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秦川牛发展之路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秦川牛是我国珍贵的黄牛品种.近年来,由于奶牛产业发展的冲击,秦川肉牛产业发展滞缓,存栏数量锐减,甚至随着肉牛的无序改良,秦川牛原本优秀基因有可能丢失.本文就秦川牛的保种、选育方面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秦川牛保种和选育措施,探索秦川牛今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秦川牛肉用选育及其技术策略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近几年来,我国肉牛生产发展很快,但生产水平较低,平均产肉率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迄今我国还没有一个自己培育的专门化肉牛品种。要大力发展我国的肉牛生产,除了利用国外优秀的肉牛品种杂交改良我国地方黄牛外,还必须培育自己的肉牛品种。本文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市场变化入手,对秦川牛作了评价,回顾了它的选育历史,指出了现时期秦川牛肉用选育方向的紧迫性。在分析了秦川牛的优点及其与国外著名肉牛品种相比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秦川牛选育的主要目标和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选择和建立核心群、建立健全秦川牛的选育体系、建立选育协作组、开展联合育种、导入适当外血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加快秦川肉牛的分子育种等,以早日培育出秦川肉牛新品系,使所形成的秦川肉牛新品系,在秦川牛现有经济类型的基础上得到提升与改造,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促进肉牛产业化发展。这对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秦川肉牛改良历程和不同肉牛品种对秦川牛的改良效果,提出在保留秦川牛原有的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好等优点的基础上,改良其早熟性差、饲料报酬低、尖尻、后躯发育差、产肉率和泌乳性能低等缺陷的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4.
秦川牛普查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秦川牛是我国著名的优良黄牛品种,为使秦川牛这一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我省从1997年开始,把秦川肉牛作为一个产业进行重点开发。秦川牛自1981年较大规模的普查之后,再没有进行大面积普查。为了摸清我省秦川牛资源现状,为今后秦川牛选育提高和产...  相似文献   

5.
秦川牛因原产于陕西八百里秦川而得名,具有体躯高大、遗传稳定、适应性强、肉用性能好等特点,是我国著名的地方品种和国家级资源保护品种,是肉牛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文章介绍了秦川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秦川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指导,推动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养牛的用途主要有奶用、肉用、皮革用以及少量观赏娱乐用。本文重点介绍影响肉牛育肥效果的因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育肥肉牛的产量和品质。1遗传因素世界各国培育很多肉用品种的牛,如夏洛莱,西门达尔等。我国的肉牛品种主要有蒙古牛、哈萨克牛、延边牛、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等黄牛品种。肉牛的品种和品种间的杂交等是影响肉牛育肥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产于陕西八百里秦川的秦川牛,千百年来一直是关中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和粪肥来源,建国后,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通力合作,协同攻关,运用国际育种先进技术,选出优秀公牛,授配主产区大批秦川母牛,配合其他措施,从而加速了秦川牛的选育,使之很快由役用型转变为肉用型,形成了秦川肉牛新品系。经屠宰测定,其肉用,役用性能不仅大大高于50年代调查时测定的指标,而且其中一些肉用性能指标与国际著名的肉牛品种相比也毫不逊色,  相似文献   

8.
皮埃蒙特牛与秦川牛杂交效果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秦川牛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引进意大利著名肉牛品种皮埃蒙特牛与非保种我秦川牛进行杂交试验。并与同期同龄的短角红牛、利水赞牛杂种后代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皮秦F1生长发育,产肉性能明显优于秦川牛、杂交效果也好地短角牛和利木赞牛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9.
秦川牛选育工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建国前、后秦川牛选育工作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进行了概述。下阶段拟针对目前秦川牛在体型外貌、生长发育上存在的某些缺点,导入1/4外血,使其肉 一步有所提高,成为国际上一流的肉牛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良种育肥牛要选择改良的西门塔尔肉牛、夏洛莱肉牛、利木赞肉牛等,以及我国优秀地方品种如秦川牛、鲁西牛、南阳牛、晋南牛等品种牛为母本生产的杂交牛。杂交肉牛品种综合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犊牛的初生重高,生长发育快,肉质好。(二)产犊与配种坚持自繁自养,可以减少购买牛犊的费用支出,保证品种质量,合理安排生产  相似文献   

11.
经春林 《兽医导刊》2020,(8):245-245
肉牛养殖产业对促进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改善国民膳食结构、促进人们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我国肉牛的品种主要有:秦川牛,晋南牛,南阳牛,鲁西牛,延边牛等优良品种。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肉牛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结合实际给出几点高效养殖的策略,通过论述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一、选好肉牛育肥品种:以海福特、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短角牛、秦川牛等肉牛后代,或上述肉用公牛与当地优良母牛配种、所产杂交一代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是西北肉牛产业带优质肉牛的主要产区,有很好的肉牛业发展基础,牛群规模比较大、品种优良(秦川牛及其杂交改良牛约占60%以上)、商品出栏率高(55%以上);产业聚集度好,技术研发能力及龙头企业带动力强,现拥有国家、省部级研发平台5个,以及省级专业协会2个等,且群众素有养秦川牛及其改良牛的习惯,加之陕西秦宝牧业、陕西秦川牛业等国家级龙头企业实力较强,对拉动全省肉牛产业发展、打造肉牛产业经济板块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今后两年中,陕西省将有35万头秦川母牛嫁给“洋丈夫”———英国安格斯公牛,以杂交优势繁育高产优质肉牛品种,提高秦川牛生产的商品率和经济效益。主持研究这一项目的杨凌金坤公司,已与周至、眉县、澄城、蒲城、大荔、洛南、杨凌、商州等八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白水、大荔县两个配种站签订了“格斯牛×秦川牛”杂交牛开发协议,在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已全面付诸实施。英国安格斯肉牛是目前世界上广为推崇的优质肉用牛良种,以安格斯肉牛的公牛与秦川牛的母牛进行简单二元经济杂交,所产生的杂交一代的优势是生产发育快,…  相似文献   

15.
秦川牛是中国优良的黄牛地方品种,以其体格高大、肉用性能好、遗传性稳定等特点而饮誉海内外,是我国四大良种黄牛之一,因产于八百里秦川的陕西省关中地区而得名。全国著名黄牛专家邱怀教授曾誉秦川牛为“国之瑰宝”、香港地区饮食业中曾评为世界第二名优良肉牛品种而闻名遐迩。又因其适应性强、增重快、  相似文献   

16.
<正>秦川牛是我国著名优良黄牛品种之一,居全国五大良种黄牛之首,是陕西古老的优良地方品种,繁育历史悠久,为役肉兼用型古老地方良种。周至县是国家肉牛养殖基地和陕西省秦川牛开发基地县,2001年为解决我国农产品基本质量安全问题,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与2003年4月开展了全国统一标志的无公害认证工作,笔者从2006年参与"三品认证"工作,无公害肉牛育肥技术一直是肉牛生产中关键控制点。在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秦川牛品种特征、生长发育及13、18、22.5、25月龄育肥牛产肉性能做了简要介绍,并与国外主要肉牛品种、国内优良黄牛品种一些肉用指标进行了对比,说明泰川牛具有肉牛的某些特性,并对创年代以来,陕、甘、宁、皖等4省区引用秦川牛村公牛改良山地黄牛,所生F1牛本足、体重、生长发育、日增重及产肉性能,与父本──秦川牛,母本──山地黄牛进行了对比分析.各地引种改良结果表明。秦川牛改良山地牛所生后代体尺体重显著增加,产肉性能大幅度提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明显.最后,笔者对秦川牛种用价值和选育方向做了评定,提出了保种选育技术要点和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宝鸡拥有优良的秦川牛等肉牛种质资源优势,建有秦川牛"国家级畜种保种场"和"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以及安格斯牛繁育场.本文针对宝鸡市肉牛种质资源现状和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肉牛种质资源保护、选育提高、肉牛新品种培育措施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肉牛育肥是肉牛生产的关键,在这一阶段中,肉牛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便于进行高强度育肥,生产高档牛肉。一般农户选择育成牛或架子牛进行短期育肥,这就要求对牛的选种以及饲养管理等要有一定的技术。1引种1.1品种选择目前我国多选用以利木赞牛、夏洛来牛、西门塔尔牛、皮埃蒙特牛等作为父本,以当地黄牛作为母本的杂交牛,其特点是体型大、成熟早、增重快、肉质好;其次是国内一些良种黄牛,如秦川牛、鲁西牛、晋南牛、延边牛等,其特点是体型大、肉质好,但增重速度慢、育肥期长。当前在有些地区西杂二代牛或三元杂交牛比较受欢迎。1.2体型外…  相似文献   

20.
1 品种 不同肉牛品种类型,生产力水平明显不同.肉用品种比乳用牛、乳肉兼用牛、役用牛品种更快地结束生长期,能早期进行肥育,提早出栏,既节约饲料,又获得较高的屠宰率、净肉率,肉的大理石纹明显,质量较好,且肉味鲜美.通常肉牛肥育后的平均屠宰率为60%~65%,兼用牛为55%~60%,18个月龄秦川牛和鲁西牛分别为58.28%和58.33%,水牛为53%.在同等饲养环境条件下,一般大型肉牛品种比小型肉牛品种的初生重和日增重要高.成年母牛体重大小对犊牛的生长也有明显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