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米曲霉AS 3.951发酵豆粕对大菱鲆摄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初始平均体重2.07 ± 0.02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70 d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发酵和未发酵豆粕对大菱鲆摄食生长的影响。用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AS 3.951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经检测,与未发酵豆粕相比较,发酵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酸、大豆皂甙、水苏糖和棉籽糖的含量分别下降了46.5%,26.6%、11.7%、30.1%和19.7%。实验共制作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其中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饲料;未发酵豆粕蛋白分别替代25%、40%和55%的鱼粉蛋白;发酵豆粕蛋白分别替代40%和55%的鱼粉蛋白。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豆粕对大菱鲆的成活率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饲料中未发酵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水平为25%时,对大菱鲆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替代水平为40%和55%时,以上指标显著降低(P<0.01)。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水平为40%时,未降低大菱鲆的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替代水平为55%时,显著降低大菱鲆的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P<0.01)。  相似文献   

2.
旨在研究膨化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建鲤生长、体成分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选取始体重为(240.2±5.7)g的健康建鲤720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4个处理分别是饲料中豆粕替代0(对照),25%,50%,100%的鱼粉,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豆粕替代25%和50%鱼粉对增重、增重率和特异性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替代100%鱼粉显著降低了增重、增重率和特异性生长率(P0.05),显著降低了鱼体粗蛋白含量(P0.05)和肠体指数(P0.05),显著降低了肠道胰蛋白酶、脂肪酶、γ-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P0.05)。综上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豆粕替代膨化饲料中50%的鱼粉对建鲤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吸收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摘 要:以初始平均体重(2.04 ± 0.02)g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70天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不同添加方式的非淀粉多糖酶对牙鲆生长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在5000.0 g豆粕中添加25.0 g非淀粉多糖酶,然后用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进行发酵预处理,得到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共制作4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饲料,用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豆粕组饲料;在豆粕组饲料中添加0.2%非淀粉多糖酶配制成非淀粉多糖酶组饲料;用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组饲料。结果表明,用豆粕蛋白替代饲料中45%的鱼粉蛋白,若不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则显著降低牙鲆的特定生长率(P<0.01)、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氮贮积率(P<0.05);在含豆粕饲料中添加0.2%非淀粉多糖酶显著提高牙鲆的特定生长率(P<0.01)、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氮和磷贮积率,显著降低氮和磷排放率(P<0.05);在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显著提高牙鲆的特定生长率(P<0.01),但对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无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蓝圆鲹资源利用价值,采用脱脂干燥和酶解方法获得了2种蓝圆鲹产品,并采用常规的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从粗蛋白、粗脂肪、矿物质、氨基酸组成等指标对获得的2种产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等氨基酸组成评价体系对二者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脱脂鱼粉和酶解蛋白粉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85.3%和83.7%(以干基计),粗脂肪分别为5.10%和0.35%,粗灰分分别为9.4%和13.9%。二者常量元素中钾(K)的含量最高,分别高达6.95×103mg/kg和9.92×103mg/kg。二者呈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7.4%和46.4%,必需氨基酸总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2%和33%,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脱脂鱼粉和酶解蛋白粉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对提高蓝圆鲹资源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京华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3):268-272
以初始平均体重(2.04 ± 0.02)g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70 天的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不同添加方式的非淀粉多糖酶对牙鲆消化酶活性和饲料消化率的影响。在5000.0 g豆粕中添加25.0 g非淀粉多糖酶,然后用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进行发酵预处理,得到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共制作4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饲料,用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豆粕组饲料;在豆粕组饲料中添加0.2%非淀粉多糖酶配制成非淀粉多糖酶组饲料;用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配制成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组饲料。结果表明,用豆粕蛋白替代饲料中45%的鱼粉蛋白,若不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则显著降低牙鲆肝、肠的消化酶活性(P<0.01)和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P<0.05);在含豆粕饲料中添加0.2%非淀粉多糖酶显著提高牙鲆肝、肠的消化酶活性和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P<0.05);在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预处理豆粕没有显著提高牙鲆肝、肠的消化酶活性和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6.
 试验将60头28日龄断奶的健康、体重相近(7.63μ0.52kg)的长大二元杂交商品仔猪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对照组即原用进口鱼粉配方组,第1、2、3、4试验组为分别用山东济宁圣齐生物生物工程生产的活性酵母蛋白粉替代25%、50%、75%和100%的进口鱼粉组,共试验4w。研究添加不同水平酵母蛋白粉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酵母蛋白替代进口鱼粉后均没有显著改变原添加进口鱼粉仔猪断奶后0~4w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饲喂效果较好。综合各项试验指标,酵母蛋白粉以50%~75%的比例替代进口鱼粉,添加到断奶仔猪日粮中对仔猪生产性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饲料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7.
试验将60头28日龄断奶的健康、体重相近(7.63μ0.52kg)的长大二元杂交商品仔猪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对照组即原用进口鱼粉配方组,第1、2、3、4试验组为分别用山东济宁圣齐生物生物工程生产的活性酵母蛋白粉替代25%、50%、75%和100%的进口鱼粉组,共试验4w。研究添加不同水平酵母蛋白粉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酵母蛋白替代进口鱼粉后均没有显著改变原添加进口鱼粉仔猪断奶后0~4w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饲喂效果较好。综合各项试验指标,酵母蛋白粉以50%~75%的比例替代进口鱼粉,添加到断奶仔猪日粮中对仔猪生产性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饲料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珍珠露水草提取物(CA)对罗氏沼虾生长、蛋白质代谢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分别于基础饲料中添加7.5、67.5 mg/kg CA,共配制3种等氮等能饲料,饲养试验为期8周。试验表明:基础饲料中添加7.5 mg/kg CA对罗氏沼虾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肠道及肝脏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肝脏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和肌肉脂肪酸组成均无明显影响;而添加67.5 mg/kg CA显著提高了罗氏沼虾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肠道蛋白酶活性、肝脏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和肌肉中呈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及粗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低剂量7.5 mg/kg CA对罗氏沼虾生长、饲料利用率、蛋白质代谢和肌肉营养成分无明显影响,而添加高剂量67.5 mg/kg CA显著改善罗氏沼虾生长性能、蛋白质代谢和肌肉风味。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不同日粮水平对对虾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了日粮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酶活力及和氮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水平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增重率、饲料系数、生长率、氮收支、部分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日粮水平7%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较高,日粮水平9%存活率最低,日粮水平2%饲料系数最低;日粮水平与特定生长率间呈二次曲线相关,日粮水平为7.92%时,获得最大特定生长率。摄食氮、生长氮和排泄氮和排粪氮,以日粮水平2%最低、7%最高,且2%日粮水平氮生长效率最高;低日粮水平组获得较低的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在对虾养殖生产实践中,日粮水平设定为7%~8%为宜。  相似文献   

10.
蚯蚓干粉对幼刺参生长、消化和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蚯蚓粉对幼刺参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与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影响。以鱼粉作为对照,用蚯蚓干粉以20%、40%、60%、80%的比例替代鱼粉,配制5组等蛋白质水平(18.6%)的饲料,对幼刺参进行30天的饲养。结果表明:对照组幼刺参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20%与40%蚯蚓干粉替代组幼参的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的活性与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蚯蚓干粉替代鱼粉比例的递增,各个评价指标均呈现回落趋势,且与对照组相比,以60%蚯蚓干粉替代鱼粉对幼参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而以80%蚯蚓干粉替代鱼粉对幼参的蛋白酶和所有免疫酶的活性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P<0.05)。试验表明:蚯蚓干粉以适当比例替代鱼粉可以显著提高幼刺参的消化酶活性和免疫酶活性以及成活率,具有促生长作用,建议在幼参的饲料中以20%的蚯蚓干粉替代鱼粉。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日粮对麻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粪氮含量的影响。选取1日龄麻羽肉鸡22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分1~28日龄和29~56日龄2个阶段饲养,每个阶段配制3种日粮。对照组1~28日龄和29~56日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21%和18%的日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饲喂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分别降低1、2个百分点的低蛋白质日粮,并通过添加合成氨基酸将日粮的必需氨基酸水平与对照组保持一致,试验期56天。结果表明:(1)1~28日龄、29~56日龄及1~56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28、56日龄血清总蛋白、尿素氮、尿酸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1~28日龄及29~56日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粪氮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5.98%、11.23%及8.09%、11.88%,差异均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满足氨基酸需要的前提下,降低日粮粗蛋白质1~2个百分点对麻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降低粪氮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使用刺五加、麦芽、炒山楂、贯众、苍术、五味子按一定比例制成复方中草药制剂对肉仔鸡血清生化指标和胴体脂肪沉积的影响。选用1 日龄AA肉仔鸡96 只,采用单因子随机化设计,分2 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以及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复方中草药制剂的试验日粮。结果表明:(1)添加复方中草药制剂使肉鸡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分别下降了2.15%、21.05% (P>0.05),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提高了4.71% (P>0.05),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提高了37.63% (P<0.05);(2)添加复方中草药制剂使肉鸡胸肌脂肪含量提高了8.22%,腿肌脂肪含量降低了6.60%,腹脂率降低了10.32%,差异均不显著(P>0.05);(3)添加复方中草药制剂使鸡肉pH提高了12.29% (P<0.05),滴水损失降低了15.72% (P<0.05)。综合分析,饲粮中添加本复方中草药制剂可改善肉仔鸡肉品质,调节脂代谢,改善肉鸡胴体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半刺厚唇鱼幼鱼的蛋白质需要量,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添加鱼油、豆油、α-淀粉、纤维素以及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配制成试验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设置26%、30%、34%、38%、42%、46%等6个水平,饲养平均体重(12.51±0.15g)的半刺厚唇鱼幼鱼56 d后,以增重率、饲料系数和肠道消化酶活性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蛋白水平的饲料对半刺厚唇鱼幼鱼生长和体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个试验组中,增重率最大的为42P组,其次为38P组,两组之间显著不差异(P>0.05),增重率最小的26P组;饲料系数随蛋白质水平递增呈现出先逐渐减小后升高的趋势,其中42P组的饲料系数最小,其次为38P组,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鱼肠道胰蛋白酶活性表现出随着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38P组的胰蛋白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综上所述,考虑到饲料成本和对养殖水环境的氮磷排放率等因素,半刺厚唇鱼幼鱼配合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水平为38%。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牛磺酸对肉鸡饲粮养分利用率、免疫器官发育及屠宰性能的影响。将艾维茵商品代肉鸡4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试验1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3、4和5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0.15%和0.20%的牛磺酸。试验期42天。结果表明:试验3、4组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利用率与试验1组差异显著(P<0.05);3周龄时,试验3、4组的脾脏指数与试验1组差异显著(P<0.05)。6周龄时,试验3组的法氏囊指数与试验1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4组的胸肌率及皮脂厚与试验1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4、5组的瘦肉率与试验1组差异显著(P<0.05)。在肉鸡饲粮中添加牛磺酸,显著提高肉鸡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能够提高肉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增强肉鸡的免疫机能。对肉鸡的屠宰性能有一定改善作用,明显提高肉鸡胸肌率、瘦肉率,显著降低皮脂厚。  相似文献   

15.
纤维素酶对草鱼生长性能和饲料消化率及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120尾当年鱼种(初始体重47.8g左右),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I组、II组、III组,每组30尾)在水族箱中进行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I组饲喂基础日粮+0.05%纤维素酶,II组饲喂基础饲料+0.1%纤维素酶,III组饲喂基础日粮+0.2%纤维素酶,每天投喂4次,试验期共饲养49d,探讨外源性纤维素酶对草鱼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和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纤维素酶,草鱼增重率提高,饵料系数降低;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消化率都提高;体成分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