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玉米赤霉烯酮(ZEN)对母猪繁殖性能和胎盘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选择胎次相近、体重200 kg、妊娠第30天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 mg/kg的ZEN。试验期7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ZEN显著提高了妊娠期母猪死胎数和弱仔猪数(P0.05),显著降低了母猪总产仔数(P0.05);2)饲粮中添加ZEN显著提高了妊娠期母猪血清孕酮含量(P0.05);3)饲粮中添加ZEN显著提高了妊娠期母猪胎盘中Toll样受体-2(TLR-2)和孕酮受体(PGR)基因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母猪妊娠期饲粮中添加1.5 mg/kg ZEN可显著降低母猪总产仔数,并显著提高死胎数和弱仔猪数。饲粮中低水平的ZEN对母猪繁殖性能仍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建立玉米赤霉烯酮(ZEN)降解酶基因ZEN-jjm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体系,确定其产物的生物降解活性及对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克隆ZEN-jjm基因,经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后连接至p HT01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转化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ZEN-jjm蛋白表达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表达的ZEN-jjm蛋白降解ZEN的活性。通过对母猪的繁殖性能的评价,确定ZEN降解酶降解ZEN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ZEN-jjm成功插入p HT01中,SDSPAGE表明获得1株高效表达目的蛋白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其大小约为29 ku。HPLC结果表明表达的ZEN-jjm蛋白能有效地降解ZEN;表达的ZEN-jjm蛋白能显著缓解ZEN对繁殖母猪的毒害作用(P0.05)。综上:1)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表达ZEN-jjm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载体,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得到了表达。2)表达的ZEN-jjm蛋白具有降解ZEN的生物活性。3)在饲粮中添加ZEN-jjm蛋白能显著降低ZEN对母猪能繁殖性能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研究发现,在母猪妊娠和哺乳期间饲喂含有不同水平玉米赤霉烯酮(ZEN)的母猪日粮会导致仔猪卵巢功能受损。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以受污染的玉米为基础的日粮通常同时含有ZEN和DON(呕吐毒素)两种霉菌毒素,即使遵循欧盟法规来控制这些霉菌毒素在饲料中的含量,也可能有通过母猪乳汁传递到仔猪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张振玲 《猪业科学》2021,38(9):20-22
玉米赤霉烯酮(ZEN)和脱氧雪腐烯醇(DON)是饲料中尤其是以玉米和甜菜渣(beet pulp)为原料的饲料中最常见的两种真菌毒素。众所周知,高ZEN或DON毒素含量水平的日粮最终会使毒素进入到母猪的乳汁中,对母猪和新生仔猪均造成不利的影响。ZEN及衍生物是一类主要由镰刀菌属的真菌产生的非甾体雌激素类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玉米、大麦、小麦和高粱等谷物饲料及其副产品中,能引起猪等家畜和家禽早熟,生殖周期紊乱。DON (又名呕吐毒素)是一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主要是由禾谷镰刀菌和粉红镰刀菌产生的一种剧毒次级代谢产物。谷类作物粮食发生霉变后产生DON,猪对DON最为敏感,且危害也最大,主要毒性效应为拒食、呕吐、抵抗力下降和繁殖性能下降,结果不仅影响猪的生长性能,同时还严重危害猪的免疫功能和繁殖能力,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全球主要饲料生产大国和地区都制定了关于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如果日粮中毒素的含量水平不是那么高(低于欧盟标准),对母猪和新生仔猪是否就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呢?荷兰斯科特霍斯特饲料研究中心真菌毒素研究员雷吉安·圣徒博士(Dr RegianeSantos)在最新一期《All About Feed》(2021,29 (1): 14-16)介绍了这方面最新的研究情况。试验中研究了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ZEN、DON毒素及其衍生物传递给仔猪的情况,测定了母猪初乳和常乳中以及母猪和仔猪血清中真菌毒素的含量水平,并评估了真菌毒素(ZEN和DON)对母猪及所产猪的影响,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即使繁殖母猪的日粮中毒素含量水平较低(不超过欧盟标准),毒素仍旧可以从日粮中传入到母乳中(初乳和常乳),进而再由母乳传递给仔猪。2)虽然饲喂真菌毒素含量水平低的日粮并不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以及仔猪的生长性能,但是确实会给母猪及其所产仔猪产生一定的影响。3)进食ZEN毒素含量水平较低日粮的母猪背膘厚度减少、血清中瘦素含量水平降低。4)真菌毒素使得雌性仔猪的繁殖性能受到影响使其不能被列入繁殖计划。  相似文献   

5.
朱秋凤  张永静  黄强 《猪业科学》2023,40(11):18-21
<正>0引言玉米赤霉烯酮(ZEN)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食品和饲料中最常见的霉菌毒素,尤其常见于玉米和甜菜粕。众所周知,采食高浓度的ZEN或DON饲粮会导致这些毒素传递至母乳中。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已发现母猪在妊娠期和哺乳期饲喂含不同水平ZEN(200~1 000μg/kg)污染的饲粮会有不利影响,即导致仔猪卵巢功能受损。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受污染的玉米型饲粮通常含有ZEN和DON两种霉菌毒素,即使遵循欧盟法规来控制这些霉菌毒素在饲粮中的含量,其也可能会从母猪初乳和常乳中传递到仔猪体内。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探究低聚壳聚糖硒抗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ZEN)对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C)、ZEN (30 μg/mL ZEN)、ZEN+0.5 Se (30 μg/mL ZEN+0.5 μmol/L低聚壳聚糖硒,以Se计)、ZEN+1.5 Se和ZEN+3 Se组。待细胞长至60%~70%汇合时,ZEN+0.5 Se、ZEN+1.5 Se和ZEN+3 Se组培养液更换为含对应Se浓度的培养液,C和ZEN组更换为正常培养液,12 h后向含ZEN组加入30 μg/mL ZEN,继续培养24 h。收集各组细胞培养液,检测碱性磷酸酶(AKP)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闭锁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s-1,ZO-1)、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ZO-1和Occludin蛋白的表达和定位情况。AKP活性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ZEN、ZEN+0.5 Se、ZEN+1.5 Se组AKP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ZEN+3 Se组AKP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与ZEN组相比,ZEN+1.5 Se和ZEN+3 Se组AKP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ZEN组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ZEN组比,ZEN+0.5 Se、ZEN+1.5 Se和ZEN+3 Se组ZO-1表达水平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Se浓度的增加,ZO-1表达水平逐渐升高,ZEN+0.5 Se、ZEN+1.5 Se、ZEN+3 Se组Occludin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免疫荧光结果表明,低聚壳聚糖硒可缓解ZEN引起的ZO-1和Occludin蛋白荧光信号减弱现象,并恢复ZO-1和Occludin蛋白的定位分布。由此说明,低聚壳聚糖硒可降低ZEN引起的IPEC-J2细胞AKP活性升高,上调ZEN引起的ZO-1、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并调节其定位分布。  相似文献   

7.
玉米赤霉烯酮诱导山羊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由镰刀菌产生的一种霉菌毒素,具有细胞毒性和雌激素活性,会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等产生严重毒性影响。目前,ZEN对山羊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ESCs)凋亡的潜在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山羊永生化ESCs,采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ZEN对山羊ES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和凋亡关键基因的变化,探讨ZEN是否通过ERS影响山羊ESCs的增殖与凋亡。结果显示,ZEN抑制了山羊ESCs的增殖过程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随着ZEN剂量的增加,山羊ESCs的凋亡比例显著上升。ZEN剂量依赖性地上调了Caspase-8、Caspase-9及Bax/Bcl-2 mRNA表达水平。ZEN显著上调了ERS标志分子GRP78和CHOP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ERS关键分子ATF6、PERKIRE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并且ZEN对IRE1通路的影响更为显著。添加ERS特异性抑制剂4-PBA和IRE1特异性抑制剂Irestatin 9389均可显著降低ZEN对ESCs增殖的抑制作用。综上表明,ZEN可以通过ERS通路调控山羊ESCs的凋亡进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动物保健》2012,(12):84-84
突尼斯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大蒜水提取物(AEA)对由氧化应激介导的玉米赤霉烯酮(ZEN)中毒的保护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AEA对ZEN引起的细胞毒性、活性氧(ROS)产生以及培养Vero细胞中DNA片段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ZEN可以引起由氧化应激机理介导的多种毒性作用和显着改变。  相似文献   

9.
玉米赤霉烯酮(ZEN)是一种由禾谷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产生的非甾体类雌激素霉菌毒素,对人体和家畜健康毒害很大。玉米赤霉烯酮脱毒酶(ZEN脱毒酶)特指能够专一地将饲料中的ZEN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的一类酶制剂。ZEN脱毒酶具有高效、专一、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在粮油及加工制品、饲料中ZEN的脱毒方面有较大的潜力。文章从ZEN脱毒酶工业化应用开发的角度,从ZEN脱毒酶基因挖掘、酶结构定向进化、异源表达、发酵工艺优化、酶制剂的制备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之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ZEN脱毒酶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豫南一些规模化养猪场中的母猪群、后备母猪群、育肥猪群、公猪群分别出现流产、返情、外阴肿胀和乳腺增生、睾丸萎缩的情况,通过调查分析得知饲料霉变是主要原因,其中镰刀菌污染严重(饲料的甲醇溶液浸出在紫外光下呈明亮的蓝绿色荧光)。现用不同日光照射和加热处理,分析其对镰刀菌生长和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北京地区猪场饲料原料及全价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含量,以了解北京地区饲料中ZEN的污染情况.试验抽样采集北京市昌平区、大兴区、延庆区、平谷区、顺义区5个区县15个猪场131份饲料样[55份玉米、豆粕、麸皮、干酒糟及其可溶物( DDGS)原料,76份猪全价饲料]进行ZEN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玉米、豆粕、麸皮、DDGS和全价饲料中ZEN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54.45%、100.00%、100.00%和58.88%,超标率分别为0.00%、0.00%、0.00%、41.18%和0.00%,平均含量分别为109.08、9.19、14.92、882.68和58.88 μg/kg.结果提示,不同饲料原料中ZEN含量存在差异,DDGS中ZEN平均含量超标,猪全价饲料及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中ZEN平均含量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12.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危害动物健康的重要真菌毒素之一,笔者旨在筛选出能够有效降解ZEN的微生物,并对其降解特性以及降解产物的致毒活性进行检测,以期筛选出高效降解ZEN的菌株。以ZEN为唯一碳源进行初筛,以菌株发酵液对ZEN的降解率为复筛指标,对降解率最高的菌株进行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并对筛选出的菌株对ZEN的降解特性进行研究,对其降解产物在MCF-7细胞上进行活性检测。初筛获得40株能生长良好的细菌,复筛筛选出降解率最高H6菌株,经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在37℃、180r·min-1、72h时,该菌株发酵液对1μg·mL~(-1) ZEN的降解率为95.6%,其上清液和菌悬液的降解率分别为68.93%和28.70%,对20μg·mL~(-1) ZEN的降解率为85.8%;菌株上清液经蛋白酶K、蛋白酶K+SDS和热处理后,其降解活性明显降低;该菌株ZEN的降解产物在MCF-7细胞上的增殖率显著降低。结果表明,本研究筛选出能有效降解ZEN的菌株H6,经鉴定判断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该菌株分泌的胞外酶能够降解ZEN,使其类雌激素毒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筛选能够有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ZEN)的微生物菌株。试验以ZEN为唯一碳源对发霉饲料、动物粪便等样品中的菌株进行分离筛选,选取其中降解率较高的菌株进行鉴定。研究菌株不同活性成分的ZEN降解效率以及不同培养条件下菌株的ZEN降解效率,初步探明菌株降解机制,优化菌株降解条件,并通过小鼠试验评价菌株的体内ZEN降解效果。结果表明:从样品中筛选出2株能有效降解ZEN的菌株,分别命名为NA-J21和MLS-H32,经鉴定分别是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及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37℃培养48 h,菌株NA-J21与MLS-H32的ZEN降解率分别为71.3%和61.5%。2株菌主要通过细胞分泌的胞外酶降解ZEN,此外菌株细胞壁对ZEN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菌株NA-J21降解ZEN的最适条件为接种量2.0%,初始pH 7.0,温度37℃,培养时间12 h;菌株MLS-H32的最佳ZEN降解条件为接种量2.5%,初始pH 7.0,温度32℃,培养时间12 h。菌株NA-J21和MLS-H32能够缓解ZEN中毒引起的小鼠脏器损伤,对ZEN污染小鼠有一定治疗效果。综上所述,本试验筛选的菌株NA-J21和MLS-H32能够有效降解ZEN,是微生物降解ZEN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着养猪业的经济效益。不可消化性碳水化合物在母猪后肠经微生物发酵可产生丁酸。研究发现,丁酸可通过调控卵泡、胚胎和乳腺的发育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本文综述了丁酸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分析了丁酸在母猪生产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5,(8):34-38
以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健康家畜粪便、土壤等为样本,采用玉米赤霉烯酮(ZEN)毒素为唯一碳源进行ZEN毒素降解菌的驯化富集培养,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ZEN毒素降解能力检测。结果显示:共筛选到14株具有能够降解ZEN的菌株,降解率在8.3%~87.1%之间,其中从石油污染土地筛选到的菌株SYA13在72 h对液体培养基中的ZEN毒素的降解能力达87.1%以上,明显高于其他菌株;对SYA13菌株从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序列进行分析,初步鉴定SYA13菌株为红球菌(Rhodococcus)。ZEN高效降解菌SYA13菌的分离鉴定,为继续研究其降解机制及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综述影响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因素,提高哺乳母猪的采食量的途径及其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利用微生物降解法对饲料中存在的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进行快速、有效的消减。从不同地区采集了牛粪、羊粪及土壤样品共70份,并从中分离出164株菌株。利用环戊酮作为唯一碳源对这164株菌株进行初筛,再以ZEN作为唯一碳源对初筛菌株进行复筛并获得了8株ZEN降解菌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复筛得到的8株ZEN降解菌株进行ZEN降解率的测定,得到1株降解效果良好的菌株即NF-PJ-5号菌株。该菌株经16S rDNA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菌落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试验鉴定后确定为多食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multivorum)。分别研究该菌株在不同温度、不同pH及不同菌液浓度条件下对ZEN的降解能力,评估菌株性质;同时,初步探究该菌株对ZEN的清除机理。结果显示,在28~32 ℃,pH 6.5~7.5,菌液浓度在2×109 CFU/mL以上时,该菌株对ZEN保持较高的降解率。在30 ℃、pH 7.0、160 r/min培养48 h后,该菌株对初始浓度为10 μg/mL的ZEN降解率达到83%。综上,本试验筛选到1株ZEN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经鉴定为多食鞘氨醇杆菌。初步推测该菌株可通过产生胞外酶降解ZEN,同时该菌细胞壁对ZEN具有一定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体外试验,将腐殖酸钠(humic acid sodium)与不同吸附剂进行复合,并进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脱毒效果研究,筛选出对ZEN吸附效果最佳的复合剂,并对构成复合剂的2种吸附剂比例进行研究,选出最佳比例,在本研究中称为最佳复合剂G,进一步研究反应体系不同因素(缓冲液pH、温度、处理时间、复合剂G的添加量、玉米赤霉烯酮的初始浓度、碱解析)对复合剂G吸附ZEN的影响。结果显示,1)试验中几种吸附剂中,腐殖酸钠与活性炭(active carbon)复合之后,脱毒效果高达95.17%,解析率约为4.94%,单独使用腐殖酸钠吸附ZEN的脱毒率为79.53%,通过腐殖酸钠与活性炭复合,其脱毒效果更好,并且复合剂G与ZEN形成的复合物非常稳定;2)在37℃条件下添加0.15%的复合剂G,在1 h内达到吸附平衡,随着溶液的pH升高,吸附率逐渐升高,pH在7~8之间时达到最高;3)ZEN初始浓度对复合剂G吸附ZEN有显著影响(P 0.05),其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壳聚糖硒(Se)拮抗玉米赤霉烯酮(ZEN)对断奶仔猪脏器指数、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液抗氧化的影响,本试验将18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C组饲喂基础日粮;ZEN组饲喂基础日粮+2.0 mg/kg ZEN;ZEN-Se组饲喂基础日粮+2.0 mg/kg ZEN+0.3 mg/kg壳聚糖硒(以硒计),42天后,测定其脏器指数、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液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各组之间断奶仔猪脏器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仔猪的血清CRE、URE、CHO及TG水平差异均不显著(P0.05),ZEN组仔猪血清ALT、AST水平较C组极显著或显著增加(P0.01或P0.05);ZEN组的GSH-Px和T-AOC显著低于C组(P0.05);ZEN组MDA显著高于C组(P0.05),ZEN-Se组血清MDA、GSH-Px和T-AOC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壳聚糖硒可拮抗ZEN降低血清AST和ALT,减轻ZEN对断奶仔猪的肝脏毒性作用;壳聚糖硒可拮抗ZEN对断奶仔猪产生的氧化损伤,增强断奶仔猪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饲料工业》2019,(20):34-39
试验旨在筛选同时降解玉米赤霉烯酮(ZEN)和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菌株,并研究其对两种毒素的降解特征。从土壤及鸡、驴的食糜中筛选出9株可同时降解ZEN和AFB_1的菌株;编号为406的菌株经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鉴定为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ate)。谷氨酸棒状杆菌406降解ZEN和AFB_1活性成分存在于发酵上清液中,其对ZEN和AFB_1的降解率分别为50%和58%。通过热、胰蛋白酶、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处理,初步确定降解活性物质为一种胞外酶。上清液对ZEN和AFB_1的最适降解温度为67℃,最适pH值为8。本研究筛选到的同时降解ZEN和AFB_1的谷氨酸棒状杆菌菌株406为食品和饲料中ZEN和AFB_1的生物降解提供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