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获得高特异性抗CPPU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采用活性酯法将CPPU-H1与BSA、CPPU-H2与OVA偶联制备得到免疫抗原CPPU-H1-BSA和包被抗原CPPU-H2-OVA;用CPPU-H1-BSA对小鼠进行免疫,通过杂交瘤技术筛选获得了1株抗CPPU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B7B6 24。经过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抗体,测定抗体亚类为Ig G1,效价为1∶32 000。通过对试验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种检测CPPU的方法 ,该方法 IC50值为3.89 ng/m L;该抗体与四螨嗪、赤霉素、噻苯隆几乎不存在交叉反应;利用所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法对葡萄样品进行检测,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1.4%~112.4%,变异系数为5.9%~14.4%。本研究所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具有低成本、高准确性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可以用来对葡萄中的CPPU残留情况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2.
制备磺胺类药物母核结构的半抗原(H),通过免疫家兔得到多克隆抗体,为制备针对多种磺胺类药物的单抗和磺胺药检测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研制奠定基础。以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ASC)和对氨基苯甲酸甲酯(PA-BA)合成磺胺母核的半抗原(H);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VA)为载体,采用混合酸酐法,合成了免疫原H-BSA和包被原H-OVA通过紫外光谱定性证明偶联物偶联成功与否,以H-BSA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法对其特异性及效价进行检测。成功合成了磺胺母核人工抗原即免疫原H-BSA和包被原H-OVA,二者的蛋白浓度分别为8.46 mg/mL和10.53 mg/mL,结合比分别为13∶1和9∶1;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良好,血清效价为1∶256 000。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并鉴定1种新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人工抗原。【方法】以4-硝基邻苯二甲酸为原料,经过酯化、还原生成4-氨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AP),DBAP再与戊二酸酐反应,衍生生成4-戊二酸单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CP)。将合成的半抗原衍生物DBCP通过活性酯法与牛血清蛋白(BSA)或卵清蛋白(OVA)偶联,得到人工抗原。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抗血清,经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ic ELISA)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经质谱、氢核磁共振谱图鉴定,半抗原衍生物合成成功,经紫外光谱、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免疫试验证实偶联成功,并计算得出DBCP与载体蛋白BSA和OVA的结合比分别为11∶1和17∶1。经ic ELISA法检测,兔1和兔2的血清效价均达到1∶128 000,IC50分别为301和308 ng·m L-1,反应特异性较好。【结论】半抗原衍生物的合成是方便、安全的。邻苯二甲酸人工抗原的成功制备使获得DBP多克隆抗体以及建立DBP免疫分析方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合成并鉴定苦参碱人工抗原,以获取具有特异性和高亲和性的苦参碱多克隆抗体,为建立苦参碱的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槐果碱不饱和双键进行亲核加成、叠氮化、催化氢化合成苦参碱半抗原13氨基苦参碱(ST),并经MS、NMR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采用戊二醛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合成苦参碱的人工抗原(ST-BSA和ST-OVA),经紫外光谱扫描法、SDS-PAGE法、红外光谱扫描法对人工抗原进行鉴定;将制备的苦参碱人工抗原免疫健康新西兰大白兔获得苦参碱的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非竞争ELISA方法测定其效价。【结果】成功合成了一种苦参碱半抗原13-氨基苦参碱(ST),与载体蛋白BSA、OVA偶联后得到了免疫原(ST-BSA)和包被原(ST-OVA),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28 000。【结论】成功合成了苦参碱人工抗原,为苦参碱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食品中残留喹乙醇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合成喹乙醇人工抗原。[方法]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将喹乙醇与琥珀酸酐反应,合成半抗原喹乙醇半琥珀酸酯(OLA-HS),通过活泼酯化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喹乙醇全抗原。[结果]TLC、紫外光谱法的鉴定结果表明,目标半抗原合成成功;紫外光谱法鉴定结果表明,全抗原合成成功。[结论]建立了一种喹乙醇半抗原及全抗原的合成方法,为进一步制备喹乙醇抗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硫代磷酸酯类农药通用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成具有硫代磷酸酯类农药共性结构的系列半抗原,制备此类农药的通用人工抗原。【方法】以烷氧基硫代磷酸盐和卤代羧酸为原料合成半抗原,采用1HNMR、13CNMR及EIS-MS谱图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合成的半抗原分别通过活性酯法、混合酸酐法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人工抗原和包被人工抗原。用紫外扫描法定性分析人工抗原的偶联情况,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间接测定其偶联比。【结果】合成了H1~H6 6种具有硫代磷酸酯类农药共性结构的半抗原,其中H1、H2为包被半抗原,H3~H6为免疫半抗原。制备了H1-OVA、H2-OVA、H3-BSA、H4-BSA、H5-BSA、H6-BSA、H2-BSA、H4-OVA和H6-OVA 9种人工抗原,其偶联比分别为9∶1、10∶1、23∶1、26∶1、39∶1、43∶1、28∶1、14∶1和12∶1。【结论】成功合成硫代磷酸酯类农药的人工抗原,为下一步用其免疫动物制备抗体进而进行有机磷农药酶联免疫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研究氯羟吡啶(CLOP)人工抗原合成及其多克隆抗体(pAb)制备。将CLOP进行化学修饰引入活性基团羧基,合成氯羟吡啶半抗原(CLOP-2C);分别采用活泼酯法和混合酸酐法将CLOP-2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人工免疫原CLOP-2C-BSA和包被抗原CLOP-2C-OVA,用紫外(UV)和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用CLOP-2C-BSA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测定CLOP pAb效价,阻断ELISA鉴定其敏感性,交叉反应试验鉴定其特异性。结果表明:CLOP-2C-BSA偶联成功,CLOP-2C与BSA的分子结合比为34.0∶1;CLOP pAb效价达到1∶(2.56×104),对CLOP的IC50为7.76μg/L,与其他抗球虫药的交叉反应率低,获得高价、敏感、特异的CLOP pAb,为CLOP残留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重氮法、戊二醛法及改良重氮法将米诺环素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免疫原,3种方法的偶联比分别为5∶1,10∶1和15∶1;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凝胶电泳对改良重氮法合成的人工抗原进行鉴定,成功合成了人工抗原;将改良重氮法合成的人工抗原MNC-BSA免疫BALB/C小鼠,用间接ELJSA法测定抗体效价及其特异性.结果表明: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均在1∶12800以上,为研究制备米诺环素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制备高效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RAC)抗体,将人工合成的RAC-琥珀酸酯半抗原与3种载体蛋白(BSA、OVA和KLH)偶联合成人工抗原,采用紫外光谱扫描、测定偶联比和ESI-MS进行鉴定;通过免疫小鼠获得抗血清,采用ELISA比较其效价,对3种人工抗原的免疫原性进行评定,结果显示3种抗血清效价为4000~32000,表明合成的3种人工抗原都具有免疫原性,其中以KLH为载体蛋白的抗原的免疫效果较好,可用于制备高效RAC抗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合成并鉴定杠柳新苷T人工抗原,制备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开展杠柳新苷类化合物作用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杠柳新苷T为起始反应物,与丁二酸酐反应生成杠柳新苷T的衍生物(半抗原),采用HPLC-ELSD、MS和NMR对衍生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BSA和OVA)进行偶联,采用紫外图谱对人工抗原进行鉴定,并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测定结合比;以乳化的人工抗原免疫8周龄雌性Balb/c小鼠获得杠柳新苷T的多克隆抗体,并测定其效价。【结果】成功合成杠柳新苷T的半抗原和人工抗原,半抗原和载体蛋白(BSA和OVA)的结合比分别为5∶1和7∶1。免疫小鼠后产生针对杠柳新苷T的特异性抗体,其效价为1∶1 600,对杠柳新苷T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2.429 4μg/mL。【结论】制备了杠柳新苷T的多克隆抗体,可以用于杠柳新苷T作用靶标的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11.
伏马菌素B_1人工抗原的鉴定及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戊二醛(GA)一步法将半抗原伏马菌素B1(FB1)分别与鸡卵清蛋白(OVA)、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2种具有免疫原性的FB1人工抗原FB1-OVA和FB1-BSA。分别采用凝胶电泳法、紫外光谱法(UV)、红外光谱法(IR)、基质辅助激光分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4种方法鉴定人工抗原偶联效果并测定偶联比。将FB1-BSA作为免疫抗原免疫BALB/c小鼠,FB1-OVA作为固相包被抗原,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i-ELISA)测定小鼠抗血清滴度。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鉴定FB1人工抗原合成成功。凝胶电泳法测定FB1-OVA和FB1-BSA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50 000和75 000。MALDI-TOF-MS测定FB1-OVA和FB1-BSA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8 009.212和74 355.301,并精确计算FB1-OVA和FB1-BSA偶联比分别为5∶1和10∶1。FB1-BSA免疫后小鼠的抗血清效价为1∶1.25×105,并具有较高灵敏度。  相似文献   

12.
在微波加热条件下,将甲硝唑与琥珀酸酐反应,合成半抗原甲硝唑半琥珀酸酯,氢核磁共振、电喷雾质谱、红外光谱方法的鉴定结果表明,目标半抗原合成成功;通过活泼酯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甲硝唑全抗原,紫外光谱法鉴定结果表明,全抗原合成成功.  相似文献   

13.
合成并鉴定T 2毒素人工抗原,通过动物免疫制备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鼠源T 2毒素多克隆抗血清。采用琥珀酸酐法将T 2毒素活化为T 2HS,T 2HS在碳二亚胺(EDC)作用下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或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合成免疫抗原T 2 BSA和检测抗原T 2OVA,经鉴定后,分别按30、50μg/只的剂量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4次,每次间隔4周,最后1次免疫10d后,断尾采血,制备多抗血清。利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血清效价,间接竞争ELISA测定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免疫的6只小鼠效价均达到了1∶104以上,2号小鼠多抗血清的敏感性最好,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324ng/mL,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成功合成了T 2毒素人工抗原,制备了多克隆抗体血清,为T 2毒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伏马菌素B_1人工抗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化二亚胺法将伏马菌素B1(fumonisin B1,FB1)与载体蛋白进行偶联制备免疫抗原FB1-BSA及包被抗原FB1-OVA,比较了不同偶联条件对抗原合成的影响。紫外扫描初步显示载体蛋白与伏马菌素偶联成功。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获抗FB1多克隆抗体,间接非竞争ELISA分析所得抗血清效价,最高可达1∶23000,间接竞争ELISA显示所制备的抗血清能有效识别伏马菌素B1,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玉米赤霉烯酮(ZEN)、T-2毒素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5.
以N,N-二甲基苯胺、对硝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改造了氨基隐性孔雀石绿半抗原,并通过紫外、红外、质谱鉴定。结果表明,氨基隐性孔雀石绿半抗原改造成功。采用重氮化法合成了氨基隐性孔雀石绿人工抗原,并通过紫外光谱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偶联蛋白成功。免疫大白兔制备了隐性孔雀石绿抗体,抗体效价达6.4×10~4。建立了隐性孔雀石绿ELISA方法,最低检测线为0.1μg/L。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动物免疫制备抗双酚A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双酚A半抗原(BPAH)和双酚酸(DPA)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偶联制备免疫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抗血清;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抗血清的效价。[结果]经紫外扫描及红外光谱分析,完全抗原BPAH-BSA及DPA-BSA制备成功;供试3只阳性大白兔的抗血清效价分别为〉51200、25600和12800,完全抗原BPAH-BSA免疫的大白兔抗血清效价高于DPA-BSA免疫的大白兔抗血清效价。[结论]该研究成功制备了高效价抗双酚A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7.
氯霉素全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氮化法合成氯霉素全抗原,将氯霉素的对位苯硝基构造成芳香氨基,并氧化使其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构成氯霉素全抗原。此外,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与酶联免疫等方法对合成的全抗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氯霉素全抗原合成成功,并免疫原性良好。其偶联比为1∶0.959,蛋白质浓度达2.799 mg/mL。  相似文献   

18.
拟合成并鉴定林可霉素( Lincomycin,LIN)人工抗原,通过动物免疫生产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的鼠源LIN多克隆抗血清.采用高碘酸钠法将林可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及鸡卵清蛋白(OVA)分别偶联,合成免疫原LIN-BSA和包被原LIN-OVA,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半抗原LIN和载体蛋白偶联成功.动物免疫试验(免疫BALB/c纯系小鼠)结果显示,3只小鼠效价均达1∶3 000,且2号小鼠多抗血清抗LIN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3.85 μg/L,与莫能菌素的交叉反应率为6.19%,与其他药物无交叉反应.表明成功获得高效价、特异性好、亲和力高的鼠源抗LIN多抗血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