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石河子某种兔场采集到的病死兔组织和病死兔的母乳进行细菌分离,通过形态鉴定、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等一系列微生物学诊断,证实兔链球菌感染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从典型兔乳房脓肿病例中分离到一株致病菌,经生化试验、毒力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鉴定为致病性兔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等高度敏感,对磺胺嘧啶、环丙沙星不敏感。  相似文献   

3.
兔眼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接触性传染病,但对其病原研究报道的文献鲜见.为探讨其病原特性,对浙江兔场发生的眼结膜炎病兔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并对病原作了相应的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取对应的防治技术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对滨州市地区兔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情况进行初步调查,本研究分离鉴定多家兔场大肠杆菌,并进行了生化鉴定试验和药敏试验。共分离鉴定出兔大肠杆菌35株,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兔大肠杆菌可分解葡萄糖、甘露醇、蔗糖、乳糖、麦芽糖,M.R试验阳性,V.P试验、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试验阴性,不液化明胶;27种常用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8(80%)株菌株产生多重耐药性,对头孢曲松的敏感率(92.6%)最高,对头孢哌酮、卡那霉素、新霉素、头孢拉定、氟苯尼考、利福平、头孢氨苄和磷霉素的敏感率依次为:69%、53%、48%、31%、16%、11%、8%、8%。本研究对滨州市多家兔场兔大肠杆菌的耐药种类进行初步的调查,为今后兔场大肠杆菌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了前期数据和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洛阳某地区兔场疑似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例的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性,本试验无菌采取病兔的病灶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革兰染色镜检、16S rDNA序列鉴定,并采用药物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分离菌的药敏试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从病兔肺脏、肝脏和脾脏中分离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麦迪霉素、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丁胺卡那、头孢氨苄、头孢呋辛、呋喃唑酮具有耐药性;对羧苄西林、哌拉西林、诺氟沙星、多黏菌素B、多西环素、庆大霉素、新霉素敏感。结果表明该兔场家兔发病原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且分离菌对多种药物耐药,通过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诊断福建省龙岩市某兔场乳房炎的具体病原,试验对兔脓肿液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培养、革兰氏染色、显微镜观察、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16S rDNA序列测定以及对所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分离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青霉素钾、氨苄西林、红霉素、庆大霉素和磺胺甲氧嘧啶高度敏感;对磺胺异亚唑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克林霉素等6种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7.
无菌采集不同地区临床上疑似为兔大肠杆菌病的10只病死兔典型材料,进行细菌学检验,鉴定出10株兔大肠杆菌。将分离菌株分别接种试验动物,对小白鼠致死率达100%。经大肠杆菌O因子血清鉴定,7株为01193株为O21。药敏试验表明,10株大肠杆菌中多数菌株对壮观霉素、头孢唑啉、新霉素和痢特灵敏感。  相似文献   

8.
对山东滨州某兔场送检的病死兔,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对分离细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染色镜检、生化试验结果及PCR试验证实成功分离到一株O128型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证实,该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致病性试验中,该菌株对昆明系小白鼠、仔兔均具有一定的致病性,该菌的分离鉴定为自家灭活菌苗的制备提供了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9.
从富阳某发病兔场分离到一株疑似大肠杆菌的菌株,对其进行了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鉴定、血清型鉴定、免疫原性试验及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复方新诺明、羧苄青霉素、左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高度敏感;为兔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新乡地区某獭兔养殖场发病死亡兔的脑、心血、肝、脾等脏器中分离病原菌,经形态学检查、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分离菌被鉴定为兔多杀性巴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磺胺六甲氧嘧啶和头孢噻呋两种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查明江苏某鹅场鹅发病及死亡原因。【方法】 剖检病死鹅,运用细菌分离纯化、染色观察、生化试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16S rDNA测定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通过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探究分离菌株的特性。【结果】 从患病鹅肝脏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短杆状细菌;生化试验结果显示,此菌株可发酵葡萄糖、麦芽糖、枸橼酸盐、尿素;MALDI-TOF MS鉴定结果显示,此菌株为类志贺邻单胞菌;16S rDNA序列对比分析发现,分离菌与类志贺邻单胞菌相似性最高,达98%以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头孢西丁、庆大霉素等10种抗菌药敏感,对四环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唑林表现为中介,对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6种药物表现为耐药,是典型的多重耐药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5.0×106.5 CFU。【结论】 本试验首次报道了从鹅体内分离到致病性类志贺邻单胞菌,通过药敏试验筛选了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头孢西丁等有效的临床常用抗菌药,分离株对小鼠致病性较强,提示其带来的潜在风险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微量元素硒水平对獭兔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以50只成年獭兔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五个组,即在每千克饲料中分别添加0 mg、0.09 mg、0.18 mg、0.36 mg、0.72 mg硒,与对照组(0 mg/kg)比较,结果表明每千克饲料中添加0.18 mg的硒对獭兔的繁殖性能影响显著,其中獭兔的受胎率、产仔数及仔兔初生重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分别较对照组增加3.33%、13.32%、8.7%。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獭兔不同发育时期盲肠组织结构变化特点,总结其发育规律,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技术,对相同条件下饲养的不同生长阶段(出生后1,15,30,60d)獭兔各6只进行解剖,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盲肠组织结构.结果发现,獭兔盲肠黏膜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的高度、杯状细胞的体积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大,半环形皱襞间的距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小,皱襞的长度和体积也随年龄增长有所增加.此外还发现,随年龄的增长八点黑獭兔盲肠蚓突内的淋巴小结数目明显增多,黏膜下层内的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随年龄增长也越来越多,黏膜皱襞变得密集.  相似文献   

14.
选取阿克苏地区某奶牛场胎衣不下奶牛17头,采集其子宫分泌物,对其病原菌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并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药敏分析仪进行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在胎衣不下的患病奶牛黏液中分离鉴定到的主要细菌有大肠埃希菌、科氏葡萄球菌、痢疾志贺氏菌。药敏试验的结果表明:抗生素仍是治疗胎衣不下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在福建省福安市某獭兔场共检测出16种艾美耳球虫,均为混合感染。选取210只断乳1周、球虫卵囊阳性的獭兔幼兔,随机分为7组,进行抗球虫药物试验。在抗球虫药物试验组中,2.5%妥曲珠利组的獭兔幼兔按有效剂量30 mg/kg体重、5%肠球双效(盐酸氨丙啉+胺喹噁啉钠)组和5%优球乐(癸氧喹酯)组按有效剂量50 mg/kg体重灌服,分为1次用药组和2次用药组;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显示,妥曲珠利组獭兔幼兔用药后第1周,粪便中的球虫卵囊数(OPG值)比用药前减少78.39%,也显著低于其他药物组和对照组(P<0.01);用药后第2周,球虫OPG值比用药前减少88.35%,感染率也降至最低;用药后第8周,粪便中球虫OPG值比用药前减少92.99%。至用药后第8周,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獭兔幼兔球虫OPG值均转归为相对较低水平,感染率则仍保持较高水平;妥曲珠利组獭兔幼兔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间死亡率差异不显著;其平均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极显著低于5%肠球双效1次用药组(P<0.01)。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开展凉山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情况试验,为指导凉山地区奶牛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提高抗生素的防治效果提供理论指导。通过采样、增菌培养、细菌鉴定、药敏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结果发现193 份患有乳房炎的乳样中有134 份分离出12 种病原菌,其中65 份检出两种及以上菌,占检出数的48.50%﹔共分离出234 株不重复菌株。分离率居前五位为:葡萄球菌63 株(26.9%)、大肠杆菌56 株(23.8%)、肺炎克雷伯菌42 株(17.9%)、肠球菌24 株(10.3%)、链球菌13 株(5.6%)。对本试验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12 种菌中的10 种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不论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革兰氏阴性菌对试验选取的17 种常见抗生素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有部分菌株还表现严重的多重耐药,有些菌株对部分药物耐药率达100.00%。  相似文献   

17.
地克珠利和鲜尔康对獭兔肝型球虫病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验证地克珠利和鲜尔康对兔球虫的治疗效果,对患病幼獭兔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对确诊为獭兔肝球虫病的427只獭兔用地克珠利(质量浓度为0.002%饮水)和鲜尔康拌料给药,连续使用5d,给药后的15d内有11只死亡,整个兔群的病情好转,治愈率为97.42%。结果证明,用地克株力配合鲜尔康等治疗獭兔肝球虫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部分奶牛场采集的502份隐性乳房炎试验(california mastitis test,CMT)检测呈阳性的奶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运用多重PCR方法筛选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并对分离出的MRSA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检测其对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分离到细菌的奶样有452份,其中检出葡萄球菌338株,MRSA 89株;MRSA分离株主要对万古霉素、磷霉素、氯霉素和克拉霉素敏感,对青霉素、多黏菌素、大观霉素及头孢他啶具有较强的耐药性。本研究为指导奶牛乳房炎用药、MRSA菌株的快速鉴定及制定MRSA感染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we collected 502 california mastitis test (CMT) positive milk samples from several cattle farms and then the bacteria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them.After that,we used multiplex-PCR for screening out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Then we investigated the MRSA's antibiotics susceptibility to 19 kinds of antibiotics by discdiffusion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338 strains of Staphylococci including 89 strains of MRSA were detected out from the 452 milk samples with bacteria.Additionally,most MRSA showed high sensitivity to vancomycin,fosfomycin,chloramphenicol and clarithromycin,while resistant to penicillin,polymyxin,spectinomycin and ceftazidime.The results provided certain factual basis and method for guiding the use of antibiotics in bovine mastitis,rapid identification of MRSA strains and prevention or control of MRSA infection.  相似文献   

20.
从青海省达日县3个藏羊养殖场中采集到羔羊腹泻的粪便10份,将分离得到的细菌纯化培养后进行进一步的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10份粪便中共检测出大肠杆菌10株,发现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对小鼠具有致病性。药敏试验发现分离得到的致病原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2种抗生素高敏,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唑林、丁胺卡那霉素中敏,对常用的抗生素普遍具有耐药性,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应指导养殖户科学用药,筛选出敏感抗生素对症治疗。该次所筛选的大肠杆菌具有致病性,筛选的敏感抗生素种类较少,对大多数抗生素都产生耐药性,在今后防控过程中需要指导养殖户科学用药、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