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为评价四霉素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四霉素对9株不同地区来源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以及芽管伸长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四霉素对番茄叶霉病菌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其中抑制孢子萌  相似文献   

2.
<正>为筛选出有效防治番茄叶霉病的药剂,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采用生长速率法及平板涂布法,测定了6种三唑类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毒力,评价了其对番茄植株的安全性和对叶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己唑醇、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氟硅唑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阿魏氯仿提取物对7种玉米病害的离体抑菌活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桂清 《华北农学报》2007,22(3):111-114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阿魏氯仿提取物对引起玉米病害的7种病原菌(小斑病菌、弯孢霉叶斑病菌、链格孢叶斑病病菌、圆斑病菌、顶腐病菌、青枯病菌和瘤黑粉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病原菌来说,阿魏氯仿提取物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好于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对顶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只有46.66 mg/L;可引起大中型分生孢子畸形。  相似文献   

4.
<正>为探明啶酰菌胺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啶酰菌胺、嘧霉胺和多菌灵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嘧霉胺和多菌灵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7.3972、10.7540和19.7834微克/毫升,说明啶酰菌胺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玉米小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明确福建省玉米小斑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以选自福建省建瓯、沙县和福州地区的3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温度、湿度、pH值、光照、营养对病菌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30℃和6;产孢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25℃和6~7;孢子萌发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25~28℃和6。光照能显著抑制病菌产孢,在相对湿度为85%、95%条件下或在水琼脂培养基表面上,孢子萌发率分别达50%、88%和90%。葡萄糖、乳糖、甘露醇、可溶性淀粉适宜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而尿素、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能显著抑制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和孢子萌发。菌丝体的致死温度为65℃、10 min或60℃、30 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60℃、10 min或55℃、30 min。[结论]3个菌株的产孢特性、菌丝致死温度和致病力均存在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探究姜和大蒜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了解不同浓度姜和大蒜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及对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以此初步获得最适合的抑制病原菌的植物粗提取液浓度。以姜和大蒜粗提取液为供试材料,测定不同浓度2种粗提取液对甘蓝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的生长情况、孢子浓度、孢子萌发率及菌丝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粗提取液均能抑制并降低尖孢镰刀菌的生长速率、孢子浓度和孢子萌发率,且大蒜粗提取液比姜粗提取液抑制效果更显著,在低浓度下对菌丝形态结构的影响也比姜粗提取液明显,大蒜粗提取液在各浓度下与对照相比均达极显著差异,且大蒜浓度为0.4 g/mL时对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率抑制达100%。该试验证实大蒜对甘蓝枯萎病菌有极显著抑制作用,为使用间种或轮作大蒜进行田间防治甘蓝枯萎病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麦根腐平脐蠕孢是引起玉米叶斑病的一种病原菌。明确了该病原菌在不同温度、pH及碳/氮源条件下的菌丝生长、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等生物学特性,并评价该病原菌对8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温度为28℃时菌丝生长最快,达到73. 00 mm,并且孢子萌发率最高,为96. 91%;产孢的最佳温度为25℃,孢子量为15. 13×10~3/cm~2。在pH值7和8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分别为65. 25,65. 13 mm,孢子萌发率分别为88. 75%,85. 00%;在pH值7的培养基上产孢量最高,为48. 44×10~3/cm~2。在以淀粉和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量分别为53. 00,50. 17 mm;在以半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产孢量最高,为1. 93×10~4/cm~2,其次为淀粉培养基,产孢量为0. 42×10~4/cm~2;在以淀粉、半乳糖和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上孢子萌发率分别为76. 03%,74. 52%,72. 26%。在以硝酸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为36. 44 mm;在以脯氨酸为氮源的培养基上产孢量最高,为5. 59×10~3/cm~2;在以脯氨酸和硝酸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孢子萌发率分别为49. 38%,45. 00%。对供试杀菌剂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戊唑醇和咯菌腈对菌丝生长抑制活性最高,EC_(50)均为0. 07 mg/L,咯菌腈对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最高,EC_(50)为2. 80 mg/L。结果将为了解玉米麦根腐平脐蠕孢叶斑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并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橄榄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是导致采后橄榄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原菌,本文研究了pH、温度、光照、碳源、氮源等条件对橄榄小孢拟盘多毛孢菌落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橄榄小孢拟盘多毛孢生长最适pH为6,最适温度24~26℃;产孢最适pH为7,最适温度24~26℃,光暗交替条件下产孢量最多;以D-果糖、甘露醇为碳源和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最有利于橄榄小孢拟盘多毛孢菌丝的生长,以葡萄糖、蔗糖为碳源和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最有利于该菌产孢;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为6,最适温度26~28℃,全黑暗条件下孢子萌发率最高;该菌菌丝致死温度为54℃(30 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6℃(20 min)。  相似文献   

9.
正为筛选高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不同发育阶段小麦赤霉病菌的毒力,并测定了田间接种条件下对小麦赤霉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氟啶胺对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芽管伸长和产孢的毒力均较高,EC50≤0.249μg/m L;咯菌腈可  相似文献   

10.
探究甘薯疮痂病菌(Elsinoe batatas)的生物学特性,筛选疮痂病菌在人工培养基上快速、大量地产生分生孢子的方法,为甘薯抗疮痂病育种提供依据。以疮痂病病原菌菌株CRI-CJ2为研究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在不同培养基、p H和光照处理条件下的菌落生长直径,利用凹玻片悬滴法测定在不同温度、pH和光照处理条件下的分生孢子萌发率,比较Fries液体培养法、摇菌法和菌丝涂布法等3种方法的诱导产孢效果。结果表明,最适菌丝生长的培养基为PDA,p H 6~7,致死温度为48℃、10 min,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但连续光照使菌落呈鲜红色;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 5,最适温度为25℃,致死温度为48℃、10 min,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影响不显著;采用菌丝涂布法可使疮痂病菌在培养第12天分生孢子产孢量达7.09×107个/m L,分生孢子萌发率为24%,产孢量和孢子活力均高于摇菌法,采用Fries液体培养法未观察到分生孢子及产孢结构。可见,选用适宜的培养基、p H能促进菌丝体生长,菌丝涂布法具有产孢快、产孢量大的优点,是一种适合甘薯疮痂病菌分生孢子诱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竹醋液对黄瓜育苗基质和苗期根圈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100029;2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094)  相似文献   

12.
竹醋液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黄瓜为供试作物,探讨竹醋液的不同处理方法对黄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立方米育苗基质中竹醋液添加量为250~500ml,或苗期用200倍竹醋液灌根,或是在每立方米基质中使用500ml竹醋液处理育苗基质和栽培基质,并在定植后定期用200倍灌根的综合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黄瓜叶片、茎粗和株高的生长。竹醋液综合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黄瓜产量,降低黄瓜中硝酸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竹醋对红色甜椒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竹醋对红色甜椒在贮藏过程中的保鲜效果,以“红苏珊”红色甜椒为实验材料,将精制竹醋液用蒸馏水稀释成500倍液、1000倍液和1500倍液,浸泡甜椒的果柄3 min,对照用蒸馏水处理。装PE保鲜袋,20℃储存。研究结果表明,竹醋液处理可以较好地保持红色甜椒的感观品质,降低腐烂指数;红色甜椒的感官品质分值比对照提高了1~2.75倍;腐烂指数降低了0.21~0.47。减慢了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速度,推迟3~6天出现高峰,并提高了贮藏中后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幅度降低了12.1%~15.5%,并提高了贮藏中后期可滴定酸的含量。提高了可溶性蛋白质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以及贮藏中后期维生素C含量,但对失重率影响不显著。可见,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竹醋液可以减缓红色甜椒在贮藏期间营养的流失,保持其商品品质。500倍液的保鲜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竹醋液对田间防治斜纹夜蛾和茶小绿叶蝉的增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在棉田和茶园开展了添加不同浓度的竹醋液对5%氟铃尿防治斜纹夜蛾1~2龄幼虫和10%吡虫啉防治茶小绿叶蝉的增效研究,结果表明:5%氟铃尿添加稀释400倍竹醋液防治斜纹夜蛾1~2龄幼虫,施药后7d增效作用显著,施用农药推荐剂量的一半可达到推荐剂量的防效。10%吡虫啉添加稀释400倍竹醋液防治茶园茶小绿叶蝉,施药后1d、3d和7d、11d增效作用均显著,施药后1d、3d施用农药推荐剂量的一半可达到推荐剂量的防效,但添加稀释600倍竹醋液,施药后1d增效作用显著,施药后3d、7d和11d增效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竹醋液对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津优30”黄瓜为供试作物,主要通过室内抑菌试验与田间防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竹醋液对黄瓜霜霉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00倍竹醋液可以有效地抑制黄瓜霜霉病孢子的萌发,防治田间黄瓜霜霉病,其抑菌及防治效果与72%克露600倍相当。  相似文献   

16.
竹醋对红色甜椒贮藏中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竹醋对红色甜椒在贮藏过程中的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红苏珊’红色甜椒为实验材料,用蒸馏水将精制竹醋液稀释成500、1000和1500倍液,浸泡甜椒果柄3 min,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CK),擦干后装PE保鲜袋,于20℃储存。研究结果表明,500~1500倍竹醋液处理明显提高了红色甜椒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降低了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和细胞膜渗透率。其中以1500倍竹醋稀释液处理的保鲜效果最好,与CK相比较,POD活性峰值提高了1.24倍,SOD活性提高了4.6%~100%,T-AOC提高了0.12%~0.72%,O2·-产生速率降低了27.22%~47.75%,H2O2含量减少了9.46%~43.42%,MDA含量减少了8.42%~39.59%,细胞膜渗透率降低了11.56%~37.34%。这说明竹醋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可以减缓红色甜椒的膜脂过氧化作用,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延缓衰老,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小麦、燕麦、玉米、高粱四种谷物培养基上进行芸苔链格孢[Alternariabrassicae(Berk.)Sacc]孢子产生的试验表明,小麦粒及玉米粒培养基是很好的产孢基物.在16天的产孢过程中,每克基物可分别得到166.75、156.65万个孢子.获得孢子期分别为达8及14天,共可诱发出4至7次.按产孢量来看,小麦粒培养基最大,但不及在玉米粒培养基产孢期长而稳定.玉米粒培养基是更合适的芸苔链格孢产孢培养基.用紫外线光灯及日光灯对培养9天的小麦粒产孢基物照射1小时以上即可明显地提高其产孢量.紫外光灯下照射2小时,日光灯下照射2~12小时产孢能力最强.用日光灯照射其产孢总量要高于紫外光灯照射.本项研究为进行白菜种质材料抗芸苔链格孢筛选提供了诱发孢子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竹醋液在农业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竹醋液是一种纯天然的农业生产资料,本文介绍了竹醋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深绿木霉产孢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获得深绿木霉最佳的产孢条件,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深绿木霉的产孢量,研究培养温度、初始pH、装液量和接菌量等因素对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25℃、初始pH 6、装液量20 mL、初始接菌量0.1 mL(1.0×107 cfu/mL),培养7天时,产孢量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0.
充分利用黄花蒿烟草秸秆制成秸秆混合醋液,并初步研究其对三线镰刀菌生长的影响。分离纯化真菌并对菌种进行传统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利用干馏法制取黄花蒿烟草秸秆醋液,设置浓度梯度观察黄花蒿烟草秸秆醋液对三线镰刀菌2株菌的生长影响。鉴定获得的其中2株菌种均为三线镰刀菌,且在黄花蒿烟草秸秆醋液50%浓度下,生长抑制率的相对校正率近似为100%,达到完全被抑制的效果。研究结果为黄花蒿烟草秸秆潜在的利用价值研究及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