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SWOT分析法对安康农业旅游园区化开发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做好农业旅游园区整体规划和政策扶持,积极培育有利于特色农业旅游园区产业化发展的外在环境;以农业生态园区为载体,培育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共生耦合系统,促进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丰富旅游产品;以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依托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资源,构建农业旅游园区的自然生态体系,突显生态保护价值及教育价值;以制度创新为平台,理顺关系,整合区域资源,形成合力,提升农业旅游园区的竞争力;以及创新营销方式,培育区域品牌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
运用SWOT分析法对安康农业旅游园区化开发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做好农业旅游园区整体规划和政策扶持,积极培育有利于特色农业旅游园区产业化发展的外在环境;以农业生态园区为载体,培育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产业共生耦合系统,促进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丰富旅游产品;以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依托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资源,构建农业旅游园区的自然生态体系,突显生态保护价值及教育价值;以制度创新为平台,理顺关系,整合区域资源,形成合力,提升农业旅游园区的竞争力;以及创新营销方式,培育区域品牌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3.
于永江 《新农业》2013,(3):17-18
生态观光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是"农业+旅游业"性质的生态农业模式,也是一种新型园林形式。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涵盖"观光农业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农村生态观光"等不同概念,具体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  相似文献   

4.
周大庆 《农业考古》2005,(6):192-195
旅游开发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密切,本文以江口鸟洲自然保护区为例研究区域旅游开发与农业的协调发展.旅游开发与农业发展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应根据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条件,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优质的生态农业为特色,正确处理好农业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统一规划,科学管理,合理控制游人数,加强科学研究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选择漓江中上游地区为研究区域,分析生态农业资源概况.提出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应坚持持续发展、经济效益、市场导向、整合开发、差异开发等5条原则.按照资源禀赋不同,策划开发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采摘与品尝和乡村休闲度假等3类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6.
生态农业旅游规划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交叉产业.它是在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的基础上,以生态旅游为主体,把农业生产、新兴农业技术应用与游客参与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并充分欣赏大自然浓厚情趣的一种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发展——以圣水庄村规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农村建设中,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发展的模式,已经普遍开展起来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致富农民,还可以促进城乡信息、科技等多领域的交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以秦皇岛市石河镇圣水庄村规划为手段,对我国北方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应用,既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探索,也有规划设计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农业旅游研究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的农业旅游研究现状,阐述了国外农业旅游研究的热点,即气候和环境变化与农业旅游、农业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生态环境系统与农业旅游以及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以及国内农业旅游研究的热点,即农业旅游概念界定、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生态农业旅游技术、农业旅游市场、农业旅游园区建设等方面,最后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农业旅游研究的主要侧重点。  相似文献   

9.
浅析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广义的观光农业应涵盖“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农村农业”等不同概念,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自然资源、人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的广泛参与容为一体,使旅游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业。  相似文献   

10.
谢雨萍  向悟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28-5131
应用旅游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构建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模型,定量评价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2004年和2006年旅游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足迹处在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旅游生态占用率小,生态农业旅游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说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旅游模式是减少旅游生态足迹和提高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彭宗波  蒋英 《热带农业科学》2010,30(9):89-92,101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海南热带农业的产业发展基础,发展海南热带生态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生态农业转型的原理及特征,探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热带农业生态转型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吴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38-15540,15543
解析了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以及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意义,并运用SWOT分析法对镇江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优势在于自然条件优越且物种丰富,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劣势在于发展水平低且产品同质化严重,农民技术水平低、经营和技术人才缺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机遇在于政策扶持,宁镇扬旅游区域的共同发展;威胁在于观念落后,经营秩序缺乏规范性。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镇江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策,强调其应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环境;科学规划及分区,加强政府管理;整合山水组合优势,促进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生态农业资源,创新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实施"十三五"规划以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大理发展农业体验式旅游能有效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缩小城乡差距,是横跨三产、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连通工农城乡的新产业新业态。以三产融合为切入点,结合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以及大理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人文风情,通过分析大理农业体验式旅游的动因、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出大理农业体验式旅游发展的四种创新模式,以期为大理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曾磊  邢慧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17-20619
分析了现代农业发展下的农业旅游的特点,指出产业融合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强调了现代农业是农业与科技的融合、农业与农工贸产业的融合、城市与乡村的融合。认为农业旅游能够将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是现代农业功能拓展的最佳载体。从该视角出发,解析了农业示范区中旅游功能缺失的原因,主要集中于规划编制的研究者学科背景多元;规划尚无技术规范,缺乏体系化的规划理论和方法指导;个案规划较多,推广性较差;旅游项目的创新性不强;新旅游产品文化挖掘欠缺。提出了旅游功能拓展规划的重点内容,强调要转变设计理念,重新定位规划功能,使服务设施规划符合旅游规律,合理策划旅游项目,重视景观与绿化规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5.
粤北低山丘陵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北低山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土地资源丰富,水热条件优厚,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土地肥力低下、自然灾害频繁等农业生态问题。根据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粤北低山丘陵地区的资源环境特点,总结出生态农业发展的5种模式,即高效型、立体型、旅游型、农林型和庭院型模式,为粤北及华南低山丘陵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普教育与生态休闲基地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311-313
根据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园丰富的种质资源和多年科研成果积累,探讨了植物园开展科普教育的意义、优势和生态休闲旅游开发途径。通过科学规划,开创科普教育新模式,建设集生态农业观光、农艺与科技示范、农业科普知识展示于一体的亚热带农业科普教育及旅游基地。  相似文献   

17.
正花园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由河南花语季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地址位于济源市邵原镇花园村。项目从美丽乡村建设着手,以生态农业为切入点,利用花园村交通、区位、生态、文化等综合优势,充分整合区域自然与人文资源,将项目地发展成集生态农业、休闲、娱乐度假、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相似文献   

18.
正花园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由河南花语季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地址位于济源市邵原镇花园村。项目从美丽乡村建设着手,以生态农业为切入点,利用花园村交通、区位、生态、文化等综合优势,充分整合区域自然与人文资源,将项目地发展成集生态农业、休闲、娱乐度假、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相似文献   

19.
1 唐山市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必要性 1.1 生态农业旅游是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生态农业旅游,开拓了旅游业的新空间和新领域,让游客了解农业生产活动、学习农业科技、体验农村风情和享受农业成果,使游客走近农业、走近农村、走近农民,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新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0.
环鄱阳湖地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安峰  王燕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296-10297,10340
休闲农业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环鄱阳湖地区有丰富的动植物、山水、农渔产品、民俗等自然、人文资源,具有良好的休闲农业旅游基础。在国务院正式批复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政策的大背景下,环鄱阳湖地区休闲农业旅游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探讨了环鄱阳湖地区开发经营休闲农业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