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进秀山土鸡1日龄雏鸡10 000只,育雏期(1~30日龄)采用叠层式育雏笼育雏,育成期(31~180日龄)采用放牧补料方式饲养,按常规免疫接种。经30天育雏和150天育成期饲养,均重为1.9 kg/只,料重比为6.8∶1,成活率为97.5%。经测算,每只可盈利12.7元。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1508只商品代罗曼蛋鸡(♀)与150只代红宝肉鸡(♂)间杂交。其生产母鸡(21周龄至淘汰的鸡)36周平均产蛋率76.43%;种蛋授精率92.6%,受精蛋孵化率74.42%;商品杂交鸡30日龄内育雏成活率93.7%;商品公鸡饲养70日龄体重2.85kg,商品母鸡56周龄产蛋量128枚。  相似文献   

3.
1雪峰绿壳蛋鸡的特征1·1体型外貌雪峰绿壳蛋鸡体型中等,体质结实;片羽,黑色富光泽,紧贴体包;身躯稍长,乌皮、乌肉、乌骨、乌喙;单冠具6~8齿,呈现紫绿色或棕色;肌胃、脾、心、肠系膜等内脏呈紫黑色.1·2生长速度用配合饲料喂养雪峰绿完蛋鸡60~75日龄体重1·0~1·4kg,自然放养120~150日龄1·0~1·3kg.1·3繁殖力150~160日龄开产,年产蛋120~150枚,公鸡最早106天开啼,平均为153天,公母比例为1:10~14.2雪峰绿壳鸡蛋的药用价值雪峰绿完蛋的价格比普通蛋高10%~20%,不但营养丰富,香味独特,更重要的是具有较高的药…  相似文献   

4.
金山地区一养鸡单位,1998年7月进罗曼种鸡3000套,从64日龄起开始发病,最多每天死亡达到29羽,不到二个月的时间,死亡数量超过1000羽,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万元。我场兽医技术人员和当地兽医部门对该次病因进行了探讨,综述如下。1疫情调查该场共有育雏室和产蛋鸡舍两栋,产蛋舍现存栏2100羽,60周龄,有成期时发生过马立克氏病(MD),死亡率约11%。育雏室进苗3000套,鸡群免疫情况:1日龄颈部皮下注射MD火鸡疱疹疫苗(HTV),剂量1.5羽份;8日龄用新支二联疫苗通过饮水进行免疫;14日龄滴眼进行IBD免疫;35日龄ND饮水免疫。育雏期…  相似文献   

5.
自从本场首次饲养德国引进的罗曼褐曾祖代蛋种鸡零世代,并向全国推广这个优良褐壳蛋鸡,已在四年中使罗曼褐蛋鸡在全国褐壳蛋鸡饲养幅盖面达到褐壳蛋品种的57%,为了进一步研究我国现有饲养技术能否达到国际先进的生产水平,我场在1992年对近二万羽商品蛋鸡进行了生产性能测试观察,现将实测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测试鸡:批次为CS-2-91-2,雏鸡入舍数19227羽。出壳日期:1992年1月27日。18周龄末存栏数18599羽,淘汰期1993年2月24日。 2、饲养方式:全封闭舍、三层半阶梯笼养育雏育成,电热、蒸气结合供暖,自动水杯与乳头饮水器结合  相似文献   

6.
正(上接第2期第46页)6饲养阶段(饲料供给和饲料营养)6.1不同阶段的饲料供给0~28日龄:育雏期,供给育雏料;29~105日龄:育成前期,供给育成料;106~146日龄:育成后期,供给育成料,从119日龄开始,预混料由育成料改成产蛋料,并辅助使用轻型蛋鸡的产蛋光照,为4W/m2,时间不加;147日龄(开始加光)~产蛋5%:预产期,供给预产料;  相似文献   

7.
1 0~6周龄(育雏期)1.1 温度:绿壳蛋鸡育雏成活率的关键是温度。温度的掌握要适当,防止忽高忽低,并注意育雏期向育成期的过渡。具体标准是:0~3日龄为34℃;4~7日龄34~31℃,第2周为31~27℃;第3周27~23℃;第4周23~20℃,以后保持20℃。雏鸡在接种疫苗、断喙或发病时,应适当将温度升高0.5~1℃,以缓解应激。1.2 密度:1~3日龄应掌握在30~40只/平方米;30~60日龄为20~30只/平方米;根据不同季节和饲养方式应灵活掌握;一般情况下,冬季稍密,夏秋略稀。网养可密,地面平养要稀一些。1.3 “开饮”与“开食”:雏鸡入舍后,为…  相似文献   

8.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沈丘县某乡一养鸡户,饲养一批蛋鸡5 000羽,在育雏与育成期用地面平养方式,到120日龄直接转入成鸡舍,大约在80日龄开始陆续发病.  相似文献   

9.
正蛋鸡的饲养管理要点按照其日龄或生理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开产期、产蛋高峰期4个重要阶段,而且不同阶段的管理侧重点不同,4个阶段的管理情况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1育雏期饲养管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雏鸡的成活率而且其5周龄时的发育情况还直接影响着开产以后的产蛋率。1.1雏鸡选择1.1.1目前蛋鸡品种主要有海兰、罗曼、尼克、海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丹东市种畜场为了观察迪卡棕壳蛋鸡在丹东等亚寒带地区的适应情况,于1992年从上海大江公司引进美国迪卡棕壳父母代蛋种鸡5000羽(555羽,4445羽)。1993年我场对其商品代(3390羽)的生产性能进行了观察,试验期由1993年8月至1994年12月,共72周。 一、育雏、育成期饲养观察(0~20周龄) 用网上平养。密度:11羽/m~2。饲喂方式:第1周每日6次,以后每日5次。自由饮水。有窗的密闭鸡舍育雏。光照:第1周23小时/日,第2周18小时/日,第3周16小时/日,以后为自然光照。火墙取暖温度:第1周33℃,以后每周降低2℃,降到21℃时停止再降,日粮标准详见表1。该群鸡56日龄时全群平均体重为658克,比标准高3克。8周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