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禹潮 《茶业通报》1993,15(4):18-20
修剪是以不同程度外力刺激于茶树,调节与控制茶树分枝习性,增加分枝层次,促进枝壮叶茂,培养采摘面宽阔平整,以达到培育优质高产茶园,延长稳产高产年限的重要技术。本文介绍一片鸠坑群体种于1956年春种子直播条栽茶园,从播种到1990年,已有35年树龄。该园共有161亩,规划成六个地块,属低丘山地,土层较深,为酸性黄泥土,适种茶树。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实行机采的茶园,绝大多数是原来手工采茶的群体品种茶园,经过适当树冠改造后实行采茶机采茶,这类机采茶园由于茶树品种混杂,生物学特性差异,常会产生一些不利于机采的因素,从而降低采摘鲜叶质量。另外,机采茶园我们目前多数是实行春茶手工采摘幼嫩的名茶,至春茶末期和夏秋茶才使用采茶机采摘大宗茶或乌龙茶鲜叶原料,这样也会影响树冠采摘面,都必须在机采前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才能使机采达到最佳效果。1整平树冠面对于已实行机采的茶园,虽然原来已在秋茶时形成了平整的树冠面,但是,春茶萌发时茶树品种不同,发芽时间不同、生长快慢也有…  相似文献   

3.
正茶树有乔木型、半乔木型、灌木型三种,生产上绝大部分茶园栽培的是灌木型茶树。灌木型幼龄茶树在冬季休眠后期、成年茶树和衰老茶树在春茶采收后,科学合理地应用修剪技术,可使灌木型茶园形成密集而宽广的采摘面,适应机械化采摘的需要;可以调控树体营养  相似文献   

4.
吴洵 《茶业通报》1998,20(3):24-25
过去茶树高产栽培中常常对采摘茶园茶树采取春茶前的轻修剪(即剪去蓬面上scm左右的枝梢),以保持茶树蓬面生机,促进新梢旺盛生长,使全年获得较高的茶叶产量。但近年来据我所对不同品种茶树的轻修剪试验结果,无论是春茶前轻修剪或是夏茶前轻修剪,对当季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春茶前轻修剪对当季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分枝较密,发芽较早的品种影响更大。如分枝较密,发芽较早的龙井43、菊花春和碧云等与不修剪相比,春茶发芽时间推迟5~gd,一芽二叶开展期推迟2~7d,春茶产量减少7.0%~15.2%…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茶叶试验场今年有7项试验,即:茶园施肥中耕方法试验;茶园复盖试验;茶树剪枝更新试验;茶树采摘试验;茶树轻修剪试验;茶树深修剪试验;原有茶园增产综合试验。这几项试验都要精确地记载青叶产量,因此我们感到试验区的采茶工作是很繁重的。采茶工多系临时雇来的短工,采  相似文献   

6.
罗新民 《茶业通报》1998,20(1):21-22
宁国市园艺场1991年拥有茶园415亩,由于多年重采轻管,单施化肥,不施有机肥,主采春茶,轻采夏茶,不采秋茶,茶树形成"二层楼"现象,没有像样的树冠采摘面,芽叶密度小,重量轻,经济效益差。1991~1992年,连续两年对220亩低产茶园分期分批实施综合技术改造,主要抓了更新树冠,加强肥培,适时轻修剪,早采多产名优茶几个重要环节,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一、综合改造技术措施(一)改造树冠为了尽量减少当年茶叶经济效益的损失,同时保证茶树改造后的恢复,1991年5~6月分两批改造了120亩低产茶园。5月中下旬,对20亩树冠和骨干校都已…  相似文献   

7.
修剪是茶树栽培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对于保持茶树高产优质、维持茶树形态健壮、延长茶树采摘寿命有重要作用,也为提升茶园管理水平、便于机器采茶、提高采茶效率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云南大叶种茶树在原生长地一向没有修剪整形的习惯,其自然生态呈乔木或半乔木状,主干高达3—4米以上,侧枝不发达,嫩枝发生期也较短,树冠不匀整,采摘面小,不仅产量不高,而且采摘很不方便,摘茶效率非常低,一般一个劳动力即使在芽叶盛发季节一天也只采到十斤左右的鲜叶。1956年昌宁县农技站在勐廷乡团结社进行了幼年茶  相似文献   

9.
刘红春  刘懿 《茶业通报》2013,(3):104-105
茶园生产机械主要包括茶园开垦、茶树修剪、茶园耕作、茶叶采摘、茶园综合防控等机具。推行茶园管理机械化,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紧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茶叶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茶叶采摘中几个问题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采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茶树的生机和鲜叶的品质。在当前从茶叶采摘入手提高鲜叶品质尤为重要。为此,现就茶树芽梢伸育有关特性,以及采摘技术与产量、品质的关系,作如下分析: 一、成龄茶树树冠不同叶片新梢的分布成龄茶树通过系统修剪,树冠基本定型,进入采摘阶段以后,在一般管理条件的自然生长情况下,着生不同叶片的春梢中,1叶和6、7、8叶的春梢均很少,2、3、4叶占的比  相似文献   

11.
陈立杰  陈旭晖 《耕作与栽培》1997,(3):64-64,F003,F004
该文通过试验示范和调查后,提出贵州地处亚热带,自然条件适于茶树的生长,是茶叶原产地和我国主要茶叶产区之一,但目前单产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数四分之一以上。调查与试验结果表明,低产茶园面积大,投入不足,管理粗放,经营不善是影响茶叶增产的主要原因;今后茶叶生产的重点应放在地提高现有茶园单产和茶叶品质上。深耕改土、培肥茶园是提高茶园单产的基础;在此同时采用更新树冠,复壮树势、增施肥料、合理定型修剪、适时采摘、  相似文献   

12.
丁勇  周坚  袁有地 《茶业通报》2009,(4):158-161
本文简述了茶园管理中茶树修剪、采摘、耕作、施肥、灌溉及植保机械化的机具选型、技术特点等。  相似文献   

13.
茶树"矮、壮、阔"树型是丰产、优质茶园的主要特征。而形成"矮、壮、阔"树型的关键技术措施是对茶园进行综合修剪法。由于茶树修剪劳动强度较大,加上大量农业劳动力进城务工,致使不少茶园形成"小老树"、"二层楼"和茶树冠面生产小桩数减少,造成茶企和茶农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我们针对茶叶生产中的现实难题,遵循茶叶生产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发展规律,连续四年开展了人工修剪与机械修剪的工效、效益和产量综合因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潜山县现有茶园总面积3万面,其中60年代前后发展的茶园约占15%,这部分茶园由于当时建园基础差,栽培管理粗放,树势减退,单产水平低。而七十年代后期发展的部分茶园,树势也在衰退,使低产茶园面积比重扩大。据统计,全县2.5万亩成龄茶园中,亩产低于25公斤的茶园约达8000亩,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1/3。在这些茶园中,多数树龄不算太大,骨架基本完好,但由于不修剪或修剪不当,采摘过度致使树势衰退,有的树冠形成“两层楼”,叶层薄,叶面积指数低,鸡爪枝也大量出现,茶叶单产明显下降。根据目前  相似文献   

15.
名茶猴魁1985年又获得商业部优质产品奖,如何进一步提高“太平猴魁”的产量与质量,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首要问题。笔者就猴魁茶园的修剪作一肤浅探讨。猴魁产区的茶园大都是丛植,树龄都在50—60年以上,有的条栽茶园虽只2多年,开垦质量差,栽后管理粗放,未老先衰,又未进行合理采摘,树势下降,茶树普遍存在四种情况: 1、顶芽稀疏,采摘面小,出现二层楼,鸡爪枝多,稀的每平方市尺只有83个芽头,单产低。  相似文献   

16.
徐勇 《茶业通报》2012,(1):27-28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舒城县为适应市场对名优茶的需求,大力发展舒城小兰花名优茶生产,全年只采一季春茶,春茶采摘结束后,即对茶树进行修剪。近年来,笔者在茶区调查发现一些茶农对茶树修剪采取年年砍的方法,有的茶农对茶树离地30~40cm处重修剪,有的茶农对茶树离地5-10cm处台刈,这是茶农自己摸索的一套茶树修剪法,目前采用这种茶树修剪法的茶农人数越来越多,被年年砍的茶园面积也呈扩大趋势。这种茶树修剪方法是不科学的,必须改变这种不正确的茶树修剪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人工长期的栽培条件下,灌木型茶树经过修翦、采摘而形成理想的采摘面。不同产茶国,其采取的培育措施不尽相同。在日本、苏联,通常将茶树修剪成一个弧形的树冠,中国早期的有关文献表明。一般不采用修剪措施的。印度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到现在,幼龄茶树的管理方法上已有很大的变化:开始一般是将生长18—24个月的茶苗移植到大田中去,6~8个月后,在离地面15~25公分处进行一次修剪,时间是茶树休眠期(头年12月至翌年1月)。将修剪留下的树桩上长出的枝条留养2~3年后再进行第二次修剪,剪口高  相似文献   

18.
山地茶园防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修剪、铺草、覆膜、喷灌防冻剂等6项技术措施对山地茶园茶树的抗寒性影响及SOD、POD酶活性与受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各处理随着受冻率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SOD酶活性也相应增加,这与茶树自身的修复功能有关;②对于山地茶园,受风冻影响,直接应用于茶树树冠的技术措施要比应用于环境及土壤的技术措施效果好。6种处理效果为:覆膜>铺草>对照>未修剪>灌根>喷冠;③秋天进行适当的修剪,对降低茶树冻害有利。  相似文献   

19.
要实现茶园优质高产高效,必须通过人为修剪培育高产树冠,但茶园高产树冠培育不是单纯的修剪,而是系统、综合的技术措施。目前全国新建茶园比例大,找出当前茶园高产树冠培育存在问题,寻找茶园高产树冠培育路径,供大家在生产实践中借鉴。  相似文献   

20.
茶树益微对重修剪茶树树冠改造效应的研究程鸣珂,仉皖莉(安徽省祁门茶科所)重修剪是对未老先衰茶树改造更新的一种技术措施.通过重修剪.使衰弱的树冠复壮,形成枝叶茂盛、生机勃勃的高产新树冠。因此,重修剪改造树冠效果的好坏.首先表现在新抽发的枝梢及其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