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黄瓜黑星病是近几年发生的主要病害,特别是在东北地区的温室、大棚黄瓜上发生尤为普遍,该病还可危害西葫芦、甜瓜、南瓜等。黑星病病原菌属于半知菌亚门枝孢霉属的疮痂枝孢霉菌。  相似文献   

2.
正南瓜霜霉病是南瓜危害最严重的叶部病害之一,发病严重时病叶焦枯、死苗,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30%~50%。为切实做好南瓜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应着重抓好如下几个方面:1南瓜霜霉病的为害症状霜霉病是南瓜的重要病害之一,俗称"跑马干",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出现水浸状黄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黄褐色不规则的多角形病斑。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有灰黑色霉层。此  相似文献   

3.
蔓枯病又叫蔓割病,是葫芦科蔬菜的主要病害。它能危害黄瓜、南瓜、西瓜、冬瓜、丝瓜、西葫芦等,以保护地春、秋、冬茬黄瓜和冬春茬西瓜最易发病。常常造成植株死亡,对产量影响很大。1 蔓枯病的症状识别瓜类植物在成株期,蔓枯病主要危害茎蔓和叶片,有时也为害叶柄和果实。茎蔓发病,多在节部出现梭形或长椭圆形病斑,逐渐扩展可达几厘米长,病部灰白色至黄褐色,常有乳白色至琥珀色的汁液流出,严重时病部腐烂、折倒,病部以上茎叶萎蔫。发病后期,病部干缩,并散生小黑点,最后病部纵裂呈乱麻状,导致蔓枯,但茎的维管束并不变褐色,病部以上茎叶枯死。…  相似文献   

4.
以市场销售的5份籽用南瓜种子为试材,采用PCR检测技术对南瓜种子细菌性果腐病菌进行检测,用不同浓度的CuSO_4、HCl、H_2O_2、过氧乙酸和漂白粉等药剂处理带菌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研究了不同药剂处理对南瓜种子果腐病菌消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销售的5份南瓜种子均携带细菌性果腐病菌;5种药剂对南瓜种子携带的细菌性果腐病菌均有消毒效果,但HCl、H_2O_2、过氧乙酸对南瓜种子的发芽有抑制作用。1.0% CuSO_4处理30 min和1.5%漂白粉处理30 min对南瓜种子果腐病菌防治效果最好,并且2种药剂处理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不明显。因此,选用1.0% CuSO_4或1.5%漂白粉对南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消除种子表皮所携带的果腐病病菌。  相似文献   

5.
瓜类作物细菌性果实腐斑病(BFB)防治研究概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瓜类细菌性果实腐斑病(BFB)是近年来威胁全球瓜类作物的严重病害。它主要通过种子带菌传播,寄主以西瓜、甜瓜为主,近年有向其他瓜类(南瓜)和蔬菜(番茄)等蔓延的趋势。其防治应分阶段,在种子田、育苗床和生产瓜田按要求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综合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黄瓜霜霉又称“跑马干”、“黑毛”,是黄瓜的主要病害。除危害黄瓜外, 还危害冬瓜、南瓜等瓜类。全国普遍发生,露地或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均可受害。发病后如环境条件适宜,病害发展迅速,1-2周可使瓜田成片枯黄,提早拉秧,严重威胁着黄瓜的生产。 一、症状 苗期至生长后期均可受害,但主要危害成株期的叶片。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病初叶面呈现水浸状褪绿斑点,病斑扩大时受叶脉限制而呈现多角型,黄绿色至褐色,病健界限明显。环境潮湿时,病斑背面生一层灰紫色至紫黑色霉。常有多个病斑连成一片,致使叶片迅速干枯死亡。在抗病品种上…  相似文献   

7.
李金堂  默书霞 《长江蔬菜》2011,(11):38-39,2
南瓜细菌性缘枯病是近几年在我国部分南瓜种植区发生的一种病害,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已成为南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对南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极大损害。因该病以前发生较少,发病后菜农常不能准确诊断病害、对症下药,导致盲目配药、滥施农药,效果既不理想,又增大了用药成本,同时也不利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健康发展,现根据近几年在寿光地区的调查结果,将其症状表现及防治方法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黄瓜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红 《北方园艺》2006,(6):156-156
黄瓜黑星病,又叫疮痂病,此病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幼苗、叶片、茎蔓和果实均可被害,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质量,发病后一般减产10%~30%,病瓜味苦失去食用价值,随着设施栽培的发展逐年加重,除黄瓜外,还危害甜瓜、南瓜、西葫芦、冬瓜等葫芦科作物.  相似文献   

9.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 of melon,简称BFB)是一种国际性的检疫性病害,主要为害西瓜、甜瓜、南瓜、西葫芦等葫芦科作物,此外,该病原菌还可侵染番茄、胡椒和茄子等作物。近年来,随着瓜类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瓜类细菌性果斑  相似文献   

10.
自2018年9月,对孝感地区常见蔬菜病害进行了调查与鉴定,发现当地病害发生情况较之前调查有所变化,当前主要病害有白菜白斑病与黑斑病,茭白黑粉病与胡麻斑病,黄瓜白粉病、南瓜白粉病,以及油菜黑斑病等。  相似文献   

11.
富民 《吉林蔬菜》2003,(1):35-35
黄瓜蔓枯病在温室,大棚以及露地秋黄瓜均可发生,除危害黄瓜外还能危害冬瓜、南瓜、西葫芦、甜瓜和西瓜等。1 症状识别 该病可发生在茎、蔓各个部位,多在  相似文献   

12.
瓜类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瓜类枯萎病又称萎蔫病、蔓割病、死秧病,是瓜类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田间发病率一般为10%~30%,重病田达50%~80%.以黄瓜、西瓜、冬瓜受害重,其次是甜瓜,南瓜较抗病.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北京地区南瓜病毒病种类及其主要侵染病原,2016~2017年在北京周边采集疑似感染病毒的南瓜病样84份,并根据南瓜上的6种病毒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反转录PCR(RT-PCR)检测。结果表明:共有79份南瓜病样检测显示阳性,其中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检出率最高,为52.38%;其次是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和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检出率分别为44.01%、14.29%,其他病毒暂未检出。此外,16.67%的样品受2种病毒复合侵染,CMV和ZYMV复合侵染占7.14%,ZYMV和WMV复合侵染占9.52%。北京地区南瓜上优势病毒种类为CMV,且存在病毒复合侵染现象。  相似文献   

14.
蔓枯病又称黑腐病、黑斑病、褐斑病 ,主要侵害西瓜、香瓜 ,还可以侵染西葫芦、南瓜等葫芦科作物。此病因引起蔓枯而得名 ,重者导致成片瓜秧死亡。1 症状在瓜类整个生育期的地上部均可受害。1.1 幼苗 幼苗得病初在子叶茎部有水渍状小斑 ,并迅速上下扩展 ,呈环状黑色或棕黄色病痕 ,不久全株软腐而死。1.2 叶片 受害的叶片初在叶片上生有浅褐色水渍状小点 ,并逐渐扩大成直径为 1cm~ 2cm(厘米 )的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色大斑 ;叶缘受害时 ,形成黑色弧形或楔形大斑 ,病部干枯 ,表面散生有黑色小粒点。1.3 蔓茎 受害的蔓茎初发生…  相似文献   

15.
1“四病”问题 套袋红富士易出现红点病、黑点病、苦痘病、烂果病。黑点病主要由粉红单端孢霉菌和顶孢头霉菌侵染或康氏粉蚧及药害(例乳油类农药堵塞呼吸孔果点变黑,或含锰、锌、铜等重金属农药以及悬浮率差的农药使皮目细胞死亡)引起。红点病主要由斑点落叶病菌引起,果面产生针状病斑。苦痘病主要是缺钙引  相似文献   

16.
《果农之友》2007,(9):49-50
板栗干枯病又称栗树腐烂病、胴枯病、栗疫病等,是栗树上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主干及主枝,常常会引起主干和主枝腐烂,直至全株枯死。板栗干枯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  相似文献   

17.
南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病、粉霉病,是一种分布广泛、发生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病害。由于白粉病靠风雨传播,不存在无病区,几乎危害所有制种瓜类,以南瓜、西葫芦、冬瓜等大叶型瓜类为主,黄瓜、甜瓜次之,侵染严重时可侵染地边杂草、葵花等植物。所以,防治南瓜白粉病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现将制种南瓜白粉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南瓜的营养保健价值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主要南瓜制品南瓜全粉、南瓜脆片、南瓜果酱、南瓜肉汁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9.
郑义 《烟台果树》2005,(3):55-55
苹果树早期落叶病是几种危害叶片病害的统称,包括苹果斑点落叶病、褐斑病、轮斑病、灰斑病、圆斑病。在我市主要是前两种危害最大。苹果斑点落叶病严重时从花前就开始发生,延续到9月上旬;褐斑病一般年份在7~8月份发生最重。今年我市自4月下旬以来,尽管雨量较小,但降雨次数比较  相似文献   

20.
正南瓜又名普通南瓜、中国南瓜、番瓜、倭瓜、饭瓜及日本南瓜。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1年生草本蔓性植物。南瓜嫩瓜可炒食,老瓜可煮食,同时又是很好的饲料,益农镇常年种植面积近千亩左右,主要种植方式是早春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