘百韬的研究:“玉米植株的顶部叶片光照为22500勒克斯;中部叶片为7.600勒克斯;下部叶片为2.800勒克斯。相应测得的大田光合生产率:上部叶片为65.4毫克/分米’/小时,中…  相似文献   

16.
在玉米制种工作当中,发现部分自交系如素湾1611、478、8001等,在抽雄时,雄穗还没有完全抽出苞叶,或刚露出顶叶时,就开始散粉,按常规去雄方法,很难保证去雄及时、干净、彻底,难以保证制种质量.只有采取超前带叶去雄技术2~3次,做到干净、彻底,才能切实保证玉米制种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国制种玉米生产存在着机械化去雄和生育中后期机械施药未解决的技术瓶颈问题,未能实现全程机械化。本文对塔额垦区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与施药的作业方式、农机与农艺的配套、机械去雄对制种玉米的产量、质量的影响等进行实证分析,旨在为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和施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以实现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18.
薛淑玲 《种子科技》2011,29(4):36-37
玉米杂交种子的纯度直接影响玉米大田生产的增产效果。在现行条件下,影响玉米杂交种子纯度的主要因素是制种田母本雄穗处理不当。传统的去雄方法是以玉米的雄穗露头未散粉、手能握住去掉为原则。由于有的品种自交系雄穗一露头就开始散粉,有的去雄后仍留有漏残桩,去雄工作一疏忽就会造成自交结实,降低种子纯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生产中,我们采用玉米制种含苞带叶去雄技术。通过多年示范和大面积推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种子公司在1988年玉米杂交制种带叶抽雄试验的基础上,1989年继续在武邑县原种场安排了330亩玉米杂交制种带叶抽雄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一、试验目的及意义解决抽雄不及时、不彻底、制种纯度低的弊端,鉴定带叶抽雄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由于带叶抽雄是在母本植株的心叶末期全天候进行,不再每天早上都去抽雄,这样可减少抽雄次数,节省劳动力,保证抽雄质量,提高种子纯度和产种数量。  相似文献   

20.
当前杂交玉米制种去雄时,一般都不限次数。因此,去雄周期长,费时多。笔者试图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探索去雄周期短,省时省工的最佳方法。在1986年进行分次集中去雄方法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