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管亮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2):104-105,133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安徽地区3个规模化猪场的96份血清进行了检测。以了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抗体,结果显示,3个规模化猪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7%、100%、100%,表明3个规模化猪场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抗体阳性率较高,有2个场免疫合格率达100%,免疫效果理想,应继续坚持长期有效地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2.
从安徽省部分地区种猪场种猪、规模化养殖场商品猪及散养猪随机抽取采集的血清样品,共计3242份,分别对其进行了猪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抗体检测。用阻断ELISA方法检测猪瘟抗体;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检测猪口蹄疫抗体,用ELISA方法检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结果表明,猪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5.07%、78.01%和88.86%;3种免疫抗体均合格的样品数为2224份,占所检样品总数的68.60%。说明当前安徽省猪群总体免疫效果较好,血清抗体能够达到有效保护水平,但仍存在猪只个体发生主要猪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通过相同饲养条件下的35日龄仔猪分别使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与灭活苗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首免,并分别在首免当日、28日、58日检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结果发现,使用弱毒疫苗免疫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抗体上升速度和抗体水平均优于使用灭活苗的猪。试验结果表明弱毒灭活苗可在接种后21-28日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4个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的地区应该首先考虑使用弱毒活疫苗。  相似文献   

4.
用ELISA试验方法对永靖县玉丰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猪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进行调查。从而指导永靖县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工作。结果表明:首次(28日龄)免疫和加强(60日龄)免疫采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苗,抗体保护率只有30-40%,而首次免疫采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免疫.加强免疫采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苗或活苗免疫.免疫保护率可达80%以上,免疫保护率提高40-50%。  相似文献   

5.
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高致病性毒株引起的猪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为更好地应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笔者对新野县45家规模养猪场进行了为期2年的抗体水平实验室检测。从整体上看,大多数猪场猪群的免疫效果较好,但部分猪场的少数猪只抗体水平偏低,不足以抵抗强毒侵袭而发病或成为带毒猪,威胁易感猪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防止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生。一、材料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猪群免疫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俗称蓝耳病)弱毒疫苗之间不同组合抗体效长关系,通过对灌南县某规模猪场进行为期半年的猪瘟、蓝耳病抗体水平监测,表明两种组合猪蓝耳病弱毒苗不能对该场的蓝耳病起到保护作用,不能有效的控制蓝耳野毒感染,同时由于猪蓝耳病弱毒苗的使用反而造成了猪瘟抗体水平的偏低。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区生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学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几年新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病发生情况和流行趋势.[方法]对生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病进行摸底调查,选择规模养猪场、散养户和屠宰场随机采样,共采集848个场点的血清样品6 687份,组织样品6 181份,用RT-PCR方法进行高致病性蓝耳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时,规模猪场阳性检出率为4.32;;散养户阳性检出率为6.4;;屠宰场阳性检出率为3.33;;总的平均阳性率为0.65;.[结论]散养户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病原学阳性率高于规模猪场,屠宰场也存在隐性感染.总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学阳性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2013年在内江市5个县区的13个种畜禽场进行了重大动物疫病的抗体监测工作,检测结果为鸡新城疫免疫与高致病性禽流感效果良好,抗体整体水平高于部颁标准;但猪瘟,牲畜O型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相对较低,抗体整体水平表现较不稳定。表明长沙市种畜禽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整体良好,但在部分地区仍存在免疫漏洞。  相似文献   

9.
2013年在内江市5个县区的13个种畜禽场进行了重大动物疫病的抗体监测工作,检测结果为鸡新城疫免疫与高致病性禽流感效果良好,抗体整体水平高于部颁标准;但猪瘟,牲畜O型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相对较低,抗体整体水平表现较不稳定。表明长沙市种畜禽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整体良好,但在部分地区仍存在免疫漏洞。  相似文献   

10.
为了摸清猪场母猪群的蓝耳病抗体水平,对4个规模猪场母猪的159份血清样品采用ELISA方法对猪蓝耳病进行抗体检测。检测结果显示:4个猪场的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均在70%以上,其中0.4S/P2.5的比例为73.6%,S/P值2.5的比例为9.4%。各猪场S/P平均值差异较大,介于0.754~1.721;各猪场抗体水平的变异系数介于43.8~70.9%。综合数据表明,4个猪场的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较高,但猪场B、C、D部分猪群感染压力比较大。  相似文献   

11.
鄂西北地区猪蓝耳病毒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鄂西北地区猪群高致病性蓝耳病毒免疫水平情况。[方法]于2007年4~12月对鄂西北地区(襄樊、荆门、随州和十堰地区)76家标准化猪场接种过高致病蓝耳疫苗的猪群随机采集572份血样,应用ELISA方法对该地区的猪群致病性蓝耳血清抗体水平进行监测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在受检的572份血清中,阳性数217份,总体阳性率37.94%,其中,抗体弱阳性样本143份,占25.00%,抗体强阳性样本有74份,占12.94%。统计分析表明,在受检的76家猪场中,群体免疫合格率在75%以上的有20家,占26.32%。[结论]该调查结果表明,鄂西北地区蓝耳抗体免疫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对蓝耳病的积极预防,以有效地控制猪蓝耳病疫情。  相似文献   

12.
贵阳地区新发生猪传染病的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血清学方法对贵阳地区部分种猪场、规模饲养场及农村散养户猪群分别进行PPV、PRV、PRRS、PCV及APP抗体水平监测。以乳胶凝集试验检测PPV抗体阳性率为0%(0/160);以间接ELISA检测PCV和PRRS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28/200)和0.62%(1/160);以竞争ELISA检测PRV的gpI抗体阳性率为19.14%(36/188);以间接血凝试验检测APP的抗体阳性率为19.14%(36/188)。结果表明,PPV和PRRS似乎不是引起贵阳地区猪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而PRV和APP在非免疫猪群中的抗体阳性率较高,应引起该地区养猪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PRRS免疫猪场和非免疫猪场抗体水平差异,采集福建各地区64个不同规模猪场血清样本1 742份,其中免疫猪场40个共1 059份血清,非免疫猪场24个共683份血清;采用美国IDEXX公司PRRS病毒抗体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分析其抗体阳性率、CV值及S/P区间分布值.结果显示:免疫猪场抗体阳性883份,阳性...  相似文献   

14.
猪病毒病抗体及病原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猪场猪病毒病的抗体水平及感染情况,为猪病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样采集各类猪只血液和组织样品,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对猪瘟(CSF)、猪伪狂犬病(PR)、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及猪圆环病毒病(PCV-2)的抗体、病原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猪场存在CSF、PR野毒感染;PRRS免疫抗体水平不太理想,阳性感染率为3.3%~17.3%;PCV-2阳性感染率为0~9.6%。[结论]试验猪场病毒病,应采取完善的综合措施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3种疫苗单独和联合免疫对猪抗体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有效结合注射的新型免疫程序,以有效控制猪瘟(CSF)、猪口蹄疫(FMD)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在陕西省横山和米脂两县将140头猪随机分为7组,每组20头,采用CSF活疫苗(脾淋源)、FMD灭活疫苗(0型Ⅱ)、PRRS灭活疫苗(NVDC—JXA1株)分别进行单独、2种及3种同时分.点免疫注射试验,用正向间接血凝和EUSA法检测猪抗体水平。l结果10)3种疫苗都可以刺激猪产生特异性抗体,并且抗体在21、28和35d呈规律性增长。②CSF疫苗与FMD、PRRS疫苗分开和三者同时使用时.虽然FMD、PRRS疫苗推迟CSF抗体的上升时问,但是对CSF的免疫效果产生的影响不明显。(3)PRRS与FMD疫苗同时注射后,所产生抗体效价在21、28和35d均比单独注射PRRS疫苗阳性率高,说明FMD疫苗可对PRRs疫苗注射后有效抗体的产生达到积极协同作用,促进PRRS有效免疫抗体的产生,同时免疫CSF疫苗和PRRS疫苗的抗体水平低于单独注射PRRS疫苗,说明共同免疫CSF和PRRS疫苗时,2种疫苗会相互影响,使免疫效果不如单独免疫。④FMD和PRRS疫苗同时注射后,FMD疫苗所产生的抗体水平(OD值)最高,且一直呈上升趋势,优于FMD疫苗单独注射所产生的抗体水平,说明FMD和PRRS疫苗同时注射,更能促进FMD抗体的产生.[结论]3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和单注CSF产生抗体后再同时分点注射FMD和PRRS都是较好的防疫体系,具体应根据养殖规模及地域选择合适的防疫体系.  相似文献   

16.
吕艳秋 《北京农业》2011,(Z1):32-33
为了有效地防控高致病性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的发生,北京市昌平区利用ELISA检测方法,对免疫后28d的生猪进行免疫抗体抽样监测,昌平区生猪养殖场户800余场(户),存栏生猪近10万头,北京昌平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区推广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免疫程序,并进行免疫抗体监测,本报告对2010年和2011年至今的免疫检测情况进行了统计,2010年随机抽检114场/户次,检测生猪1502头次,平均免疫抗体阳性率82.56%;截至2011年5月,随机抽检免疫抗体43场/户次,检测生猪534头次,平均免疫抗体阳性率97.57%。  相似文献   

1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弱毒株分别通过生殖道黏膜免疫和肌肉注射免疫母猪,再分别应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阴道分泌物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水平和血液中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用竞争ELISA技术检测血液中PRRS特异性抗体的水平.结果表明:免疫后第3周,母猪生殖道免疫组阴道分泌物中S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Ig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升高,但差异不显著;血液中PRRS特异性抗体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也无显著差异.肌肉注射组母猪阴道分泌物中SIg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血液中PRRS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后第5周生殖道免疫组阴道分泌物中SIgA水平和血液中IgA水平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肌肉注射组血液PRRS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PRRS弱毒株经生殖道黏膜免疫能提高母猪生殖道局部SIgA的水平,但对血液中IgA和IgG水平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2009年3月贵州省某猪场送检病猪3例,为确诊病因,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剖检病变观察,细菌学、荧光抗体和RT-PCR检测。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剖检病变观察,该病例为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感染所致;该病例细菌分离鉴定结果为阴性,猪瘟直接荧光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瘟病毒RT-PCR核酸检测为阳性。表明,该病例为猪瘟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9.
用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分别对10头母猪进行免疫.选择20头后代,在20日龄、30日龄、40日龄时分别采集血样进行跟踪监测.结果PRRS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15%、5%和35%、20%、5%.显示用两种疫苗免疫的母猪后代体内获得性母源抗体水平均不高,且持续时间较短.因此,仅靠对母猪进行免疫难以预防PRRSV的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2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对全世界养猪业而言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它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临床疾病,并且保持终身隐性感染的能力。PRRS也使我国养猪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近年来尤其是高致病蓝耳病毒的出现,已严重影响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作用机制及防制措施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其今后的防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