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甲氧虫酰肼对斜纹夜蛾亚致死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建军  田大军 《棉花学报》2009,21(3):212-217
 在室内研究了甲氧虫酰肼对斜纹夜蛾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甲氧虫酰肼能抑制斜纹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显著降低产卵量和孵化率。此外,研究还发现,亚致死剂量甲氧虫酰肼对斜纹夜蛾酯酶、多功能氧化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与对照相比,LC10剂量甲氧虫酰肼处理斜纹夜蛾24 h后以及LC30剂量处理48 h和96 h后,酯酶活性显著提高;LC10剂量处理24 h后,多功能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LC30剂量处理96 h后,谷胱甘肽S 转移酶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杀虫剂对斜纹夜蛾和家蚕的毒力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兰亦全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249-252
为寻找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高效且对家蚕Bombyx mori相对安全的杀虫剂品种,以此指导桑园科学合理用药。采用浸叶法测定了14种常用杀虫剂对斜纹夜蛾和家蚕的毒力,比较了药剂在两者之间的毒力选择性。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斜纹夜蛾的毒力顺序依次为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虫腈〉甲氧虫酰肼〉多杀菌素〉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氟虫腈〉毒死蜱〉虫酰肼〉阿维菌素〉丙溴磷〉高效氯氰菊酯〉灭多威;对家蚕的毒性顺序依次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溴氰菊酯〉多杀菌素〉高效氯氰菊酯〉茚虫威〉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虫酰肼〉灭多威〉氟虫腈〉丙溴磷〉甲氧虫酰肼〉溴虫腈。供试杀虫剂中以溴虫腈对斜纹夜蛾和家蚕的毒力选择性最高,其毒力选择性比值(家蚕LC50/斜纹夜蛾LC50)为36.26;其次为茚虫威,毒力选择性比值为5.56;阿维菌素的毒力选择性比值最低。由此认为,溴虫腈是适合防治桑园斜纹夜蛾且对家蚕安全的杀虫剂品种。  相似文献   

3.
正江西省植保科技人员采用浸叶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分别测定了甲氧虫酰肼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混配剂对甜菜夜蛾的增效作用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甲氧虫酰肼和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甜菜夜蛾具有最大增效作用的质量比为3∶2,其共毒系数为167.1;药后1天,按上述比例配制成的10%甲氧虫酰肼·氯虫苯酰胺悬浮剂  相似文献   

4.
<正>1.商品名或注册商标甲氧虫酰肼、雷通、美满、突击、螟虫净。2.主要剂型24%悬浮剂。3.毒性低毒。4.杀虫机理甲氧虫酰肼属双酰肼类杀虫剂。为一种非固醇型结构的蜕皮激素,模拟天然昆虫蜕皮激素——20-羟基蜕皮激素,激活并附着蜕皮激素受体蛋白,促使鳞翅目幼虫在成熟前提早进入蜕皮过程而又不能形成健康的新表皮,从而导致幼虫提早停止取食、最终死亡。5.产品特点1对防治对象选择性强,只对鳞翅目幼虫有效,对抗性甜菜夜蛾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5.
<正>为明确茶多酚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在饲料中分别加入含量为0.8、1.6、2.4、3.2和4.0mg/g的茶多酚,观察和统计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茶多酚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饲喂茶多酚后斜纹夜蛾幼虫体长及体重显著低于未饲喂茶  相似文献   

6.
甜菜夜蛾对几类新型杀虫剂的早期抗性监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贾变桃  沈晋良 《棉花学报》2008,20(5):359-363
 用浸叶法测定了江苏和河南等地甜菜夜蛾种群对几种作用方式新颖的新型杀虫剂甲维盐、阿维菌素、茚虫威、溴虫腈、虫酰肼、甲氧虫酰肼及呋喃虫酰肼的敏感性,尽管大多数种群对这些杀虫剂处于敏感阶段,但首次监测到江宁和射阳两个种群已对阿维菌素产生了中等水平的抗性(10.4和14.2倍),另一个丰县种群对茚虫威也具有低水平的抗性(6.8倍)。测定结果可以为甜菜夜蛾的抗性治理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近日,江苏辉丰拟投资1.51亿元实施年产1000吨氟啶虫酰胺、2000吨甲氧虫酰肼原药技改项目。项目所在地位于江苏省大丰市王港闸南首大丰市港经济开发区的东厂区内。甲氧虫酰肼为昆虫生长调节剂的一种,主要干扰昆虫的正常生长发育;1999  相似文献   

8.
甜菜夜蛾对虫酰肼的抗药性监测及抗性风险评估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用浸叶法监测了江苏丰县、大丰、射阳、阜宁、南京江宁及河南新野6个地区甜菜夜蛾初孵幼虫对虫酰肼的抗性,结果表明:各种群对虫酰肼的抗性倍数为2.1~4.2,属敏感至敏感性下降阶段。用虫酰肼筛选甜菜夜蛾广东深圳种群34代后,与起始种群相比,抗性为17.0倍。筛选前17代,甜菜夜蛾对虫酰肼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021,筛选后17代,现实遗传力为0.1519,前半段现实遗传力小于后半段的现实遗传力。整个34代筛选期间,现实遗传力为0.1695。当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021,杀死率为80%~90%时,抗性上升10倍,需要14~18代。试验结果证明甜菜夜蛾对虫酰肼产生抗性的风险较低。并对甜菜夜蛾的抗性治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特约记者刘刚)甲氧虫酰肼是一种新型特异性苯酰肼类低毒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具有高度选择杀虫活性,以触杀作用为主,并具有一定的内吸作用。该药剂属仿生型蜕皮激素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害虫取食药剂后,即产生蜕皮反应开始蜕皮,由于不能完全蜕皮而导致幼虫脱水、饥饿而死亡。该药剂与抑制害虫蜕皮的药剂的作用机制相反,可在害虫整个幼虫期用药进行  相似文献   

10.
11.
研究性诱剂对斜纹夜蛾的诱捕和防治效果,为烟田大面积应用性诱剂防治斜纹夜蛾提供科学依据。在烤烟生长季节设置诱捕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密度、改进型和自制塑料瓶诱捕器处理对烤烟斜纹夜蛾的防控效果,并分析了斜纹夜蛾在烤烟田间发生的时间动态。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在当地烤烟生长期内有2 次迁飞高峰期;随着诱捕器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的诱蛾量增加,单诱捕器的诱蛾量减少,虫口减退率提高,最高可达89.19%;改进型诱捕器可显著提高诱芯的诱捕效率,平均每个诱捕器诱蛾量为173.67 头,比常规诱捕器多57.34 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容积为4500 mL自制诱捕器诱蛾效果最好,平均诱蛾量达82.33 头/个。对于广东烟区大面积推广时,推荐使用改进型诱捕器,烟田以放置7.5 个/hm2诱捕器为宜,并且鼓励烟农采用4500 mL废弃塑料瓶自制诱捕器。利用性诱技术可有效控制烟草斜纹夜蛾,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可将其纳入烟草斜纹夜蛾的绿色防治技术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2.
13.
光波和光强对几种重要农业害虫趋光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明几种常见农业害虫的趋光行为间的差异,以及为灯光诱捕器类产品研发改进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室内比较研究在不同波长或光强的荧光灯刺激下,几种常见农业害虫的趋光行为,结果表明:(1)在CK光源(335.09~359.95 nm,408.66~432.83 nm),灯诱距离为1 m的条件下各种昆虫的趋光率的高低次序为: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粘虫Leucania loreyi (Duponchel)>朽木夜蛾Axylia putris (Linnaeus)>喙丽金龟Adoretus sinicus (Burmeister)>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鳃金龟Holotrichia lata (Brenske)>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2)20种不同波长光源中4个光源对棉铃虫诱集率较高。(3)在CK光源3个不同水平的光照度条件下(1.18、0.6、0.24 lx),棉铃虫、斜纹夜蛾和鳃金龟都表现出趋光率随光强增强而增高的趋势。(4)棉铃虫、斜纹夜蛾和鳃金龟都在19:30—20:30和22:45—次日7:00 2个时间段内趋光率最高。(5)采用CK光源在室外灯诱的鳞翅目昆虫中,雄虫数量明显高于雌虫,且雌虫有较高的携卵率;蓝紫色光波能够引诱更多的昆虫,而绿色或黄绿色的光波引诱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氟雷拉纳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的毒力及其与毒死蜱、茚虫威、溴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复配后的联合作用,筛选出最佳配比,从而为其混剂研发提供科学依据。笔者采用室内人工饲料混毒法,测定了氟雷拉纳与毒死蜱、茚虫威、溴氰菊酯、甲维盐单剂及其混剂对斜纹夜蛾三龄幼虫的毒力,并通过共毒系数法评价复配药剂的联合作用。单剂结果表明:氟雷拉纳、溴氰菊酯和甲维盐对斜纹夜蛾具有高毒力,药后48 h的LC50值分别为0.48、0.65、0.38 mg/kg;毒死蜱和茚虫威对斜纹夜蛾的毒力中等,药后的LC50值分别为8.71、3.08 mg/kg。混配结果表明:氟雷拉纳与毒死蜱混配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且配比为3:2时,共毒系数最高为164.2;与茚虫威混配时,具有相加作用;而与溴氰菊酯或甲维盐混配时,却均表现为拮抗作用。总之,本研究为氟雷拉纳的增效混剂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而因其与溴氰菊酯或甲维盐混配存在拮抗作用,应避免用于混剂研发。  相似文献   

15.
室内测定了转 Cry1 Ac基因抗虫棉和转双价基因 (Cry1 Ac+Cp TI)抗虫棉对小地老虎的存活、生长发育、繁殖及营养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转基因抗虫棉对小地老虎幼虫均有一定的抗性 ,转 Cry1 Ac基因抗虫棉对低龄幼虫的抗性好于转双价基因抗虫棉 ,而转双价基因抗虫棉对高龄幼虫的抗性好于转 Cry1 Ac基因抗虫棉 ,但两种转基因抗虫棉对小地老虎幼虫的控制作用均不理想。两种转基因抗虫棉对小地老虎幼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营养效应均有较大的影响。表现为发育历期延长 ,虫重和蛹重减轻 ,羽化率、化蛹率、产卵量和卵孵化率降低 ;相对生长率、相对取食量、近似消化率、食物转化率和利用率明显降低 ,而相对代谢速率明显增加。转双价基因抗虫棉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烟田斜纹夜蛾及烟粉虱对大蒜乙醇抽提物的生物活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荣泉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380-383
摘 要:本文采用室内测定及大田试验,研究了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田斜纹夜蛾及烟粉虱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大蒜乙醇抽提物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有一定的拒食和毒杀作用,但其效果较差;而对烟粉虱具有明显的忌避作用和干扰作用。除处理后72 h 浓度为10 g?L-1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粉虱成虫的忌避作用较差外,各浓度抽提物对烟粉虱成虫的忌避作用均较好,其忌避率在69.44%-100.00%;该抽提物对烟粉虱的大田拒食率为54.83%和68.63%;其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452和0.314。因此,可尝试以大蒜为原料研究烟草保护剂及在烟田利用大蒜作为一种忌避或驱避作物控制烟田斜纹夜蛾及烟粉虱。  相似文献   

17.
为更合理、有效地应用红彩真猎蝽防治重要的烟草害虫提供科学依据,采用“Y”型嗅觉仪,研究了红彩真猎蝽成虫对烟蚜若虫、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幼虫的选择性及选择偏好。结果表明,红彩真猎蝽成虫对烟蚜若蚜、3龄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具有显著的正向趋性,选择3种猎物的红彩真猎蝽数量分别达到34.44%、40.00%、51.11%。从猎蝽选择猎物所需时间来看,红彩真猎蝽选择烟蚜若蚜、烟青虫3龄幼虫、斜纹夜蛾3龄幼虫平均耗时分别为14.53、13.44、9.38 min,且猎蝽选择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所需时间显著短于选择烟青虫3龄幼虫和烟蚜若蚜。红彩真猎蝽对3种猎物偏好性的研究发现,选择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红彩真猎蝽成虫数量显著高于选择烟蚜若蚜和烟青虫3龄幼虫的猎蝽(P<0.05),而选择烟蚜若蚜和烟青虫3龄幼虫的猎蝽数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红彩真猎蝽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具有显著的偏好性。这些研究结果对人工繁育红彩真猎蝽,并广泛用于防治这些重要害虫,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不同耐性烟草品种苗期叶片光合特性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不同耐性烟草苗期叶片的光合特性在低温胁迫及其随后常温恢复生长条件下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4℃~6℃的低温胁迫几乎完全抑制较耐冷烟草品种K326和敏感品种云烟97幼苗的生长,但在恢复至常温条件时K326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云烟97。低温胁迫降低烟草幼苗叶片的光合作用,而且胁迫时间越长,抑制效应越明显,处理6d后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 、胞间CO2浓度(Ci) 、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限制值(Ls)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 II量子产量或光能捕获的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表观电子传导率(ETR)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均与处理前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恢复至常温生长条件时,幼苗叶片光合作用迅速得以增强,K326提高的幅度比云烟97大;虽然恢复至第9d时这两个品种的光合作用还没有回复到处理前的水平,但较耐冷品种K326的光合作用参数与处理前的差异较小,而低温敏感品种云烟97与处理前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竹醋液对田间防治斜纹夜蛾和茶小绿叶蝉的增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在棉田和茶园开展了添加不同浓度的竹醋液对5%氟铃尿防治斜纹夜蛾1~2龄幼虫和10%吡虫啉防治茶小绿叶蝉的增效研究,结果表明:5%氟铃尿添加稀释400倍竹醋液防治斜纹夜蛾1~2龄幼虫,施药后7d增效作用显著,施用农药推荐剂量的一半可达到推荐剂量的防效。10%吡虫啉添加稀释400倍竹醋液防治茶园茶小绿叶蝉,施药后1d、3d和7d、11d增效作用均显著,施药后1d、3d施用农药推荐剂量的一半可达到推荐剂量的防效,但添加稀释600倍竹醋液,施药后1d增效作用显著,施药后3d、7d和11d增效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