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用大区对比法对申丰牌高效生物肥施用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申丰生物肥无论苗期施用还是基施、追肥,均可使水稻根系发达,秧苗素质好,能增加单位面积收获穗数及每穗颖花数,水稻增产5.796。使用方法简便、省工、省时、经济效益明显,建议在水稻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复合微生物肥应用对水稻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浙优1号、Y两优900、甬优538和甬优12为材料,研究复合微生物肥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成本下,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比传统施肥平均增产331.41 kg/hm~2,增3.58%,主要是通过增加每穗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来实现;施用复合微生物肥能提高水稻株高和收获指数,并通过增产实现增效。因此,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可通过施用复合微生物肥实现化肥减量目标。  相似文献   

3.
“申丰”生物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开发研制、鞍钢实业申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专利产品,是国家“863”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攻关课题成果,已被列入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经辽宁省土壤肥料总站在樱桃、番茄、秋白菜、水稻等方面试验,结果显示,该产品对不同作物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与效益均有较好的效果。为探索该产品在茶树上施用效果,本所开展了本试验。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茶树品种:毛蟹(1982年种植、长势基本一致)1.1.2试验肥料A.“申丰”牌生物肥B.复合肥;KH2P041.2试验方法1.2.1田间规划与处…  相似文献   

4.
《北方水稻》2021,51(4)
施用不同用量的正根源微生物肥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正根源微生物肥T3的效果最好,对叶片SPAD、667 m2穗数和产量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奕源高效光合生物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减少化肥施用量的前提下,水稻的秧苗素质得以提高,穗长、穗数、实粒数、千粒重等都有所增加,产量比对照增加了22.2 kg/667 m2,达到了节本增效和发展绿色农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史峰 《北方水稻》2011,41(4):36-38
连续2 a对新宾地区水稻施用穗肥的适宜施用时期及施用数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施用穗肥确实有防止颖花退化,增加每穗粒数的作用,可增加实粒数3.1~6.6粒/穗。水稻穗肥的适宜施用时期为水稻主茎幼穗长1.0~5.5 mm,水稻穗肥的适宜施用量为硫酸铵7.5~10.0 kg/667 m2。在施足农家肥水稻长势良好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寒地水稻不同类型品种超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龙 《中国稻米》2009,(4):26-28
从合理施用穗肥等方面入手,提出水稻不同类型品种(穗数型、中间型、穗重型)的产量结构指标,诊断穗肥施用合适时期和方法。水稻幼穗长度达到0.8~1.0cm(水稻抽穗前18~20d),每m^2分蘖数400个左右时施用第一次穗肥。分蘖量不足,天气晴温度高时,穗肥施用应当提前3d;水稻分蘖过多,穗肥施用可以推后3d。  相似文献   

8.
通过应用试验及生产示范,探讨优质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效果,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绥化永安农场示范点,采用分蘖强、早熟、大穗品种、单本、有机肥、化肥与生物肥配合施用,干湿灌溉的强化栽培技术体系,可使水稻增产9.6%~11.2%。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物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对不同生物肥与常规施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农大生物肥产量最高,其次为农丹、丰业生物肥,增产率分别达到了4.33%、3.71%和3.24%。农艺性状调查显示,生物肥处理的平方米有效穗数多于常规施肥处理,农大生物肥处理的平方米穗数较对照多18穗,穗粒数多6.3粒。虽然结实率与千粒重较低,但产量却高于常规对照。病害调查发现,生物肥处理发病率较轻,常规施肥较重。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物肥对水稻稻瘟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兴凯湖、850和云山3个农场的不同生物肥对水稻稻瘟病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物肥种类和同种生物肥的不同含量对水稻稻瘟病发生程度有显著影响。在稻瘟病发生程度较低的情况下,施用圣丹生物肥、翔宇生物肥、绿农生物肥和地福来有减轻稻瘟病发生程度的趋势。在稻瘟病发生程度较重的情况下,施用圣丹、生物钾、巨微生物钾和世绿生物肥有加重稻瘟病发生程度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胎盘乳化液是俄罗斯新产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探讨其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效果,1997-1998年,采用胎盘乳化液对水稻进行了不同浓度,不同施用主不同水稻品种的喷苗与浸种试验。结果表明,胎盘乳化液对水稻茎秆等营养器官有明显的促进生长的作用, 明显增加每穗实粒数与有效穗数,因而最终能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发挥硅钙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硅钙肥作基肥450~750kg/hm2的大面积示范试验。结果表明,硅钙肥可使水稻有效分蘖率提高23.3%,平均单株成穗数增加0.7穗,增产4.3%~18.1%,对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易杰忠  易媛 《北方水稻》2013,43(3):67-70
系统分析了徐州水稻生产现状,针对水稻扩大面积难度大、品种不配套、轻简稻作熟期迟、种稻效益不高等影响因子,提出了实施旱改水,扩大水稻面积;更新配套品种,挖掘增产潜力;手栽改机插,推进全程机械化;严格控制直播,确保稻麦双高产;开展高产创建,增加示范带动效果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简要回顾了水稻壮秧剂的发展进程,分析了“牡丰”牌水稻壮秧剂(南方型)不同配方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该壮秧剂可使秧苗矮壮,秧龄弹性强,根系发达,叶龄进展快,分蘖力强,单株带蘖多,干物质积累多。秧苗栽后早生快发,单位面积有效穗多,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5.2%~11.1%。  相似文献   

15.
光子辐射仪辐射水稻种子,可促进水稻早生快发、增加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实粒数,对千粒重无明显影响,增产率为0.66%~8.22%。光子辐射对水稻的发育进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品种受抑制程度不同,盐丰47受抑制的程度比辽盐92明显。因此,针对不同品种应采取不同的辐射剂量、时间测试,找出最佳效果,最大程度地发挥辐射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水稻移栽后施用绿欣有机复合肥40kg/667m2,植株分蘖早、分蘖多,后期表现好,纹枯病比施红中复合肥的少;增加有效穗数30穗/667m2,增产50kg/667m2。在施用中避免与种子、肥料直接接触;在避光通风、干燥处存放,严禁与粮食、饲料混存混运;建议扩大示范,加快推广。  相似文献   

17.
面对旱缺田面积的逐渐扩大现象,作者通过对比试验,采取塑盘育壮秧、适当增加抛(插)密度、节水灌溉、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实现山区水稻控灾增产目的。  相似文献   

18.
移栽水稻高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匮乏威胁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为了应对水资源紧缺和增加粮食产量,农业科学家开发了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和生产体系。本文综述了当前移栽水稻生产上主要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并从水稻生长、激素、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等方面阐述了其生理生化机制,提出水稻高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9.
常秀红  王赛波  常荣国 《北方水稻》2011,41(3):77-78,80
介绍了盘山灌区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面对水资源的逐渐匮乏和耕地的日益减少的现状,应及时推行科学合理的使用有限水资源和耕地的新模式,因地制宜地采用灌排农渠有筋U型槽衬砌的灌溉技术,探讨水田水利发展的具体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氮肥减量和替代确保水稻稳产,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双重目的。试验设计不施氮(N0)、3种减氮配施生物有机肥和3种减氮配施钮翠绿有机复合液肥施肥模式,以当地施肥水平为对照,研究生物有机肥或钮翠绿有机复合液肥配施及不同减氮比例处理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配施模式平均减氮30%的情况下,早、晚稻的平均产量略低于常规施肥模式,钮翠绿有机复合液肥配施模式表现出类似的趋势;与常规施肥模式相比,生物有机肥或钮翠绿有机复合液肥配施平均减氮30%的情况下,氮肥偏生产力平均提高了34. 3%,表明通过施用生物有机肥或钮翠绿有机复合液肥配施减量化肥是可行的,是一条化肥减量和水稻稳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