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导读:近年来.万州苦瓜栽培面积发展很快。当地应根据低山或中山区域选择合适的茬口及栽培品种:种子消毒处理后采用营养土、营养块或穴盘育苗;以丝瓜作砧木采用斜劈接;培育壮苗.按合理密度定植:综防病虫害。  相似文献   

2.
上海地区冬季温度低、空气湿度大,辣椒幼苗长势慢且易感染病害,常出现发芽率低、出苗不整齐等现象。作者从品种选择、基质和穴盘准备、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冬季辣椒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3.
穴盘育苗在丝瓜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丝瓜早熟栽培一直采用土制营养钵进行育苗,近年来随着穴盘育苗技术(也称轻基质无土育苗)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该育苗技术也被成功地用到了丝瓜育苗上,其效果在许多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土制营养钵育苗。1 丝瓜穴盘育苗的优点1.1 更有效地预防丝瓜苗期病害 丝瓜苗期病害大多为土传病害,而穴盘育苗是以珍珠岩、炉渣和砻糠灰为培养基质,这些基质本身不带病原,并且每次育苗都要更换新的,故能有效地防止苗期土传病害的发生。1.2 缩短瓜苗定植后的缓苗期 土制营养钵育成的苗移栽后一般约需5~7天(d)才能活棵,而穴盘育成的丝瓜苗由于苗…  相似文献   

4.
几种药剂处理和人工嗑种对有棱丝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棱丝瓜秋季繁制的新种子,在当年冬季与翌年早春的低温季节播种,普遍会出现发芽率低、发芽缓慢、出苗不整齐等现象。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研究了几种药剂和人工嗑种对有棱丝瓜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寻找出一种促进有棱丝瓜新种子发芽的方法,为种子经营者及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常规丝瓜栽培方式多为间作,在生产中存在劳动强度大、易塌棚、产量低、植株通风透光性差、上市晚、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为了解决丝瓜淡季供应,选择出适宜大棚栽培的丝瓜栽培模式,我们特进行了丝瓜密植栽培试验和不同品种间密植栽培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6.
夏季蔬菜大棚一般是空闲或者栽培常规蔬菜,由于利用率不高,难以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笔者试验,在钢架大棚周围种植丝瓜,利用丝瓜蔓叶上大棚架遮阳,棚内吊袋栽培毛木耳,丝瓜与毛木耳取得双丰收。1 丝瓜种植 品种选择植株蔓性、生长势强的地方品种。1月份播种,采用温室冷床育苗,3月中旬定植。定植前大棚周围靠近大棚整1m宽畦,以40m×6m的大棚为例,施腐熟栏肥1000kg,过磷酸钙10kg。采用穴种,每穴植两株,穴间隔80cm。栽后每隔几天浇一次稀人粪水,成活后加强肥水管理,蔓长至1~1.5m及时将蔓绑到大棚骨架上,整掉1m以…  相似文献   

7.
<正>佛手瓜又名合手瓜、洋丝瓜,属葫芦科攀缘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营养丰富,果肉肥厚脆嫩、味道清甜鲜美,可炒食、凉拌或腌渍。一般单瓜质量约300 g,重者可达500 g以上,每株可采收鲜瓜200kg左右,经济效益较高。1整地挖穴佛手瓜性喜温暖,耐阴、耐热,植株生长茂盛,应选择通风向阳的地方栽植。栽植前应先挖穴,穴  相似文献   

8.
杨玉凤  李小玲  刘剑霞  胡枭 《蔬菜》2004,(12):17-18
一、春萝卜—丝瓜或苦瓜—延秋莴笋1.茬口安排春萝卜于2月中旬播种,4月下旬始收,5月份采收结束;丝瓜(或苦瓜)于2月中旬点播于棚内两侧的畦内,每穴点2粒,穴间距0.5m,5月中旬揭膜引蔓上棚,6月上旬始收,9月下旬结束采收;莴笋于9月中旬育苗,10月上旬移栽,10月下旬扣棚防冻,元旦、春节上市。一般667m2产萝卜1500kg、丝瓜5000kg(或苦瓜3000kg)、延秋莴笋2500kg。叶片时施提苗肥2~3次,采收期每2.技术要点隔7~8d追肥1次,以腐熟人粪尿为(1)春萝卜选择冬性强、较宜,并应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耐寒的品种如白玉春、大棚大根等。丝瓜未上棚之前,将棚…  相似文献   

9.
针对有棱丝瓜繁种时,恰值南方多雨季节,病虫害发生严重,种子产量低,质量难以保障的问题,以绿源3号丝瓜为供试品种,根据多年自身实践经验,结合当地种植模式,摸索出一套有棱丝瓜杂交制种技术。包括制种地的选择、亲本的播期、播种育苗、杂交授粉、病虫害防治、采集收种等相关技术,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有棱丝瓜繁种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瓜、丝瓜、芹菜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蔬菜,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大.作者根据浙西丘陵山区的气候特点总结了大棚早春黄瓜?夏秋丝瓜?冬季芹菜1年3茬高效栽培模式,多年生产实践表明,该模式经济效益较好,全年每667 m2产值28500余元、净收益17000余元.该文从品种选择、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棚早春黄瓜?...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丝瓜栽培是以搭架方式进行露地稀植,每667m2仅栽50~60株,产量比较低,而且一般在庭院内或荒地进行栽培,无规模效益。寿光市洛城街道的农民经过连续10年的探索,不仅总结出了一套在日光温室内进行高密度栽培的技术,也摸索出了一项丝瓜顶花长时间不衰败的技术,使丝瓜顶花在瓜上保留时间从原来的5d延长到现在的10d以上,不仅提高了丝瓜栽培的规模效益,也提高了丝瓜的商品性。现将这一技术总结如下:1选用优良品种,培育无病虫壮苗选用丝瓜的品种需具备瓜条直、产量高、抗病性强、耐弱光等特点。可选用寿研特丰一号丝瓜和寿研特丰二号丝瓜。丝瓜采用苗床集中育苗或直接播种均可。苗床集中育苗在苗高10~15cm,有4片真叶、茎粗0.5cm时进行定植。直播时为了确保苗全,可每穴2粒种子,当达到4片真叶再进行间苗,每穴只留1株。2整地、施肥、闷棚、定植在每年的8月中旬到9月下旬利用高温天气对日光温室进行高温闷棚,在闷棚前对温室内土地深翻40cm以上,结合深翻施入充分腐熟的圈肥,并与土壤充分混匀,然后上好棚膜并加以密闭,把温室内土地用旧薄膜盖严,在晴好天气下维持14d左右。通过闷棚,室内土壤温度可达到60℃以上,可杀死土壤内大部分病原物和虫...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生产实践,海安县丁所乡菜农总结出一套低投高效的种植模式,既增加了经济效益,又解决了口粮问题。1 第一茬蔬菜1.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及生活消费习惯,番茄一般选择粉红果或大红果,如海粉901、861,上海宝大906、903,苏粉1、2号,霞粉等中早熟品种,苋菜选择红苋菜,丝瓜选择南京蛇形丝瓜或早熟品种五叶香丝瓜。1.2 培育壮苗 粮菜轮作,时间紧凑,收与种要尽量衔接好。番茄采用塑料大棚冷床育苗,10月中至11初播种,此时日均气温15℃左右,苗龄一般60~70天,其间进行两次分苗。丝瓜于12月底采用电热温床播种育苗。苗床选择土质疏松、富含…  相似文献   

13.
1无公害栽培地选择应选择3公里内无污染源,环境条件良好的地方,大气、灌溉水、土壤要分别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标准。2品种选择2.1南京长丝瓜:又名蛇形丝瓜。耐热、病虫害少,高产,每667平方米产2500千克以上。2.2白玉霜丝瓜:耐热但不抗旱,病虫害少,每667平方米产1500千克以上。2.3棱角丝瓜:本品种又名八角丝瓜,  相似文献   

14.
丝瓜是当前重庆山区菜农主要栽培的蔬菜之一。本文重点阐述重庆地区丝瓜栽培技术,包括基地选择、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以此促进山区设施丝瓜丰产,菜农增收。  相似文献   

15.
大棚丝瓜早春栽培,应选择早熟性好、早期产量高、耐热、耐低温、耐弱光性能强、长势旺、连续结瓜能力强、抗病(特别是抗霜霉病和病毒病)能力强的良种。如:蛇形丝瓜、早杂1号丝瓜等。1月中、下旬~2月中、下旬播种,比露地栽培提早2个月,可提早上市2~3个月。早春气温低,丝瓜生长发育缓慢,宜适当密植,实行大小行栽培,大行行距70~80cm,  相似文献   

16.
常规露地栽培丝瓜 ,由于上市迟 ,经济效益差 ,既影响菜农种植积极性 ,也不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反季节丝瓜的需求。我所在多年试验基础上 ,利用大棚作天然棚架 ,摸索出一条较成功的大棚丝瓜早熟、密植、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早春的温光资源 ,采用大棚加小拱棚加地膜“三膜”栽培 ,使丝瓜提早上市 ,提高了丝瓜的总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 ,实现了早熟、高产、高效的目的 ,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品种选择大棚丝瓜栽培宜选用耐低温、弱光 ,第一雌花着生节位低 ,连续结瓜能力强的早熟抗病品种 ,长江流域可选用长沙肉丝瓜。2 播…  相似文献   

17.
陈可可 《长江蔬菜》2000,(12):18-20
利用越冬番茄大棚已有的温度、空间及棚架设施,冬季套种丝瓜,不仅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和大棚利用率,而且丝瓜上市期提早到2月下旬,比一般小棚丝瓜提早了40多天。番茄667m2产7 000 kg,产值11 000元;丝瓜667m2产2 000 kg,产值4 000元,两项合计667m2产值达15 000元。现将该项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利用越冬番茄大棚已有的温度、空间及棚架设施,冬季套种丝瓜,不仅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和大棚利用率,而且丝瓜上市期提早到2月下旬,比一般小棚丝瓜提早了40多天。番茄667m2产7 000 kg,产值11 000元;丝瓜667m2产2 000 kg,产值4 000元,两项合计667m2产值达15 000元。现将该项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5种大棚蔬菜周年多样化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春萝卜-丝瓜或苦瓜-延秋莴笋 1.1 茬口安排 春萝卜于2月中旬播种,4月下旬始收,5月份采收结束;丝瓜(或苦瓜)于2月中旬点播于棚内两侧的畦内,每穴点2粒,穴间距0.5 m,5月中旬揭膜引蔓上棚,6月上旬始收,9月下旬结束采收;莴笋于9月中旬育苗,10月上旬移栽,10月下旬扣棚防冻,元旦、春节上市.一般667 m2产萝卜1 500 kg,丝瓜5 000 kg(或苦瓜3 000 kg),延秋莴笋2500kg.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对丝瓜食用认识的提高,丝瓜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采用配套的栽培技术,使丝瓜的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本文从选地、选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适时采收6个方面介绍丝瓜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