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盆栽试验,模拟田间生态环境,测定施用不同种缓/控释氮素肥料,玉米苗期土壤尿素态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脲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变化趋势,比较玉米苗期氮素养分释放、土壤生物活性特点。研究表明,玉米苗期,施用SA nBPT U肥料,尿素态氮和NH4 -N的积累量最多,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SA U肥料,硝态氮最多;MMA nBPT U肥料,尿素自膜内迁移到土壤中的量较少,硝态氮和微生物量最少。包膜与脲酶抑制剂nBPT相结合的缓/控释肥料,对减少硝态氮的生成效果最为明显。施用nBPT U肥料,微生物量最多。施用不同种缓/控释氮素肥料,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普遍增强,脲酶抑制剂nBPT对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无显著作用;施用不同种缓/控释氮素肥料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趋势一致。丙烯酸树脂包膜与脲酶抑制剂相结合的缓/控释肥料控释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氮素形态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对烤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研究了云南省玉溪地区气候、土壤条件下,铵态氮、尿素施入土壤中的转化,使用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研究不同形态氮及其比例对烤烟生长的影响,以及施用秸秆、油饼对烤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土壤中的铵态氮、尿素其水解和硝化过程约在施肥后的1个月内完成,土壤中硝态氮含量随时间逐渐下降,1个月后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氨含量都降至痕量水平;硝化抑制剂对铵态氮硝化有显著的抑制效果;铵态氮、硝态氮对烤烟产量没有影响,秸秆、油饼则显著降低烤烟产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小粉土和青紫泥两种典型土壤种植水稻,研究尿素添加新型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对土壤氮素转化及水稻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田施用含DMPP硝化抑制剂的尿素,与常规尿素处理相比,小粉土和青紫泥土壤中铵态氮浓度分别增加94.6%~97.9%和55.4%~65.1%,硝态氮浓度下降49.0%~81.3%和33.9%~83.7%,亚硝态氮浓度下降46.9%~90.9%和53.7%~90.2%。添加DMPP抑制剂于尿素,小粉土和青紫泥处理水稻的产量增加24.9%和14.2%,生物量增加20.6%和14.4%,吸氮量增加15.3%和22.5%。DMPP抑制剂可有效保持土壤高铵态氮浓度、低硝态氮与亚硝态氮浓度,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提高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相同氮素水平下,不同有机肥对复垦土壤氮素矿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以煤矿复垦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好气培养法,在300 mg/kg氮水平下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CK)、化肥、鸡粪、猪粪、牛粪,分析0~126 d不同处理土壤净氮矿化、硝化速率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先下降后平稳的趋势,而硝态氮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不施肥处理土壤的净氮硝化和矿化速率在整个培养期间变化不大,而化肥、鸡粪、猪粪处理土壤的净氮硝化和矿化速率随培养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牛粪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各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氮素净矿化、硝化速率从大到小排序均为:化肥>鸡粪>猪粪>牛粪>不施肥,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与化肥相比,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蛋白酶、天冬酰胺酶活性,对谷氨酰胺酶活性影响不大,但化肥处理抑制了谷氨酰胺酶活性。综上所述,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均能促进土壤中氮素的矿化,有机肥与化肥相比还可以提高土壤中与氮素转化相关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采用自制土柱装置,进行新型硝化抑制剂对氮素迁移转化及其淋溶损失的试验,探讨其对氮素垂直迁移和淋溶损失的影响,以及硝化抑制剂自身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27 d内,新型硝化抑制剂能显著抑制土壤铵氧化过程的发生,显著提高20 cm以上表层土壤铵态氮含量,降低表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深层土壤地下水硝态氮浓度显著低于未加硝化抑制剂的对照土壤地下水的浓度,明显降低硝态氮垂直迁移的淋溶损失;不同的硝化抑制剂对土壤地下水氮素的迁移转化影响存在着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对氮素转化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的紫色土为试验材料,通过原位试验研究不同淹水深度(0、2、5和15m)对土壤氮素形态转化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180d后,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逐渐降低;与未淹水(0m)对比,水深2m处的铵态氮含量增加显著,而水深15m处的硝态氮含量显著(P0.05)减少。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对不同淹水深度的响应有显著差异(P0.05)。对土壤无机氮(铵态氮+硝态氮)而言,水深15m处的无机氮含量比未淹水(0m)减少3.96mg/kg。脲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随淹水深度增加有所下降,而羟胺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均在水深2m处达到最大值。除脲酶外,其他酶活性均高于未淹水(0m)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硝化抑制剂3, 4-二甲基吡唑磷酸(DMPP)、双氰胺(DCD)、2-氨基-4-氯-6-甲基吡啶(AM)和硫脲(TU)在石灰性土壤中的抑制效果,明确其对土壤中亚硝态氮累积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比较了硝化抑制剂对石灰性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pH、表观硝化率和硝化抑制率的影响。【结果】施用TU和未施用硝化抑制剂的土壤在培养初期(1—3 d)出现了亚硝态氮的累积。TU的施用导致土壤pH下降至硝化作用适宜的范围,从而促进了硝化作用进程;施用硝化抑制剂DMPP、DCD和AM的土壤几乎未检测到亚硝态氮,且硝化抑制效果明显,硝化过程延滞35—39 d。硝化抑制率强弱顺序10%DCD>1%DMPP>5%AM(这里的数值代表硝化抑制剂的施入量占施入纯N量的百分比)。【结论】DMPP、DCD和AM的施用能显著抑制亚硝态氮的产生,并能显著抑制硝化作用进程(P<0.01);相反,TU的施用却促进了硝化作用的进程。供试的4种硝化抑制剂中,以10%DCD(纯N含量)处理的硝化抑制率最高,其次是1%DMPP。  相似文献   

8.
连栽严重影响了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为探讨连栽杉木林地土壤氮循环的障碍机理,以湖南会同森林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天然次生林、1代和2代杉木人工林为对象,分析了杉木连栽过程中土壤不同形态氮(铵态氮、硝态氮、微生物量氮、全氮)含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土壤氮素含量和土壤氮转化酶(土壤脲酶、蛋白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天冬酰胺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核苷酶)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连栽代数的增加,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2代杉木人工林显著高于天然次生林,而其它土壤理化指标变化不显著;(2)土壤亚硝酸还原酶、蛋白酶及天冬酰胺酶活性随连栽代数增加而发生显著变化,亚硝酸还原酶活性表现为1代>2代>天然次生林,蛋白酶活性随着连栽代数增加而增加,天冬酰胺酶活性表现为天然次生林>2代>1代;(3)土壤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微生物量氮(MBN)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蛋白酶活性与土壤含水率和硝态氮(NO3--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天冬酰胺酶活性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土壤全氮(TN)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阐明低、中、高不同剂量的3种硝化/脲酶抑制剂及其组合处理对宁夏灌淤土土壤氮含量及其转化的影响,探讨筛选出适宜当地的硝化/脲酶抑制剂组合及其浓度,为其进一步在生产实践中合理施用提供参考,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培养16 d后,与对照单施尿素相比,不同剂量的3种硝化/脲酶抑制剂及其组合使得土壤硝态氮含量降低了18.38%~34.80%,其中中剂量和高剂量的DCD(双氢胺)和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组合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相比对照下降30%以上;中剂量和高剂量的DCD和DMPP组合处理其硝化抑制率分别为31.73%和34.82%;DMPP与HQ(氢醌)组合处理降低土壤铵态氮消耗速率效果最佳。综合考虑,2个硝化抑制剂组合处理DCD和DMPP采用中剂量为宜,而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组合可选用HQ与DMPP组合处理,且以高剂量为宜。  相似文献   

10.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壤质潮土氮素淋溶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揭示尿素中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后,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的迁移转化以及淋溶损失规律。【方法】温室土柱淋溶培养试验,研究尿素中单独添加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和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以及两者配合施用对氮素在土体中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在施尿素氮600 kg•hm-2条件下,尿素中添加NBPT、DCD以及DCD与NBPT配合施用,均可在24 d之前显著降低淋溶液硝态氮浓度,并在30 d后达到峰值,DCD、DCD与NBPT配合施用的峰值延缓了7 d。整个试验周期中,DCD处理对氮素淋溶表现为较好的抑制效果,NBPT以及DCD与NBPT配合施用,在培养试验后期抑制效果较好。最终NBPT、DCD、DCD与NBPT配施3种处理可显著降低硝态氮累积淋失量分别达11.6%、13.7%和17.2%。【结论】在一定施肥量条件下,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两者单施或配施均可降低硝态氮累积淋失量。  相似文献   

11.
缓释氮肥在茶园中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优  王东辉  吕闰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51-652,678
[目的]了解缓释氮肥在茶园中的施用效果。[方法]设置尿素(CK)、包膜肥、包膜肥减氮量20%、包膜肥+双氰胺(DCD)4个处理,对茶叶产量、含氮量、品质和土壤氮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尿素处理的茶叶产量最高,达14599.5kg/hm2,包膜肥、包膜肥减量和包膜肥+DCD处理的产量分别比对照减少2.6%、4.3%和8.1%。茶树功能叶的氮含量比较稳定,在3.08%~3.94%。不同处理对茶叶的品质未造成明显的影响。尿素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与施用时间及次数有关,包膜肥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都是春茶期间较高,以后逐步下降。包膜肥减量处理的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较少。包膜肥中加入DCD之后,硝化作用明显被抑制,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明显下降,铵态氮含量相对有所增加。[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新的肥料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恩泰克长效稳定性肥料对玉米生长及硝酸盐淋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DMPP是一种新型硝化抑制剂,添加到含铵肥料中具有抑制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的作用。本文在冲积土条件下,研究了含有DMPP的恩泰克肥料对玉米生长及土壤系统中硝态氮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复合肥相比,播前基施或八叶期追施恩泰克长效稳定性肥料均能抑制硝化作用,降低土壤硝态氮的含量,提高铵态氮与硝态氮的比值。结果能显著促进玉米根的生长,对玉米产量没有影响。本研究认为,在肥料中添加硝化抑制剂DMPP,能在不影响玉米生长的前提下降低硝酸盐淋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在日光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尿素(U)、硫包膜控释尿素(SCU,控释期4个月)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RCU,控释期6个月)混施(各提供一半氮素)在同等氮素及减氮30%和50%条件下,对土壤氮素代谢及番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取样时期,番茄植株干物质质量、土壤碱解氮含量及酶活性均随氮素用量减少而降低。同等氮素条件下,定植30 d后,硫包膜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处理下,番茄植株干物质质量、土壤碱解氮含量、土壤脲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低于尿素处理;定植60 d和90 d后,硫包膜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处理下,其上述指标均高于尿素,定植60 d后,在减氮30%条件下,其番茄植株干物质质量、土壤碱解氮含量、土壤脲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与100%尿素用量处理无显著差异;且所有取样时期,硫包膜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处理下,其土壤亚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均高于尿素处理。同等氮素条件下,硫包膜和树脂包膜控释尿素混施能有效降低番茄果实中硝酸盐含量,提高其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说明能改善番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控释尿素(CRU)提高氮肥利用率并减少土壤中硝态氮累积的作用机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尿素对水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氮肥利用率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尿素能显著提高齐穗期和乳熟期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特别是乳熟期最为明显;能显著增强水稻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酰胺转化酶活性,且增强作用可持续到蜡熟期,其增强效果在齐穗期最为明显;还能显著提高乳熟期和蜡熟期叶片的蛋白水解酶活性。其中,以处理4(CRU60%+PU40%)最为明显。控释尿素还能显著增强籽粒中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酰胺转化酶活性活性,并能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及氮肥利用率,也是以处理4增强效果最为明显。控释尿素还明显增加了蛋白质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稻米品质。同时,控释尿素还可明显降低水稻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减少硝态氮向土壤深层渗漏数量,以减轻对地下水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5.
施肥小常识     
<正>一.尿素施后忌立即浇水,更忌顺水撒施尿素。尿素施入土壤转化为酰胺,容易随水流失,施后不可马上浇水,也不能在大雨前施用,施后覆土可提高肥效。二.碳铵和尿素不能混用。尿素中的酰胺态氮只有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利用;碳铵施入土壤后,造成土壤溶液短期内呈酸性反应,会加速尿素中氮的挥发损失,故不能混合施用。三.酸性化肥不可与碱性肥料混用。碳铵、硫铵、硝酸铵、磷铵不能与草木灰、石灰、  相似文献   

16.
硝化抑制剂对小白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营养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土培盆栽试验,以硝态氮∶铵态氮为 2∶3 的处理为对照,研究分别添加3种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咪唑、吡啶)对小白菜产量、硝酸盐含量、植株氮磷钾累积量及其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添加3种硝化抑制剂能提高小白菜产量6.06%~28.55%,提高植株氮累积量2.38%~38.42%,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2.69%~19.66%,而对小白菜植株磷、钾的累积量及小白菜收获后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增减效果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锰胁迫对酸性土壤氮素转化、酶活性及甘蔗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酸性土壤上甘蔗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室内开展模拟酸性土壤锰胁迫培养试验,在玻璃温室中进行甘蔗盆栽试验,测定、分析锰胁迫下土壤氮素组分含量、pH和土壤酶活性的差异及其与甘蔗氮素吸收累积的关系。【结果】锰胁迫可使土壤铵态氮含量和净氨化速率显著提高(P0.05,下同),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净硝化速率显著降低,并显著提高土壤净矿化速率;同时,锰胁迫显著降低土壤脲酶活性和显著提高土壤转化酶活性,但对土壤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铵态氮含量和pH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P0.01,下同)正相关;土壤蛋白酶活性与土壤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和净硝化速率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在锰胁迫下,甘蔗的株高、生物量、植株氮素累积量和氮素吸收效率均显著降低。【结论】锰胁迫能抑制酸性土壤的硝化作用,减少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同时使土壤脲酶活性降低,土壤转化酶活性升高,从而减少酸性土壤中甘蔗可利用氮素含量,使甘蔗对氮的吸收利用减少。  相似文献   

18.
肥恋田该肥具有以下特点:(1)通过脲酶抑制剂有效控制土壤脲酶活性45天以上.尿素水解过程从3-5天延长到2l~35天,显著延长肥效期。(2)利用氨稳定剂减少铵态氮的挥发损失和NH3浓度,使作物更安全。(3)通过硝化抑制剂控制硝化过程.使肥料硝态氮高峰期由20天推迟N50天.减少淋溶损失.使养分释放与作物吸收同步。(4)利用抑制剂的协同增效作用,控制土壤中脲酶、亚硝化细菌的活性,使铵态氮、硝态氮释放高峰期共向后推迟50天左右.有效减少追肥次数。  相似文献   

19.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氮增效剂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马铃薯叶片硝态氮含量及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为氮增效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氮增效剂双氰胺(DCD)、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能显著提高土壤铵态氮含量、土壤铵硝比,将土壤硝态氮、叶片硝态氮维持在低水平状态,延长尿素肥效,减少马铃薯植株硝酸盐含量,提高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对土壤铵硝比、叶片氮素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抑制马铃薯生育前期土壤脲酶活性。随着生育期的推移,氮增效剂DCD、CP作用效果在低氮水平下快速下降,并在苗期效果最优,显著提高了低氮水平下土壤铵态氮含量及铵硝比;在中氮水平下作用效果先升后降,在块茎形成期作用效果最优,显著提高了中氮水平下土壤铵态氮含量及铵硝比。说明,氮增效剂DCD、CP能显著提高春马铃薯土壤铵态氮、铵硝比,降低土壤及叶片硝态氮含量,延长尿素供氮时间;CP比DCD作用时效更长,更稳定,NBPT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盐度灌溉水对棉田土壤氨氧化细菌及酶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三个灌溉水盐度(电导率EC):0.35(淡水)、4.61(微咸水)和8.04 dS/m(咸水),分别以FW、BW和SW表示.[结果]咸水、微咸水灌溉显著增加土壤盐度,土壤中铵态氮显著增加,硝态氮显著降低;微咸水和淡水灌溉处理土壤潜在硝化势无显著差异,但是咸水灌溉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潜在硝化势;微咸水处理土壤氨氧化细菌数量与淡水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是咸水灌溉处理氨氧化细菌数量较淡水处理降低了59.38;;不同灌溉水盐度对土壤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影响相似,随着灌溉水盐度的增加,土壤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降低.盐分对羟胺还原酶活性影响不大.[结论]适宜盐度的微咸水滴灌对土壤氨氧化细菌和潜在硝化势无显著影响,但高盐度的咸水灌溉会导致氨氧化细菌数量减少,潜在硝化势和关键酶活性降低,直接影响硝化/反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