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增施生物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对水稻生长、碳氮代谢、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生物有机肥,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增加农艺性状和生物量,增强碳氮代谢能力,提高根系活力,增加水稻产量,提高耕地肥力;生物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功能微生物,能够使土壤容重降低,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增加;土壤容重与微生物群落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细菌、真菌、放线菌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94、-0.97;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微生物群落数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细菌、真菌、放线菌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0.90、0.85;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水稻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5。  相似文献   

2.
沼肥与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在保护地蔬菜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试验研究了化肥、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有机肥、沼肥对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肥、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作用。表现为与试前土壤相比较,土壤容重下降,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增加,其中施用沼肥的处理影响最大,土壤容重降低了4.26%,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了4.68%,10.7%;施用沼肥,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增加最高,而完全施用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处理全磷、速效磷、碱解氮增幅最大。施用沼肥和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以促进黄瓜的生长和提高产量,产量比对照(不施肥处理)分别增加了102.8%,123.1%。各处理除沼肥和生物有机肥两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另外,施用沼肥、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以提高果实中Vc、还原糖含量,并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3.
减少化肥配施有机肥对滴灌棉花N、P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陶瑞  李锐  谭亮  褚贵新 《棉花学报》2014,26(4):342-349
施用有机肥是作物增产和提升地力的有效途径。本试验在连续定位施肥的第3年,研究了常规单施化肥(CF)和化肥减量20%~40%、配施3000~6000 kg·hm-2不同种类的有机类肥料对棉株干物质质量,产量,氮、磷吸收量,土壤保水性以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减化肥配施有机肥各处理的生物量在蕾期、铃期和吐絮期分别增加4.3%~30.0%、16.8%~35.1%和18.5%~38.8%;棉花产量在第3年提高了6.9%~18.5%,其中施用6000 kg·hm-2生物有机肥获得最高产,子棉产量为7578 kg·hm-2。施用有机肥能增加棉株对氮、磷养分的吸收,且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P0.05)以及田间持水量,生物有机肥对磷肥利用率的提高优于普通有机肥。  相似文献   

4.
生物有机肥对西红柿生长及品质影响效应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西红柿上进行施用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配合施肥、三元肥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施生物有机肥比单施无机三元肥的西红柿中硝酸盐含量低15.71%,维生素C含量高25.82%;种植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11.21%.西红柿种植中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西红柿品质,减轻病害,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生物有机肥与无机三元肥配合施用与单施无机肥料间产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5.
生物有机肥对西红柿生长及品质影响效应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西红柿上进行施用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配合施肥、三元肥的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施生物有机肥比单施无机三元肥的西红柿中硝酸盐含量低15.71%,维生素C含量高25.82%;种植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11.21%。西红柿种植中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西红柿品质,减轻病害,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生物有机肥与无机三元肥配合施用与单施无机肥料间产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6.
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及相关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研究生物有机肥FBOF1和FBOF2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及对相关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基因和抗生素对生物有机肥中特定功能微生物进行了标记,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功能微生物在根围土壤中的定殖情况,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烤烟叶面积等生物量指标以及PPO、POD、PAL、LOX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能促进烟叶生长,叶面积、株高、鲜质量、干质量等生物量指标增加,30 d时叶面积分别增加26.20%和30.87%,与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水平,鲜质量增加30.60%和36.72%,干质量分别增加47.93%和23.97%;施用生物有机肥还可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碱解氮、速效钾、全磷等养分供应水平;同时研究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其功能微生物能在根围土壤有效定殖,对有害病原微生物青枯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提高烤烟初期防御性酶活性,增强植株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施用生物有机肥7 d后,PPO活性分别增加38.1%和35.8%,LOX活性增加19.6%和17.5%,而PAL活性增加24.5%。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自制的玉米秸秆基纤维素保水剂(SAP)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潜力,利用扫描电镜表征了SAP吸水前后形貌变化,探究了SAP施用量对土壤持水性能和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冬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SAP在土壤中吸水膨胀后降低了土壤容重,土壤最大水分含量较不施SAP显著提高19.1%~67.6%,同时降低了前3天土壤水分蒸发速率。轻度(60%~70%田间持水量)和中度(40%~50%田间持水量)水分胁迫下,施用0.4% w/w SAP处理冬小麦总根长提高15.9%和24.7%,根系活力提高29.6%和43.5%,但充足供水(75%~90%田间持水量)时施用SAP对冬小麦根系活力无显著影响。因此,玉米秸秆基纤维素保水剂施入土壤后能够改善土壤持水性能,从而缓解水分胁迫对冬小麦根系生长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8.
生物有机肥与石灰对土壤肥力和木薯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3种石灰水平下,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生物活性和木薯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比较,50%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速效K含量和转化酶活性分别提高12.5%、36.7%和26.8%;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21.4%、41.8%和48.4%;25%生物有机肥处理鲜薯产量提高18.4%,淀粉产量增加17.9%。这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K含量和微生物数量,增强土壤转化酶活性,并能提高鲜薯产量和淀粉产量。施用石灰能提高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但降低土壤有机质、速效N和速效K含量。  相似文献   

9.
为破解我国玉米生产存在的耕层过浅、地力低下的难题,探索合理有效的秸秆还田技术,采用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两因素裂区设计的5年定位试验,分析秸秆还田结合深松、增施氮素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降低土壤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增加田间持水量、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秸秆还田降低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孔隙度、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秸秆还田配施氮素降低土壤容重、表层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增加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下层有机质含量、表层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秸秆还田结合深松降低表层土壤孔隙度和碱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增加土壤容重、下层孔隙度、田间持水量、表层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深松、秸秆还田、秸秆还田配施氮素、秸秆还田结合深松均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红地球’葡萄在南方沿海地区设施栽培中存在的着色差、风味淡及设施葡萄园土壤板结、酸化、盐渍化等问题,通过在冬季基肥中增施不同的有机肥,研究其对土壤理化性质、营养状况、植株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施用碳基生物肥、生物菌肥和菜饼肥均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效果以碳基生物肥最佳,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43.77%、35.45%和57.9%;菜饼肥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增加效果最好,交换性钙和镁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40.58%和13.74%;施用有机肥可以不同程度上降低容重、增加孔隙度、降低土壤含盐量、提高pH,效果以施用菜饼肥最佳。施用有机肥可以增加叶面积,提高枝条木质化程度,施用菜饼肥的叶面积和枝蔓木质化程度分别提高了21.62%和14.31%;施用腐熟菜饼肥的果实综合品质最高,单果重、TSS、固酸比分别提高26.46%、2°Brix和34.20%,经济效益以腐熟菜饼肥和碳基生物肥为最好,每公顷效益分别增加至58794和39456元。施用不同有机肥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有机质、营养元素含量,降低土壤含盐量、降低容重、增加孔隙度、提高土壤酸碱度,进而促进枝蔓生长、提高品质和效益,综合效果以施用腐熟菜饼肥最佳。  相似文献   

11.
生物有机肥对衰弱病杨梅营养改良及强壮树势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衰弱病是杨梅产业上的严重病害,为开发杨梅衰弱病的关键防控技术,选择3种生物有机肥和挪威复合肥进行试验,不施肥病树为对照,研究施生物有机肥和复合肥对病树营养改良和树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生物有机肥10~20 kg/株施用量防病以及营养改良效果较好,总体上优于复合肥,病害防效66.12%~82.64%,复合肥无防效,使病树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升高,土壤内的速效氮、有效钙、镁、有效硫、锌、铜、铁等7种元素以及叶片内的钙、硫、铁、锰、硼等5种元素含量显著增加,改善了病树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分别增加51.8%~77.0%和1.50~3.36个百分点,可滴定酸含量降低0.16~0.31个百分点。综上所述,生物有机肥对杨梅衰弱病有一定防效,可改善病树土壤和叶片营养元素含量,促进营养生长,提升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改善香蕉蕉园土壤酸化和硅、钙、镁养分水平,提高香蕉产量和品质。[方法]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品种硅钙钾镁肥对香蕉产量、品质及土壤pH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与习惯施肥相比,施用750 kg/hm2硅钙钾镁肥能显著提高香蕉产量,不同品种的硅钙钾镁肥增产率为3.82%~5.64%,但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施用硅钙钾镁能增加果指长,并使果肉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施用硅钙钾镁肥可使收获期土壤pH值比对照处理提高0.34~0.72个单位,有效缓解土壤pH下降,并显著提高土壤有效钙和有效镁的含量。[结论]综合比较,以灰粉状硅钙钾镁肥在香蕉上的田间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生物有机肥和复合微生物菌剂联用对土壤理化性质、草莓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草莓‘红颊’为试验材料,设置普通有机肥底肥(T0);普通有机肥底肥+菌剂追肥(T1);生物有机肥底肥(T2);生物有机肥底肥+菌剂追肥(T3);灭活生物有机肥底肥+灭活菌剂追肥(T4)跟踪调查不同处理下的土壤理化性质、草莓营养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结果显示:生物有机肥底肥和菌剂追施可以明显改善土壤酸化,提高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并降低土壤电导率。该措施对草莓的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同样也有显著积极作用。通过对比现蕾期到成熟期的变化率,T3处理的草莓株高、株幅以及叶绿素较T0处理分别依次增加了2.53%、3.62%和18.99%。此外比对T3与T0的植株质量表明,T3的地上部分生物质和干物质量分别提高了20.05%、5.09%,而地下部分生物质和干物质量提高了2.69%、5.05%。此外,T3处理增加各代果实单果重和挂果数,草莓产量达(30.10±3.87)t/hm2。其对果实品质改善也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各代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提高2.08%~5.32%,可滴定酸降低了5.15%~18.76%,维生素C提高了5.67%~10.22%。综上所述,添加生物有机肥作为底肥,并辅以菌剂追施,可提高土壤肥力,并对草莓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本研究为设施草莓栽培提供技术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沙性土壤设施桃树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沙性土壤设施桃树化肥过量施用普遍,需探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商品有机肥(OF)、生物有机肥(BOF)、平衡施肥(BF)和技术集成模式(MF)在化肥减施30%基础上对桃树产量、品质和土壤性状的影响。与常规施肥相比,OF、BOF、BF和MF处理分别可增产4.5%、3.4%、1.5%和9.1%,MF处理为显著增产。OF和MF处理可改善果实可溶性糖和硝酸盐含量,BF处理改善硝酸盐含量效果显著。BF和BOF处理可显著削减土壤过剩速效磷钾养分和盐分,而OF和MF处理也可降低速效磷钾养分,但能略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并显著增加有机质含量。各减肥增效处理均能改善土壤微生物性状,MF处理对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和多样性的改善效果最佳,其次为BOF和OF处理,最后为BF处理。相关性分析显示,减肥增效措施增产提质主要归结于降低土壤速效磷钾养分和盐分及显著改善土壤有机质和生物肥力性状。根据肥本和增产效益,MF可增收0.83万元/hm2,其次为BOF(0.54万元/hm2)和BF(0.53万元/hm2),最后为OF处理(0.20万元/hm2)。因此,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和平衡施肥集成的减肥增效技术模式适用于沙性土壤设施桃树。  相似文献   

15.
施肥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灌溉农田的培肥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宁南山区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还田的施肥技术难题,以3年灌溉马铃薯加工淀粉废水农田土壤为对象,以青贮玉米为供试作物,利用田间试验探讨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灌溉农田的土壤培肥效应和作物产量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肥相比,增施化肥或生物有机肥以及化肥与生物有机肥配施均对青贮玉米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增施生物有机肥提高了0-20cm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20-40cm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了1倍左右,同时也增加了0-60cm剖面土壤碱解氮和全磷累积量,形成了40-60cm土壤速效钾富集区。减施30%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30%HF+WF)处理可显著提高0-60cm剖面土壤全氮含量;各施肥处理之间0-60cm剖面土壤全钾含量无显著差异。因此,在3年灌溉马铃薯加工淀粉废水农田土壤条件下种植青贮玉米,不施任何肥料能保证作物产量,但适量增施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培肥和产量效应更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几种缓/控释肥在宁夏淡灰钙土上的氮素释放特性和生物学效应,寻求合适的缓/控释组合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氮磷钾等养分供应下研究了5个施肥处理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几种缓/控释肥在土壤中的氮素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不施氮处理,施用缓/控释肥可提高春玉米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同时也能显著促进地上部氮、根系氮和总氮吸收量,其氮肥利用率达33.9%~39.7%,较NPK平衡施肥(31.5%)提高了2.4%~8.2%。自研制缓/控释肥在土壤中的氮素释放天数在65天左右,释放高峰在第32天前后;而商品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高峰在第17天前后,65天后依然有较高的氮素释放。因此,与商品包膜尿素相比,自研制缓/控释肥的氮素释放周期有待延长,但其对春玉米生育前期的氮素供应相对充足。  相似文献   

17.
水稻施用控释肥料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5种控释肥的氮素释放规律、水稻生长效应及养分利用率。结果表明,控释肥BCUF、BNF、BLF处理在水稻移栽后的前30 d内氮素养分释放量高,中后期氮素供应充足,成穗率高、实粒数多,较对照SRSF处理产量分别增长21.56%、6.36%和5.51%,氮素利用率分别增加69.76%、23.62%和15.23%,磷素利用率分别增加28.24%、7.49%和10.95%,钾素利用率分别增加21.53%、10.03%和19.02%。而控释肥BTF和BAF处理因养分的释放过于缓慢,限制了分蘖增长和穗发育,以致穗数、实粒数显著减少,较SRSF处理产量分别降低9.15%和28.66%,养分利用率也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有机肥料的合理增施对土壤性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深入了解有机肥料对土壤培肥的效应及对土壤的调控作用,[方法]综述了近年来有机肥料对土壤氮磷钾三种养分元素、容重和孔隙度、土壤微生物、土壤重金属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其主要内容包括: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可矿化氮含量,促进不同形态的氮素转化;可提高土壤速效磷及有机磷含量,使有效钾和缓效钾的含量显著提高;有机肥料可以降低表层土壤容重,有效保持土壤的孔隙度;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并提高其生物量;有选择的施用有机肥料还可以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起到固定和净化作用,反之施用不当也会导致重金属污染等。除此之外,还对有机肥料在土壤污染及修复方面的研究趋势提出了展望,[结论]以期在土壤中最大效益的施用有机肥料,进一步提高土壤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为验证商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确定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最优比例,本试验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的方法,以商品生物有机肥为材料,研究生物有机肥用量和部分替代化肥对小麦生长、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产量随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用量为5636.5 kg/hm2时,产量为7800.6 kg/hm2。在等养分条件下,生物有机肥料与化肥配合施用,能促进小麦植株个体的生长,有机肥替代17%~34%化肥比单施化肥处理增产11.3%~11.8%。在施用有机肥1500 kg/hm2的基础上,化肥减量34%,小麦产量达7542.0 kg/hm2,较单施化肥提高了11.8%,化肥减量34%与减量17%相比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主要原因是施用生物有机肥料可以增加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本试验条件下,单施商品生物有机肥5600 kg/hm2,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比例20%~30%,能有效减轻小麦菌核病的发生,改善小麦的产量结构,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控释氮肥对盆栽棉花产量及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硫加树脂包膜尿素(PSCU)和树脂包膜尿素(PCU)2种控释氮肥及普通尿素对棉花产量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氮肥一次基施较等氮量普通尿素一次基施子棉产量显著增加6.78%~28.91%,但与等氮量尿素基施40%加追施60%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基施控释氮肥较尿素增加了棉花铃重,但对衣分和单株成铃数没有显著影响;且显著提高了盛花期和始絮期土壤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初花期和盛花期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但不同处理间有效磷含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盆栽条件下,控释氮肥一次基施既可满足棉花全生育期对氮素的需求,又在保障产量的前提下减少了追肥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