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影响直播双低油菜产量的农艺措施,建立了双低油菜国豪油8号在四川丘区直播种植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并对8个重要农艺性状与小区产量之间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四川丘区,直播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国豪油8号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该品种直播栽培获得产量2 799 kg/hm~2的农艺方案为:9月25—30日播种,密度45.0万~52.5万株/hm~2,施肥量0~750 kg/hm~2。农艺措施增产效应顺序为播期密度播期与施肥量施肥量。直播油菜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主花序有效段长、一次有效分枝、二次有效分枝、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和根茎粗对油菜产量的直接影响为单株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段长二次有效分枝数有效分枝高度千粒重株高根茎粗一次有效分枝数。直播油菜的二次有效分枝、根茎粗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二次有效分枝对产量起直接作用,而根茎粗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起到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
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点大田试验研究油菜专用配方肥对油菜产量、肥料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在4个试验点平均增产油菜子1 433 kg/hm2,增产率达123.9%;与当地推荐施肥相比,平均增产油菜子301 kg/hm2,增产率为13.1%;与当地油菜专用肥相比,平均增产油菜子347 kg/hm2,增产率为15.5%。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的肥料偏生产力可达到12 kg/kg,与当地推荐施肥和当地专用肥处理相比,养分的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5.3%和69.0%。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油菜专用配方肥具有养分配比合理、用量适宜和一次性施肥减少劳动力成本等特点,分别比不施肥、当地推荐施肥和当地专用肥增加纯收益4 984、1 544和2 435元/hm2。试验结果说明,油菜专用配方肥显著地提高了油菜子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疆春油菜区,施用油菜专用长效配方肥对其产量、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施肥量。【方法】以不施肥、习惯用肥为对照处理,以专用长效配方肥不同NPK比例为试验处理,在成熟期对地上部生物产量、各部位养分积累量、产量进行测定,计算分析表征肥料利用效率。【结果】随着油菜专用肥使用量的增加,成熟期有效株数、每株荚角数、每荚粒数、籽粒产量、肥料增产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处理5增产率最大(55.64%),其次是处理2(51.79%),处理5的籽粒产量、茎秆产量最高,分别为3 799.92、7 579.95 kg/hm2;不同处理地上部养分投入产出差异显著,处理3、4、5 N产出量均大于投入量;表征肥料利用效率计算分析发现处理3肥料中N的养分利率最高(89.8%),处理5肥料中P2O5的养分利率最高(46.9%);肥料表观利用率最高的是处理3(86.84%),其次是处理5(85.27%),且处理5肥料农学利用率最大(4.837 0),较习惯用肥(处理2)高出2.037。【结论】在新疆春油菜区施用专用肥600 kg/hm2(处理5),N、P2O5、K2O分别为10.0、4.8和3.6 kg/hm2,肥料增产率最高(54.16%),籽粒产量3 799.92 kg/hm2,与对照、习惯用肥达到显著差异,且实现油菜高产目标同时更需要关注地力培肥和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4.
旨在探究适宜在贵州油菜产区开展与轻简化直播相配套的硫肥使用量对油菜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2015—2016年,在贵州省铜仁学院试验基地,以华杂9号、中双1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硫肥施用量水平进行试验,硫酸钙施用量分别为0、15、30、60 kg/hm~2。结果表明,华杂9号、中双11号的单株分枝角果数、主茎角果数、单株总角果数、千粒质量、每角粒数、生物产量、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等参数均在施硫量为30 kg/hm~2或15 kg/hm~2处理下达到各自的最高值;硫肥的农学利用效率和偏生产效率在2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但在不同硫肥处理间差异显著,试验中硫素利用效率较高的处理的施用量为15、30 kg/hm~2,随着硫肥施用量增大,其硫肥利用率呈下降趋势;不施硫或施硫量较高的60 kg/hm~2处理均不能使油菜的生长获得较好的产量相关性状参数。从试验结果可得出,贵州地区硫肥的推荐使用量为15~30 kg/hm~2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5.
施肥量对油菜绿肥生物量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30%复合肥(15-7-8)不同施用量0、225、300、375、450、525、600、675 kg/hm~2对晚播油菜绿肥生物量、养分含量及累积量的影响,为确定晚播油菜绿肥适宜施肥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晚播条件下,通过增加施肥量可以明显提高油菜绿肥的生物量及养分累积量,且随施肥量的增加,油菜地上部生物量及养分累积量呈增加趋势。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量在225~450 kg/hm~2范围内,油菜鲜、干重均随施肥量增加而提高,当施肥量450 kg/hm~2时,各处理间油菜干重没有显著差异。当施肥量在525~675 kg/hm~2之间时,各处理油菜碳、磷、钾养分累积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施肥量在450~675 kg/hm~2之间时,各处理油菜碳、氮、磷、钾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结合油菜绿肥翻压还田时的生物量、养分归还量及肥料成本,本试验条件下油菜作为绿肥晚播的适宜施肥量为450~525 kg/hm~2。  相似文献   

6.
以陇油10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硼量对油菜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硼能够显著增加油菜单株角果数、单角果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单株角果数和产量随着施硼量的增加而增加,单角果粒数和千粒重会随着施硼量增多先增加后降低。油菜产量与单株角果数和千粒重有显著的正相关。在和政县,当施硼量为2.10~3.15kg/hm~2时,能够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44%金正大牌新型复合肥料在油菜田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验证"金正大"硝基双效肥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潜江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及杨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依据油菜施肥推荐施肥量,在潜江市杨市办事处进行了"金正大"硝基双效肥、农民习惯施肥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基施44%硝基双效复合肥前期能满足植株所需养分,其效果高于同等养分单质肥及习惯施肥;与习惯施肥比较,中后期一次有效分枝增加1.7个/株、角果数增加47.3个/株、角粒数增加0.6粒,且增产效果显著,较习惯施肥增产886.67 kg/hm~2、增幅39.00%。  相似文献   

8.
钾肥施用对安徽贵池地区油菜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钾肥施用对安徽贵池地区油菜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以华双5号为油菜供试品种,在氮、磷、硼肥配合施用的基础上,考察K_2O施用量为0、60、120、240 kg/hm~2的4个处理下油菜株高、一级分枝高、一级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等指标,并测定每小区产量。[结果]增施钾肥能显著促进油菜生长。同时,钾肥施用对改变油菜的群体生物学性状具有显著正向相关性,呈现株高、单株二级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籽粒和茎秆产量均增加的统一趋势。施用钾肥240 kg/hm~2可以达到产量效益最大化。[结论]该研究为直播油菜轻简化栽培的肥料施用提供了进一步探索的实践前瞻。  相似文献   

9.
施氮量对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油菜品种苏油8号产量与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油菜的单株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籽粒产量和产油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较大;籽粒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在该试验条件下,为获得较高产量和保证双低品质,苏油8号的适宜氮肥用量为325~352 kg/hm~2。  相似文献   

10.
油菜专用控释尿素用量对冬油菜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明确不同冬油菜种植区域油菜专用控释尿素用量对冬油菜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验证油菜专用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的可行性和适宜用量,为指导冬油菜轻简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2016年分别开展油菜专用控释尿素静水释放试验和田间埋袋养分释放以及控释尿素用量施用效果田间试验。油菜专用控释尿素用量试验布置于冬油菜3个主产地区--湖南衡阳、江西九江和湖北武穴。试验共设5个氮肥用量梯度,分别为0、60、120、180和240 kg N·hm-2,探究油菜专用控释尿素对不同区域冬油菜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田间埋袋试验结果表明,油菜专用控释尿素的缓释期在150 d左右,累积释放量为83.4%,与冬油菜氮素需求吻合。施用油菜专用控释尿素可以调控收获密度,增加冬油菜的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与不施氮处理相比,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分别增加15.0-81.5角/株和0.2-2.4粒/角,收获密度随氮肥用量增加或降低协调群体与个体。3个产地的籽粒产量均在施氮量达到180 kg N·hm-2时最高,分别较不施氮增产1 118、1 088和2 049 kg·hm-2。用线性加平台模型拟合的最佳控释尿素用量,湖南衡阳、江西九江和湖北武穴分别为174、180和192 kg N·hm-2。油菜专用控释尿素施用显著增加地上部生物量、氮素含量和氮素积累量。在收获期时,随氮肥用量增加,茎秆中的氮素分配比例逐渐增加,籽粒中氮素积累分配比例减小,而角壳的氮素分配比例保持在10%左右。不同时期氮肥利用率存在差异,苗期最小,花期最大,收获期居中,分别为19.20%-23.45%、50.69%-56.89%和39.39%-46.71%。苗期和花期的氮肥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控释尿素用量为180 kg N·hm-2时达到最大;收获期的氮肥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结论】油菜专用控释尿素一次性施用可以增加油菜各生育时期的氮素吸收、促进油菜生长发育,提高收获密度、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增加油菜产量。不同冬油菜主产区所需专用控释尿素推荐用量差异不大,平均为180 kg N·hm-2。  相似文献   

11.
将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Accc 8011,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heriumAccc10011和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Accc 10013的草炭吸附制剂直接或间接(将菌剂装入聚丙烯薄膜袋密封)置于有机肥与化肥制成的复混肥料中,于25℃恒温放置30 d,采用标准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活细菌数量,研究添加化肥对细菌存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化肥总养分(N P2O5 K2O)达到0.066 g.g-1,加入的细菌活菌数显著下降。经方差分析,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将这几种细菌的草炭吸附制剂封装入聚丙烯薄膜袋再埋入化肥与有机肥制成的复混肥料中,当化肥总养分达0.122 g.g-1时,细菌的存活率也有显著的下降。所以这3种肥料细菌不能与化肥质量分数较高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混合,而应单独包装,分开放置。表2参16  相似文献   

12.
在水田化肥深施方案(即将化肥与适量水混合后,用强制性排送肥机构将其排入土中)的基础上,对排送肥机构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研制了一种对各排肥管轮换供肥的分配器,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这种排送肥机构能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肥料的施用是作物丰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不注意肥料的施用可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通过总结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及菌肥施用过程中的常见误区,旨在为今后的肥料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肥料种类对马铃薯增产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肥料种类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不同,增施有机肥和微肥比单施复合肥增产39.6%,商品率提高21个百分点;有机肥中加入微生物肥料,比施复合肥(加强钾肥)产量显著提高,但是增产幅度与土质有关,黑粘土增产10.9%,河潮土增产则达32.0%;商品率提高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以豇豆(Vigna unguiculata)为材料,采用椰糠有机肥、生物酵素·活性菌肥和化肥作基肥,研究不同种类肥料和不同施用量对土壤养分、豇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椰糠有机肥对土壤质量的改善效果更明显,尤其施用量在14 286 kg·hm~(-2)(B2)时,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p H值较种植前(CK0)及施用化肥的处理(CK)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均达显著性差异;(2)椰糠有机肥总体表现出优于化肥及生物酵素·活性菌肥的良好效果,其中施用量为9 524 kg·hm~(-2)(B1)时,产量最高,B2次之,但B1,B2之间差异不显著;(3)B2处理豇豆表现出最好的综合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6.
有机肥和无机肥联合施用,不仅能保持黄瓜产量,提高品质和风味,而且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复合肥料可以减少因施肥过量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田土壤质量。复合肥料结合有机肥和无机肥的优点,根据黄瓜需肥特点和养分的合理配置,既能满足黄瓜生长的要求,又克服了有机肥效率低的缺点。因此,有机无机复合肥的联合应用将是黄瓜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甘薯高产施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回归设计试验,对甘薯氮、磷、钾施肥量进行了研究。通过1994,1995两年的田间试验,建立了甘薯施肥的产量反应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对产量的影响顺序是钾>氮>磷,最佳组合是N7.54~9.24kg/亩,P2O57.75~8.57kg/亩,K2O24.54~29.06kg/亩,亩产可达3000kg左右。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近年来在华南地区主要蔬菜生产区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分析了施磷钾肥对叶菜、瓜类、豆类蔬菜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目前条件下华南地区蔬菜磷钾肥的偏生产力、农学效率、肥料表观利用率、生理利用率、肥料贡献率和地力贡献率。结果表明,叶菜、瓜类和豆类蔬菜施用磷钾肥均能促进蔬菜产量的增加和磷钾养分的吸收。叶菜、瓜类、豆类蔬菜磷肥偏生产力分别为781.9 kg/kg、257.6 kg/kg、211.9 kg/kg,农学效率为30.5 kg/kg、64.1 kg/kg、23.1 kg/kg,表观利用率为17.2%、9.7%、6.1%,生理利用率为222.3 kg/kg、370.6 kg/kg、292.7kg/kg,肥料贡献率为16.4 %、19.4%、12.9%,地力贡献率为83.6 %、80.4%、87.1%。叶菜、瓜类、豆类蔬菜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298.8 kg/kg、164.3 kg/kg、165.8 kg/kg,农学效率为29.5 kg/kg、39.5 kg/kg、25.8 kg/kg,表观利用率为24.8%、24.3%、13.0%,生理利用率为152.3 kg/kg、218.6 kg/kg、229.1kg/kg,肥料贡献率为13.8 %、21.6%、17.4%,地力贡献率为86.2 %、78.3%、82.6%。分析肥料利用率分布频率可以看出,磷肥表观利用率<20%的试验样本和钾肥表观利用率<30%的试验样本均占总样本的80%以上,表明目前试验条件下各类蔬菜的磷钾肥利用率较低,生产上需同时解决蔬菜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提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将无机化肥、有机肥和微生物生物肥作底肥施入种植冬小麦的土壤,并在作物生长发育不同时期,测定微生物生物量碳(Bc)、速效 N,P,K 含量。研究发现各施肥处理之间 Bc 没有显著差异,而土壤无机氮(NH_4~+-N 和 NO_~--N)含量大幅度增加,尤其是施用化肥的小区,在整个冬季,土壤都保持很高的 NH_4~+-N 水平(比施用生物肥的土壤,高出30mg·kg~(-1)以上),极易造成氨的挥发损失。施肥也大幅度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尤其生物肥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比其他肥料处理要高10mg·kg~(-1)左右,但施肥对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没有显著地影响。施肥各处理的小麦产量比不施肥处理略有增加,但没有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精准施肥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蔬菜精准施肥推荐系统小白菜的推荐施肥量,在田间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推荐施肥量处理的小白菜产量最高,达36868.5kg.hm-2,小白菜硝酸盐含量较低,肥料利用率在所有施肥处理中最高,种植者纯收益最大,达54271.65元.hm-2,并且种植后土壤养分变化以及酸碱度、电导度、有机质含量等多个指标的变化趋势都优于其他处理,不会造成土壤中盐分累积,因此说明该系统用于推荐露地小白菜生产的施肥量是准确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