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壮哉,神女峰     
山石盆景创作一直沿袭“丈山尺树寸马分人”的比例,以使盆内景物之间互相谐调,从而达到“自然缩影”的艺术境界。而《神女峰》(《中国花卉盆景》90年1期插四)一作则突破了这传统原则,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神女峰的雄奇、俊秀,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壮哉,神女峰。  相似文献   

2.
我特别喜爱茶花,退休后先后养了130多盆(株),其中名贵品种占1/3。但不知为什么,一连几年,我养死了好几株,心中说不出的惋惜。我下决心钻研、实践,才解开了茶花死亡之谜。●逆其道,“五色茶花”以死相抗。1990年春,一位浙江的花友送我两盆“五色茶花”。我如获至宝,倍加  相似文献   

3.
中国盆景素以诗情画意见长,优秀的作品耐人寻味,发人遐思。要使作品产生这种艺术魅力,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艺术创作原则,灵活地运用艺术辩证法,处理好景物造型中的各种矛盾,达到既多样又统一的效果。“师法造化”是盆景创作的重要原则。它是指观察、学习自然,掌握其规律,从中吸取创作原料,使作品真实地表现出自然景物。在师法造化的基础上,还须对表现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抓住景物特点,“繁中求简”,使作品更加集中和典型。  相似文献   

4.
一件优秀的作品,会让观赏者在心灵上产生无限的幽思遐想。怎样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更有奇趣、更有活力?对于盆景工作者来讲,除提高自身素质外,要更多地深入到生活实践中去,多观察自然界的景物,捕捉自然美的灵性与神韵,并艺术地运用到盆景创作中去。为此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盆景与地域特点结合荆州古城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楚文化的中心。战国时期的楚国都城遗址就在荆州古城附近。盆景的创作如何与本地景物相结合,与二千多年前我  相似文献   

5.
仙人山又名山影拳,虽有“粗码”、“中码”、“细码”之分,但均系仙人掌科天轮柱属植物的变种。其形状怪异,酷似险峰叠翠,妙趣天成,因而颇受园艺爱好者的喜爱。仙人山比较好养,但管理不当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山”形好,但生长缓慢,十几年方能成形;另一个是生长过快,形如6—8棱的棍子,破坏了“山”形。如若使仙人山既生长较快,又形状美,栽培管理上需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宋德钧同志认为“盆栽”音译已流行于世界,建议“盆景”一词应穿上“西装”出国,言下之意是:用“盆栽”来代替“盆景”。我认为,这一意见值得商榷。“盆栽”,是把自然界生长的某些植物“栽”在盆内培植,如盆栽葡萄、盆栽柑桔……等等。进一步,对盆内栽培的某些植物进行科学的修剪、攀扎,使之成为一种活的艺术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树桩盆景”。但它毕竟是栽在盆内的植物,仍然可称它为“盆栽”。但“盆景”就不同了,它的意义是在盆内制(造)景。就是把大自然的景物制(造)于盆钵之中。“盆景”比“盆栽”的范围大了,意义深远了,因而要求也就严格了。  相似文献   

7.
浙江兰溪产兰古已有名,著名风景区六洞山分布尤多。今年元月,我在六洞山采挖兰花时,见一生姜状茎块半露土中,有两三草芽翘然其上,初不在意,细审视竟是兰草,复在不远处又觅得略小的一具,窃喜险些失之交臂。奇怪的是,这两具珊瑚般的兰草“块茎”不能分离,纤弱的兰草直接从“块茎”上长出,没有假鳞茎,掘出时尚未生根,遍翻兰书,均无此种状  相似文献   

8.
前年夏天,下班归来,楼上邻居对我说:“有盆花被大风吹落在你家院子里了。”我连忙去看,果然见一盆叶子厚厚的盆花摔破在我的石榴花池中。邻居见他的盆花砸坏了石榴枝头,很过意不去,说要送一盆好花来弥补。我说:“你同家将花盆固定好倒是应该的,赔偿就不必了。”  相似文献   

9.
去年北京市第十四届菊花(市花)展期间,我送展六棵黄色、三棵白色的菊花。这些黄色的菊花是大型菊花“高原之云”的芽变新品种。我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名普通的花工。1991年11月5日上午我在养花之余去御花园赏菊。由于平日对菊花“高原之云”特别偏爱,所以对其茎、叶、花型观察比较仔细,记忆犹新,突然一棵黄色的菊花映入我  相似文献   

10.
20年前,我不懂“盆景”一词,与盆景结缘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岁末的一天,朋友送我一本挂历。盯着上面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片,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脱口而出:真的太美了!朋友哈哈大笑,那不是工艺品,是盆景!  相似文献   

11.
石头胶合完毕.可在旱地部分继续填土,使坡岸石与土面浑然一体.并通过堆土和点石作出有起有伏的地形。处理地形应根据表现景物的特点,使之合乎自然做好地形以后.在土表面撒上一层细碎“装饰土”.以利于铺种苔藓和小草。  相似文献   

12.
10年前,花友张老先生送我“帝国缀化”一小节,植于盆中,第二年即生长旺盛。分切数株再植,其中一株经8年培育,现高已近100  相似文献   

13.
盆景的“形”,是指创作主体对所表现对象的具体形态的真实反映。“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神”则是指存在于人或自然景物之中的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勃勃生气。“神”是抽象而不具体的,只可感悟不易言传。在盆景艺术中,“神”一方面是指所表现景物的自然之“神”。例如:山水的韵致风采,树木之生机、天性、姿韵等。另一方面是指创作主体之“神”。作者借景物以表现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表现对象  相似文献   

14.
山两省山阴县四季春饲料公司是专营牛羊饲料的龙头企业,在四季春大人小小的会议上常能听到领导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咱们饲料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这使我联想起这样一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同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而在四季春公司业务团队是这样唱的:“请把我的真诚带回你的家,清把你的满意留下。”这是员工发自内心奏响的乐章,是叫季春人唱出的真诚服务之歌。  相似文献   

15.
“飞来石”     
“飞来石”上下两部分总高10厘米,宽15厘米。整个“山”形和“石”形无半点人工雕琢,由于形状好似安徽省天柱山大自然所造成的“飞来石”,故就以此为名。其实,  相似文献   

16.
居家说起“闲话”,我有一个有趣的生活故事总有说给大家听的欲望。下面说来,想它“闲”中不乏“意义”的真善美。那年入冬,自制了一盆“上水石”盆景。看那一尺高的奇特石头,底部只有一寸座落水中,却能把底部的水份吸上“山顶”,真可谓“山多高,水多高”,给绿色的生命创造了一个生长的“基地”。只可惜,当时已是冬季,能利用“基地”种些什么,培养它适时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呢?我想到了耐寒的麦子。虽然播种季节已过,但我还是在“山  相似文献   

17.
来说一段故事。 是日。袁师傅(袁启瑞)预约给相思盆景留影,以便日后回味,供改作参考。几个痴友相约前去,本着参观、学习、请教、见识的目的,劳碌半天后就餐时,话题集中在这盆奇特相思树盆景的命题上。 一说,就叫“盆景”罢。理由是:本身桩材就是一个能盛水的盆,盆上有丰富的景物。山、石、水、人物、自然环境俱全,那不就是盆上的景吗?现实。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元月初,友人送我一株君子兰。这株君子兰已具十多张肥厚的叶片和一簇粗壮的“龙根”。由于当时很忙,就把它弃在榕树盆景下,出差去了。一周后回家,傍晚浇花时才记起这株被遗忘的君子兰。虽得到“榕荫”,但毕竟已裸露在盆土上8天了,肥厚的叶片和“龙根”已奄奄一息,我赶紧配制了“爱多收”生长激素药水,把它浸入,第二天捞起,种植在一个塑料小圆盆里,放在一株大榕景树荫下。  相似文献   

19.
“两杂”种子降水的几项措施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种子公司接万富,赵文荣玉米、高粱杂交种子降水是“两杂”种子生产后期一项关键性工作。抓好“两杂”种子秋季降水,使种子水分在低温来临(秋末冬初)之前降到安全标准,以避免种子遭受冻害,确保种子质量。现介绍我公司在...  相似文献   

20.
块茎镂刻岁月的纹理,枝叶舒展柔绿的风情。、若想为家中增添几许沧桑的韵味,好看易养的山乌龟是您的最佳选择。2010年春天闲逛花市,看到一位面容和善的女摊主面前,整齐地摆放着好几排有点奇怪的植物:没有叶片,只是一个圆滚滚、厚墩墩的块茎,表皮粗糙,乍看与土豆颇为相似。我好奇地询问是什么植物,摊主说叫“山乌龟”,是她家乡云南的土特产,因其块茎不论大小,都露出一半在地面,因此也叫“地不容”。由于入药有清热解毒、理气止痛的功效,也被称为“金不换”。摊主告诉我。山乌龟不仅好看,而且好养,回家后浇足水,不几天就会有新芽冒出,每年都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