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吉林农安烟区晒红烟适宜的采收成熟度,以当地品种大叶黄为试验材料,研究上部叶和中部叶4种不同成熟度对晒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味物质、物理特性、感官质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烟叶成熟度的增加,中上部叶总糖、还原糖、糖碱比逐渐增大,淀粉含量降低,氯含量先升后降,总氮、烟碱含量适宜,且处理间差异不大,钾含量偏低,主要化学成分在M3时更趋协调;中上部叶所测中性香味物质中众多成分及总量均在M3烟叶中处于较高水平;M3烟叶单叶重、含梗率、填充值、叶质重等物理特性均优于其它处理;M3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刺激性、杂气小,劲头适中,余味、燃烧性好,感官质量最佳,M1最差;烟叶产量、产值及上等烟比例均以M3烟叶最佳,M4次之,M1最差。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成熟度对豫西地区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以河南三门峡地区主栽品种云烟99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成熟度(M1~M4)鲜烟叶的质体色素含量、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等生理指标以及烤后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烟叶质体色素含量逐渐降低,至M4成熟度时叶绿素总降解量达0.69 mg/g。与氮代谢相关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与碳代谢相关的淀粉酶活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蔗糖转化酶活性整体呈升高的趋势。鲜烟叶碳代谢产物中总糖、还原糖和淀粉的含量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氮代谢产物中总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至M4成熟度时分别下降了17.30%和50.27%。随着成熟度的提升,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更好,在M3成熟度时烤后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最高,感官质量评价最佳。综合来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成熟度的提升,烤后烟叶质量有升高的趋势,超过一定范围后,烟叶质量出现下降,豫西地区上部烟叶以M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直观、量化、操作性强的烟叶成熟度外观标准,以浏阳市主栽品种G80为研究对象,应用SPAD-520叶绿素仪测定了不同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的SPAD值,并分析了SPAD值与不同成熟度烟叶主要物理特性、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以及感官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SPAD值与烟叶成熟度呈负相关,在下部叶SPAD值12.60~20.63、中部叶SPAD值13.37~22.51、上部叶SPAD值19.75~29.61时进行采收,烤后烟叶耐加工性最好,烟叶物理特性最佳,内在化学质量最协调,中性致香成分总量相对较高,感官质量处于较高档次。SPAD值可以作为指导品种G80烟叶适熟采收的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直观、量化、操作性强的烟叶成熟度外观标准,以浏阳市主栽品种G80为研究对象,应用SPAD-520叶绿素仪测定了不同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的SPAD值,并分析了SPAD值与不同成熟度烟叶主要物理特性、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以及感官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SPAD值与烟叶成熟度呈负相关,在下部叶SPAD值12.60~20.63、中部叶SPAD值13.37~22.51、上部叶SPAD值19.75~29.61时进行采收,烤后烟叶耐加工性最好,烟叶物理特性最佳,内在化学质量最协调,中性致香成分总量相对较高,感官质量处于较高档次。SPAD值可以作为指导品种G80烟叶适熟采收的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红云红河保山基地红花大金元品种不同成熟度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为保山烟区该品种质量提升提供适宜采收成熟度参考。对比了3个田间采收成熟度处理烤后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结果表明:随着红花大金元烟叶田间采收成熟度的提升,大部分香气前体物降解产物及特征致香成分含量增加,各致香成分变化的幅度不一致。结合感官质量评价结果,烟叶大田采收成熟度标准为下部叶,打顶后14天左右,烟叶叶面黄绿色面积50%~60%,主脉变白1/3以上。中部叶,打顶后34天左右,烟叶叶面黄绿色面积70%~80%,主脉变白2/3以上。上部叶,打顶后48-51天左右,烟叶叶面黄绿色面积80%以上,主脉变白3/4以上。  相似文献   

6.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贵州有机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贵州有机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尚熟到完熟的成熟度等级中,中部有机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随成熟度的增加先大幅度下降再缓慢上升,在尚熟时达到最大值;上部有机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随成熟度的增加先缓慢上升再缓慢下降,在成熟时达到最大值。中部有机烟叶的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和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中部有机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变化一致;上部有机烟叶的新植二烯、棕色化反应产物和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类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上部有机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变化一致。中部有机烟叶在尚熟时采收,上部叶在成熟时采收香气物质总量最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云南省保山市烟区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的中性香气物质含量,为探索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的合理采收时间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5上部烟叶为材料,利用气质联用仪对3个不同成熟度的上部烟叶中性香气物进行分析。【结果】除棕色反应产物含量在尚熟烟叶中略高于成熟烟叶外,类胡萝卜素降解物、西柏烷类降解物和苯丙氨酸类降解物等香气物含量均随烟叶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香气物总量在成熟烟叶中最高,尚熟烟叶次之,欠熟烟叶最低。按致香物质的基团划分,除醛类物质在3个成熟度的烟叶中含量相当外,酮类和醇类物质含量均表现为随成熟度提高而增加的变化规律。【结论】成熟度对上部烟叶中性香气物的组成和含量影响较大;上部烟叶成熟度的增加对中性香气物质的积累有促进作用;中性香气物质中,以酮类物质含量最高,其对烟叶吃香味品质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8.
定色后期稳温点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普洱市景东县烟区烟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部位最佳采收成熟度烟叶定色阶段后期稳温点的研究,分析了定色后期不同稳温处理与烟叶化学成分、致香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变黄期采用"低温慢变黄"处理,上部成熟烟叶54℃稳温16 h、中部成熟烟叶稳温8 h、下部适熟烟叶稳温16 h的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在较适宜范围,糖碱比、氮碱比较为适宜,钾氯比均大于4,接近或符合优质烟叶的特征;烟叶致香物质总量及各类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由此表明通过优化烟叶烘烤工艺能使各部位烟叶品质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云南省保山市烟区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的中性香气物质含量,为探索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的合理采收时间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5上部烟叶为材料,利用气质联用仪对3个不同成熟度的上部烟叶中性香气物进行分析。【结果】除棕色反应产物含量在尚熟烟叶中略高于成熟烟叶外,类胡萝卜素降解物、西柏烷类降解物和苯丙氨酸类降解物等香气物含量均随烟叶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香气物总量在成熟烟叶中最高,尚熟烟叶次之,欠熟烟叶最低。按致香物质的基团划分,除醛类物质在3个成熟度的烟叶中含量相当外,酮类和醇类物质含量均表现为随成熟度提高而增加的变化规律。【结论】成熟度对上部烟叶中性香气物的组成和含量影响较大;上部烟叶成熟度的增加对中性香气物质的积累有促进作用;中性香气物质中,以酮类物质含量最高,其对烟叶吃香味品质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0.
以普洱市景东县烟区烟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部位最佳采收成熟度烟叶定色阶段后期稳温点的研究,分析了定色后期不同稳温处理与烟叶化学成分、致香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变黄期采用"低温慢变黄"处理,上部成熟烟叶54℃稳温16 h、中部成熟烟叶稳温8 h、下部适熟烟叶稳温16 h的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在较适宜范围,糖碱比、氮碱比较为适宜,钾氯比均大于4,接近或符合优质烟叶的特征;烟叶致香物质总量及各类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由此表明通过优化烟叶烘烤工艺能使各部位烟叶品质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11.
以云烟87为供试烤烟品种,以上部倒数第三叶的成熟度分别达到0.8、1.0(CK)和1.2时统一采收上部叶,分析各处理烟叶的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感官品质及致香物质含量等的差异,探索永州地区云烟87上部叶的适宜采收时期,为提高当地烟叶品质、彰显浓香风格特色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随采收成熟度的提高,烤烟上部叶的烟碱含量不断增加,单产和感官品质不断下降;成熟度0.8时采收,上部叶整体表现最佳,烟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感官品质等指标均优于对照,且产量和致香物质含量在各处理中表现最优,相比对照产值增加305元/hm2,还原糖增加36.7%,烟碱降低12.3%,感官评吸得分提高2.5分;成熟度1.2时采收,上部叶产值最优,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含量也优于对照,但感官评吸质量不佳。因此,成熟度0.8时采收可作为湘南烟区改善云烟87上部叶品质,彰显浓香特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的成熟度及成熟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验证上部烟叶一次性采烤对提高上部烟叶成熟度和品质的作用,确定适合云南省实际的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的成熟度特征和标准,设置了移栽后105±5 d、115±5 d、125±5 d、130±5 d等4种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的成熟度处理,进行一次性采烤上部烟叶成熟度及成熟特征与提高上部烟叶成熟度和品质关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顶部1~3叶叶面绿黄至淡黄,叶面落黄60%~80%,主脉变白2/3以上,叶面黄色程度接近顶4~6叶,栽后120~130 d,叶绿素相对含量值(SPAD值)为20~30,而且顶2叶和顶5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值(SPAD值)没有显著差异时,就是云南一次性采收上部烟叶最佳的田间成熟度和成熟特征。此时采烤的烟叶,外观质量好,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评吸质量改善,工业可用性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窝肥施用不同芝麻类有机物料对烤烟化学成分和香气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改变传统饼肥施用方式,窝肥施用的不同芝麻类有机物料栽烟时穴施。【结果】(1)窝肥施用芝麻饼可提高3个部位烟叶品质,施用炒芝麻可提高中部和上部烟叶质量,施用芝麻油仅提高上部烟叶致香物质总量。施用芝麻饼的3个部位、施用炒芝麻中部和上部烟叶糖与烟碱和总氮与烟碱的比值均适宜,而施用芝麻油3个部位的烟叶这两者比值均不太适宜,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均较差。(2)窝肥施用芝麻饼的下部和中部烟叶致香物质总量的增加是由新植二烯、类西柏烷类和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增加引起的,上部烟叶致香物质总量的增加是由苯丙氨酸类、棕色化产物类和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增加引起的;施用炒芝麻的中部和上部烟叶致香物质总量的增加主要源于新植二烯、苯丙氨酸和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施用芝麻油的上部烟叶致香物质总量的增加主要源于新植二烯和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3)3个部位均以窝肥施用芝麻饼烟叶感官评吸得分最高,尤其香气质较纯净,香气量较足,余味舒适特征较明显。【结论】芝麻饼肥用量相等情况下,基肥与窝肥相结合施用,较传统的饼肥全部用作基肥,更有利于烟叶致香物质的形成,提高各部位烟叶致香物质总量,尤其明显提高新植二烯(上部烟叶略低于对照除外)及其以外致香物质含量、烟叶糖碱比和氮碱比均较适宜,蛋白质和氯含量较低,钾素含量相对较高,使烟叶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含量及组成更趋协调,有助于改善烟叶香气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装烟方式对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对烟夹、散叶堆积与散叶插扦装烟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装烟方式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差异显著,与烟夹装烟方式相比,散叶装烟方式的中部叶类胡萝卜素、芳香族氨基酸、棕色化反应产物、类西柏烷类和新植二烯等裂解产物含量显著升高,上部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显著降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赋权评价分值中部叶以散叶堆积处理(T2)最高(569.24),上部叶以烟夹处理(T1)最高(495.61)。从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角度出发,云南曲靖烟区散叶堆积和烟夹装烟方式可分别增加中部、上部烤后烟叶香气物质含量,可作为后续研究、推广的主要装烟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内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和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与常规采烤方法相比,上部烟叶带茎烘烤有助于提高烟叶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降低淀粉含量,而总氮 及蛋白质含量差别不大。(2)上部烟叶带茎烘烤明显提高了上部烟叶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其中新植二烯、类 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和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等各类致香物质总量均有不同 程度的提高,但各类致香物质含量占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的比例与常规采收方式相比差别不大。说明上部烟 叶带茎烘烤能够协调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提高上部烟叶的香气质量。(3)上部烟叶带茎烘烤可以明显提高上部烟 叶的外观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一次性采收烤烟中部6片叶的适宜成熟度,以湘烟7号中部6片烟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低成熟度(M1,习惯采收)、中成熟度(M2,推迟7 d采收)、高成熟度(M3,推迟14 d采收)分别一次性采收中部6片烟叶的成熟特征,并对其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和经济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成熟度提高,M2和M3处理采收的鲜烟叶SPAD值较M1处理平均分别下降6.48%和14.11%;烤后微带青烟叶比例减少,杂色烟叶比例增加,其中M2、M3处理杂色组烟叶比例较M1处理分别提高2.54、7.80百分点;化学成分以M2处理较协调;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评吸质量总分以M2处理最佳;M2处理上等烟比例较M1处理提高3.29百分点,M3处理上等烟比例较M1处理降低14.01百分点;M2处理均价较M1处理提高1.01%,M3处理均价较M1处理降低10.35%。可见,烤烟一次性采收中部6片烟叶应较当地习惯采收时间推迟7 d,适宜成熟采收特征为叶面变黄1/5~1/2,主脉变白2/3至全白,支脉变白1/3以上,叶缘卷曲,茸毛部分脱落,无或少量成熟斑块,叶面褶皱,6片烟叶一次性采收的SPAD值在21....  相似文献   

17.
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片可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上部6片叶一次性采收和分次采收2个采收方式,研究其对烤烟上部叶片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采收提高了上部叶的成熟度,降低了上部叶的单位面积干物重,提高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了淀粉含量,协调了总氮和烟碱含量,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增加,外观质量明显改善,感官评吸得分较高,上等烟比例、黄烟率和均价明显增加,但产量产值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8.
恩施主产烟区烤烟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恩施主产烟区生产的烤烟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在不同产地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恩施烤烟拉力较小,厚度、单叶重和叶面密度均较适宜,平衡含水率和含梗率较高;总糖、还原糖、烟碱含量较高,糖碱比值较大,总氮、氯和挥发碱含量较适宜,氮碱比值较低,化学成分尚欠协调;香气质好量足,感官评吸质量较好,烟叶配伍性强,利用价值较高.不同产地闻烤烟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均存在显著差异.5大类中性致香物质及其总量均在不同产地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成丰和宣恩的中性物质总量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滇南低山丘陵某烟叶主烟区云烟87上部烟叶合理的采烤成熟度,采用对比试验,设计不同采烤成熟度(工艺成熟前10 d一次性采烤、工艺成熟时一次性采烤、工艺成熟后推迟10 d一次性采烤)对烤烟上部6片叶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部6片叶在工艺成熟时采烤的外观质量、经济性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为最佳;其次为上部6片叶工艺成熟后推迟10 d采烤,烟叶成熟度达到完熟-过熟,烤后烟叶糖碱比值更适宜,蛋白质、烟碱等含量较低,工业可用性好于工艺成熟前10 d采烤处理。综合考虑上部叶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以及工业可用性,滇南低山丘陵烟区云烟87上部6片叶采烤时期应选择在上部顶4~6叶达到完熟、顶1~3叶达到成熟时进行为宜。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种植规格氮肥减量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规格氮肥减量对烟株农艺性状、烟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感官评吸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3 m×0.55 m种植规格下氮肥减量15%,烟株的农艺性状较好、外观综合质量提升、内在化学成分协调、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提升、感官评吸质量改善和经济效益增加.烟叶有效叶数为21.7,叶面积系数为3.3,中部和上部烟叶外观质量评价综合得分分别为79.0和76.5分,中上部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丰富,分别为642.86μg/g和619.60μg/g,中部和上部烟叶感官质量评价得分分别为85.0和83.5分,产量、均价、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分别为2830.5 kg/hm2、29.6元/kg、83782.8元/hm2和68.4%.1.3 m×0.55 m种植规格下氮肥减量15%的生产技术在澄江抚仙湖径流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