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锌水平日粮对荷斯坦种公牛精液品质和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30头荷斯坦种公牛,随机分为5组,A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D、E组锌的添加水平分别为50、80、110、200mg/kg,试验期8个月。【结果】结果表明,(1)不同锌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精子活力、射精量、精子密度影响极显著(P<0.01);对精子顶体完整率无显著影响(P>0.05),能显著降低精子畸形率(P<0.05)。(2)不同锌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清中睾酮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血清锌、精清锌和精清睾酮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不同锌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精清中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影响极显著(P<0.01),对碱性磷酸酶(AKP)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对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对血清中GOT和GPT活性影响极显著(P<0.01),对AKP和LDH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综合分析不同锌水平试验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本次试验研究表明:锌的适宜添加量为110mg/kg日粮干物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酒泉地区不同受体胚胎移植荷斯坦奶牛生长指标的研究,探讨胚胎移植荷斯坦奶牛对酒泉地区生态条件的适应性。采用生长指标比较和相关性分析,对甘肃酒泉地区土杂、西杂和黑白花三种受体牛所产45头胚胎移植荷斯坦奶牛0日龄、6月龄、12月龄阶段的体尺体重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三种受体胚胎移植牛体尺体重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0—12月龄体重增长快速,体高、胸围增长较快,管围生长较慢。三阶段体尺体重彼此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90以上,各相关数之间有高度统计意义(P=0.000<0.01)。体尺体重彼此呈显著正相关,线性程度非常好。胚胎移植荷斯坦奶牛对酒泉地区的生态气候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不同血统含量奶牛泌乳性能与体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荷斯坦牛血统含量对头胎泌乳性能和早期体重的影响,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本试验选取荷斯坦牛血统含量不同的荷黄级进杂交奶牛和纯种荷斯坦牛共85头,分为三组,分别测定其头胎泌乳性能及初生、2、4、6、9月龄体重,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月龄体重与头胎泌乳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早期体重和泌乳性能随着荷斯坦牛血统含量的提高均有上升趋势,且三组奶牛的6月龄体重与头胎泌乳性能呈极显著相关(P<0.01);初生重、9月龄体重与部分泌乳性能指标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关。表明随着荷斯坦牛血统含量的提高,杂种牛与纯种荷斯坦牛泌乳性能和早期体重的差距逐渐缩小;不同血统含量奶牛的初生重、6月龄体重与泌乳性能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研究中国荷斯坦牛HSP70-1基因与奶牛耐热性之间的关系.根据NCBI登陆号为AY149618(19 526 bp)的HSP70-1基因序列设计9对引物分段扩增该基因全长,并用PCR-SSCP、PCR-RFLP和CRS-RFLP相结合的方法寻找中国荷斯坦牛HSP70-1基因编码区的多态位点,分析山东省3个现代化牛场产奶牛127头,并以直肠温度和红细胞钾离子浓度为荷斯坦牛的耐热指标,用SAS 软件最小二乘分析一般线性模型分析试验牛HSP70-1基因型与耐热指标的相关性.发现1 623 bp处发生G→A→C的复等位突变位点,2 409 bp处发生G→A的突变;χ2检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牛群中两位点均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2409位点基因型与两个耐热指标相关性不显著(P>0.05),1623位点基因型与热应激时期中国荷斯坦牛的直肠温度相关性显著(P<0.05),GA基因型个体显著低于CC和GG基因型个体,GA基因型为耐热基因型.HSP70-1基因可用作中国荷斯坦牛选育耐热牛群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5.
不同铜、锰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铜、锰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40头荷斯坦种公牛,随机分为10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采用3×3试验设计,分别饲喂不同铜、锰水平的日粮,铜的添加水平分别为4、8、12mg/kg(按日粮干物质计),锰的添加水平分别为50,125,200mg/kg,试验期8个月。【结果】结果表明:不同铜、锰水平对荷斯坦种公牛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及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对总抗氧化能力(T-AOC)、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差异显著(P<0.05),对血清过氧化氢酶(CAT),铜兰蛋白(CP)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分析不同铜、锰水平下试验牛抗氧化指标的变化,铜的适宜添加水平为4-8mg/kg日粮干物质,锰的适宜添加水平为50mg/kg日粮干物质。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的了解不同胎次奶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指导实际生产工作,本试验选用体况相近的不同胎次荷斯坦奶牛,对奶牛的血液样品进行血常规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血常规测定发现5胎奶牛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显著高于2-4胎奶牛(P<0.05);2-4胎奶牛红细胞数显著高于5胎和1胎奶牛的红细胞数(P<0.05);1胎奶牛的血红蛋白却显著高于2-5胎奶牛;5胎奶牛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P<0.05)。血液生化测定发现1胎奶牛内ALKP的含量与钙离子浓度显著都高于2-4胎(P<0.05),趋势都是随着胎次的增加含量逐渐降低。结论得出母牛胎次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不同胎次母牛的饲养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雷州黑鸭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雷州黑鸭体尺性状和屠宰性状之间的关系。随机选取60只(公、母各半)300日龄雷州黑鸭进行体尺测量和屠宰试验,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雷州黑鸭体尺性状和屠宰性状间大部分指标间都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性水平的正相关(P<0.01或P<0.05),少部分的指标间的相关性为负相关。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为:雷州黑鸭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间的第1~2对典型相关系数为0.767、0.729,分别达到了极显著性水平(P<0.01)和显著性水平(P<0.05),分别占两组性状总相关信息的42.5%、33.7%。在两组性状中起主要作用的为体斜长、胫围、半净膛重和全净膛重。  相似文献   

8.
为给甘肃高山细毛羊生长标记候选基因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绵羊GH基因第3内含子突变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生长性状可能产生的影响。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甘肃高山细毛羊及其与特克赛尔、邦德和澳洲美利奴羊的杂交品种GH基因第3内含子多态性,分析GH基因第3内含子突变对羔羊初生重、3月龄重、断奶重及日增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肃高山细毛羊及其杂种羔羊GH基因第3内含子第98 bp处有一个CT突变,共有AA、AB和BB 3种基因型,甘肃高山细毛羊和对照组杂种羊的GH基因第3内含子PIC值均为0.25~0.50,为中度多态。其中BB型为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存在与缺失对体重及日增重的关联分析表明,存在等位基因B的甘肃高山细毛羊的3月龄重、断奶重及日增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缺失等位基因B的个体(P0.05或P0.01),缺失等位基因A的特甘细绵羊在初生重、断奶重及日增重方面显著高于存在等位基因A的个体(P0.05)。邦甘细绵羊中,存在等位基因B的个体3月龄重、断奶重、日增重均显著高于等位基因B缺失个体。相关性分析表明,甘肃高山细毛羊不同基因型与初生重间关联度不显著,BB型甘肃高山细毛羊3月龄重和断奶重均显著高于AA型(P0.05),AA型甘肃高山细毛羊日增重与BB型也显著相关(P0.05)。对照组中,特甘细羊BB型的初生重、断奶重及日增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A型特甘细(P0.05或P0.01)。邦甘细、澳甘细不同基因型与体重及日增重均无相关性(P0.05)。结果显示GH基因第3内含子可作为甘肃高山细毛羊生长标记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7月龄、12月龄的槐猪和杜洛克猪5个不同部位脂肪组织LEP和LEPR基因的表达差异。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使用2-△△Ct方法计算LEP和LEP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LEP基因在背部皮下脂肪下层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背部皮下脂肪上层、腹部皮下脂肪和板油,在冠状动脉脂肪中表达最低;7月龄槐猪脂肪组织LEP基因的表达量与12月龄槐猪、7月龄杜洛克猪差异显著(P<0.05),12月龄槐猪脂肪组织LEP基因表达量与7月龄杜洛克猪差异极显著(P<0.01)。7月龄槐猪脂肪组织LEPR基因的表达量与12月龄槐猪相比,只有冠状动脉脂肪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鱼腥草单方制剂对草鱼幼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草鱼幼鱼的抵抗力和存活率,研究不同剂量的鱼腥草单方制剂在不同时间对草鱼幼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鱼腥草作为饲料添加剂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将鱼腥草细粉分别按质量分数1%、2%、3%的比例添加到基础饲料中,连续投喂草鱼幼鱼(10.83±0.57) g 90 天,每30 天取样,分别测量生长指标、肌肉成分以及溶菌酶和SOD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试验组显著提高了草鱼的尾均重和增重率,并在30、60、90 天都显著高于1%和3%试验组(P<0.05)。各试验组均能提高草鱼溶菌酶活性和NO的含量,但只有2%试验组投喂60 天时能显著提高草鱼机体内溶菌酶活性和NO含量(P<0.05),但对不同脏器亦存在作用时间的差别。各试验组的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作用时间延长逐渐被诱导升高。各试验组GOT和GPT的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且GPT活性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其对肝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综合研究认为:鱼腥草单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适宜投喂周期为30~60天,适宜添加剂量是2%。  相似文献   

11.
山麻鸭血液生化指标与产蛋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山麻鸭有关血液生化指标与产蛋性能之间的关系,对该鸭品种的早期择提供科学依据,测定分析了山麻鸭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和产蛋数。结果表明,山麻鸭的总蛋白(TP)含量为(67.571±5.522)g/L,白蛋白(ALB)含量为(23.371±3.296)g/L,球蛋白(GLB)含量为(44.289±3.252)g/L,谷丙转氨酶(GPT)活性为(48.022±11.036)U/L,谷草转氨酶(GOT)活性为(37.622±21.895)U/L,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为(3.333±1.945)U/L,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为(187.511±106.655)U/L,总胆固醇(CHOL)含量为(4.231±1.049)mmol/L,甘油三脂(TG)含量为(15.704±4.925)mmol/L,产蛋数(EP)为(100.040±8.166)枚。且山麻鸭的EP与TP、ALB、GLB、CHOL和TG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p<0.01或p<0.05)。同时,对山麻鸭产蛋数的选择,采用通径系数比相关系数要更加准确。根据产蛋数与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采取向后淘汰法得到最优回归方程为:Y=-16.580x1+16.501x2+16.595x3+97.187,经F检验,其回归关系达显著水平(p<0.05),各偏回归系数也达显著水平(p<0.05),相关指数达到0.897。  相似文献   

12.
3种中药复方提取液对肉鸡生理、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复方中药提取液对肉鸡生理机能的影响,验证中药改善肉鸡生产性能的功效,研究以党参、黄芪、六神曲、麦芽、山楂等组方,设计3个中药复方(方Ⅰ、方Ⅱ和方Ⅲ),水提后浓缩,1日龄开始混饮健康肉鸡(0.5%),并进行免疫器官指数、血清蛋白、血清酶、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血清抗体滴度、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3(Interleukin-3,IL-3)及平均日增重、料肉比、死亡率测定。结果显示,3个复方中药提取液对肉鸡免疫器官发育、血清蛋白及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丙氨酸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没有影响(P0.05),方Ⅱ组肉鸡21、28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试验鸡21日龄时,3个复方中药组NDV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P0.05),28日龄时方Ⅰ组抗体滴度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方Ⅲ组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P0.05);方Ⅰ组IL-2活性在21日龄、28日龄时显著高于对照(P0.05),方Ⅲ组IL-2活性在21日龄时显著高于对照(P0.05),方Ⅰ组IL-3活性在28日龄时显著高于对照(P0.05);试验鸡28日龄时,方Ⅰ、方Ⅱ2组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最高为方Ⅱ组72.72g/天,方Ⅰ、方Ⅱ2组料肉比低于对照,最低为方Ⅱ组2.08;死亡率最低为方Ⅰ组1%。上述结果表明,3个复方中药提取液安全性较高,对肉鸡生理机能均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中方Ⅰ在延缓血清抗体滴度降低速度,促进细胞因子分泌方面效果明显,而方Ⅱ在提高肉鸡生产性能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贵州黑马羊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贵州黑马羊生长发育特点,为羔羊培育、肉羊育肥、草场监测、饲养管理提供参考。采用实际观察、试验测定和横纵向比较等方法对黑马羊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黑马羊6月龄公、母羊体重为(18.46±3.29) kg和(17.35±3.23) kg,均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P<0.05);周岁公、母羊体重为(29.39±5.51) kg和(24.53±5.67) kg,成年公、母羊体重为(40.08±7.73) kg和(34.90±6.56) kg,周岁和成年公、母羊体重均极显著高于贵州黑山羊 (P<0.01)。周岁公羊、成年羯羊屠宰率为48.50%、51.61%。公、母羊生长速度0—3月龄最快,日增重为129.56、126.33 g;0—6月龄次之,日增重为88.12、84.59 g;其他月龄段逐渐下降。已探索出贵州黑马羊的生长发育规律,生长速度胜过贵州黑山羊,且有其特有的外表特征、遗传性稳定,有必要加快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果寡糖对崂山奶山羊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为(48.24±3.45) kg,产奶量、产羔日期相近,泌乳初期的初产崂山奶山羊健康母羊1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只。对照组饲喂羊场常规饲粮;Ⅰ、Ⅱ、Ⅲ组为试验组,试验组饲粮在常规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果寡糖(有效含量)10 g/(d·头)、15 g/(d·头)和20 g/(d·头)。试验期共70天,其中预试期14天,正试期56天。结果表明:(1)在整个试验阶段,试验Ⅱ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试验组奶山羊的乳脂率、乳蛋白、非脂乳固体及乳糖含量均有所改善,但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Ⅱ组及Ⅲ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在奶山羊日粮中添加果寡糖可提高产奶量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对乳品质作用不明显,添加量以15 g/(d·头)为宜。  相似文献   

15.
以早籼水稻嘉935和嘉353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设高温(32℃)和适温(22℃)处理,探讨了高温对水稻籽粒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籽粒粗蛋白含量和各种氨基酸组成间的关系,并结合荧光定量PCR对水稻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 2个同工型基因的表达及其温度响应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花后高温处理对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的影响基本一致,均表现灌浆前期升高、后期下降的趋势,但花后高温处理下水稻籽粒中粗蛋白总量和各类氨基酸含量的增加,并不一定是其籽粒氮素物质的转运能力和蛋白质合成能力的增强所致;谷氨酰胺合成酶(GS)在高温处理下的生理活性普遍高于其相应时期的低温处理,其中,GS2是GS基因在水稻胚乳中高表达的一种同工型,在水稻灌浆后期的表达量甚至超过GS1,高温胁迫处理会通过改变GS1和GS2基因在籽粒中的转录水平,从而对水稻籽粒灌浆中后期的GS活性产生调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试验研究了半胱胺、四黄素和绿益康三种饲料添加剂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32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80只,即试验Ⅰ、Ⅱ、Ⅲ组和对照组。四黄素、绿益康和半胱胺分别按0.6%添加到试验Ⅰ、Ⅱ、Ⅲ组的基础日粮中;基础日粮自配。试验期为28天。结果:饲喂半胱胺的试验组第一周平均活重比对照组提高4.27%,差异显著(p<0.05);饲喂第二周平均重比对照组、绿益康组和四黄素组的平均活重分别提高了12.33%、11.5%和15.66%,差异都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了4.29%, 料重比降低了22.7%,育成率提高了3.8%。饲喂绿益康的试验组第一周,平均活重比对照组和四黄素组分别提高了5.04%和4.76% ,差异都显著(p<0.05),三周后平均活重提高了3.96%,平均日增重提高了4.92%,料重比降低了15.7%,育成率提高了7.5%。饲喂四黄素的试验组平均重提高0.93%,日增重提高了4.92%,料重比下降了20%,育成率提高了7.5%。结论:本试验结果表明绿益康防病促生长效果最好。半胱胺对鸡的促生长效果最好且在饲喂半胱胺的第一、二两周后差异显著(p<0.05),四黄素有明显的防病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通过对两个不同类型Bt 棉品种不同生育期低温高湿胁迫研究表明,低温高湿胁迫48h整个生育期叶片Bt杀虫蛋白含量都下降,其中在结铃期,Bt杀虫蛋白含量大幅下降。低温高湿使叶片GPT活性下降,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即氮代谢减弱。  相似文献   

18.
灵石县旱地玉米肥料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够建立当地的施肥指标体系,通过“3414”常规五处理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灵石的淡褐土上,投肥的肥料利用率呈现出氮肥的利用率与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小于20 mg/kg),碱解氮的校正系数(小于1),有效磷的校正系数(小于1.2),速效钾的校正系数(小于0.32),投磷量(大于105 kg/hm2)、投钾量出以及缺磷区的相对产量(小于58%)呈正相关关系;相反则呈负相关关系。磷肥利用率与碱解氮、有效磷,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投入量、有效磷的校正系数(大于1.4)及缺磷区的相对产量皆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有效磷的校正系数(小于1.4)是正相关关系。钾肥的利用率与速效钾的校正系数及缺钾区的相对产量(小于75%)是正相关关系;与速效钾及缺钾区的相对产量(大于75%)呈负相关关系。同时亦可看出中等级肥力的旱地(条甲地)缺钾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周明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23-26
摘 要 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48头被随机分成三组,即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三组猪试验处理如下:在基础饲粮中加黄霉素20mg/kg后,喂对照组猪;在基础饲粮中加0.15﹪金银花-黄芪复合提取物(LJAMCE)后,喂试验1组猪;在基础饲粮中加0.3﹪LJAMCE后,喂试验2组猪。饲养试验期为40d。饲养试验结果如下: ①试验1、2组猪的日增重均在不同程度上快于对照组猪,分别提高了20.4﹪(P<0.05)和10.0﹪(P>0.05);②LJAMCE可提高饲料转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9.8﹪(P>0.05)和5.2﹪(P>0.05)。③饲粮中加0.15﹪LJAMCE对GPT活性、IgG、TG、vLDL等血液生化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④LJAMCE在饲粮中适宜添加量为0.15﹪。 关键词 LJAMCE;生长性能;生化指标;育肥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