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8 毫秒
1.
一、合理垦复。油茶垦复得好,当年就可起到保花保果,促进增产的作用,二、三年产量可成倍增加。桃源县泥头山大队第一生产队的莫家塔,二十亩油茶林,一九六七年平均亩产茶油只有八斤,冬季垦复后,一九六八年平均亩产茶油十斤,一九六九年十五斤,一九七○年二十三斤,一九七一年二十七斤,一九七二年三十五斤。金星大队的羊肠弯一百亩油茶林,一九六六年垦复后产量也是逐步上升,一九六六年亩产油五点四斤,一九六七年六点二斤,一九六八年十四点四斤。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麻城县五脑山林场现有油茶林1万余苗,其中结实面积3,500亩。1978年共产油茶籽26.5万斤,折油6.25万斤(比1977年增产60%),平均亩产茶油18.8斤。其中12.6亩高产试验林(1961年栽植),平均亩产茶油58.5斤;百亩丰产试验林(1961年栽植)平均亩产茶油30斤,5亩5年生速生丰产试验林平均亩产茶油5.9斤。均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3.
我场共有油茶林2100多亩。近几年来,通过学习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发动职工,反复实践,不断摸索油茶增产规律,使油茶产量逐年得到提高。今年1800亩收获面积,产茶油43,000多斤,平均每亩24斤多。党支部试验山120亩,亩产茶油由1960年的1斤,一跃而达到53斤9两,高额丰产油茶林30亩,亩产茶油达到73斤。我们在培育管理上的作法是:  相似文献   

4.
汉寿县军山铺公社聚宝油茶林场,1977平建立后即对270亩油茶进行了全面垦复,这年共产茶果71500斤,亩产茶油12.7斤。由于全垦对根系有些影响,1978年只产鲜茶果44500斤,亩产茶油7.9斤。1979年产鲜茶果12500斤,亩产茶油12.4斤。1980年产鲜茶果67500斤,亩产茶油  相似文献   

5.
我们油茶林场是1975年3月建立的,共20人,经营油茶林5,000亩。一年多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大力开展油茶培育管理的科研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高标准垦复油茶林2,000亩;修枝整形、改造林相500亩;油粮、油油间作140亩,其中三油间作40亩,收花生6,540斤,折油945斤;收茶果14,300斤,折油730斤;茶油、花生油、菜油合计平均亩产91斤。5亩“三油”丰产试验地亩产121斤。油粮间作100亩,收黄豆4,868斤,红薯4,491斤,折合粮食10,636斤,人均531斤。间作总产值4,599元。通过抚育间作,油茶显著增产,一般亩产茶油13斤,最高达25斤。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萍乡桐木乡源泉社现有已经垦复的油茶林600亩。几年来,这些茶林产油量上升极快,三年增产四倍以上。1957年平均亩产茶油高达27.8斤,其中有50亩平均亩产80斤。其增产速度是:  相似文献   

7.
据广西林科所经济林组报导,他们在所本部试验地的一块十九年生软枝油茶,亩产茶果1684斤,折油112.9斤.软枝油茶是目前推广的优良品种之一,具有结实早,产量高,年产变幅小等优良特征.种后四年有收益,十年亩产茶油超过50斤,十五年达到79斤,比普通油茶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蜜蜂提高油茶结实率及开发油茶蜜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长期以来,油茶林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花多、果少,单产普遍很低,平均亩产茶油5-6斤,严重挫伤群众进一步发展油茶和管理好现有油茶林的积极性。造成油茶低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种质低劣混杂,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等,但关键是油  相似文献   

9.
江西是油茶重点产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1/3左右,为我国茶油商品油基地省之一。全省现有油茶成林1350万亩,以1981年丰收年计算,平均亩产茶油亦只有6.3斤。低产林面积大,生产潜力也大。为了实现我省油茶产量翻番,省林学会于四月间在宜春县召开了全省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油茶生产、科研、教学等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在51名代表中,有高级工程师5名,工程师21名。省科协学会部和省林业厅经济林  相似文献   

10.
油茶是我国南方的优良食用油料树种,全国油茶林面积5100万亩,年产茶油三亿多斤,平均亩产油量不到6斤,这种广种薄收,低产低值的状况,严重地影响油茶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建国以来,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在油茶低产林改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冬挖夏  相似文献   

11.
岑溪软枝油茶(以下简称软枝油茶)是区林科所经过连续十五年系统品比评选出来的优良品种,具有速生丰产优质适应性强等优点,比一般品种提早2—3年开花结果,产量高1—3倍。种后三、四年有收益,七年进入盛产期,十年亩产油超过50斤,丰产年可超112斤以上。区林科所栽培的试验林,连续五年平均每年亩产茶油65.26斤,比  相似文献   

12.
我们观音山油茶场,于1958年建场,面积5,050亩。建场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通过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在千古荒山上栽植油茶3,000亩。目前,有800亩已开花结实,产量由1966年产茶果11个,到1974年产茶籽8万斤,单产茶油25斤,1975年是小年,平均单产茶油仍达22斤。其中有6分妇女试验地,产果654斤,打油60.5斤,折合亩产油101斤。另外,有4.8亩青年试验林,1973年产果1,360斤,1974年产果2,227斤,1975年产果1,897斤,亩产茶油42斤。为油茶高额丰产,克服大小年,闯出了新路。  相似文献   

13.
常德县唐家铺公社油茶场,1974年开办,经营山林620亩,其中油茶林500亩,几年来,在大搞深挖垦复,积极建设“三(?)的基础上,对一部分油茶林进行了间种管理,茶油产量不断增加,林地土壤肥力不断提高,1978年油茶总产量14393斤,亩产28.8斤,比办场前常年产量增长213.2%。经测定,间种比未间种的林地  相似文献   

14.
南宁地区林科所于一九七八年用岑溪软枝油茶,以营养杯育苗进行速生丰产的十二亩试验林,获得早期丰收。按一九七九年全国和全区油茶会议拟定,五年生油茶林速生丰产标准,全国亩产茶油为五市斤;全区为二点五市斤。我们这块十二亩试验林,今年经南宁地区科委、南  相似文献   

15.
我社地处雪峰山区,主产油茶。有油茶林2万多亩、稻田5千多亩,茶油收入占总收入的50%左右。近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的领导下,排除“四人帮”的干扰,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获得了粮油双丰收。粮食亩产跨“纲要”,由吃返销粮到年年有贡献,茶油亩产平均12斤以上,最高达18斤。五年来向国家提供商品油66万多斤,每户每年平均72斤。  相似文献   

16.
正常宁市林地总面积11.53万公顷,其中油茶林面积5.3万公顷,是中国油茶之乡、国家油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油茶示范林基地试点县(市)。2008年以来,该市完成新造高产油茶林1.86万公顷,低改垦复油茶林2万公顷。2017年,常宁市年产茶油1.13万吨,年产值达17.6亿元。"常宁茶油"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知名品牌。一、突出政府主导,做优平台树品牌  相似文献   

17.
<正> 油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但目前油茶林经营技术水平普遍粗放,林相很差,产量低而不稳,一般亩产茶油五、六斤,高的也只有十来斤,与高产一百多斤的试验林比较相距甚远。油茶林低产的因素很多,常归纳为“老、杂、残、稀、荒、病、虫、劣”八个字,造成低产的原因可概括为四个:一是结果率太低;二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三是存在大量的低产劣株;四是水肥供应不足。只有改变了上述状况,油茶丰产就有希望。现谈谈油茶经营技术“四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推动下,我省各地正在逐步建立油茶“三保”(保水、保土、保肥)地。实践证明,修筑土坡梯地,挖竹节沟,不仅能有效地保蓄水土,在有蜂源的情况下,还能加速油茶授粉蜂的扩散,明显地改善油茶的授粉结实条件,提高着果率,增加茶油产量。 常山林场小茶坪52亩油茶丰产林,每年亩产油都在20斤以上,高产年份可达60余斤  相似文献   

19.
我们观音山油茶场,面积5050亩,海掺高500—772米,自一九五八年建场以来,通过两个阶级的激烈搏斗,战胜了阶级敌人的干扰和破坏,终于在这坐荒山秃岭上营造油茶林3000亩,其中有800亩已开花结实,一九七四年产茶籽80.000斤,单产茶油25斤。今年是小年,平均单产茶油仍有22斤。林中有块妇女试验林,有油茶树48株,一九七五年产果654斤,打油60.5斤,折合亩产101斤的高产记录。  相似文献   

20.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市场对茶油的需求呈上升的势头,价格稳步增长,油茶的生产效益也在不断提高。但长期以来,对油茶只取不予、收而不管,致使大面积油茶林品种混杂,树势衰退,种质退化,良莠不齐,平均亩产茶油仅3~4公斤。油茶并不是天生的低产林作物,只要加强培管,油茶林产量可成倍增加,管理得好,亩产茶油可达20~30公斤,甚至达40~50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