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整县光伏试点工作涉及农村众多配电网台区,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台区选择及安装容量将影响配电网台区的电源与负荷供应结构,对配变运行特点、线路损耗、光伏发电收益等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有效推进整县光伏试点工作,在解决农村配电网配变运行负荷较高的情况下,达到分布式光伏安装运行收益最高的目的,文章通过分析农村配电网配变运行负荷水平、负荷时间分布特点,提出优选安装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目标台区及配变。根据目标台区配变在光伏有效发电时间内的下网电量、负载率数据,按最大负荷月的数据组,结合分布式光伏发电就地消纳收益与安装后折合到每日的综合运营成本,提出对比预期收益后确定台区分布式光伏最佳安装容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光伏单相接入低压配网形式,研究了光伏单相不同接入相别、接入容量、接入位置对配网网损及三相不平衡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基于切换开关的小光伏低压接入控制系统,通过该系统将光伏电源动态接入配网,从而降低配网三相电流不平度和网损,使台区运行在最佳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攀枝花市水、风、光组合开发条件得天独厚,全市光伏可开发容量770万kW。随着供电区域内光伏用户数量增加,接入容量增大,对电网安全运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好分布式光伏智能台区将对新能源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深入分析分布式光伏用户接入情况及台区智能化改造需求,打造出了“逆变器—光伏智能断路器—智能融合终端—配电数字化平台”独立链路的光伏建设与消纳样板。  相似文献   

4.
正台区同期线损是以采集全覆盖和营配调全贯通为依托,以供电能量、用电能量同步采集为基础,实现台区同期线损的监测。现将本人在工作中对台区线损异常台区的治理方法进行总结,方便大家快速查找原因,不断提升线损管理水平。1检查线损模型首先查看线损模型配置是否正确,特别是有光伏的台区,注意检查光伏计算方向的配置,确保和现场的接线方向一致,台区总表一定要配置反向供出,如果光伏容量较大,容易造成反供电能量。光伏余电上网一定要分析清楚表计的电能量计算方向,确保模型配置正确。  相似文献   

5.
<正>按照低压供电台区是否含有光伏发电用户可分为纯用户台区(无光伏发电用户)、光伏全额上网台区(用户所发电能量全部并入市电电网)、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台区(用户发电和用电同时进行,当发电功率小于用电功率时,缺少的功率从市电中获取,此时上网表计反向功率为0,反向表码不走动;当发电功率大于用电功率  相似文献   

6.
1.2.2故障排查9月14日该台区新装全额上网光伏发电用户,因为逆变器故障一直未发电,9月26日修复后开始发电,台区就出现负损,初步判断是供电量少计量,应是光伏表计计量或接线出现异常,但经现场检查确认均无异常。1.2.3治理措施通过分析发现该台区售电量与平时相比出现突增情况,判断是售电量出现问题,9月27日线损供电量427.58kWh,售电量523.1kWh。  相似文献   

7.
随着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于新能源产业的大力支持,光伏电源接入至配电网为传统的配电网提出新的挑战。文章从光伏发电系统的概述入手,分析了光伏发电的接入对配电网电压和电网规划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针对光伏发电接入电网的运行监测和控制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日常异损台区消缺时,如果已明确台区下包含光伏发电用户,工作人员在通过采集系统召测总表或现场查看表内二次电流时便默认关口负电流为正常的发电余量反送所致,此种情况下如果出现关口极性接反等其他物理接线错误便不易被发现,文章就是针对此类异损台区应用错时差采集关口二次电流并开展监测分析,最终实现异常治理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9.
图片新闻     
近日,河南省兰考县供电公司加强县城供电台区负荷监测,对超负荷台区及时增容,确保居民冬季取暖用电。图为该公司城区供电所职工紧急施工,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光伏扶贫项目的深入实施,大量分散分布式电源接入和落后的农村电网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影响金寨电网安全稳定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分布式电源接入也为"低电压"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结合"低电压"的定义,从"低电压"台区和"低电压"用户两个方面分析了金寨电网存在的典型"低电压"问题,并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对"低电压"问题的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提出了适用于金寨地区的"低电压"治理综合流程以及关键技术,文章的研究成果对于金寨"低电压"的治理以及其他光伏扶贫项目的建设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款新型智能分布式光伏并网接入箱,适用于村集体集中接入、集中计量、全部上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装机总容量设计为80~400 kW。该装置具备分布式光伏发电保护、电能质量监测、并网点开关信息状态监控、信息加密安全防护、检有压合闸与失压跳闸等功能,内置一款配电智能终端,实现分布式光伏管控中心对并网点信息的实时监测与管理,同时也可接入现有集抄系统实现电量信息远传,传送至相关部门。  相似文献   

12.
以西藏高寒地区光伏提水草场喷灌为研究对象,利用噶尔站太阳辐射数据,构建日照分布函数模型及光伏阵列最大输出功率模型,计算出设计灌溉面积2.07hm^2草场所需光伏阵列系统的峰值功率,为草场优化配置32块光伏板,即峰值功率为6.88kW时,可以满足项目区生育期的灌水需求。工程应用表明:光伏匹配模型和优化计算所确定的光伏板数量和功率是可行的,能够驱动水泵正常运行,满足燕麦灌水需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煤改电"工程和光伏扶贫工程的推进,农村配电网电压质量面临着很大的考验。以目前常用的相变蓄热式电采暖和空气源热泵为例,对北方一个农村的典型低压配电网结构进行建模分析,在考虑电压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探究电采暖设备扶贫光伏发电最大的可接入容量。在扶贫光伏发电接入后,通过改变相变蓄热电采暖的蓄热时间,可以同时提高两者的允许接入容量,在保证光伏就地消纳的前提下,更好地满足农村用户的供暖用电需要。  相似文献   

14.
<正>3.16案例二十九:互感器进出线不一致导致负损3.16.1问题描述辖区5号配电变压器,容量400 kVA,台区用户数251户,台区配电线路均已完成线路绝缘改造。台区日平均供电量约1 930 k Wh,正常线损率在1.6%~3.6%,线损较为稳定。11月8日线损率降至-5.61%。3.16.2故障排查(1)负损的主要原因:互感器变比现场与系统不符;互感器、集中器接线错误;户变关系错误;用户表计飞走;光伏发电流程未走等。  相似文献   

15.
农业光伏发电系统在局部阴影条件下的输出功率呈现出多个极值点,传统的光伏模型难以快速准确反映这种变化,常规的MPPT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而失效,极大的影响发电效率。针对上述问题,在光伏电池单二极管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局部阴影条件下带旁路二极管的光伏组件的功率输出过程,推导出复杂光照条件下光伏阵列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改进PSO的MPPT优化方法用以精确跟踪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将光伏阵列模型与BUCK变换器连接,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反映光伏阵列在局部阴影条件下的多极值输出特性,设定BUCK变换器开关频率为20 kHz时,在光伏阵列输出功率波动0.1 s后即能快速跟踪到最大功率点,为提高农业光伏发电效率和阵列优化布局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及各部委和地方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到位,光伏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比重将不断增长,光伏发电本身所特有的随季节、目夜功率输出波动的特性,给电网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因此亟须深入分析和研究光伏电站对电网的影响和对策,消除光伏电站接入对电网的负面影响。该文首先深入分析光伏电站接入后对电网影响,其次根据光伏电站的分类和接入电网的典型方式,对光伏电站运行控制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光伏发电的技术特点和在北京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北京地区光伏发电的并网准入功率进行了测算,采用北京商业区的一个典型变电站来测算光伏电站的最大可接入容量。在计算时,取系统在最大运行方式下运行,光伏电站出力最大和夜间零出力;最小运行方式下运行,光伏电站出力最大和夜间零出力这四种极端情况分别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自然环境剧烈变化条件下,传统光伏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中存在的控制精度低和误跟踪现象,建立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最大工作点电压预测模型,通过该模型预测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工作点电压,并用预测电压来修正恒电压控制法的参考电压,从而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相对误差在0.04以内,控制方法能够快速、稳定地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有效避免误跟踪现象。  相似文献   

19.
正1光伏电源影响配电网电压的基本原理1.1并网点处电压的影响农村配电网结构通常呈放射状,当光伏电源并入电网后,其运行将会影响并入点处电压质量。为方便分析,可将光伏电源并网系统简化为如图1所示。农村分布式光伏电源均是接在台区低压线路上,故图中已将台区变压器高压侧电压和线路阻抗等效至低压  相似文献   

20.
光伏发电作为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转型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的重视和扶持,光伏应用市场逐渐增大。但是可用于从事光伏发电的荒山荒地越来越少,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光伏农业开创性地将光伏产品与农业种植结合,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近年来光伏设施园艺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诸多争议和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光伏温室发展建造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光伏温室的构造特点、光伏板类型、室内光热环境特征及经济效益等,探讨了光伏设施园艺产业优势与不足,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对光伏设施园艺产业的正确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