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就国产硫酸头孢喹肟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进行了研究,用改良寇式法测得硫酸头孢喹肟原料药对小鼠口服LD50大于5 000 mg/kg,其混悬液制剂对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844.03 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802.05~887.56 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设1/2LD50、1/4LD50、1/8LD50的高、中、低3个剂量组,另设空白对照组,连续28 d腹腔注射给药,用药28 d后剖杀各组小鼠.统计学分析表明,各组间的体重变化和脏器系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常规检测结果表明,高剂量组的红细胞计数和血小板略微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高剂量组的尿素氮(UN)和肌酐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也不显著(P>0.05),其他各组小鼠的测定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病理组织学检查除高剂量组肾脏的肾小囊略有变化外,其余组织未见异常明显的变化,说明硫酸头孢喹肟对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影响很小.国产硫酸头孢喹肟按临床剂量使用毒性低,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评价瑞鲍迪甙A作为饲料甜味剂的安全性,进行了瑞鲍迪甙A大鼠、小鼠的急性毒性及亚慢性毒性试验.[方法]急性毒性试验采用灌胃给予;亚慢性毒性试验中,瑞鲍迪甙A以20、4和l g/kg拌料给予大鼠90d,每周称量大鼠体重和饲料消耗,并在喂养45和90d时剖检,分别进行血液细胞学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计算主要脏器系数以及进行相应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瑞鲍迪甙A对大、小鼠的经口LD50分别大于34.0和45.0 g/kg b.w.;亚慢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大鼠的采食、体重、脏器系数、血液细胞学及血液生化指标、大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瑞鲍迪甙A属于实际无毒级别物质,亚慢性毒性试验对大鼠无明显有害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价"速康解毒口服液"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安全性。选取4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5组,按200、400、800、1 600mg/kg剂量1次性灌胃给药,观察中毒症状,记录死亡数并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2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2组,给药组以最大质量浓度(1.0g/mL)、最大容积(0.8mL)1次性灌胃受试药物,对照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连续观察7d,测定最大给药量;再取80只小白鼠,随机分成药物处理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按3 200、1 600和800mg/kg剂量灌胃给药,连续30d,对照组用9g/L生理盐水,称量小白鼠体质量、检测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均无小白鼠死亡,无法计算LD50,经口给药的最大剂量为40.0g/kg,表明该受试物无毒;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药物处理组小白鼠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实质器官无异常病变。提示临床合理使用"速康解毒口服液"不会对靶动物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之江菌素小鼠口服LD50为1 153.8 mg/kg,属低毒类物质.亚慢毒性试验中,大鼠饲喂含之江菌素饲料200 mg/kg 和400 mg/kg连续28 d,对生长发育、饲料利用率、血液及生化指标、病理组织学观察均无明显影响.但高剂量(800~1 600 mg/kg)连续饲用,影响动物生长.大鼠主要表现为生长延缓,肝、肾、脾绝对重量和脏器系数增加,肾肝组织颗粒变性,脾组织郁血病变等.因此,在该试验条件下,400 mg/kg之江菌素可视为安全剂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聚肌胞注射液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通过对昆明种小鼠进行腹腔注射聚肌胞注射液,对其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进行评价。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用药后4 h各组小鼠开始出现死亡,死亡时间多集中在用药后4~12 h,LD50为59.73 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用药后7 d高剂量组小鼠体重显著低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脾脏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高剂量组,中、高剂量组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高剂量组白蛋白含量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理学检查发现高剂量组小鼠肝脏有轻微炎症。聚肌胞的急性毒性较大,大剂量长期使用可导致贫血和轻微肝脏损伤,故临床应用要注意剂量和疗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一味中药复方制剂的安全性,为人体肿瘤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对复方制剂进行了经口急性毒性、最大耐受量及其28 d经口毒性方面的研究。经口急性毒性预试验对各组小鼠一次灌服剂量0.2、0.6、1.8、5.4、16.2 g/kg (bw)的提取液,最大耐受量试验提取液按1.25、1.00、0.80、0.64、0.51 g/mL的质量浓度、0.04 mL/g (bw)的灌胃量对各组小鼠24 h之内灌胃3次,对小鼠连续观察7 d;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及对照组,连续28 d灌服等体积不同含量[15、7.5、3.75、0 g/kg (bw)]的复方制剂,测定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急性毒性结果表明:该复方制剂粗提物经口LD505 g/kg(bw),小鼠对其最大耐受量达到150 g/kg (bw),最大耐受量为人用剂量的1 050倍;28 d经口毒性试验中各组小鼠体重、血液生理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生化指标仅中剂量组LDH与对照、低、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GPT、GOT、Cr和BUN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复方制剂对小鼠无毒性作用,对血液生理生化部分指标无影响,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用10头贵州白香猪分为空白对照组(3头)和试验组(7头),试验组分别按5 000 mg/kg体重(1头)、3 000 mg/kg体重(1头)、2 000 mg/kg体重(2头)、1 000 mg/kg体重(3头)经口灌胃一次染毒,从急性毒性效应、临床中毒症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变化3个方面探讨敌百虫对贵州白香猪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敌百虫对贵州白香猪的最小致死量(Dn)为1 000 mg/kg体重,全致死量(Dm)为2 000 mg/kg体重.同时探讨了大剂量、长期接触敌百虫可能引起动物免疫功能下降及血循状况改变,进而严重危害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用药安全性,为其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昆明系小鼠为试验对象,通过开展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急性毒性及亚慢性毒性试验,确定其临床应用的主要毒性作用及毒性作用靶器官.其中,急性毒性试验设20.00、10.00、5.00、2.50和1.25 g/kg 5个剂量组,试验开始当天在24 h内分2~3次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最大耐受量试验用药剂量为240.00 g/kg,试验开始当天在24 h内分2次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每次0.80 mL/只;亚慢性毒性试验设每天灌服0.16、0.08和0.04 mL/只3个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灌胃给药后30 min内精神萎靡,安静,呼吸变慢,但30 min后恢复正常,未出现中毒症状和死亡现象,未能测出半数致死量(LD50).小鼠对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最大耐受量大于240.00 g/kg.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各用药组小鼠的体重、脏器(肝脏、脾脏和肾脏)指数和血清学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和肌酐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仅高剂量组小鼠的肝脏有损伤,肝细胞有点状坏死灶,肝细胞索凌乱,细胞界限模糊不清,细胞核着色减弱,其他脏器组织切片均无异常变化.[结论]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对小鼠无急性毒性作用,长期连续用药也无亚慢性毒性作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依据《兽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汇编》中"兽药急性毒性试验指导原则"和"兽药30天和90天喂养试验指导原则",研究中药女黄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药物组以16、4、1、0.5 g/kg的剂量一次性灌服女黄颗粒药液,观察7 d并记录小鼠的表现及死亡情况,测定女黄颗粒的半数致死量(LD_(50));以90 g/kg的剂量灌服女黄颗粒药液,观察14d并记录小鼠的反应及死亡情况,测定女黄颗粒的最大给药剂量;药物组以18、6、2 g/kg的剂量连续灌服女黄颗粒药液30 d,期间观察大鼠的临床表现和体质量变化,试验结束时检测其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指标,确定其亚慢性毒性。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中,女黄颗粒各剂量组均未发现小鼠死亡,无法测出女黄颗粒的LD_(50);最大给药量试验期间,小鼠临床表现正常,未发现死亡,女黄颗粒的最大给药量为90 g/kg;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大鼠精神状态良好,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病变。可见,女黄颗粒毒性评价为实际无毒,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沙冬青种子总生物碱对小鼠的亚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检测沙冬青种子总生物碱的毒性,进行了小鼠亚急性毒性试验.试验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试验组每天按照剂量用金属胃导管灌服沙冬青生物碱提取物,连续28d,空白对照组自由采食饮水.每天观察各组小鼠的饮水、食欲、精神状态,测定小鼠体质量、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束后进行剖检,观察组织器官及其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沙冬青总生物碱低剂量组对小鼠的行为、饮水、采食、主要组织器官形态结构及血液生化指标等均无明显影响,沙冬青种子总生物碱对小鼠安全无毒副用的剂量为14.72mg/kg.  相似文献   

11.
7种杀菌剂对窄截盘多毛孢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菌落生长和速率法,选择多菌灵,灵锈宁等7种杀菌剂,单用或配对等量混用,对云杉雪霉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窄截盘多毛孢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大多数混剂的毒力均显著高于单剂毒力,增效作用较大的混剂是:多菌灵+代森锌,多菌灵+粉锈宁,多菌灵+福美砷,多菌灵+退菌特,托布津+退菌特,福美砷+退菌特。  相似文献   

12.
斜发沸石的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新的饲料添加剂,阐明其限量标准和安全性,本试验首次对延边经济研究所提供的斜发沸进行了急性毒性、蓄积毒性及毓毒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LD50>20g/kg,表明斜发沸石属实际无毒性物质;经20d蓄积毒性试验,小鼠均未见消瘦和死亡,表明斜发沸石蓄积毒性作用;经繁殖试验证明,2.5%剂量组小鼠的出生存活率、体重、哺育存活率和增重都明显高于其它试验组及对照组,但当大于5.0%剂量时,则对动物不利。  相似文献   

13.
将九灵胃康胶囊的生药粉给昆明种小鼠在10.00、7.69、5.92、4.55、3.50、2.69、2.07g/kg剂量1次灌胃,试验结果用Bliss法计算,得LD50为4.37g/kg(3.74-5.09g/kg);九灵胃康粉以2.10、1.05、0.525g/kg给wistar大鼠连续饲喂10周,停药恢复观察2周,结果显示,各组动物在给药期和恢复期均存活,无一死亡,大剂量组少数动物在给药期出现轻度腹泻,其他各组动物在给药期和恢复期的饮食、体重、外观特征、行为活动、粪便性状均正常,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指标检测、主要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病理学检查观察到大剂量组少数动物在给药期末的肝脏和小肠粘膜有轻度病变,但在恢复期和其它组动物均未见异常。结果表明,九灵胃康为低毒级药物,以临床剂量的24、12和6倍给与试验动物,大剂量对少数动物有关指标的损伤性病变是可逆的,不致产生毒性反应,临床给药剂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李水清  黄兵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73-4575
以乙醇、丙酮、乙酸乙酯、苯、石油醚为溶剂,利用温浸法从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干粉中获得了提取物,测定了各溶剂提取物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L.)5龄幼虫的触杀、拒食和胃毒活性。结果表明:各溶剂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触杀活性,其中,以乙醇提取物的触杀活性最强,处理24 h后,乙醇提取物对菜粉蝶的触杀活性校正死亡率为55.13%;处理48 h后,校正死亡率为64.86%;而各溶剂提取物的拒食和胃毒活性微弱。  相似文献   

15.
厌氧消化中间产物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关厌氧消化中间产物的毒性研究,特别是有关多种中间产物的联合毒性研究,迄今鲜见文献报道.采用发光细菌法测定了4种典型厌氧消化中间产物乙醇、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急性毒性(15 min-IC50).结果表明,乙醇、乙酸、丙酸和丁酸对发光杆菌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7.1、3.96、2.49和6.00 g·L-1,其毒性大小顺序为:丙酸>乙酸>丁酸>乙醇.非解离态VFA是其主要抑制形态,非解离态乙酸、丙酸和丁酸的IC50值分别为23.4、19和37 mg·L-1,相当于汞IC50值的234倍、190倍和370倍.4种厌氧消化中间产物对发光细菌的联合毒性作用方式皆为相加作用.研究结果为厌氧消化技术的调控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12种常用杀虫剂对桉小卷蛾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桉小卷蛾的毒力最大,其‰为0.040mg·L^-1;氰氟虫腙对桉小卷蛾的毒力最小,‰为469.307mg·L^-1.12种杀虫剂对桉小卷蛾的毒力表现为阿维菌素〉氯虫·噻虫啉〉毒死蜱〉乙基多杀菌素〉顺式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吡虫啉〉氟虫双酰胺〉杀虫双〉虫螨腈〉氰氟虫腙.以氰氟虫腙为标准药剂,桉小卷蛾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最高,相对毒力指数为11732.675;氯虫·噻虫啉、毒死蜱、乙基多杀菌素、顺式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次之,相对毒力指数分别为1130.860、717.595、619.956、607.124、373.355、272.220;其余4种杀虫剂的相对毒力指数均小于100,其中,桉小卷蛾对虫螨腈最不敏感,相对毒力指数仅为1.160.  相似文献   

17.
探究戊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两两等毒性和等浓度配比时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同时,通过6 d胚胎发育试验,研究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研究显示,戊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斑马鱼胚胎、仔鱼和成鱼的急性毒性为中毒,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在等毒性和等浓度配比下对斑马鱼胚胎和仔鱼阶段为协同作用,其余组合对斑马鱼胚胎和仔鱼阶段为拮抗作用。发育毒性试验结果表示,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早期生命阶段毒性更强,可诱导斑马鱼胚胎、仔鱼出现一系列不良症状,包括孵化率下降、心率异常、生长抑制等。  相似文献   

18.
鸡土霉素急性、蓄积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澳洲黑鸡为动物模型,采用土霉素灌胃进行急性和蓄积性毒性试验,系统研究土霉素对鸡的生长性能、组织病理变化、血液生化指标等的影响,为安全生产无公害肉制品和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土霉素对鸡的LD50为4.01g/kg;蓄积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土霉素对鸡有中等蓄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