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栀子种子生活力的测定及其与 发芽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 个不同产地的栀子作为试验材料,分别用TTC 染色法、BTB 指示剂、红墨水染色法测定种子的生活 力。测定不同培养床(蛭石、纱布、滤纸、沙子)和不同温度(30、25、20、15益恒温和30/20、25/15益变温)对发芽率的影 响,优化萌发条件。探讨测定栀子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方法,明确其生活力与发芽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院BTB 指 示剂法是测定栀子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方法,在滤纸培养床、30益恒温培养条件下,栀子的发芽率最高。BTB 指示剂法 测定的栀子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的相关系数为0.979,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进一步得到栀子种子生活力(X)与发芽 率(Y)的回归方程为Y=1.219X-0.199。  相似文献   

2.
刘若楠  杨志玲  于华会  舒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922-14923,14931
[目的]探讨四唑(TTC)染色法测定栀子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条件以及生活力与发芽率的相关性。[方法]以10个栀子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和TTC浓度对栀子种子胚染色效果的影响,用种子发芽试验测定发芽率。[结果]染色温度、染色时间、TTC浓度对栀子种子生活力测定结果均有一定影响,三者之间关系密切,在适宜的TTC浓度范围内,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测定结果表现出显著影响。四唑染色法测定的栀子种子生活力(X)与发芽率(Y)的回归方程为Y=-13.154+1.077X。[结论]染色温度为35℃,TTC浓度为1.0%,染色时间为2.5h是测定栀子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条件,其测得的生活力与发芽率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四唑染色法快速测定小叶黑柴胡种子生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唑染色法研究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TTC浓度对小叶黑柴胡种子生活力(染色效果)的影响,探讨测定小叶黑柴胡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方法,明确其生活力与发芽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影响小叶黑柴胡种子生活力测定值大小的因素依次为染色温度、染色时间、TTC浓度,得到生活力(X)与发芽率(Y)线性关系为Y=2.603X-1.617(r=0.985)。小叶黑柴胡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5℃、染色时间3 h、TTC浓度0.2%,测得的生活力与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田静  龚宁  乙引  洪鲲  王菊 《湖北农业科学》2014,(13):3116-3120
采用TTC法测定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种子的生活力,纸床法测定其发芽率,浸种法测定其吸水率,通过研究不同温度、浸种时间和光照时间对白术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其萌发适宜条件。结果表明,白术种子的生活力与发芽率具有显著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为0.970,回归方程为Y=0.856X-10.607。浸种12 h时,白术种子吸水达到饱和。白术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为浸种12 h、温度20~25℃、全黑暗培养。  相似文献   

5.
以吐鲁番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树体上的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贮藏时间、贮藏温度和贮藏种子含水量对梭梭种子萌发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和冰箱贮藏种子9个月,种子发芽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达46.50和35.50个百分点,各时期冰箱贮藏种子发芽率的下降幅度低于常温贮藏。不同温度下贮藏梭梭种子3个月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鲜重特征为-10℃-18℃-4℃4℃常温,且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呈先升高后降低,差异显著。不同梭梭种子含水量贮藏3个月的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和活力指数随着种子含水量的降低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种子含水量为5.50%的降低幅度最小。贮藏温度与活力指数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贮藏种子含水量与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与不同贮藏条件间的相关性高低顺序均为贮藏种子含水量贮藏温度贮藏时间,而发芽势、发芽指数与不同贮藏条件间的相关性高低顺序均为贮藏温度贮藏种子含水量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6.
蒙古黄芪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电导法在种子发芽活力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14份的蒙古黄芪种子表观形态学特征、吸水率、硬实率、生活力和电导率和发芽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种子的表观形态学特征与种子的发芽率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种子吸水率和发芽率呈负相关(r=-0.878 9);种子硬实率和发芽率呈正相关(r=0.723 7);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呈正相关性(r=0.939 6);种子电导率与发芽率之间呈负相关(r=-0.959 4)。种子活力和电导率都与种子发芽率呈较高相关性,但是电导率测定方便快捷,可作为大批蒙古黄芪种子活力水平快速探测的一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水稻种子生活力与发芽率间的相关模式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测定了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与生活力 ,计算二者间的相关系数为r =0 .948,建立发芽率与生活力的回归方程是y =-3 .3 4 +1.0 11x。应用回归方程依据生活力四唑测定值估算发芽率理论值 ,与相应的发芽试验结果有一致性假设测验 ,二者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胡椒(Pipernigrum Linnaeus)和中粒种咖啡(Coffea canephora Pierre ex Froehner)种子在常温自然贮藏条件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刚采收的胡椒种子和中粒种咖啡种子的含水量、发芽率、活力指数分别为29.32%和46.11%、88%和92.0%、1.46和5.57。自然贮藏20d,干燥脱水对胡椒种子的伤害较轻微,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仍高达82.7%和1.03;之后,由于严重脱水,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迅速下降;自然贮藏60d,种子含水量下降到10.91%时,完全丧失发芽力。自然贮藏30d,干燥脱水对中粒种咖啡种子的伤害较轻微,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仍高达80.5%和4.10;之后由于严重脱水,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急剧下降;自然贮藏90d,种子含水量下降到9.81%时,种子几乎完全丧失发芽力。由此认为,胡椒和中粒种咖啡是一种中间性种子,过度脱水使质膜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最终导致种子活力的丧失。因此,在播种时,采用常温自然贮藏不超过20d的胡椒种子及贮藏不超过30d的中粒种咖啡种子为佳。  相似文献   

9.
前文报道,秋植花生种子比春植花生种子具有较强的生活力,用秋植花生种子播种可提高出苗率。为要了解春植花生种子在贮藏期间生活力衰退的原因,我们在1962—1967年间用“狮选64”品种春植花生种子进行贮藏生理和技术的研究,结果如下。 1.荚果不同晒干程度贮藏试验的结果表明,入贮前及贮藏期间的种子含水量在6%以下的种子,在室温下贮藏202天(至翌年春播前)仍能保持较高的生活力,种子含游离脂肪酸较少,发芽率高达100%,出苗率达90—96%,发病率较低。含水量在6%以上,种子迅速变质,游离脂肪酸含量升高而发芽率和出苗率下降;发病率亦增加;种子含水量愈高,则游离脂肪酸含量和发病率愈高而发芽率和出苗率愈低。 2.种子在不同相对湿度中贮藏的试验结果表明,充分干燥(含水量在6%以下)的种子在50—60%以下的相对湿度中贮藏194—206天(至翌年春播前),仍能保持其生活力,种子含水量在6%以下,游离脂肪酸含量和发病率较低而出苗率较高(88—93%),幼苗生势健壮。贮藏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在60%以上,则种子含水量亦增加至6%以上,游离脂肪酸含量和发病率均增高而出苗率则下降。 3.几种不同贮藏方法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用缸藏加生石灰并用泥封口的方法最好,用此法贮藏的种子在翌年春播时大田出苗率达84.8—96.3%。其次  相似文献   

10.
超干红花种子耐藏性及抗老化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花种子经超干处理能显著提高耐藏性及抗老化能力.红花未超干种子(MC=9.01%)经室温贮藏3年,其发芽率,活力指数,脱氢酶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超氧物岐化酶(SOD)活力均有明显下降,而同期室温下贮藏的超干种子(MC=2.18%)其发芽力和活力指数仍保持在原来水平;脱氢酶、CAT、SOD活力保持与低温贮藏种子的同等水平.未超干种子在老化过程中其营养贮藏物较多被消耗,而超干种子保存较好.  相似文献   

11.
莴苣种子贮存最适含水量与贮藏寿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水量为9.9%~1.6%的莴苣种子,密闭包装后于50、35、20℃保存,定期检测种子生活力和活力,并计算种子贮藏寿命。结果表明,莴苣种子在50,35、20℃贮藏,最适含水量分别为2.0%-3.0%、1.9%-4.0%和1.9%-6.4%。种子最适含水量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种子寿命不断延长,在50~20℃的范围内,每降低15℃,种子寿命延长10.2倍。随着种子含水量的降低,种子寿命不断延长,每降低1%的含水量,种子寿命延长1.2倍。种子含水量与贮藏寿命成对数回归关系,关系式为Y=b+mlnX,其中Y为含水量(%),b,m为常数,x为种子寿命(d)。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改变传统苜蓿制种模式中水资源浪费的现状.[方法]实验通过设置不同的水量与播种方式,研究地下滴灌对新牧1号杂花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1)地下滴灌条件株高随着配水量的增加而增高,株高与单株种子产量呈正相关,R=0.449 420,P<0.01.(2)花序数/枝条(X2)、豆荚数/花序(X3)籽粒数/豆荚(X4)与种子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778 275、R=0.830 400、R=0.925 693,P<0.01.种子产量回归方程为:Y=-2.677+0.025 X2+0.136 X3+1.712 X4.(3)处理组合T3W1(40~80 cm宽窄行播种,灌水量达相对田间持水量65;~80;).[结论]单株种子产量最高为1.17 g,并与其他处理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3.
不同贮藏和包装条件下大葱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不同贮藏和包装条件下大葱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葱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其生活力降低,种子外渗液电导率和内含物的外渗量显著增加,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显著下降;电导率和内含物外渗量与种子发芽率、田间出苗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但主要种子贮藏物质与种子活力变化相关性不显著。种子的贮藏条件和包装方式对上述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低温低水和罐装的贮藏方式能延缓上述变化的速率,延长种子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14.
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活力及生理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在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的生活力及生理变化规律,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的耐贮性做出客观评价,为玉米种子耐贮性生理生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目前主栽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农大108、先玉335、正大619、京科968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供试材料的初始含水量、活力水平及相关生理指标。将供试材料的种子含水量回湿至14%,在种子含水量14%和贮藏温度35℃(14% & 35℃)的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贮藏一年时间,每月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电导率、MDA浓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脱氢酶活性。采用砂培法进行发芽试验,用DDS-ⅡA型电导率仪测定种子电导率,利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利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利用蒽酮比色法,脱氢酶活性的测定采用氮蓝四唑(TTC)染色法。比较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在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的活力及生理指标变化。【结果】在同一贮藏条件下,基因型是影响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决定性因素。参试玉米种子的初始含水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为7.39%-8.71%。在初始状态下,各基因型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均在90%以上,具有较强的萌发能力。贮藏一年后,京科968发芽率、发芽势为50%-60%,发芽指数为25%,种子活力指数为0.3;农大108、先玉335、正大619发芽率、发芽势为15%-25%,发芽指数8%-25%,活力指数0-0.08;郑单958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在贮藏1年后均下降为0。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脱氢酶活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种子活力的变化关系密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变化趋势及规律基本一致,但变幅差异较大,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因发芽速率不同发芽指数差异较大,而种子活力指数的降低总是先于种子发芽率的下降,可以真实体现种子的老化及劣变程度。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膜透性变差,种子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变化趋势及种子生活力变化呈负相关关系(R2=0.752),各基因型间细胞膜系统功能存在差异。在本试验中,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活力与丙二醛含量无显著相关性(R2=-0.171--0.094),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脱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2=0.284-0.517),但各基因型间玉米种子生理变化机制复杂,差距较大。【结论】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对临界胁迫贮藏条件表现均较敏感,但基因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郑单958的活力下降最快,京科968活力及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相对稳定,表现出较强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15.
用最小二乘法原理估测黄牛体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选用黄牛的体长、胸围两项体尺 ,来估测黄牛的体重 ,不同的估测方法其估测的精度不同。采用体长和胸围两项体尺建立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估测的体重Y1 与实测的体重Y0 的相关系数最高 (r0 1 =0 .670 5 ) ,其次为用体长X1 和胸围X2 建立二元一次回归方程估测的体重Y4与实测的体重Y0 的相关系数 (r0 4=0 .63 62 ) ;用胸围X2 的单项体尺估测的体重Y3与实测体重Y0 的相关系数r0 3为 0 .62 6;用体长X1 的单项体尺估测的体重Y2 与实际体重Y0 相关系数最小 ,r0 1 、r0 2 、r0 3、r0 4均达到极显著水准。体长和胸围这两项单项体尺对估测体重的重要性不同 ,胸围对体重的贡献率较体长为大  相似文献   

16.
Seed 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Seeds of 34 japonica rice (O-ryza sativa subsp. japonica) varieties were held at 45℃ constant temperature. Changes in seed viability and seed vigor during aging process were measured to study seed viability-losing characteristic and to determine warning index for seed viability loss. As a result, seed viability survival curves were obtained across different rice accessions at 45℃ constant temperature. The curves appeared to be contra-sigmoid survival curves. The loss of seed viability in the aging process consisted of two phases. The first phase took a long duration, in which the viability of vigorous seeds declined slowly. In the second phase, seed viability declined rapidly. It was obvious that seed viability declined inconsistently during storage. It also showed that seed germination was prolonged and the seedling was significantly weakened before the coming of the rapid declining phase of seed viability. These two parameters could be used to indicate seed quality during storage. The rate of compatibility of tests (RCT),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vigor of seedling, the day the seeds start to germinate could be used as warning indexes to indicate overall quality of a mass of accessions. These warning indexes could also be used in monitoring the viability of seeds stored in the seed genebank.  相似文献   

17.
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气象因素对杉木涩籽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应用逐步回归分析47个影响杉木涩籽流行率的气象因素,并拟合预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本预测模型复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涩籽流行率与3月降雨量、7月相对湿度及8月降雨量呈正相关,与8月最高气温、3月日照时数、5月蒸发量、9月最高气温及7月蒸发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用优良度估测种子发芽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冲天柏等7种云南主要造林树种154批种子的优良度与发芽率作对比试验,发现优良度与发芽率之间存在着极明显的相关关系,据此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可在1d内估测出种子的发芽率,冲天柏类:y=-0.36 1.00x;云南松类:y=-5.8 0.88x;华山松类:y=-27.6 1.16x,用方程估测的种子发芽率与实际发芽率之间的误差不超过GB2772—1999规定的容许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