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在4.8亩海水池塘中饲养尼罗罗非鱼,获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74.9%,亩纯收入1593.78元,成本利润121%;带动群众承包鱼塘29.12亩,亩产316公斤。尼罗罗非鱼在盐度5-18.5‰的海水中生长良好,采取投放大规格越冬鱼种、施肥与投喂配合饲料相结合,人工耢苗及增放斑鳢控制密度、适时起捕商品鱼等措施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尼罗罗非鱼是联合闰粮农组织(FAO)向世界推荐为当今应加注目的蛋白质资源,并定为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养殖对象。1978年引入我国,979年进入我区。1981年我区首次进行尼罗罗非鱼海水试养成功后,由于尼罗罗非鱼摄食量大,养殖饵(饲)料供应不足,几年来的养殖单产徘徊在50多公斤,商品率仅在30%左右。为探索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途径,为将来大面积海水养殖解决饲料以及饲养措施等问题提供依据,1987年我们承担了区水产局下达的《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试验》项目,在防城县火光农场4.8亩海水池塘进行了1年试验,获平均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达74.9%,亩纯收入1593.78元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利用海水资源养殖罗非鱼,1993年,在烟台市水产开发集团姜格在养殖场,用一口50亩废养虾池进行尼罗罗非鱼养成试验。以海水水源为主,兼用少量淡水;人工控制池水盐度,从低到高,达到养成期间各阶段所需要范围。简化罗非鱼鱼种盐度驯化程序,提高鱼种成活率,避免过量繁殖幼鱼,促进罗非鱼快速生长、肉味更加鲜美。经128天养成,总产鱼量(50亩)18210公斤,平均亩产364.2公斤,平均规格304克,亩纯益1434.24元。该试验经专家鉴定为省内先进水平。1.池塘条件池塘东西走向,长587米,宽57米,长宽比11:1。地深1.8米,最大保水能…  相似文献   

3.
曾鹏 《齐鲁渔业》2011,(8):25-26
罗非鱼原产非洲。形似本地鲫,故又有人叫它“非洲鲫鱼”。目前我国养殖比较广泛的主要有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罗非鱼具有食性广、耐低氧、生长快、发病少、繁殖能力强等优点,而且易饲养,市场好。是许多地方渔农增收的主要养殖品种,尤其是罗非鱼在目前国际市场上比较活跃,因此集约化养殖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4.
雄性化奥尼罗非鱼海水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一代奥尼雄性化罗非鱼除具有食性广泛、适应性强、生长快等罗非鱼的一般优点外,还具有抗逆性强、品质好等特殊性状,是优良的淡水养殖品种。为拓宽其养殖渠道,我们承担了日照科委下达的“罗非鱼雄性化海水育苗与养殖”项目。现将其养殖技术报告如下:一、试验条件1.池塘为本场对虾养殖池塘,长方形,长12Om、宽72m,面积13亩,其地底为硬泥,池底四周有一条宽3m深40cm的环水沟。池塘平均水深1.3m,过排水方便,有提水设备。2.鱼苗取自本场用海水繁殖的尼罗罗非鱼雌性内奥利亚罗非鱼(雄性)杂交的子一代奥尼罗非鱼苗,雄性率为90%…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是我们对通常养殖的尼罗罗非鱼、奥大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等的总称,具有食性广、耐低氧、生长快、发病少、繁殖能力强等优点,目前在我国养殖比较广泛,是许多地方渔民及养殖场增收的主要养殖品种。罗非鱼的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流水养殖、网箱养殖、稻田养殖及  相似文献   

6.
池塘无公害养殖尼罗罗非鱼效益显著,值得推广。为了合理利用水体,提高池塘养殖效益,我们在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水产养殖场进行了尼罗罗非鱼池塘套养试验。2005年5月19日放养8cm-9cm单性尼罗罗非鱼种2.9万尾,并搭配放养鲢鱼3600尾、鳙鱼900尾和加州鲈1360尾,获得了亩产1439kg商品鱼、亩盈利4938元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7.
子一代尼奥雄性化罗非鱼除具有食性广泛、适应性强、生长快等罗非鱼一般化点外,还有抗逆性强、品质好等特殊性状,是优良的淡水养殖品种。现将其海水池塘养殖技术报告如下:l试验条件1.1池塘为本场对虾养殖池塘,长方形,长120m,宽72m,面积13亩。其池底为硬泥,四周有一条宽3m、深4Ocm的环水沟。池塘平均水深1.3m,进排水方便,有提水设备。1.2鱼苗取自本场用海水繁殖的尼罗罗非鱼(雌性)与奥利亚罗非鱼雌性)杂交的子一代尼奥罗非鱼苗,雄性率为gO%,鱼苗平均体长为2.0~45cmo1.3饵料自制的配合饵料、杂鱼虾等。配合饵料的配方…  相似文献   

8.
奥尼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的杂交子一代,是我国罗非鱼养殖的首选品种。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罗非鱼亲本种质退化、繁殖力下降、工厂化生产程度不高、优质的奥尼罗非鱼养殖普及率低等问题,制约了罗非鱼产业化的发展。广西水产研究所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了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等2种亲本,进行了奥尼罗非鱼工厂化高产繁育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过4年实施,选育出了种质较好、生长速度快、遗传稳定、体型好的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高纯度亲本,并利用40亩池塘每年生产杂交奥尼罗非鱼4000万尾~6000万尾,…  相似文献   

9.
根据尼罗罗非鱼繁殖生物学特点,结合本地区养殖季节,采用驯化养鱼技术,使尼罗罗非鱼在整个养殖中无法繁殖后代,从而解决静水池塘养殖尼罗罗非鱼的繁殖过剩,商品规格小的问题。9.8亩池塘投放春繁平均体重5克的尼罗罗非鱼鱼种132.3公斤,饲养95天,平均亩净产526公斤,每尾平均体重250克,增重倍数40倍,饵料系数1.29。  相似文献   

10.
目前广东省养殖的罗非鱼品种主要有:奥尼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尼罗罗非鱼、红罗非鱼等,本主要针对在海丰县养殖的奥尼罗非鱼养殖技术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