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摸清陕北黄土区植被的类型与区划,能为全国植被区划及自然与农业区划提供科学依据。陕北黄土区以延安为界,北至长城为暖温带森林草原地带,可分为志丹——府谷森林草原省和白玉山地灌丛草原省,南至铜川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只有黄陵——延长为落叶阔叶林省。南部地带性植被为松栎林型的落叶阔叶林,北部为温性和暖温性草原、温性落叶灌丛及松栎林型的落叶阔叶林。森林草原地带属于温带草原地区,并与落叶阔叶林地区接壤。这里地带性植被类型的趋异性,反映了森林和草原之间过渡地带植被的特征,是植被长期适应过渡地带气候及土壤与地形条件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3C值的时空变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数码图像显微镜处理系统和稳定性碳同位素测定技术 ,对 2 0世纪 30— 80年代不同年代不同植被区域内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 3C值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全国不同区域辽东栎气孔密度为 5 35~80 0stoma·mm- 2 ,平均值为 70 3stoma·mm- 2 ,δ1 3C值为 - 2 8 4 7‰~ - 2 5 0 2‰ ,平均值为 - 2 6 83‰。从时间分布角度 ,由 2 0世纪 30— 80年代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和δ1 3C值持续降低比较明显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呈增加趋势 ,而δ1 3C值呈降低趋势 ;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中辽东栎叶片δ1 3C值呈增加趋势 ,但气孔密度几乎没有变化。从空间分布角度 ,30年代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青藏高原高寒植被 3个区域中辽东栎气孔密度和δ1 3C值依次递减 ,说明水分利用效率 (WUE)呈下降趋势 ;5 0年代 ,辽东栎气孔密度在 4个植被区域之间产生波动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个区域中的辽东栎气孔密度比较接近 ,且高于气孔密度相差不大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青藏高原高寒植被 2个区域 ,4个植被区域类型之间辽东栎叶片δ1 3C值差异不大 ;80年代 ,辽东栎在由东到西分布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至温带草原区域 ,气孔密度和δ1  相似文献   

3.
甘肃南部即甘南藏族自治区各县区,简称甘南,包括合作市、迭部县、舟曲县、卓尼县、夏河县、玛曲县、碌曲县和临潭县等。它东邻陇南地区、北接定西地区、西壤临夏市、南与四川省为邻。植被类型草原为主,还有少量的森林草原。可利用草原面积4000多万亩,是全国四大牧区之一,亦是甘肃主要畜牧业产区。本区草原植物和森林草原种类较多,观赏价值大,有开发利用的植物有下面十几种,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文章报道了内蒙古自治区哺乳动物106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7种,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8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6种。简述内蒙古哺乳动物的分布型和哺乳动物地理区划。对生活在不同气候植被带的动物,划分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半荒漠三大生态地理动物群和森林~森林草原及农田动物群。  相似文献   

5.
赵祎 《甘肃林业》2012,(5):35-36
一、庄浪县森林病虫害现状(一)森林基本情况庄浪县属温带森林草原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向荒漠草原过渡的中间地带。国有林区主要天然树种有红桦、山杨、青岗、油松等;人工林树种有油松、落叶松等。全县有林业用地94.3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0.5%,有林地41.76万亩,其中:天然林15.5万亩,人  相似文献   

6.
努鲁儿虎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繁多,植物资源丰富,部分地段植被属于植物群落演替的顶极阶段。经过调查分析,该区地带性植被为油栎类、槭类和山杏等乔木树种组成的典型温带落叶阔叶林,同时存在4种植被型和7种植被亚型10个群系20个群丛,体现出由温带草原向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过渡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保护价值。在分析自然保护区植被保护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甘肃南部即甘南藏族自治区各县区,简称甘南,包括合作市、迭部县、舟曲县、卓尼县、夏河县、玛曲县、碌曲县和临潭县等。它东邻陇南地区、北接定西地区、西壤临夏市、南与四川省为邻。植被类型草原为主,还有少量的森林草原。可利用草原面积4000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的林草资源和适宜覆盖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 ,为了在社会与自然界之间建立和谐的作用关系 ,使保护森林和发展林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以维持区域生态平衡 ,必需具备相应的森林资源水平 ,即一定的森林覆盖率。黄土高原的植被在总体上属温带草原区域 ,其基本特点在于 ,自东南而西北具有依次更替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即依次分布有森林、森林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等 4个植被带 ,其中草原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 ,在研究该地区适宜覆盖率时 ,必须将草地资源包括在内 ,确定适宜的林草覆盖率。1 林草植被资源本项研究的主体是晋、陕、蒙、甘、宁 5省 (区 )的黄土…  相似文献   

9.
河南桐柏山种子植物丰富,有144科659属1595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连系广泛。对全部种子植物属和优势植物属的区系分析表明:以温带成分占优势;而对植被中优势种的区系分析,显示出以亚热带成分占优势。桐柏山植被以次生植被类型为主,与区系组成对应,呈现出亚热带和暖温带之间过渡地带性植被景观。除具有典型的亚热带类型的杉木人工林外,占优势的次生植被类型是暖温性的马尾松林、马尾松—栓皮栎针阔叶混交林、栓皮栎—短柄枹—青冈栎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栓皮栎落叶林和一些落叶阔叶灌丛。作者为该区植被的保护与次生植被的恢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1991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了《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办法》,这一办法的实施,为保护我区森林草原资源,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首先是森林草原植被面积加大,可燃物载量急骤增加,防火任  相似文献   

11.
甘肃中部在历史上曾经是农林畜牧发达地区,但近几百年来演变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目前残存一定数量的木本植物资源和天然植被。根据该区气候、土壤和植被情况,分为北部荒漠草原灰钙土带、中部干旱草原暗灰钙土带、南部森林草原灰褐土带3个土壤气候带,并依据适地适树原则提出了各带振兴林业生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山东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占优势的乔木群落应该是一些中生性质的落叶阔叶林,具有代表性的是栎类,为山东的原生树种。在山东,栎类主要有麻栎、栓皮栎、栓槲等“壳斗科”树木,统称橡子。江浙称柴栎,东北称黄麻栋。 一、栎类的古代名称 栎类,自古就为我们的祖先栽植利用,它的古名非常多。见于各典籍的有:栩、栎、柞(《诗经》、《诗义疏》)、朴、杼(《尔雅》)、芧(《庄子》)、柔、样(《说文》)、采(《李斯传》)、  相似文献   

13.
子午岭甘肃段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腹地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境内,总面积24万多公顷。子午岭甘肃段的主要保护对象为区内黄土高原丘陵地区天然次生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其森林生态系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水源涵养林,对稳定和保持黄河水量,保障区域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甘肃子午岭森林生态系统为黄土高原丘陵区天然次生林的典型,森林植被属暖温带植被向温带植被过度类型,植被群落处于向顶级群落的演替之中,动植物区系构成复杂,是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生物多样性是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复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是所…  相似文献   

14.
峁梁丘陵沟壑区指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中的第1、2类副区,面积约8万 km~2。其中陕西则指榆林地区长城沿线风沙区以南到延安地区高原沟壑区之间的广大地带,面积约4.8万 km~2,属于草原植被和森林草原植被带。据历史记载,秦汉之前,这里曾是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牛羊蕃息之地。秦筑边墙,明清修茸,每役数十万人,砍树烧砖筑城,长城出而山林秃。秦汉之世,屯兵戍  相似文献   

15.
进行植被分区能明显地反映植被在空间分布规律上的区域差异性,阐明植被和各自然因子的关系,能为今后合理地利用开发植物和植被资源。为社会主义大农业(农、林、牧)的区划提供科学依据。建国以来,我国老一辈的科学家曾对我国植被分区或区划做过许多工作,如崔友文老先生在《地理学报》上曾发表过《黄河中游干草原和森林草原区的保土草种和造林树种问题》的文章;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编制过《中国植被区划》(初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侯学煜教授编著的《中国的植被》中也对我国植  相似文献   

16.
一、森林现状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省域呈东南至西北倾斜的狭长带状分布,地跨青藏、黄土、内蒙古三大高原,地形地貌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丘陵、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等地貌兼而有之.甘肃是全国唯一兼有东部季风、西北干旱和青藏高原高寒气候的省份,具有亚热带湿润、暖温带湿润、温带半湿润、温带半干旱、温带干旱、暖温带干旱、高寒半干旱和高寒湿润等多个气候类型.  相似文献   

17.
<正>草原生态系统,是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生物群落及其周围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类型。草原分为温带草原和热带草原。温带草原是由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有时为早生小半灌木)组成的植物群落,它是温带地区的一种地带性植被类型。组成草原的植物,都是适应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条件下的低温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间杂一些灌木或乔木。温带草原地区的气候比较干燥,降水量在200~750mm之间,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季热,冬季冷,  相似文献   

18.
《山西林业》2019,(2):3-3
为进一步加大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类森林草原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林治草,切实保护森林草原,2019年3月19日,在全省启动了“绿卫2019”森林草原执法专项行动。本次行动以“坚持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无漏项”为总体要求,严厉打击2013年以来非法开垦林地草原、非法占用使用林地草原、非法采集野生植物和滥砍盗伐林木等破坏森林草原资源行为,特别是以别墅、高尔夫球场、豪华墓地违法占用林地草原,以及矿产开发等建设项目造成的森林草原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各种违法行为为重点.  相似文献   

19.
榆林沙区植被资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林沙区的地带性植被为草原,是整个欧亚草原区的一部分。从东南到西北,随着降水量的减少和干燥度的增加,植被逐渐从森林草原地带向典型草原地带过渡,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张海 《河北林业》2006,(3):17-17
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地处河北、内蒙古交界处,属于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错带,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一方面保存有较为完整的温带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具有多样性,在华北地区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另一方而保护区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山地温带暖温带的交错地带,气候条件差,生态环境又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