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提出了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r)修饰碳糊电极测定水中苯酚的方法.在0.1mol/LKCl的酚试液中开路富集后,在磷酸盐缓冲液介质(pH5.6)中溶出,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苯酚的溶出峰电位为+0.73V(Ag-AgCl参比电极),检测限为0.05μg/L.应用该法测定了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并讨论了该法测定苯酚的影响因素,比较了几种修饰电极测定苯酚的灵敏度,探讨了苯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富集机理  相似文献   

2.
顾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90-4791
[目的]建立测定果蔬酸奶中还原型Vc与Vc总量的方法。[方法]用钨酸钠沉淀酸奶中的大分子,过滤得到Vc提取液。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含铜量,间接测定Vc含量,即样液不经DDT还原直接测定还原型Vc;经DDT还原后测定Vc总量。[结果]还原型Vc的RSD为3.2%,平均回收率为96.8%;Vc总量的RSD为3.3%,平均回收率为96.5%。[结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精密度高,准确度好,适合用于测定果蔬酸奶中Vc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青枣叶中黄酮提取与测定的最佳方法。[方法]以新鲜的大青枣叶片为材料,用乙醇提取其中的黄酮,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用芦丁标准溶液绘制微分脉冲伏安曲线后,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提取液中的黄酮含量。[结果]当乙醇浓度为7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4 h时,黄酮提取量最高;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黄酮含量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好、检出限高等特点。当磷酸盐溶液的pH值为4.5时,黄酮的检出限为3.0×10-7mol/L。[结论]大青枣叶中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为:用70%乙醇在80℃条件下提取4 h。微分脉冲伏安法对黄酮含量的检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应用B-Z振荡反应分析检测大白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360-3360
[目的]建立利用B—Z振荡反应分析检测大白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处理后,在最佳浓度及温度条件下测定Vc含量。[结果]通过线性回归,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88,测得样品平均含量为50.98%,RSD为1.03%。[结论]该方法干扰少,准确度高,灵敏、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5.
[目的]快速、简便测定树叶上的附着铅含量。[方法]以新型铕离子掺杂普鲁士蓝复合汞膜电极为工作电极,采用差示脉冲阳极溶出法,测定兰州市3个地点的城区绿化白蜡树叶上附着铅含量,并分析树叶上附着铅的主要污染来源。[结果]在介质0.01 mol/LHNO3、富集电位-1.000 V、富集时间60 s条件下,Pb2+的溶出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4~120.0μg/L范围内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2μg/L,RSD为1.35%。树叶上附着铅含量与邻近交通要道的车流量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表明汽车尾气是兰州市绿化白蜡树叶上附着铅的重要来源。[结论]复合汞膜阳极溶出法检测树叶上附着铅含量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较好的精密度,而且操作简便、快速,测定干扰小。  相似文献   

6.
叶玉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554-14555
[目的]建立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分析干红枣中维生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自组装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系统,对干红枣中Vc、VP、VE的含量进行分离检测,对测定时不同的工作电位、分离高压、pH值和有机溶剂进行最佳选择。[结果]在选用pH值为8.0的硼砂-硼酸缓冲液,CTAB为0.5mmol/L、分离高压为20kV、检测电位为0.8V的测定条件下,Vc的线性范围为0.10~5.10mg/L,r=0.9991,检出限为1.37mg/L;VP的线性范围为1.30~17.70mg/L,r=0.9996,检出限为1.23mg/L;VE的线性范围为0.21—9.60mg/L,r=0.9990,检出限为0.27mg/L。测得的干红枣Vc、VP、VE的含量分别为424.64、412.16、312.39mg/100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98.1%和96.7%。[结论]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测定法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是适合干红枣维生素含量快速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透明质酸摇瓶的发酵培养基。[方法]利用Plaekett—Btmna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RSM)对透明质酸产生菌摇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影响透明质酸产量的关键因子。[结果]影响透明质酸产量的关键因子为葡萄糖和酵母膏,葡萄糖最佳浓度为55.78g/L,酵母膏的最佳浓度为23.43s/L;在此条件下,发酵液透明质酸的平均产量为0.219(‰。)。[结论]通过对培养基的优化,透明质酸产量得到提高。试验值与预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苏文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303-1305,1307
[目的]研究用铋膜电极代替汞膜电极同时测定食物中锌和铜元素含量的新方法。[方法]以预镀铋膜的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作为辅助电极,采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黄豆和板栗样品中锌和铜元素的含量。考察了镀铋液浓度、底液的种类和浓度、初始电位、电沉积电位、终止电位及电位增量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在1.0 mol/L硫氰化钾底液中,锌和铜均有灵敏的溶出峰,线性范围分别为0.20~12.00和0.10~6.00μg/ml,检出限分别为2.08、5.49μg/L,回收率为91.20%~104.50%。在所选择的电位范围内,铋膜稳定性较好,多次测定锌和铜的峰电流基本不变。[结论]铋膜电极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合于食物中锌和铜元素含量的同时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微量元素对菠萝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菠萝为试材,利用正交设计研究锌、镁、硼元素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硼对果实糖、酸的影响最大,而锌对果实Vc含量的影响最大。最佳元素水平组合为:0.3%锌+0.3%镁+0.3%硼。[结论]该研究可为云南菠萝的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果蔬复合保健醋饮料的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制作果蔬复合保健醋饮料的工艺,为保健醋饮料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食用酿造醋、黑木耳、香菇、苹果为主要原料,选择复合果蔬保健醋饮料加工工艺并对原材料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然后利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筛选最佳配方,并对其进行感官质量检验,确定了某些合理的工艺参数。[结果]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以Vc与柠檬酸混合液作护色剂;木耳与水的物料比为16∶0,在60~80℃浸泡60 m in;香菇与水的物料比为11∶0,高温微波5 m in。最佳配方为:米醋10%,苹果汁12%,木耳汁2%,香菇提取液3%,蜂蜜0.5%,甜味剂5%,酸味剂0.1%,甜蜜素0.05%。饮料色泽、风味、口感等指标符合标准。[结论]该产品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具有开发前途。  相似文献   

11.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蔬菜与水果中代森锰锌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质谱快速测定蔬菜和水果中代森锰锌残留量的方法.[方法]代森锰锌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条件下被氯化锡-盐酸溶液酸解生成二硫化碳,二硫化碳经异辛烷收集后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并通过测定蔬菜和水果4种不同基质中残留的代森锰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代森锰锌在0.1 ~ 2.5 mg/kg添加水平下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代森锰锌在蔬菜和水果4种不同基质中的回收率为74.80% ~ 110.90%,相对标准偏差为3.65% ~ 19.19%.[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蔬菜和水果中代森锰锌残留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研究蔬菜和土壤砷含量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云南省丘北县开展大田调查试验。[结果]蔬菜根、茎叶、果实中总砷平均含量分别为0.62、0.92和0.46 mg/kg,叶菜类、果菜类蔬菜各部位总砷含量分别为茎叶根,茎叶根果实。土壤中总磷和速效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3.49 g/kg和124.11 mg/kg,土壤中总砷和有效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8.24和7.11 mg/kg。土壤中磷含量(总磷和速效磷)和土壤中砷含量(总砷和有效砷)是影响蔬菜中砷含量的主要因素。土壤pH、CEC和有机质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6.9、10.32 cmol/kg和54.24 g/kg,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蔬菜中砷含量。[结论]不同类型蔬菜对砷累积的主要部位是茎叶。影响蔬菜中砷累积的因素除土壤pH、CEC和有机质外,主要为土壤磷含量。  相似文献   

13.
苑乃香  宣亚文  谢东坡  武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853-11854
[目的]为2,6-二氯靛酚钠法在测定蔬菜中抗坏血酸含量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2,6-二氯靛酚钠作氧化剂测定蔬菜中抗坏血酸的含量,进而研究用该法测定蔬菜中抗坏血酸的含量的独特优点。[结果]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的浓度与所消耗的2,6-二氯靛酚钠溶液的体积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0.3784X-0.27773(n=9),其线性范围为5~100mg。用2,6-二氯靛酚钠法测定的萝卜、白菜、尖椒、西红柿和黄瓜的抗坏血酸含量分别为150.8、172.0、69.6、71.1和84.7mg/kg。用该方法测定蔬菜中的抗坏血酸含量的平均回收率为104.98%.相对标准偏差为2.10%。[结论]采用2,6-二氯靛酚钠滴定法测定蔬菜中抗坏血酸的含量,操作简便、快速、准确、不需要特殊仪器。该方法适用于测定无色和浅色样液或提取液。  相似文献   

14.
QuEChERS-液质联用法测定水果蔬菜中氯吡脲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快速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Qu ECh ERS-HPLC-MS/MS)建立水果蔬菜中氯吡脲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含0.1%乙酸的乙腈溶液提取,经Qu ECh ERS法净化后采用HPLC-MS/MS法测定其氯吡脲残留量。[结果]该方法下氯吡脲在水果蔬菜中的检出限(LOD)为1.0μg/kg,定量限(LOQ)为5.0μg/kg。在2.0~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在10.0~500.0μg/kg的添加水平上,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介于72.0%~115.0%,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9.8%。[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水果蔬菜中氯吡脲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提取决明子蒽醌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黎燕  赵新法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726-1727,1743
[目的]确定超声提取决明子中的蒽醌类成分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于40 kHz下采用超声提取决明子中的蒽醌类成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3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提取决明子中蒽醌的工艺条件,并与热回流法提取效果进行对比。[结果]3种因素对超声波提取决明子中蒽醌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20 min,提取2次。与传统热回流提取法的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20 min的提取率相当于热回流1.5 h的提取率,大大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结论]超声法提取法避免了长时间高温加热对蒽醌有效成分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获得最适合速冻果蔬的涂膜液。[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甘露聚糖和明胶的涂膜溶液,考察在不同解冻时间时不同涂膜液对速冻苹果切块失水率以及褐变程度的影响。[结果]3种不同浓度的涂膜液中,1.5%的壳聚糖涂膜液、1.7%的明胶涂膜液和1.0%的甘露聚糖涂膜液可较好地降低速冻苹果切块的失水率和褐变程度。[结论]综合比较,1.5%的壳聚糖涂膜液减少速冻果蔬汁液流失和降低褐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壳聚糖的成膜特性、影响因素,并以失重率、VC等指标,对果蔬的保鲜效果进行介绍,深入阐明其保鲜机理,同时提出对壳聚糖保鲜剂开发应用的前景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桑白皮总黄酮超声波提取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桑白皮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总黄酮超声提取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桑白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40%乙醇2、0倍量5、0℃提取30 min,其中乙醇浓度对结果影响显著。[结论]该工艺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9.
紫外照射对莲雾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天略  史载锋  梅平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36-10138
[目的]为UV—C照射贮藏保鲜技术在热带水果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筛选出最佳照射剂量。[方法]对莲雾进行每日不同照射时间处理并分析莲雾的表现变化及其失重率、pH值、总糖和Vc含量的变化。[结果]6d后,每日紫外线照射2min的样品的好果率为100%。8d后,每日紫外线照射2min的样品的好果率为82%,5min和对照样品的好果率为60%~70%。10min的样品的好果率为50%。10d后,每日紫外照射2min的样品的好果率为60%,而其他组的好果率低于40%。12d后,每日紫外照射2min的样品的好果率略低于50%。每日紫外线照射2min的样品的失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每日紫外照射2min的样品的pH值变化最小,10min的样品的pH值变化最大。每日紫外线照射2min的样品的糖和Vc含量变化最小。[结论]紫外线照射是有效的简易水果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